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刚毕业,月薪3千在一线城市能生存吗?
很难生存,鼓起勇气,另谋高就。
大学刚毕业,月薪3千在一线城市能生存吗?
月薪3000在一线城市是可以生存的,我13年毕业在北京实习2000,转正2500,半年后3300。活肯定是能活下来,北京这个城市多少都可以活下来,只不过需要付出很多艰辛。刚毕业需要考虑的就是吃住两方面,住,当时有地下室或者城中村,房租700到1000都可以有。即使现在楼房也有1000很小房间的合租。住解决了,那就是吃了,对于吃自然就是什么便宜吃什么了,反正肯定能保证活下来,也不至于特别差。刚毕业嘛,吃点苦还是可以的,当然一直是3000的话,我相信也不大可能,毕竟这个价位在老家即可,也没必要在一线城市。困难只是暂时的,越过这个困难还有另一个坎,但是我相信待遇也会水涨船高。
大学刚毕业,月薪3千在一线城市能生存吗?
真的很困难,想想就是活的很艰辛,连生存都谈不上。
但是,这只是暂时的,你现在要想的是如何尽快摆脱月薪三千的生活。
提升自己的竞争力,好好学习,扎扎实实的工作,拓展自己的业务水平和思维方法,具备升职加薪的能力。
如果哪一天,你的能力很高,已经不是刚入职场的青涩样,公司没有给你升职加薪的空间,那么,果断跳槽,找属于自己的平台。
要相信自己,三千只是暂时的,努力努力再努力,给自己定个小目标,一步步实现,一步步突破自我。
大学刚毕业,月薪3千在一线城市能生存吗?
3000块钱当然可以生存,这取决于你的生活品质。
大学刚毕业,月薪3千在一线城市能生存吗?
别让自己受罪!
大学刚毕业,月薪3千在一线城市能生存吗?
谢谢邀请!
这个问题太大了,就好像吃饼子吃菜叶能不能活下去,这个问题的前提在于你怎样定义你的生活!
首先,一线城市固有的开销比较大,看你怎么花。为什么很多人北上广,首先就是住宿,房子价格非常贵,租房子的价格也是相对二三线城市比较高,所以你会看到一线城市,很多人住地下室,早上早起2个小时,住郊区,先骑自行车,到换乘两三辆公交车,再坐地铁上班,生活就是这样现实,一切都是为了省钱。
房租高怎么破:几个好友一起合租,这样不仅可以分摊费用,而且对于女生还相对安全,当然一定是性格合得来的,否则一些破事会让你们的情谊玻璃花。
吃饭贵怎么破: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带着便当去公司或者和同事拼餐,觉得自己胖的朋友有福了,你可以考虑每天省掉早餐和晚餐,还能美其名曰减肥。
出行贵怎么办:最好的方式就是绿色出行,既环保又健身,还能在运动中打开你的大脑,好处多多。共享单车也不错噢。
玩不起怎么办:最好出去的季节无论是春季、秋季,就到郊区或者免费公园逛逛吧,心情不错。
衣服贵怎么办:一定不要去商场买各种新品,你完全可以淘宝货比三家,选择各种简标质量又不错的大牌过季衣服,设计感也超好的,真的是白菜价买大牌呢。
这样算算,每个月总归可以省个三五百,甚至更多,日积月累还可以买点小理财去投资一下。
2.坐志愿者,付出劳动,听各种大咖讲座,免费提升自己,也可以书店充电贫瘠的永远是物质,物质如此,但你拥有的是青春的资本。
你刚刚毕业,外面的世界很大,尤其在一线城市,机会和平台非常多,一定要建立起自身品牌意识。
我曾经有一个朋友,特别热衷于各种公益活动,只要她有时间有精力一定会参加,凭借着自己吃苦耐劳,坚持不懈的干劲,不仅拓宽了眼界,开拓了投保,她还认识了很多厉害的大人物,真的机会都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她也是刚刚毕业,用了半年时间,就被一次搞活动时,一个投资方总监看中,挖到了他的公司,后来她跟着总监,不断提升自我,磨砺自我,当然她的学习能力超级棒,一下子从毕业时3000,晋升到主管,到了将近9000块钱,而且她还出去学习了很多东西。
所以,一时的贫穷并不可怕,重要的是你怎样填充你的精神世界!
3.刚毕业月薪3000并不可怕,教你如何建立自己的知识体系,这点很重要!“why-how- what"模式,几乎所有的问题、框架都可以用这个模板。
第一步,为什么,是你首要弄明白的。
第二步,那你接下来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围绕这个“升职、加薪”目标,开展你一系列知识体系构建,也就是HOW,怎样来做啦?
关于HOW这一块,会涉及到很多学习的渠道,尤其是今天知识共享时代,渠道那时相当的多,简单列一下:
1.书本:快速阅读和主题阅读的方式,快速掌握某一领域的知识,对于畅销类的商业书籍也有它的可取之处,至少知道了当下大家都在谈论什么。
2.微信读书、微博、微信公众号、今日头条、知乎在行等等。
尤其是你感兴趣的专业领域的知识、干货文章的分享。
3.各种在线直播平台,这个真是数不胜数,精品社群、网易云课程。
只要你有心想学,一定能找到。
第三步,关于WHAT这一个环节,是什么,就是知识体系中有哪些内容?
在长期的学习中,我尤其发现思维导图、思维模式的运动是WHAT这一环节中甚为关键的一处。所有我们接触到的知识都是碎片化的,WHAT就像一片大海一样,你需要建立起自己的路径、指南,否则你的小船是无路可循的,甚至绕来绕去还是那些WHAT,所以你需要借助思维导图,创建出模式化的知识板块来。
从认知心理学、科学方法论中的一些原则,可以分为四个步骤:
知识管理1.0:分类(顶级重要、一级重要、二级……)
知识管理2.0:剔除(需要紧紧围绕你的目标,旁枝末节删除)
知识管理3.0:固化(也就是吸收部分,你需要尝试更多的运用,比如我学了写作课,我是不是可以给我周围的小伙伴做个分享呢,只有知识不段的输入、输出,才会让知识本身更鲜活,否则就是死知识,你也根本不知道你到底学到了什么程度)
知识管理4.0:融合(这是不断创新、深化的过程,最终形成更适合自己的知识框架)
针对知识管理1.0的分类这一块,我想说的是,大部分人都是直接按学科做知识分类的,这是一种懒惰的行为。
学科的分类有助于知识区分、科学发展和社会分工,这是做学科分类的起点。
但如果仅仅做一下学科分类,是无法实现知识效益最大化的。
大脑工作时,并非按学科去调取知识和技能,而是有一套独特的心智加工过程。
大家可以参考《超越智商》这本书,它源自认知科学的一个理论:三重心智加工模型。
也就是基于心智加工过程。
总结如下:
获取阶段:多渠道涉入,借助互联网。
整理阶段;学习时间管理、精力管理,断舍离,如何做画思维导图,如何做笔记记录;
分享阶段;学习如何写出吸引人的文案,如何做好PPT来展示,如何通过行动学习和NLP来让分享过程更加有活力;
利用阶段;主要是在项目管理中实践,并学习结构思考能力,在汇报、沟通中提高效率;
创新阶段;学习如何建立个人品牌,学习想到一个点子之后,如何快速成型,如何去试错;这些点子有如何能应用在你的工作中——其实,工作就是一种创业。
刚刚我问一个同学,刚毕业月薪3000如此在一线生存,他这样回复我:“如果你是一个对生活毫不挑剔,又有安全意识能够保护好自己的个人安全和财产安全,又不介意五点起床坐两个小时公交加地铁,不介意夏天35度+吹个破风扇,打地铺,拿一个脸盆加一个水龙头就可以洗澡,每天吃快餐或者盖饭,如果如果这一切你都有决心承受,如果你觉得这份工作值得你去承受,如果你坚信这是自己的理想之路。那么就开干吧,月收入1.5k就行。如果你是女生,北上广深中心地带生活3k+吧!”
所以我相信,你读到这里,自己心里也有答案啦,那就加油吧!祝福你!
我是文馨,10年知名地产企划总监,第一职场网合伙人,在行行家,多平台认证优质作者,青云计划得奖者,专注分享职场实战方法!欢迎关注我,2019年一起学习蜕变❤️❤️❤️!喜欢文章欢迎转发给你的好友,让好内容被更多人看到!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