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家明明有房舍,为何宝钗一家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薛姨妈一家,住在贾家,也就是姐夫家,一住五、六年,贾府几次婉拒,薛家只作不知,一直赖在贾家。

一、主要原因是金玉良缘。

薛家是皇商,但那只是说说好听,本质上还是商人,在封建社会仕农工商,社会地位最低。而薛家能名列金陵四大家族,主要原因是薛宝钗的曾祖做过紫薇舍人,是皇上的大秘。有了官身,再做商人,就可谓士族。

几代下来,老关系消耗的差不多了,特别是薛宝钗的父亲死后,又出了薛蟠这么个败家子,贵已消耗的快没有了,富也开始走下坡路。所以在薛宝钗的父亲眼里,急需靠裙带关系维持和恢复家声,他被称为当代的吕不韦。由于宝钗的美貌和薛公的着意教育,如果薛公继续活着,当不是难事,其中贾宝玉只是备胎之一。但是养子不教,全凭裙带关系维持家族的富贵,已落下乘。

但是薛公死了,薛宝钗想攀贵只剩下贾宝玉这一颗树了,因为全书始终没有提薛宝钗的婚事。薛家坚信,近水楼台先得月,凭薛宝钗的才貌,日久生情,凭王夫人讨厌林黛玉,在贾府住着,才是上策。

二、经济原因:

许多人认为在经济上薛家没占便宜,日常开支自己处理,不花贾府的钱。实际上薛家住在贾府在经济上也是沾光的。

日常用度是他们生活中极小的花费,可以看贾府,一个大观园使得家庭经济崩溃。薛家要自立门户,能保持皇商的价子,门丁、厨娘、丫鬟、管家怎么少了也得几十个人。另外一应古董、陈设、房屋修缮,要面子,就得花钱,不要花钱,就会有人以为你买卖作不下去了。而现在住在贾府,面子由贾家撑着,钱由薛家省了,薛姨妈和薛宝钗都只有两个丫鬟,要是另外开府,还得买十几个小丫头。

后来,随着薛蟠的"作",薛宝钗越来越扑素,薛家是真的搬不起了。

三、其它因素。

薛姨妈一家住在王子腾家才名正言顺,因为那是她的娘家。但住娘家也不能一住几年。

王子腾的夫人和凤姐关系很好,而凤姐夫妇对薛家态度不好,也就说明了王子腾夫人对这个小姑子一家不感兴趣,两家来往也很少,王家也不会娶薛宝钗。

而薛蟠怕王子腾管教,薛宝钗自尊心很强,都不愿去王家。

最后薛宝钗终究嫁给了贾宝玉,贫贱夫妻百事哀,终究是假的金玉良缘。

《红楼梦》薛家明明有房舍,为何宝钗一家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薛家自宝钗父亲死后走向没落,百业萧条,薛潘又因争夺香菱而闹出人命,薛家要找个靠山。

贾家居四大家族之首,虽然大不如前,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维持几代繁华应该没有问题。

且王夫人又是贾家的实际当家人,薛姨妈想亲上加亲,把宝钗嫁给宝玉,通过联姻来达到恢复昔日薛家荣耀的目的。

因此,薛姨妈降尊赖在贾家,欲促成金玉良缘。

《红楼梦》薛家明明有房舍,为何宝钗一家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薛家明明有房舍,却一直赖在贾府不走,从这点也暴露了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中的薛家的败落。

《红楼梦》第四回这样描述:薛蟠性情奢侈,言语傲慢。虽也上过学,不过略识几个字,终日惟有斗鸡走马,游山玩水而已。虽是皇商,一应经纪世事全然不知,尽赖祖父旧日情分,户部挂个虚名,支领钱粮,其馀事体自有伙计老家人措办。

薛家既然将自己手下的所有业务工作全部交给员工去办,就必然对于一些事情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包括他们家在京中的房舍,想毕能够谋得这样好差事的一定是皇商薛家业务骨干们的家人亲信,趁着主人长期不住,便将主人的房舍私自出租了。

薛姨妈自知丈夫早亡,儿子压根儿就不是经商的材料,对于自家下人的违规小动作除了妥协,也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正好自己的姐姐王夫人又非常欢迎她全家居住,所以就长期住贾府了。

《红楼梦》薛家明明有房舍,为何宝钗一家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薛家在京城有几处房舍,且有土地和店铺,完全可以独立生活,可薛家三口却一直居住在贾府,这是为何呢?

薛蟠恣肆放纵,薛姨妈无力独自管束

薛蟠幼年丧父,薛姨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一味溺爱纵容,养成了骄横奢侈的性情。为了夺得一个漂亮丫鬟,竟然喝令奴才把冯渊打死了。

冯渊案在四大家族合力压制一年之后,在贾雨村的协助下解决了。这件事,对薛家的声誉影响很大。

第四十七回,薛蟠调戏柳湘莲,被柳湘莲骗出去狠狠地揍了一顿。薛姨妈心疼,意欲告诉王夫人,寻拿柳湘莲。宝钗劝阻,说:“咱们家无法无天,也是人所共知的。

夏金桂和薛蟠使气斗狠,说道:“谁还不知道你薛家有钱,行动拿钱垫人,又有好亲戚挟制着别人。

这些风言风语,皆因那拖压一年的人命官司而起。薛蟠的名声已经这么差了,如果再惹出什么大事,就算王子腾和贾政帮他把官司打赢,也无法改变他声名狼藉的下场。如果薛家还想往好的方向发展,就必须管住薛蟠。

在冯渊案刚发生的时候,王子腾便派人来贾府,与王夫人、凤姐商议,唤取薛家三口进京。叫他们来京的目的,首要的是远离是非漩涡,其次,应该也有帮忙拘束薛蟠的意思。来到京城,好过在金陵无人管束,无法无天。

不巧的是(或许应该说巧),王子腾在此时升为九省统制,奉旨巡边,即刻就要带着家眷赴任,管束薛蟠的任务,就落在了贾政的身上。

薛姨妈带着薛蟠、宝钗来到贾府,贾政和贾母都派人对王夫人说,留下薛家三口居住。薛姨妈正想与他们住在一起,以拘紧薛蟠,忙道谢应允了。

薛姨妈来京的时候,就没想过单独居住,因为薛蟠是个惹事精,她个人实在无力管束。王子腾家里不能住,那就只能住在贾府了。既然已经在贾府住下,且贾府上下都热情有礼,就算王子腾一家后来回京了,也不好再搬过去。如果从贾府搬去王子腾家里,不就显得王家比贾府亲?或者王家比贾府好?既来之则安之,一事不烦二主,已经在贾府落脚了,就只能一直住下去。

住在贾府,离亲人近,遇事有人商议

第七十九回,香菱为找凤姐,入园子里来,宝玉问什么事。香菱告诉宝玉,薛蟠看中了夏金桂,回家来央求薛姨妈去夏家求亲。

“我们奶奶原也见过这姑娘的,且又门当户对,也就依了。和这里姨太太、凤姑娘商议了,打发人去一说就成了。”

薛姨妈霜居,儿子又不靠谱,家里只有宝钗可以商议事情。宝钗虽能干,到底只是一个小姑娘,遇到大事,还得找王夫人、凤姐这类成年人商议才好。

王夫人是薛姨妈的亲姐姐,凤姐是薛姨妈的亲侄女,都是可以衷心相托的人。王夫人和凤姐,相较于王子腾夫人,与薛姨妈更贴心,遇事更好商量。

如果住的太远,想找王夫人和凤姐商议点什么事,哪能这么方便呢。住在贾府,王夫人和凤姐可以在帮薛姨妈处理家事的同时,兼顾贾府自家事,两边都不耽误。

近水楼台先得月

癞头和尚送给宝钗一个金锁,说日后遇见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以薛家和贾府的关系,说到有玉的,第一个就会想到宝玉。

薛姨妈住进贾府,也曾对王夫人等人说过,宝钗的金锁和玉的缘分,薛家的求配之意很明显。

薛家在户部挂名行商,也算是豪门大户。家当根基富贵,薛姨妈又和王夫人姐妹情深,还有王子腾在背后推波助澜,薛家的女儿要嫁入贾府,倒也不一定非要以“赖”的方式,住在别人家里——也没见过哪个女人是赖在别人家里,才嫁进去的。只不过,通过这样合家来往,对子女的婚姻,确实有促进作用。

七十九回,香菱对宝玉说起薛蟠和夏金桂的缘分:

“一则是天缘,二则是‘情人眼里出西施’。当年又是通家来往,从小儿都一处厮混过。叙起亲是姑舅兄妹,又没嫌疑。虽离开了这几年,前儿一到他家,夏奶奶又是没儿子的,一见了你哥哥出落的这样,又是哭,又是笑,竟比见了儿子的还胜。又令他兄妹相见,谁知这姑娘出落得花朵似的了,在家里也读书写字,所以你哥哥当时就一心看准了。”

薛家和夏家的婚姻,就是先有通家来往的交情。“茕茕白兔,东走西顾。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人都有念旧情怀,在为儿女择选婚姻时,很容易优先有旧交的家庭子女。

薛姨妈带着子女住在贾府,天天和贾母等人近距离接触。这样相处几年下来,两家的感情之深,非常人能及。

以薛家的家世及和贾府的亲缘关系,更兼宝钗的贞静贤淑,如此厚密的交往,如果没有木石姻缘相阻,很顺利就能促成。

薛家在贾府住了几年,促进感情的目的,早已达成了。宝钗的优秀,也早已为贾府人所知。就算搬走了,也不影响婚姻——该成的就会成,成不了的,再住下去也没用。薛姨妈选择一直“赖”在贾府,和拘紧薛蟠、近贴王夫人、凤姐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红楼梦》薛家明明有房舍,为何宝钗一家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作者在小说里明显简介过了,没看小说吗?!还说赖!?你的修养素质真令人讨厌,薛家跟贾府一样有钱,更可能过之有及,看他们家派头一出手都是高档享受的,薛姨妈同王夫人是至亲姐妹,同凤姐父亲应是几兄妹,来贾府刚好府里有空房,大观园也将建成,当然留住他们,薛姨妈也想将儿子留在贾府受教制约,当然一拍即合,但声明一切使用自费,二世祖呆霸王胖蟠本来抗拒,那知一住落同贾府一班二世祖臭味相投,如鱼得水不想离开了,宝钗同贾府众姐妹更是前世至亲聚头,尤其见到她最喜欢的金玉缘爱人,最爱的宝玉,她要天荒地老住在大观园老死的,最后果然,宝玉出走,她怀着宝孩,一世永远等待宝玉回归!

《红楼梦》薛家明明有房舍,为何宝钗一家一直赖在贾府不走?

薛贾从入京都就住进了荣国府,之后就在荣国府住了下去,从未有过搬走的打算,就连薛蟠娶亲也娶在了荣国府。这极不合礼数。

这足以证明,薛家在不同的时间段,都有求于荣国府,他们必须在这里厚着脸皮住下去。

但是这就岀现了问题,当荣国府落魄了之后,薛家还会住下去吗?

个中缘由,且听我慢慢分解。

一.薛家进京都的真正理由

薛家进京都有着一个看似冠冕堂皇的理由:

一为送妹待选,二为望亲,三因亲自入部销算旧帐,再计新支,——实则为游览上国风光之意。

但这个理由是撑不住的。

①薛蟠为了挣买香菱这个丫头,指使手下之人,把另一个买香菱的男子冯渊给打死了。

人命关天!

就算薛蟠的背后有荣国府与王家在支撑,应天府贾雨村也循私枉法,判了一个葫芦案。

但这是大案,官府不可能不做处理。

此时薛蟠在原籍,已经被暴病身亡。

贾雨村已经为薛蟠徇私枉法一次,如果他再留在原籍,众目睽睽之下,难堵悠悠众口,贾雨村必然无法收场!

所以薛蟠必须离开,到荣国府背靠大树好乘凉,这是一个良好的避祸之地。

②薛家住进荣国府还有第二个理由,就是为了薛宝钗。

此时的薛家,早已经败落。薛家是皇商,薛家大富很有钱不假。可是有钱不等于有地位。

世家大族最看不起的就是商家!

此时薛家还能混贵族圈的唯一理由,

薛家送宝钗待选,也是为了增加留在贵族圈的资本。

荣国府是薛家的目标,荣国府出了一个贾元春,那时的她已经入宫做女史了。

只有在荣国府宝钗才会见到什么是真正的贵族生活;她才能学习到应对皇室成员需要的规矩礼仪;她才能得到表姐贾元春成功入选的经验;她才有可能得到表姐入选的资源。

荣国府才能让薛家得到庇护,宝钗才能得到资源。

这才是薛家选择住进荣国府,而不是王家的根本原因。

薛宝钗待选失败之后,王夫人和薛姨妈又酝酿出来一个新的计划,这使得薛家继续在荣国府留了下来。

二.金玉良缘

金玉良缘就是王夫人同薛姨妈,商量出来的一个骗局。

王夫人同薛姨妈虽然是亲姐俩,却也各安心事。

王夫人想找一个,自己完全能掌控的儿媳妇。

而薛家呢?薛宝钗待选不成,能嫁入荣国府这个豪门公府也是不错的。

王夫人以为可以用金玉良缘就套牢薛家,她还是太天真了!

薛家是典型的商人习惯,从来不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薛姨妈一面用姐妹之情,牢牢地把握住王夫人。

她放出口风,创造热点:

宝钗因往日母亲对王夫人等曾提过,“金锁是个和尚给的,等日后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等语,所以,总远着宝玉。

另一面也虚伪、敷衍着贾母。薛姨妈利用着荣国府的门第,利用着贾母的人脉,让薛宝钗有机会去拜见各种豪门贵妇。

豪门贵妇每一次见姑娘们,其实都是一场相亲会。

薛姨妈的算盘精着呢!金锁是薛宝钗,可玉呢?

倘若薛宝钗真的被哪个豪门贵妇相中,有机会高攀。那么这金玉良缘,立刻会有别的解释!

蟒袍玉带皆为玉。同样是金玉良缘!

这就是薛姨妈两全的计划。

可计划总没有变化快。薛姨妈自己都没有想到,薛家会衰败的如此之快。宝钗的事情尚未解决,宝琴的事情又来了……

三.薛宝琴的婚事要落空

薛宝琴本已经同梅翰林之子定亲。

可从薛蝌匆匆的带着薛宝琴进京发嫁来看,梅家一定有着退婚的意图。

因为此时的宝琴已经进了京都,而梅家还是不娶!

梅家悔婚的原因很明显:

此时薛蟠好歹还是个挂了名的皇商。

而薛蝌这一房,已经沦落成普通商人了。

梅翰林家是清贵的书香门第,看不上薛家的意图明显。

为了保证薛家能混贵族圈的地位,这门婚事一定要保住。

可薛蝌无官无爵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这样的大事他根本无力解决!

前来求助伯母薛姨妈是必然的。

这时薛家更要借助荣国府的力量,荣国府是豪门公府;荣国府的贾元春是贵妃娘娘,只要荣国府全力帮助,一定能让薛宝琴顺利出嫁。

因此在薛宝琴成婚之前,他们是更不能搬走了!

薛家的确是厚着脸皮住在荣国府,但他们绝不会赖着不走。

四.精于算计的薛家

薛家一家住在荣国府,是把荣国府当成了靠山。

当荣国府兴盛之时,薛家才是荣国府的亲戚,住在其中亲密地走动。

可久居荣国府的薛家,早已经看出了荣国府的衰败。

当荣国府这棵大树不好乘凉时,薛家一定会马上离开。

咱们京中虽有几处房舍,只是这十来年没人进京居住,那看守的人未免偷着租赁与人,须得先着几个人去打扫收拾才好。”

薛家在京中有房舍、有产业,他们在经济上与荣国府毫无牵连。

这也正是薛姨妈的精明之处。

这家靠着荣国府,可绝不捆绑在荣国府上!

当荣国府有了危机,有了困难时,他们一家可以马上走人。

这家人从来都是这样的风格。

抄检大观园之后,薛宝钗马上从蘅芜苑搬出去。

大观园是花柳繁华之地时,是薛宝钗跟着享受旖旎的风光。大观园是是非之地,是薛宝钗马上搬走。

由此可以类推。

荣国府是钟鸣鼎食、诗礼簪缨之家时,薛家能得到庇护,会厚着脸皮在此长住。

可当荣国府急速衰败,陷入危机之后,薛家马上就会找借口搬走。

薛家从来都是只沾光,共患难这种事情他们是不会做的。只要荣国府有一些不好的风吹草动,他们马上就会搬走,赖在那里同贾府之人共患难,不可能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