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在抄检大观园的过程中,只有晴雯和探春有过反抗行为。先捋清这两个人为何反抗,便可言明黛玉为何不反抗。

抄检大观园之晴雯反抗

在抄检大观园那晚的白天,王善保家的向王夫人谗毁晴雯,勾起了王夫人心中的往事,想起那个和黛玉眉眼相似的狂样子丫鬟。王夫人命人传晴雯来,及见面就冷笑道:

“好个美人!真像个病西施了。你天天作这轻狂样儿给谁看?你干的事,打量我不知道呢!我且放着你,自然明儿揭你的皮!宝玉今日可好些?”

晴雯见王夫人一腔怒火,知道已遭人暗算,向王夫人回宝玉的事,说自己不常和宝玉在一处,又抬出老太太。王夫人信以为真,然而还是没打算放过她,说:

“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既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接着王夫人让王善保家的进去防她几日,不许她在宝玉屋里睡觉,等回了老太太再处置她。又对晴雯喝道:“去!站在这里,我看不上这浪样儿!谁许你这样花红柳绿的妆扮!”

晴雯出来,这一气非同小可,一出门便拿手帕握着脸,一头走,一头哭,直哭到园门内去。

王夫人左一个“轻狂样儿”,右一个“浪样儿”,又让人看着她,不准她在宝玉屋里睡觉,很显然是拿她当作勾引宝玉的狐狸精。

晴雯心高气傲,虽然喜欢宝玉,但是一直和宝玉保持距离。晴雯瞧不上袭人和宝玉“偷偷摸摸”,嘲笑碧痕伺候宝玉洗澡时的可疑行径。如今却被一口咬定说成狐狸精,自然是满腔冤屈愤怒。

而且王夫人还说出要撵她出去,冤愤之外再添屈辱。一出门就用手帕捂着脸,一路哭进园门。晚上,凤姐领着抄检队伍进入怡红院,当下宝玉正因晴雯不自在。可见,晴雯的屈怒一直延续到现在。

抄检队叫所有人都自己打开箱子,袭人看出必有异事,带头先打开自己的箱子并匣子。袭人带了头,想必麝月、秋纹等人也都配合打开箱子让人检查,只有晴雯的箱子没有打开。

晴雯此刻心中恼怒,没有主动开箱配合人检查,到别人问起时,才挽着头发闯进来,将箱中之物底朝天的倒出来。

晴雯倒箱,一直以来,被贴上有反抗精神、具备自尊、平等意识的标签。而实际上,这是她在遭受冤屈、羞辱后的情绪扩张。

宝玉询问抄检原因时,凤姐说:“丢了一件要紧的东西,因大家混赖,恐怕有丫头们偷了,所以大家都查一查去疑。”

凤姐说了,丫鬟们都要查一查。人人有份,对事不对人,晴雯何至于因此大动肝火?如果没有白天的受辱,晴雯此刻一定不会有这么激烈的举动。

抄检大观园之探春反抗

“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

探春理家,已然窥透了家道艰难。她努力改革,开源节流,蠲除不合理的开销,将园中产物承包出去,力争挽救家族于颓势中。

探春一片苦心想治好这个家,而家里人却自杀自灭,大起内讧,叫她怎能不愤怒!

据探春说,江南甄家也曾像这样抄检过自己的家,随后朝廷问罪,果真抄家了。前车之鉴,甄家就是这样颓败的,而贾府不引以为戒,反而效仿甄家自抄,这不是亡家之兆吗?

探春看的深远,想的透彻,深知抄检的弊端。为表明自己的态度,高调反抗,借以指责抄检的不明智。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一:没有反抗的情绪

抄检大观园不是小事,没有内家主王夫人的首肯,谁也不敢抄。既然这是王夫人的主意,连宝玉的屋里都抄了,黛玉的屋里为何就不能抄?

黛玉住在贾府,一草一纸都是贾府提供,过生日为她缝制衣裳,生病了为她请医生、配丸药。换言之,在照管黛玉的生活上,王夫人从未失职。

你可以说王夫人照管黛玉是看在贾母的面上,但是她既然做到了,且做的合情合理,就应该肯定她的付出。

黛玉对王夫人一直存有感激、尊敬之情。她和宝钗说到熬燕窝粥时说:“老太太、太太、凤姐三个人便没话说。”

黛玉不像晴雯事先有怨愤之意,对于舅妈做出的决策,没有反抗情绪。

二:没有反抗立场

黛玉六七岁时便来到贾府,吃穿用度和迎春、探春、惜春一样。贾母对她的宠爱胜于迎、探、惜,还曾当众将她归于“我们家四个女孩”之一。但尽管如此,黛玉姓林不姓贾,这是无法抹去的事实。

探春见王住儿媳妇欺压迎春,命侍书找平儿来解决累金凤一事。探春故意给平儿施加压力,说:

“还是他原是天外的人,不知道理?还是有谁主使他如此,先把二姐姐制服,然后就要治我和四姑娘?”

探春拿话压凤姐平儿,只提了贾府的三个姑娘,没林黛玉什么事。

探春不记得二月有人生日,袭人说:“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袭人说黛玉不是咱家的人,是当着宝玉和探春说的,这兄妹俩都没觉得有什么不妥。

凤姐和平儿议论居住在大观园里的几个女孩儿,说:“再者林丫头和宝姑娘他两个倒好,偏又都是亲戚,又不好管咱家务事。”

对于这一事实,别人认的清,黛玉自己也认的清。

芒种节的前一天晚上,黛玉扣响怡红院的门,结果吃了晴雯的闭门羹。待要高声问他,逗起气来,自己又回思一番:“虽说是舅母家如同自己家一样,到底是客边。如今父母双亡,无依无靠,现在他家依栖。如今认真淘气,也觉没趣。”

孤高自许、目无下尘的黛玉,被丫鬟关在门外,只因此处不是自己的家,只能忍气吞声,回潇湘馆悄悄哭泣。

和宝钗倾心交谈,黛玉说:“况我又不是他们这里正经主子,原是无依无靠投奔了来的,他们已经多嫌着我了。如今我还不知进退,何苦叫他们咒我。”

黛玉心细如发,知道自己的身份,什么该说,什么该做,都拿捏分明。抄检大观园是贾府自己的事,探春作为贾府的女儿,有权对家人的行为提出质疑。黛玉不过是贾府的客人,对这件事没有反抗的立场。

晴雯反抗,是为自己的冤屈鸣不平;探春反抗,是为家族的荣枯发声。黛玉无屈无辱,无需为贾府兴衰越位出格,她不用反抗。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抄检大观园是王夫人发起,王熙凤和王保善家的等人执行的全面清查大观园的活动,这一次贾家内部自己斗争的活动让许多人害怕,也让很多勇敢的姑娘奋起反抗。

其中以晴雯和探春的行动最为激烈,晴雯在搜查队来的时候,直接把自己东西全给倒在地上,让她们搜检也查不出什么来;探春门户大开秉烛以待,探春的东西可以任由她们检查但是她手下人的却不准她们挪动分毫,王善保家的不知趣竟然翻探春的衣服,探春直接就是一巴掌,后来探春还给了她们一顿教训和劝告。

黛玉平日里极为叛逆,对这种自己内斗的行为也看不惯,可是这一晚黛玉却显得很平静,什么反抗的行为都没有,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黛玉心中无惧亦无须反抗

黛玉不反抗的第一个原因是黛玉没有做过任何违背礼法的事情,黛玉心中无惧也不怕搜查,自然也没有必要反抗。

黛玉和宝玉虽然相互喜欢,但是发乎情,枝乎礼义,从来都没有做过任何越轨的事情,所以黛玉面对搜查队坦坦荡荡,任由她们检查。即便后来王保善家的找出一些小物件,但是紫鹃和王熙凤一语就带过了。

”紫鹃笑道:“直到如今,我们两下里的东西也算不清。要问这一个,连我也忘了是那年月日有的了。”王善保家的听凤姐如此说,也只得罢了。

抄检的时候黛玉已经要准备休息了,可以说这一帮人来的悄无声息,黛玉也毫无防备,所以面对这样的阵势也有点反应不过来,所以也没有及时的防抗行为。

第二,黛玉没有反抗的立场和理由

最重要的一点,黛玉没有任何反抗的立场和理由。黛玉虽然在贾家住了很多年,几乎已经被当作贾家的人了,但是终究黛玉也只是一个寄居的客人。

这就是为什么探春能够理直气壮的反抗而黛玉不可以的原因,黛玉没有反抗的立场。

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凤

探春反抗可以说是为了贾家好,如果黛玉反抗的话就是在贾家生事,抄检活动是贾家自己的事情,黛玉只能够配合而不能够反抗。

除此之外,黛玉也没有像晴雯那样反抗的理由。黛玉在此之前并没有与抄检活动相关的事情,可是晴雯有。晴雯被王夫人单独叫去问话,还对她一通侮辱、不信任和放狠话,所以晴雯对抄检行动非常恼火,她的反抗是泄愤也是自证清白。

因为没有立场和理由,黛玉也不能够明着反抗此次抄检活动。

第三,黛玉不能够自己跳进王夫人预设的陷阱里

王夫人想起抄检大观园不是心血来潮而是因为绣春囊事件,王夫人既要给邢夫人一个交代,也要彻查香囊的来源,如果不参与抄检就不能够证明清白。

大家把所有院子都检查了,但却偏偏不查宝钗的屋子,那么宝钗就还有嫌疑,因此第二天宝钗就主动请求搬离大观园了。

抄检活动就是王夫人设下的一个阴谋,不参与抄检或者行动激烈的人都是有问题,所以为了躲开王夫人设置的陷阱,黛玉只能够平平静静不做任何反抗。

抄检大观园看似简单其实背后暗藏玄机,如果一不小心就会深受其害。黛玉是一个很聪明的姑娘,所以即便心中再不满她也不会在今晚爆发和反抗!

文/酒馆说戏人,欢迎关注:小说红楼,一起找寻红楼梦中有趣的人和故事!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目。都云作者痴,准解其中味?”这个味各人身份不同,出身各异,体会也是不尽相同。对于一个孤女来说,保护自已不受伤害是最好的反抗,她明知此次抄捡非同小可,可由于是寄人篱下的孤女,用曹雪芹话说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她比谁都明白这其中中的利害关系,须知这次抄捡是几种势力的综合较量,邢夫人是始作俑者,夫人是幕后主持人,王熙凤是主持人,王善保家的是操刀手,这两种势力较量,而贾母则装作不知冷眼观看,而黛玉在贾府唯一有直系血亲,所依靠的是贾母,贾母对此次抄捡还装聋作哑,何况是依靠贾母的黛玉呢?因此她只能装睡,而王熙凤明白,黛玉是万万动不得的,况且黛玉也不会有此东西,王熙凤按下黛玉是明白告诉黛玉此次抄捡,与她无关。因为贾母这棵大树还罩的住黛玉,谁敢在太岁头上动土呢?因此无声就是最大的反抗!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谢邀。抄捡大观园,犹如平日里风平浪静的湖面上,骤起轩然大波,使得大观园中,人人自危、各怀忐忑,尤其是一些个心理阴暗的人,由于心里不托底,自是免不了的犯嘀咕。

虽然说,搜捡大观园一事因绣春囊而起,本也是糟心的事,而这件事的积极之处也是有的。各色人等、各种嘴脸,一个抄捡、尽显本色。

面对抄捡,宝钗得益于亲戚的身份,在凤姐的安排下而免捡。宝钗翌日一大早,就搬出了大观园,许是心中有诸多的思虑。

面对抄捡,黛玉为何不反抗?一是黛玉当时已睡了、被凤姐按住,等于是告诉黛玉:没你的事,精明的凤姐对宝玉、黛玉的情况了如指掌;二是黛玉是明事理、顾大局的人。黛玉玲珑剔透的一个人,她一看既是凤姐领头,搜捡必是上面的主张。更何况,为人不做亏心事,不怕半夜鬼敲门呀,没得去找烦。

基于自己心地的磊落、坦荡,黛玉无需顾忌、也无所顾忌。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抄检大观园是荣国府自导自演的丑闻,从王熙凤开始,探春、惜春、李纨、尤氏都不满意,连事不关己不开口的薛宝钗都坐不住拍拍屁股走人了,为什么只有林黛玉和贾迎春一声不吭呢?

【一】

迎春不吭声应该是不敢吭声。原本她就嘴笨拙言,平时都是缩在别人后头,偶尔说几句关键的话。虽内心聪明,却正因聪明而对抄检大观园认识更清晰。

抄检大观园凤姐儿领头,王善保家的协从。王熙凤是迎春的亲嫂子,王善保家的是迎春嫡母的陪房。王夫人等于放手让长房的人到自己后院随便搜。二房的其他人等跳起来是因为不满意到自己家里搜查。迎春凭什么?自己家人到叔叔家搜到自己住的房间,她敢说什么?更何况丫头司棋箱子里还翻出一堆男人东西和一封情书。别说迎春平时不敢说话,就算换成贾探春设身处地,也必然噤口不言!

【二】

贾迎春不敢说话,林黛玉是没有立场说话。她寄养在荣国府,算半个荣国府的人,除了一个丫头一个奶娘吃穿用度都是贾家的。贾家在自己家里要搜查一下丫头下人房间,林黛玉能说什么?这是一。

林黛玉与薛宝钗不同。薛宝钗母亲哥哥在外面,京城有买卖有生意,抄检大观园事情一起,继续住在大观园太尴尬,薛宝钗马上就收拾行李搬走了。皆因薛宝钗来去自由。林黛玉能去哪里?这是二。

抄检大观园借口是找一样要紧的东西。潇湘馆搜了一遍,什么也没有。林黛玉已经可以证明自己清白,贾家自己人能表达不满,自己又有什么立场对人家的家事说三道四?如果换成早几年的林黛玉,一定也会跳起来牙尖嘴利的愤怒一番。但随着年纪渐长,她越来越认识到一味的愤怒对自己没有任何好处,反倒可能令贾母很难做,自己更尴尬,所以对贾家事,林黛玉基本箴口不言。这是三。

【三】

五十四回林黛玉贸然喂了贾宝玉一杯酒,遭到贾母掰谎提醒后。林黛玉就变得越发沉默下来。一直到抄检大观园前,林黛玉的重要出场只有贾宝玉生日、群芳夜宴;做《五美吟》,重建桃花社,即便抄检大观园后到八十回结束前,也只有贾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后出场与贾宝玉一番对话,引出“茜纱窗下,公子无缘;黄土垄中,卿何薄命”的恶谶。几十回的篇幅,林黛玉若隐若现在危机重重的贾家。敏感如她,仿佛对自己得悲剧人生,有了提前的预知。

抄检大观园后王夫人雷嗔电怒撵走晴雯,当众骂的那些难听话,什么病西施,狐媚子,通共一个宝玉被你们勾引坏了……诸如此类,满世界都知道,林黛玉一听就知道王夫人指向了自己。就更不可能有任何言语。

抄检大观园后如果贾宝玉还对宝黛姻缘抱有幻想,林黛玉已经绝望了。不但如此,就连贾母也基本放弃了二人的姻缘。贾母对贾迎春嫁给孙绍祖的消极表现,无疑断了林黛玉最后一丝希望。

儿女之事自有天意前因,况且他是亲父主张,何必出头多事,为此只说"知道了"三字,余不多及。

贾迎春是贾母的亲孙女,贾母认为儿女婚事父母做主。贾宝玉是贾母亲孙子也是父母作主?那林黛玉没有父母作主怎么办?每当读此,都会掩卷心疼林黛玉,那漫长的一段时间将是如何煎熬。也许结束了也是解脱。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

因为只有一个愤怒的人,才能在任何情况下找到发怒的借口。抄检大观园,黛玉为何不反抗?因为黛玉的主导情绪是忧伤而不是愤怒。

而在这个过程中反应最为激烈的是探春和晴雯,因为这两个人积压了许多愤怒在心里,这次抄检正好成为她们借机发发泄心中愤怒的最佳借口。

一,黛玉的情绪里基本没有愤怒。

黛玉自从进入贾府,得到宠溺无与伦比。贾府最年高最有权威的贾母把她抬到了“手可摘星辰”的位置,以至于什么要担责任的事情,别管宝玉还是凤姐都会拿黛玉当挡箭牌。上下人等都知道只要提林妹妹,满天乌云都会散去。就是这么受宠。

以至于林妹妹成为贾府内院的背锅大侠,曾经为很多人背锅,但只有宝钗让她背了一次锅,被人深深质疑人品有问题。

黛玉不仅得贾母宠爱,贾家另一个光彩照人、深受众人宠溺的明星人物贾宝玉更是把她放在心尖尖上,看着她的脸儿说话办事。

小小年纪得姥姥疼受,又得爱情滋养,全府上下看贾母的份,都敬着她,谁肯难为她?

黛玉基本上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以说,她处在有爱万事足的状态。另外,在抄检之前,她和宝钗的小隔阂,也已弥合。因此,在她的情绪里没有什么愤怒和怨恨。

何况在抄检时,她听到动静还未起身,位高权重的凤姐就身手敏捷地把她摁住,又软语低声解释,这待遇让人艳羡,她更没有理由发脾气。

而且,通观全书,她只在乎宝玉怎么看她、怎么对她,至于别人她基本不甚关心。抄检又不是只抄检她一人,她又清楚自己的客居身份,更不会发脾气反抗。

另外,我也想像不出来黛玉能如探春那样粗蛮地大手一挥打在别人脸上的动作。黛玉人设的表情包里应该没有这样的图片。

但探春和晴雯不同,她们两个人基本上是行走的炸药包,只要见点儿火星就要爆炸的,何况见到抄检大观园这么大的火星。

二,探春的愤怒来自哪里

一是来自黛玉。

黛玉未进贾府之前,在贾家三个姑娘里,她最出挑。她不仅此迎春、惜春长得美,身材高挑面庞俊美,而且书法好(侍女名侍书),会写诗,处处超过迎、惜姐妹一大截。

但黛玉来了之后,无论是相貌、气质,还是诗才都远在她之上。并且三春原在贾母身边的位置,被黛玉挤占,贾母的宠爱全都放在二玉身上了,她们三春残羹冷炙都没分得。

黛玉因宝钗压她一头,心中还有愤愤不平之意存在心里。探春从权力中心被挪出来,大家可以想见一万头草泥马在她心头奔腾。妒忌和恼恨早就种在了心底。

到了《红楼梦》第62回中,写贾宝玉生日,怡红院迎来了一大波拜寿的人。期间,探春掰着手指头盘点一番,说只有二月没人过生日。原文如下:

探春笑道:“倒有些意思,一年十二个月,月月有几个生日。人多了,便这等巧,也有三个一日,两个一日的。大年初一日也不白过,大姐姐占了去。怨不得他福大,生日比别人就占先。又是太祖太爷的生日。过了灯节,就是老太太和宝姐姐,他们娘儿两个遇的巧。三月初一日是太太,初九日是琏二哥哥。二月没人。"袭人道:“二月十二是林姑娘,怎么没人?就只不是咱家的人。"探春笑道:“我这个记性是怎么了!"

看看,贾府一年光生日就过不完,黛玉做为贾母的心尖上的一块肉,肯定要大费周章,谁会不去凑过趣?!探春能不知道黛玉的生日?!探春记得所有人的生日,甚至宝钗的,单单不记得黛玉的,探春对黛玉的真正态度可见一斑,真是连提她都懒得提。

探春就是用忽略的方式表达并发泄对黛玉的不满。就比如你对别人介绍说:“她是刘晓庆。”而对方来一句:“刘晓庆是谁?”这打击力度够狠!

二是来自她的亲妈赵姨娘。

赵姨娘的人品简直就是垃圾中的战斗机,无人能及,为贾府上下人等瞧不起。但她是探春的亲妈,母女连心,她妈不自重,为众人贬抑,探春的心里有多压抑,就有多愤怒。

探春的判词是:

才自精明志自高,

生于末世运偏消。

清明涕送江边望,

千里东风一梦遥。

第一句就指出探春是非常有能力、有志气的女子。她就是要自己争气,尽量去荣耀自己以及自己的母亲赵姨娘。

庶出而且有这样人品低下、并且不理解自己的母亲,还有那样一个不争气的亲弟弟。因此,可以想见探春的火药桶里得装多少火药!

三是来自家族内部的种种龌龊的人和事探春不同于迎、惜,是个入世情怀很深的人,对家族有责任感,因此面对府内上下人等的种种不肖行为,也充满愤懑。

我觉得87版红楼梦探春的扮演者,选得真好,她的眉宇间就浸满了愤怒。

三,晴雯的愤怒来自哪里

晴雯本身就是一个行走的火药桶,她天生累积了许多愤怒。她基本符合所有情商低、没心机所开列的所有条款。她的愤怒是天生的。

她命比纸薄,地位低下,但心却比天高,这理想和现实的巨大差距,让她无法接受自己,因此累积了许多怨毒在心里,又没有后天的文化修养去校正,所以她成为愤怒的化身,遇事不管大小会随时爆发。

她甚至不是偶尔发发脾气,而是愤怒、生气、看不惯已经成为她的常态,就算一点点小事儿也会让她火冒三丈、暴跳如雷。而且不分场合、不分情况、不分对象地发作,最终把自己活成了箭把子,遇事没人为他说话。所以,晴雯本身就是一个愤怒的人,总在寻找一切能发脾气的借口。

况且,在晚上抄检之前,她拖着病体受到王夫人当众斥责和侮辱。面对王夫人,她有委屈也不敢发做,只能将委屈和愤怒压在心底。但这愤怒就如同火山,不喷薄出去,就会憋出内伤。肌体为了自救,晚上的抄检行动,正好给了晴雯一个发怒的借口,就反抗了。

综上述,对比此三人的情绪特点,就会明白,面对同一件事,为什么表现却大相径庭。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