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战胜德意志帝国吗?

二次世界大战,英勇的苏人民杜斯大林的领导下,举全国之力,付出了2500万人的生命代价,终于与世界人民一道,战胜了希特勒法西斯德国。

在战争还未开始的时候,苏联政府预先的工业设施,战略性的转移到了西伯利亚的腹深地带,有效地避免了纳粹德国空军的袭击,和毁灭性的打击,保障了 后勤的供给,为战争的胜利做出了战争物资的保证。

既然是这样天独厚的条件,本可以有效的抗击德国的入侵,和不必要付出高昂的代价战胜纳粹德国希特勒。

人们都知道上个世纪30年代的苏联,曲沙皇时期的农业国,经过十多年的努力,以进入高度发达的工业国家。 国家实力已经达世界高端。

然而,由于斯大林的大清洗运动 ,使苏联军队的领导阶层受到了严重的破坏,至使苏德战争一开始并非常的被动,战争打得异常残酷。

斯大林钢铁般的性格,领导苏联军民一举粉碎希特勒的进攻,并以势如破竹之势,与盟军一起彻底地消灭了希特勒的纳粹德国。

历史没有假设也不容假设,斯大林为 结束二战,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二战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战胜德意志帝国吗?

恰恰相反,如果不是斯大林当政,苏联战胜德国的代价要减少许多,恐怕历史格局都会发生变化。

首先,列宁逝世后并没有指定接班人,甚至临终前小范围內写信反对斯大林继任总书记,他认为约瑟夫脾气太过暴躁。斯大林的竞争者有好几位,比如托洛茨基,布哈林等等,斯大林是用权谋获得了继承,并且将竞争对手全部清洗,极大削弱了苏共中央的执政实力和集体领导能力。

其次,斯大林的清洗延伸到红军中,大肆清除异已,最优秀的图哈切夫斯基元帅等大批高级将领被杀,五个元帅杀了仨,67名军长被杀60名 ,199名师长被杀136名 ,简直就是对自己军队的大屠杀,整个苏联军队伤筋动骨,直接造成战争爆发时的一败涂地。

再次,斯大林迷信自己的判断,并且非常独裁,对于各方面汇报的德国准备进攻的情报不屑一顾,致使苏军完全没有做好战争准备,面对德军突袭一片混乱,二周即被德军深入腹地,差点让苏联陷于万劫不复之地。在苏德战争期间也因独裁多次犯下重大错误,比如基辅大败,哈尔科夫大败等。

最后,苏联的胜利是广大红军官兵浴血奋战,全国人民的艰苦卓绝,以及战争中涌现出来的朱可夫华西烈夫斯基等一批优秀将领的努力。苏联地域辽阔,战略回旋余地很大,人口也大大超过德国,能够战胜德国,斯大林个人不是什么决定因素。

二战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战胜德意志帝国吗?

这个问题要分开来说。

首先如果没有斯大林是否会产生大扫除,这是一个重要的前提,这个前提的成立与否与二战中斯大林的贡献是直接相关的。

按照战后苏联自己的说法,大扫除是斯大林一个人的错误,但纵观****国家几十年的发展,相当一部分国家出现了类似的权力斗争,可见在****国家建立初期,类似场景有其发生的内在必然性,只不过斯大林治下的苏联更为典型,更为血腥。

大清洗极大挫伤了苏军的战斗力,大量有经验的将领和指挥员被清洗,以至战争之初,许多毫无经验的军官被推上一线,面对军事素养、武器装备都优于自己的德军,一战即溃,险些失败。从这点上来说,斯大林对卫国战争初期的惨败是负有重要责任的,但这些责任中有一部分来自于自身的制度因素,而并非完全是个人原因。

战争开始以后,斯大林逐渐从惊慌失措中走出来,并开始选人用人,运筹帷幄,改变战争初期的不利局面,这时候斯大林做事果决,用人不疑的特点开始全面展现出来,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名将都是他一手提拔起来。

对斯大林又爱又恨的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曾经这样写道:

当我重新调回莫斯科工作时,多半是在斯大林的直接领导下工作,同他直接打交道。我们从斯大林那里得益颇多。当他思维正常、头脑清醒的时候,会向周围的人提出许多有益的建议和指示。说实话,我对他评价很高,十分敬重他。

朱可夫在自身的回忆录中对斯大林在为国战争中的贡献也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斯大林在战胜法西斯德国及其同盟者的事业中作出了巨大的个人贡献。他的威望是极高的。因此,任命斯大林为最高统帅是得到人民和军队热烈拥护的。

苏联在战争开始后不足两年时间能全面转守为攻,除了自身强大的国力后盾,斯大林制度在其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军粮不足,就去抢老百姓的;生产力不足,就全民皆兵,无偿劳动;军事资源都是国家的,不需要买卖,无限生产;兵力不足,全部抓丁拉夫上前线,不去就是叛国;士兵在前线一旦投降,全家受牵连;打战不卖力,后方督战队自己用机枪突突。

尽管这些做法显的粗暴、野蛮,但在战争危急关头,却可以快速调动一切资源,不惜一切代价获取胜利。

而胜利,是评价一位**合格与否最重要的指标。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斯大林,苏联也许同样会战胜希特勒,毕竟有库图佐夫战胜拿破仑在前,但胜利可能会更加曲折,牺牲可能更加巨大。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二战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战胜德意志帝国吗?

斯大林对阵希特勒

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在二战中战胜德国是不可想象的。按照斯大林本人的说法,苏联之所以能够战胜德国,原因有三:首先是苏联是社会制度,“苏维埃社会制度在战争火焰中,胜利地经住了考验,并证明了它是有充分生命能力的”;其次是苏联的国家制度,“我们多民族的苏维埃国家经住了战时的一切考验,并证明了它是富有生命力的”;最后是苏联的武装力量,“获得了胜利的是我们的红军,红军英勇地经住了战争的一切艰难困苦,完全击溃了我们敌人的军队,并成为战争的胜利者”。也就是说,战胜德国的是斯大林模式的社会主义,而斯大林是其当之无愧的灵魂人物。

斯大林没有夸张,1942-1944年间,苏联每年出产了多达四万架的飞机,多达十二万尊各种不同口径的大炮,多达45万挺的轻重机枪,300万支以上的步枪,约200万支的自动步枪,多达十万尊的迫击炮,相当数量的炮弹,各种雷弹,飞机炸弹,以及步枪和机枪子弹。单是在1944年内就出产了2.4亿颗以上的炮弹、炸弹和雷弹,以及74亿发子弹。

德黑兰会议上的苏美英三巨头

此外,斯大林在国际舞台上纵横捭阖,从丘吉尔和罗斯福那里虎口夺食,得到了大量的军事和物资援助。仅通过美国的《租界法案》,苏联就获得了两万辆美式吉普。在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还以出兵中国东北打击日军为条件,令英美同意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两线夹击希特勒,从而加速了纳粹德国的灭亡。

二战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战胜德意志帝国吗?

没有斯大林,苏联打败法西斯德国会很艰难,二战结束会推迟时间,世界格局不知怎样变化!!

二战如果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战胜德意志帝国吗?

没有斯大林,苏联能打赢卫国战争吗?

许多人认为,没有斯大林,苏联有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名将,照样打赢卫国战争。他们忘记了,朱可夫,华西列夫斯基等名将是被斯大林发现,并重用的,没有斯大林,朱,华等名将能被发挥作用吗?

领导人属于稀缺资源,有什么样的领导人就有什么样的将星集团。二战中,苏联涌现出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名将,如科涅夫,罗科索夫斯基,巴格拉米扬,马林诺夫斯基,托尔布欣等人,他们的成长,他们的战功,均与斯大林的领导有很大关系。特别是科涅夫,两次打败仗,两次被撤职,均被斯大林宽容,重新委以重任,成就了科涅夫的辉煌。

相反,德国也有一批名将,如古德里安,曼斯泰因,隆美尔等人,才能超群。但是他们遇上了希特勒这样的领导人,就只能窝窝囊囊,最后跟上希特勒陪葬!

有人说因为有了斯大林,所以才有了苏联卫国战争初期的溃败。其实他们不了解当时的情况。希特勒发明的这个闪电战,确实厉害。不仅是苏联,还有波兰,法国,英国,哪一个国家能够防得住希特勒的闪电战?一个个被希特勒打得人仰马翻!这又该追究谁的责任?事实上还是斯大林以钢铁般的意志,领导苏联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牺牲,顶住了希特勒凌厉的攻势与打击,取得了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事实上只到莫斯科保卫战的胜利,全世界才松了一口气,认为希特勒是可以战胜的。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还有一个情节,即1941年10月,等莫斯科门户洞开,形同虚防的时候,斯大林不但没有随政府机关撤走,反而亲自留在莫斯科指挥战斗。并于1941年11月7日在红场检阅部队,激发了全国人民的斗志,勇跃参军保卫祖国。成为苏军拼死抵抗德军进攻,取得莫斯科保卫战的重要保证。

有人说换了斯大林可能会怎样?苏联卫国战争是斯大林领导打赢的。如果真要换人,那应该换谁呢?如果换成戈尔巴乔夫,那就不用希特勒进攻,自己直接玩完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