诺曼底登陆真的完全出乎德国人的意料吗?

一般观点都是认为德军中了盟军的障眼法,以为登陆地点在加莱,所以在加莱安置了23个师,诺曼底9个师。

第一,从盟军方面看,经过分析,法国西岸只有两个地点适合登陆,诺曼底和加莱,其他地区要么不在螺旋桨飞机(续航力比较低)航程内,要么气象、地理登陆条件不适合。加莱,从中世纪开始就是英国在欧洲大陆登陆的首选,距离也是最近,气象条件也好。但盟军权衡再三,选择了诺曼底,为了伪装,就将加莱作为欺骗地点,开始施展障眼法,盟军准备了一个假的美国第1集团军群,司令巴顿,并制造出大量相关的假情报,甚至还有假的上校尸体携带“有关登陆的重要会议记录”,同时在反方向布局了大量的飞机模型和木板做的装甲部队。德军情报部门把这些情报一分析,决定要重点防守加莱。

第二、因为兵力有限,所以,担任诺曼底海岸防御任务的德国国防军第243岸防师和第709岸防师配属了数个“东方营”(乌克兰人,高加索人以及哥萨克人,蒙古人、朝鲜人等,很多是投降德军的俘虏)。而且在盟军登陆前不久,相对精锐的第739掷弹兵团第1营就被调往东线,该部队主力只剩下了2个“东方营”,责构筑海岸防御工事。这些“东方营”士兵战斗经验明显不足,训练不够,也缺乏战斗热情。盟军诺曼底登陆首先遭遇就是“东方营”。可见,诺曼底没有得到德军的充分重视。

电影《登陆之日》中,驻守诺曼底的“东方营”士兵,大家看看是不是少有金发碧眼的日耳曼人,多数是中亚或者东亚面孔。

第三、但是,隆美尔也想到过这个可能性。他接管后,开始修筑“大西洋墙”,诺曼底也是重要部署点,比如,设置大量海滩障碍物和反空降障碍物,在防御地段埋设大量的地雷等等。这些防御线的外缘就是防御区,都分布在海滩上,由反坦克壕,战壕和防护堤等组成,建在离海岸几百米的距离内,通常是有一系列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堡垒组成,按照不同的用途分别是大口径火炮堡垒、机枪碉堡、通讯中心、弹药库、食物储藏库、电力设施、人员宿舍等,甚至还有小型的野战医院。各个碉堡之间都密布着地雷和带刺的铁丝网。由隐蔽的交通壕或者地道相连。每个主要防御区就是一个可以坚持较长时间独立战斗的单位。

然而,如此大的工程和防线,兵力是不够调配的,况且,隆美尔又不是西线的总指挥,有关兵力的部署并不是全由他一个人说了算。比较写实的德国电影《隆美尔》里面就有这样的片段,在盟军登陆前一个月,隆美尔觉得诺曼底比较危险,加莱可能是障眼法,要求希特勒立刻调3个师到诺曼底,但是希特勒没同意,于是隆美尔趁着给老婆过生日的时候回柏林亲自要求向诺曼底增兵(并不是之前描述的单纯是送夫人生日礼物——自己亲手设计的小白鞋),结果这时候盟军登陆了。李德哈特本人也说过,如果当初隆美尔在诺曼底的布防被德军重视并且认真执行了,诺曼底登陆盟军的境遇可能还会惨百倍。

所以,诺曼底登某种程度上的确被忽视了。虽然,隆美尔之前有所顿悟,依然不能扭转全局。二战中后期,德国四面临敌,从挪威到北非,广大的东欧、苏联占领地,从地中海到波罗的海,到处都需要兵力和物资。针对隆美尔在诺曼底增兵的申请,希特勒对隆美尔说,我的将军,希望你发扬德意志精神挺过难过关;盟军方面,丘吉尔对蒙哥马利的要求尽力满足,还从美国人那要了几百辆谢尔曼坦克。德军兵力的不足,加上一些指挥、部署上的分歧,德国已经处于明显的劣势。

总之,以当时双方的实力对比,即使诺曼底登陆失败,盟军也会重整旗鼓之后,在法国南部、荷兰或者其他地区再次登陆。毕竟,盟军战争潜力巨大,对战损装备和人员的补充,比德军从容的多。战争的结局还是一样,只是结束的时间会有所不同。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