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薛宝琴取代黛玉成贾母的新宠,黛玉为何不吃醋?

不可讳言,林黛玉确实是一个爱拈酸吃醋的人,所以,每当林黛玉与薛宝钗相处的时候,林黛玉就如同掉在了醋缸里,不是酸溜溜的,对贾宝玉说“见了姐姐,忘了妹妹"。

但是,当贾母宠爱宝琴,把自己珍藏多年的凫靥裘给了宝琴,还要为宝玉求配薛宝琴的堂妹宝琴时,林黛玉却一点可醋意也没有。而且还赶着宝琴叫妹妹,拉着宝琴亲热异常,比薛宝钗还热情地对待薛宝琴。林黛玉为什么这么大度了呢?

一,林黛玉嫉妒不假,但她也仅仅是在宝玉的感情上犯酸。而在其他方面,黛玉则大度的很。

如黛玉在窗外听到湘云对宝玉说自己“小性儿”“会刻薄人”“会辖制人”,并没有进去反驳,而是默默地回到自己的潇湘馆。如黛玉知道妙玉给宝玉送粉红寿贴也不太在意,宝玉与许多女孩子搞暧昧也不放在心上等。

二,薛宝琴到京城的目的很明确,根本不存在与宝琴竞争宝玉的矛盾,所以林黛玉不需要紧张。

薛宝琴之所以在哥哥薛蝌的陪同下进京,是为了与梅翰林的儿子结婚。而这个目的在薛宝琴到贾府之后就已交代清楚:

后有薛蟠之从弟薛蝌,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媳,正欲进京,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

既然薛宝琴已经有主了,自然就不会勾引宝玉,林黛玉对薛宝琴当然放心。

三,薛宝琴对林黛玉够不成威胁。

林黛玉从小受到封建礼教教育,并不要求宝玉对她守身如玉,只要不影响林黛玉宝二奶奶的地位,其他的一切都不会放在林黛玉的心上。不说薛宝琴将来会嫁给梅家,就算是薛宝琴将来会许给宝玉,也不会争抢贾宝玉的正妻之位,林黛玉还是可以接受的,比如袭人的存在就是证据。

既然薛宝琴无论从哪个方面来看,都不会威胁到林黛玉的宝二奶奶的地位,所以林黛玉病不吃薛宝琴的醋。更用不着去吃薛宝琴的醋。

《红楼梦》里薛宝琴取代黛玉成贾母的新宠,黛玉为何不吃醋?

宝琴来到荣国府,贾母便喜爱非常,让王夫人认她作干女儿,留在身边千般疼爱。湘云和琥珀都认为黛玉会吃醋,就连宝玉也担心黛玉的心里会不自在。而黛玉却毫不介怀,与宝琴亲密异常。这是为何呢?

铜浇铁铸的亲情,无须患得患失

黛玉曾经唱吃宝钗的醋。二十回,湘云来了,宝玉和宝钗赶过来见她。黛玉问宝玉刚才在哪里,宝玉说在宝姐姐家,黛玉冷笑道:“我说呢,亏在那里绊住,不然早就飞来了。”

很明显黛玉这醋是为爱情而吃,而非为亲情、友情。爱情的不确定、金玉良缘的威胁,一度像座大山压在她的心头,令她醋意频现。而贾母带给她的亲情,则一向是踏实又稳固的。

贾敏死后,贾母便派人去黛玉,致意务必前来。黛玉来到贾府,贾母将迎春、探春、惜春挪至王夫人的抱厦里,只留黛玉与宝玉在身边,享受宠爱。

黛玉的父亲病重,写信来让黛玉回扬州。贾母命贾琏护送黛玉回去,又交代贾琏仍然将她带回来。满怀暖暖的慈爱。

当宝玉和黛玉吵架砸玉,贾母想到的不是责怪黛玉,而是抱怨说:“我这老冤家是那世里的孽障,偏生遇见了这么两个不省事的小冤家,没有一天不叫我操心。真是俗语说的,不是冤家不聚头。几时我闭了这眼,断了这口气,凭着这两个冤家闹上天去,我眼不见心不烦,也就罢了。偏又不咽这口气。”可见贾母对黛玉的爱不输宝玉。

带刘姥姥逛大观园,来到潇湘馆,见到窗纱已旧,便让王夫人为黛玉置换,还提议以霞影纱映衬翠竹。

在宝琴来贾府之前,贾母以许许多多的行动对黛玉说过“我爱你”。这份爱深似海、暖如阳,足以令这对祖孙构建起默契与信任,深信这份爱,不会轻易转变挪移。

宝琴来贾府,对黛玉没有形成取代之势。黛玉来贾府时,贾母将迎春、探春、惜春挪到王夫人的屋里,只留黛玉和宝玉在身边,这才是取代和偏爱。宝琴来的时候,黛玉早已有了自己独立的居所。宝琴住进贾母的屋里,不会令黛玉产生冷落感。

而且贾母也不是有了宝琴就忘了黛玉。宝琴来之前,若有宴饮之时,是宝玉、黛玉、宝钗、湘云四人陪坐在贾母的席上。宝琴来之后的元宵夜宴,宝琴取代宝钗,与黛玉、湘云、宝玉随贾母一席。有冷落感的该是宝钗,而非黛玉。当然宝钗也不一定这么小心眼,会因此心生不平。

元宵夜燃放烟花爆竹,贾母知黛玉柔弱,将她搂在怀里。可见,不管贾母多么高调地宠爱宝琴,在必要的时候,总是心系黛玉。

有贾母的挚爱当前,当贾母宠爱宝琴时,黛玉不会轻易生出“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的悲哀。

黛玉与宝钗的金兰情

宝钗初来贾府,人们爱拿黛玉同她比较。宝钗容貌丰美,而黛玉纤细柔弱,人多谓黛玉不及。宝钗生性随和,小丫鬟们都爱与她玩儿,比黛玉更得人心。而宝钗还带来了金玉良缘的神话,随时会夺走宝玉。

或许是因为一个人表现的太好、无瑕疵,会带给人不真实之感吧,黛玉认为宝钗内心藏奸。而金玉良缘的神话又为黛玉带来了许多的烦恼和焦虑。黛玉因此不喜欢宝钗。

四十回时,刘姥姥来了,贾母在大观园设宴款待。黛玉在对接牙牌令时,不慎用了禁书《牡丹亭》和《西厢记》里的句子。事后,宝钗将她邀往蘅芜苑,提醒告知。

宝钗非常诚恳,告诉黛玉,她小时候也读过禁书。宝钗又规劝黛玉以针黹女红为要,别耽于闲杂书籍。

黛玉自悔从前误解了宝钗,对她是感激又愧疚。

四十五回,黛玉与宝钗有过一次倾心交谈,黛玉向宝钗倾诉寄人篱下的不便。宝钗为解黛玉的不便,送给黛玉几两燕窝。

黛玉感于宝钗的关怀,从此视宝钗为亲姐,对她充满了信任和喜爱。

湘云和琥珀说贾母疼宝琴,黛玉会恼。宝钗说:“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

宝钗真正说中了黛玉的心思。黛玉直呼宝琴为妹妹,如亲姊妹一般。

自从解开了对宝钗的心结,黛玉对宝钗怀有赤诚的亲昵。宝钗的妹妹就是她的妹妹,她又怎会和妹妹拈酸吃醋呢?

高处不胜寒

黛玉自来到贾府,在贾母这里,便享受着和宝玉同等的宠爱。这份爱特殊又醒目,以至于会令人感到刺目。

第四十五回,黛玉对宝钗说:

“你看这里这些人,因见老太太多疼了宝玉和凤丫头两个,他们尚虎视眈眈,背地里言三语四的,何况于我?”

黛玉所说的“他们”,应该是指赵姨娘一伙人。我们知道赵姨娘曾经花重金请马道婆做法,害宝玉和凤姐。

宝玉与凤姐最为赵姨娘所嫉恨,而他们俩又一向深得贾母喜爱。

第六十七回,薛蟠带回许多南方物产,宝钗分送给众兄弟姊妹,也送给了贾环。赵姨娘见宝钗如此心细周到,心中欢喜,赞宝钗很大方,会行事。又说:

“若是林姑娘也罢么,也没有给他送东西带什么来,即使有人带了来,他只是拣着那有势力有体面的人头儿跟前才送去,那能还轮的到我们娘儿们身上呢。”

赵姨娘既嫌黛玉没人给她带东西来,又不满黛玉平时眼里没她和贾环,即便有人带来了,也轮不到她和贾环。

可见赵姨娘除了嫉恨宝玉、凤姐,也怨恨黛玉。而黛玉也是贾母的宠爱之人。

贾母一心宠溺宝玉,视贾环如无物。贾母因宠爱黛玉,令探春靠了边。别人受宠,而自己的孩子受冷落,赵姨娘无力改变现状,只能将他们一并憎恨了。

黛玉对宝钗:“我是一无所有,吃穿用度,一草一纸,皆是和他们家的姑娘一样,那起小人岂有不多嫌的。”

无父无母,寄人篱下,自己又体弱多病。常年请医熬药,给人添了不少麻烦,已经怕人嫌恶了。又何必贪念贾母的宠爱,令人虎视眈眈呢?

黛玉但求低调,无心与人争宠。

贾母厚眷黛玉,贾母再宠爱宝琴,也不能引起黛玉的失宠的忧虑。此非吃醋之事;宝琴乃黛玉密友宝钗之妹,此非吃醋之人;黛玉迫感人情冷暖,忧心风刀霜剑,此非吃醋之时。

《红楼梦》里薛宝琴取代黛玉成贾母的新宠,黛玉为何不吃醋?

林黛玉与宝琴是《红楼梦》中非常优秀的两个姑娘,她们初进荣国府时,作者都用了大量的笔墨来描绘。

当把她们放进荣国府这个环境中,无论是在荣国府众人眼中,还是在贾母的心里,黛玉的位置都不可能被薛宝琴所取代!

薛宝琴看上去能成为贾母的新宠,这里面包含着太多的宅斗与计谋的元素,根本不是真情……

至于各种原因,且听我慢慢分解:

一.取代黛玉的位置,不可能!薛宝琴差太远了

林黛玉是谁?

她是贾敏留在世上的唯一的女儿。而贾敏是贾母的亲生女儿,贾母是林黛玉的外祖母。

林黛玉实实在在的,就是贾母的小棉袄。

贾母疼她,爱她,等到她出嫁的时候分给她财产与陪嫁,这一切都符合人性与亲情,合乎常理。

荣国府的贾赦、贾政都是林黛玉的亲舅舅。

贾家同林黛玉有着实实在在的血缘关系!

血浓于水。

实实在在的血缘亲情,是永远无法割裂的。

此时的林黛玉年幼,她是个孤女,法理、亲情、道义上来说,荣国府都理应收养她。

直到出嫁之前,林黛玉都有足够的理由生活在荣国府。

薛宝琴是谁?

薛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姨妈是荣国府贾政妻子王夫人的妹妹。

薛姨妈一家居住在荣国府,都带着几份投亲靠友,借居的意味。

而薛宝琴对荣国府来说,只是亲戚家的亲戚。

薛宝琴同荣国府的任何一个人,都毫无血缘关系!

荣国府之人看上去对她不错,是那是给王夫人脸面,因为她算得上是王夫人的亲戚。

荣国府的姑娘们,对薛宝琴也亲密,那是友情,绝不是亲情!

能维系宝琴与荣国府的关系的,只有人情与面子。

这种关系薄如纸,根本轻轻一捅就破了。

在贾母心里位置的这个天平上,一定有黛玉的位置。可是薛宝琴,根本没有走上这个天平的筹码。

林黛玉同薛宝琴,都是极为优秀的姑娘,她们互相欣赏……

二.林黛玉毫无吃薛宝琴醋的理由,因性情相投,她们彼此惺惺相惜

很多读者都只看到了林黛玉的小性和行动爱恼人,似乎没有注意到,林黛玉的小性和眼泪,都只针对一个人,那个人就是贾宝玉。

可叹作者安排了宿世的缘分,林黛玉这一世就是来还泪的。

还泪的目标人物是神瑛侍者贾宝玉,却并不是别人。

林黛玉此生只钟情贾宝玉一人!

她要求自己在宝玉的心里,也要有同样的分量。

她吃醋也只针对贾宝玉一人。

在长辈的面前,黛玉是个知书达理的晚辈。

同辈面前,黛玉是个活泼俏皮的小姐妹。

在宝琴面前,黛玉是一个聪明、出类拔萃的姐姐。

黛玉对宝钗有宝琴这样一个妹妹,是感到深深的羡慕。在骨子里黛玉渴望一种亲密关系,她深深期盼着亲情。

黛玉和薛宝琴,都是坦率、活泼、聪明、直接的姑娘,她们两个性情相投,有建立起友谊的基础。

两个女孩子在一起也可以惺惺相惜,谁说两个女孩子在一起,就一定要互相吃醋、嫉妒!

三.黛玉与宝琴的互动,让很多人的人物形象都变得更立体

作者的构思中,把人性中的真、善、美和品性的高洁都赋予了林黛玉这个形象。

可在之前的描写中,读者更多的会注意到黛玉的哭,还有她的刻薄与小性,只因作者写的太好了!

于是当薛宝琴出现时,也算是黛玉的正传!

当宝琴出现时,读者们会发现,黛玉也不是那么的刻薄、小性、好吃醋。

此时黛玉就是一个真挚感人,渴望亲情的小姐姐。

当宝琴出现时,读者们也会发现,宝钗也不是一个端庄大气,对谁都疼爱的大姐姐。

你赶紧去别的地方玩去吧,仔细我这里委屈了你,还说这真是想不到的缘法,我就不信我那些个不如你”

①这句话说的多酸啊!

如果有人因为薛宝琴的到来而吃醋的话,那么这个人绝不是林黛玉,一定是她的堂姐薛宝钗呀。

②我们可以体会一下,薛宝钗此时的心里得有多酸,才能放弃一向端庄、持重的人设,说出这样矫情、刻薄的话来。

③真的吃宝琴醋的还有一个姑娘,这位姑娘就是史湘云。她吃宝琴的醋却并不直说,而是把矛盾往黛玉身上引。

④这时,出现在读者面前的黛玉是怎样的一个形象?

薛宝钗的醋劲儿,黛玉看不出来吗?

以她的聪明,一定能看得出来。

黛玉看破不说破,这是一种极强的人生智慧。这时的黛玉早就不像小时候说话那么直接了,这时的黛玉,有了实际意义上的成长。

而面对史湘云把矛盾往黛玉身上这件事情,黛玉也不再像小的时候,史湘云拿她比戏子时,直接撂下脸子了。

黛玉同样是看破,不说破。此时的黛玉有了几分贾母的风范,化解这件事情风轻云淡。她只需要对宝琴表现出一个姐姐应有的风范即可,不需要恼怒,更不需要辩解,因为事实胜于雄辩!

宝琴是一个可爱的姑娘,可一旦进了荣国府这个是非圈,一定会被卷入宅斗中,这种事她逃不开,躲不掉。

四.贾母对薛宝琴的所谓疼爱,都是带着算计

贾母对宝琴的种种好处都是有目的的,贾母对宝琴的所有疼爱也全部是带着算计。

丝毫没有任何真心可言!

贾母让宝琴同她一起住,送给她名贵的凫靥裘,这是为什么?

很明显,王夫人的真正亲戚薛宝钗,进荣国府这么多年都没有这个待遇!

贾母就是要树个标杆,表现出疼爱,把薛宝钗比下去。

贾母还问宝琴年庚八字情况。薛姨妈的猜测是要给宝玉议亲。

这些都是无声的对金玉良缘最佳的回应!

贾母在故意表演,如果看上了一个姑娘,状态是这样的:

对她好,给她名贵的东西,然后马上议亲。

而薛家的薛宝钗在荣国府这么住了这么多年,贾母都没有议亲的意思,那么就是没看上她。

贾母真的看上宝琴了吗?

当然不会。宝琴已经定亲,她的哥哥带她进京都就是为了发嫁,这件事情是公开的!

宝琴已经定亲这件事情,贾母定然已经打听好了。就是因为宝琴已经定亲,所以故意拿她来说事儿。

贾母对宝琴的好,没有一丝真心。当贾母说完了她想要说的话,就不在留宝琴同住了……

当荣国府中秋赏月时,薛姨妈一家再也不是座上宾。

当做人做到了贾母那样的身份和地位,她所有的事情都以利益为先。

贾母疼爱宝玉,疼爱黛玉,在亲情中也掺杂着利益,从而显得不是那么的纯粹。

而薛宝琴,不过就是贾母人生中的一个过客。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任何人都没有理由为她吃醋。

《红楼梦》里薛宝琴取代黛玉成贾母的新宠,黛玉为何不吃醋?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薛宝琴的出现,正如这幅美景,太过完美,反而失去了一些真实感与亲近感。看似是享尽盛宠,“老太太一见了,喜欢的无可不可,已经逼着太太认了干女儿了“,贾府上下也尽是夸赞之语,可并没有取代黛玉在贾母心中心肝宝贝的地位。

作为贾敏留在世上的惟一血脉,黛玉在贾府的地位,无人可以撼动。或许下人会对黛玉的敏感多疑略有微词,但更清楚贾母是黛玉最大的依赖与靠山。宝琴新得的这点宠爱,就像昙花一现,那只不过是刹那芳华。惟有黛玉这种凝聚着骨血的爱,才会长久

因而黛玉之所以不吃醋,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贾母对宝琴的宠爱,本就充满了盲目性和不确定性,无法取代黛玉在贾母心中的重要地位:

始于颜值,缺乏了解的宠爱就像空中楼阁,终会坍塌

当日秦钟与宝玉初见,凤姐曾笑称宝玉被“比下去了!”如今宝琴一登场,便吸引了众人的眼光,说万众瞩目一点也为过。就连“艳冠群芳”的宝姐姐和绰约如仙子的林妹妹都被比下去了,宝玉也惊叹得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形容了。

如此惊艳的颜值,贾母自然是喜欢得“无可不可”,宠爱有加:赏赐衣服,求问八字,让王夫人认作干女儿,安置在贾母房里歇息。可这一连串的举动,只是“一见钟情”式的冲动。这种缺乏性情了解的喜欢,终究也只是昙花一现,转瞬即逝。

不像贾母对黛玉的宠爱,抛开血缘不说,那是一种熟知了性格里优点与缺点之后的欣赏与疼爱。即使黛玉常常与宝玉吵吵闹闹,弄得贾府鸡犬不宁,贾母也甘之如饴地为他们开解与劝慰。在贾母眼里,这两个小冤家,是她此生最甜蜜的负担。

终于欣赏,带有客套与赏玩性质的宠爱,经不起推敲

贾母对宝琴的喜欢,那句“无可不可”,还有之后一系列的高调宠爱,总给人一种优待“别人家孩子”的即视感。宝琴就像超越黛玉与宝钗之上的“兼美”之人,让贾母越看越顺眼。可太过刻意与高调,就不免有些作为东道主的客套之嫌。

贾母专门派人告诉宝钗不要拘着宝琴的性子,让她在大观园自由玩耍。这种感觉,就像是家里来了一个样样都比自家孩子好的小客人,出于喜欢与客套,会把家里最好的东西拿出来招待客人,并让她把这当成自己家。可客人走后,最爱的还是调皮的自家孩子。

这种太过瞩目的宠爱,除了有客套之嫌,还带有贾母个人犹如心爱宠物的赏玩意味。这样一个看似完美无瑕的美人儿,贾母恨不得供起来,当成收藏品瞻仰。贾母一向是“颜控”,宝琴的出现恰好迎合了其审美需求,但像对宠物,缺少真气。

黛玉不吃醋,除了没有被取代的既定事实,还在于宝琴在于小说中的形象与作用,更像现代游戏世界里的NPC(非玩家角色)。非玩家角色,即指在游戏中不受真人玩家控制,仅仅承担服务功能,或者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功能的角色。

宝琴的出现,只是为了丰富“千红万艳”的丰富性

宝琴太过完美,完美得就像贾母所说“比画儿上还好”。在小说第四十九回与宝琴出场的,还有“李纨之寡婶带着两个女儿——大名李纹,次名李绮”。这样大观园里的千红万艳,随着宝琴的隆重登场,绚烂到极致。

这样一个完美女子的出现,到四十九回才出现,并未进入金陵十二钗行列,后面也鲜有提及。因而宝琴承担的正是这种非玩家角色,是古代女子理想生活的缩影:惊艳的才貌,理想的家世,完美的婚姻。这样的女子,注定与金玉良缘无缘,黛玉又何必挂怀。

宝琴的受宠,只是服务于宝黛之恋的日益成熟性

黛玉不会因为贾母宠爱宝琴而吃醋,还在于她与宝玉的情爱日益成熟稳定。宝琴出场之后,宝玉除了一时感到惊艳,所有的关注点还在黛玉身上。宝玉担心黛玉会心中不自在,忧心黛玉日益消瘦的身体,更无看着宝钗的雪白酥臂就成呆雁的忘情失态之举。

尤其宝玉挨打后,他差遣晴雯私相授予的旧帕,已经让黛玉得到了安全感。同时,黛玉与宝钗的金兰契,也消除了宝钗对金玉良缘在意的怀疑。因而这样完美的宝琴登场,宝玉丝毫不为之心动。宝琴的存在,印证了宝黛之恋趋向于成熟稳定。

总之,黛玉不会因为贾母对宝琴的宠爱而吃醋,这一时的宠爱,掺杂了客套、新鲜与赏玩,经不起考验与推敲。黛玉的敏感在于寄人篱下的骨肉分离和无人作主的金玉良缘,但从来不在于谁比自己更优秀,或者谁比自己更受宠。黛玉终其一生想要得到的东西,是宝玉的情比金坚,是父母在世的真心疼爱。

《红楼梦》里薛宝琴取代黛玉成贾母的新宠,黛玉为何不吃醋?

薛宝琴成为贾母新宠,黛玉不但不吃醋反而喜欢有了这可爱的小妹妹,其实黛玉心地朴质良善,别看她常使小性,尖酸刻薄这是在保护自己,是在探试宝玉是否真心爱她。

黛玉只对宝钗与宝玉接触吃醋,因宝钗有金锁,宝玉有玉,怕金玉良缘成真,自己落空,时常担心,时常防范,有事无事都找着宝玉生出许多疑心纠结事端出来。

薛宝琴是许给了梅翰林的,不可能嫁宝玉,黛玉吃什么醋?

再,黛玉也不防范史湘云,因湘云也是许了婆家的,不可能嫁给宝玉。

《红楼梦》里薛宝琴取代黛玉成贾母的新宠,黛玉为何不吃醋?

《红楼梦》里,宝琴取代宝玉和黛玉,成为贾母的新宠。老太太如此,黛玉为何不嫉妒、不吃醋呢?

黛玉不是拈酸吃醋的人

林黛玉不是一个狭隘的只要求贾母只能宠自己不能宠别人的女孩。黛玉除了对贾宝玉拈酸吃醋外,不嫉妒其他女孩子。她是一个对万事万物,一花一草都充满爱心的姑娘,老太太爱别人,黛玉只会高兴,不会嫉妒。

老太太给宝琴一件金翠辉煌的凫靥裘。湘云对宝琴说,老太太那样喜欢宝玉也没给宝玉,可见老太太喜欢你!连宝玉都靠后了,黛玉自然靠后了。大家都以为贾母如此爱宝琴,黛玉一定会不忿。没想到,黛玉赶着宝琴叫妹妹。

宝琴可爱,黛玉喜欢这个小妹妹

宝琴年纪小,性格活泼,走的地方也多,见闻也多。大观园的姊妹们都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女孩子,她们不知道外面的世界。宝琴一来,给大家讲解了外面的世界,给她们打开了一扇窗。这些女孩子都愿意跟宝琴在一起,听她讲讲奇闻异事。

黛玉没有亲妹妹,探春有男子气概,不必让人照顾;惜春孤僻,喜欢和小尼姑玩;湘云和宝钗一气儿,处处跟黛玉作对。黛玉想对她们好,也没有机会。宝琴一来,认为黛玉是个出类拔萃的,就主动找林姐姐,林黛玉喜欢被人亲热地叫姐姐的感觉。她对宝琴是发自内心深处的喜欢。黛玉不嫉妒贾母对宝琴妹妹的爱。

黛玉把宝钗当亲姐姐,把宝钗的妹妹当作自己的妹妹

宝钗是一个非常有魅力的女孩,她一来贾府,贾府之人就都喜欢她。湘云是第一个被宝钗收归麾下的姑娘,黛玉是第二个对宝钗心悦诚服的姑娘。

黛玉因为宝玉对宝钗有戒心,可是林黛玉误说了禁书的句子后,宝钗没有当众揭穿,而是背后告诉黛玉不要读杂书,让黛玉感激万分;金兰契后,黛玉把自己的心事向宝钗和盘托出,两个人义结金兰,成为姐妹;薛姨妈软语慰痴颦,黛玉要认薛姨妈为干妈。

黛玉对宝钗和薛姨妈一家人是满满的信任之情,是浓浓的亲人般的依赖和爱。宝琴是宝钗的妹妹,黛玉也把宝琴视为自己的妹妹。

“林黛玉赶着宝琴叫“妹妹”,并不提名道姓,直是亲姊妹一般”,根本不嫉妒贾母疼宝琴。

宝玉识分定后,黛玉坚信宝玉对她的爱,不嫉妒贾母爱宝琴,也不嫉妒宝玉爱宝琴。

宝玉在宝钗来贾府之初,他在宝钗和黛玉之间摇摆不定。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自从宝玉看到了龄官和贾蔷的爱情后,他明白了一生只能得自己的眼泪,不能要求所有人都属于自己。宝玉坚定了自己对黛玉的爱。即使在睡梦中,宝玉也坚信木石姻缘,反对金玉良缘。

黛玉和宝玉是心灵知己,宝玉的改变,黛玉都懂,她懂得了宝玉的心。因此黛玉不嫉妒宝玉对宝琴好。同样黛玉也不嫉妒老太太对宝琴好。

黛玉从未觉得宝琴抢走了贾母对自己的爱,她不吃宝琴的醋。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