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明明有机会,为何却不向宝玉、贾母等人求救?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也有三个问题。

  1. 晴雯被撵,真的有机会向贾宝玉和贾母求救吗?

  2. 晴雯如果向贾宝玉和贾母求救,这两个人真的能保住她的性命吗?

  3. 晴雯真的有那么在意自己的性命吗?

如果认真回答完这三个问题,题主所提问题的答案也就不言自明。

晴雯被撵,真的有机会向贾宝玉和贾母求救吗?

晴雯被撵,源头是王夫人抄捡大观园,这个事件来得非常偶然、诡异和迅疾,也非常地不符合常理。

  • 王夫人抄捡大观园是临时起意,她本身就不是个有智慧有头脑的人物,被老对头邢夫人一激,自己的私心一起,于是就雷厉风行地抄起自己的家来,可笑又可叹;

  • 抄捡大观园这个决策本身就是错误的、愚蠢的。为什么一向支持王夫人的探春这一次要奋起反击?因为这个抄捡行动等于是向世人承认了大观园这个女儿国的不洁净。因此,这个抄捡行动难以被预料,有着非常大的偶然因素在里面;

  • 消息不灵通;晴雯不屑于和人拉帮结派,在大观园里人缘也不好,没有人与她互通消息,因此相对于袭人来说,她的消息是比较闭塞的;

  • 身体状况不允许。当时晴雯病卧在床,两三天水米不沾牙,非常虚弱,被人从床上强行架起。这个状态下的晴雯如何有力气求救?

所以,大观园所有人都没有预料到王夫人会愚蠢到抄捡大观园,远见卓识的探春没料到,消息不够灵通、正在病中的晴雯更不会提前知道。

晴雯如果向贾宝玉和贾母求救,这二人真的能保住她的性命吗?

答案是不能!

  • 贾宝玉救不了晴雯。贾宝玉是整个大观园最没有担当的人,在他母亲王夫人跟前更是乖宝宝一枚!指望他向王夫人求情吗?他在盛怒的王夫人面前连大气都不敢出一声~~君不见贾宝玉调戏金钏,王夫人一醒,他立刻撒腿就跑,留下可怜的金钏独自面对怒火冲天的王夫人。看似多情的公子,一到了关键时刻,他想到的从来就只有他自己,别人的死活他真的管不了。

  • 贾母也救不了晴雯。贾母虽然在贾家是老太君,可她早已不管事多年。贾府真正能决定这些丫头们生死的从来就只有王夫人。更何况,贾母就算再喜欢晴雯,她老人家能为了一个喜欢的丫环跟自己的儿媳公然翻脸吗?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事情。

如上所述,贾宝玉和贾母,晴雯一个都指望不上。真正到了生死关头,她只有自己。

晴雯真的有那么在意自己的性命吗?

晴雯一向心比天高。在怡红院里,她知道袭人与贾宝玉的关系,她也知道碧痕与贾宝玉洗个澡都要两三个时辰,她还知道小红费尽心机只想找个机会为贾宝玉端一盏茶;……这些她统统都看在眼里,她会生气,她会借机嘲讽,但是,对贾宝玉,她一直保持洁身自好,从不肯有一点点污了自己。

也许有人会问:晴雯明明得的只是一场小感冒,为何最后会让她死于非命?就如刚烈的金钏投井以证清白那样,怡红院里最洁净的晴雯,偏偏是被冠以“勾引宝玉”的罪名驱逐出去的人,骄傲如她,如何能甘心!她没做过的事情,她至死也不能认!但是她又那么的弱小,她无处申诉她的冤屈,只能带着一腔幽恨,命赴黄泉。

看到这里,您得到您要的答案了吗?

  • 晴雯被撵,她根本没有机会向贾宝玉和贾母求救;

  • 晴雯如果向贾宝玉和贾母求救,贾宝玉和贾母也保不住她的性命;

  • 晴雯根本不在意自己的性命,她更在意自己的清白被污、有冤无处诉啊!

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明明有机会,为何却不向宝玉、贾母等人求救?

机会?哪有?这个问题很天真。

握有贾府众丫鬟生杀予夺之权的是王夫人,求谁都没用。撵逐丫头们那回,周瑞家的便说,“我们只知遵太太的话,管不得许多。”被撵的司棋也对宝玉说,“他们做不得主,你好歹求求太太去。”而宝玉对王夫人意义非常,33回宝玉被打时,王夫人对贾政哀求,“我如今已将50岁的人,只有这个孽障,必定苦苦的以他为法,我也不敢深劝,如今越发要他死,岂不是有意绝我?”如此看来,说宝玉是王夫人的生命似乎也不为过。既然如此,事关宝玉的原则问题,王夫人绝不会向任何人妥协。

求助贾母有用吗?没用。

贾母与王夫人这对婆媳其实面和心不和。贾母说王夫人是“木头”,“在公婆跟前就不大显好。”摆明她这婆婆不喜欢不欣赏这个媳妇。可以理解,这对婆媳的审美趣味也是大相径庭。贾母喜欢聪明灵巧、俊俏爽利、口角机敏者,凤姐、黛玉、晴雯一类,而王夫人偏觉得袭人、麝月两个“笨笨的倒好”,因为她觉得“有本事的人未免歪调”——当然是奇谈怪论,但这深刻反映了婆媳天壤之别的择人标准。价值观不同是不可调和的,所以王夫人从心底里并不认同贾母的决策,也并不心悦诚服敬重贾母,比如,给宝玉物色姨娘这样比较重要的事情,王夫人根本无视贾母的意见,自专自断定了袭人,只是事后通报一声。如此看来,即便贾母有心保护晴雯,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也。

再说宝玉。他调戏金钏,结果金钏被王夫人斥为小娼妇,“半边脸被打得火热”,宝玉的反应是,“见王夫人醒来,自己没趣,忙进大观园来。”他哪里还怜香惜玉?出现状况,他只顾自保——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锦衣玉食的贵族主子,他哪里有什么担当?77回,王夫人雷霆万钧,大展雌威撵逐晴雯等,宝玉的反应是,“一闻得王夫人进来亲查,便料定晴雯也保不住了。”——他根本没想到救晴雯,想必他自知根本不可能救得了。晴雯被撵后,面对王夫人,他的心理活动是,“虽心下恨不能一死,但王夫人盛怒之际,自己不敢多言一句,多动一步。一直跟送王夫人到沁芳亭。”王夫人叫他回去,方回来。对王夫人的盛怒,他连话都不敢说,还敢为晴雯声张正义?

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明明有机会,为何却不向宝玉、贾母等人求救?

丫鬟与主人抗争,最后赢了的只有抗婚的鸳鸯,其余的全部一败涂地。晴雯也绝不会例外,她没有任何机会。

从王夫人想要把晴雯从大观园中撵出去,到真正做到把她撵出去,中间有一段时间。而这一段时间应该就是题主所指的,晴雯明明有机会,为什么不求救的看法的出处。

晴雯被王夫人注意到,表面上是由于王善保家的告状而造成的。

……王善保家的道,别的都还罢了,太太不知道,一个宝玉屋里的晴雯,那丫头仗着他模样生得比别人标致些,又生了一张巧嘴,天天打扮的象个西施的样子,这人前能说惯道掐尖要强,一句话不投机……

我们来仔细分析这段话,这段话中间包括的意思极为深刻。

1.王善保家的是谁?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陪房,她是邢夫人的代言人。贾赦邢夫人这一房才是荣国府的继承人,他们目的是要争荣国府的管家之权。

2.要争管家之权,邢夫人就把目标对准了王夫人,她要抓王夫人的短处。那么王夫人最大的痛处就是她的宝贝儿子贾宝玉。

3.邢夫人拾到了绣春囊,她要借机生事,生事的主要目的,就是把绣春囊同大观园中唯一的男子贾宝玉联系起来。

4.手中有绣春囊的王善保家的,适时提出了晴雯这个人。而且明着说晴雯不守规矩,那么暗里就是指宝玉品行不佳,这是王夫人无法忍受的。

5.于是王夫人马上提出要立刻见到晴雯。之后说出了:既然是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之后便发生了《红楼梦》中重要的事件,抄捡大观园。

这时的晴雯,如果像贾宝玉求救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呢?

答案是:没用!宝玉根本不敢为他说一句话。

1.古代的礼仪,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作为母亲的王夫人,一旦下了一个决定,宝玉只能执行,他没有任何反驳的理由。

2.王夫人已经给晴雯定性,轻狂、浪样。那么之后事关风化。宝玉这样的未婚少爷,是不敢在这件事情上多嘴一句的。

3. 晴雯被撵的那日,宝玉是亲眼看到了的。

……王夫人在屋里坐着,一脸怒色,见宝玉也不理。晴雯,四五日水米不曾粘牙,恹恹弱息,如今从炕上拉下来,蓬头垢面,两个女人架起来去了。……

1.这时的宝玉根根本不敢为晴雯说上任何一句求情的话。宝玉见王夫人盛怒,自不敢多言一句,多行一步。银样蜡枪头原没说错的,他真的就是个中看不中用的。不独晴雯,四儿、芳官宝玉也什么都不敢说,更不敢留。

2.这时的晴雯还生活在怡红院中,为什么连吃的都没有了?当年晴雯生病,可是有王太医看病,有宝玉亲自帮着看药方的地位的。能用上西洋药依弗哪,还有宝玉变法要汤要羮调停。

而这时的晴雯已被王夫人盯上,宝玉房里的嬷嬷和丫鬟是不会给晴雯好日子过的。

而且王夫人命:

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她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

好生防她几日是防什么?就是防她可能去向贾母求救,或者寻死。

如果晴雯不顾一切地向贾母求救,那么她的命运会有转机吗?

答案是:不会。

1.贾母是荣国府的最高统治者,可是她的生活也未必就事事如意。在此之前,发生过鸳鸯抗婚事件。

因为鸳鸯抗婚事件,贾母痛斥了贾赦、邢夫人。贾母同大房一家几乎翻脸。那么此时,贾母同二房的贾政、王夫人翻脸的可能性极小。

2.贾母一心想促成宝黛配。那么,王夫人就是她宝贝外孙女儿的未来婆婆。为了孙辈的幸福,贾母必须处理好同王夫人的关系。

3.晴雯在贾母的眼中可算个什么东西?不过就是一个丫头罢了。为了一个丫头同王夫人这位儿媳妇真正的翻脸,这件事情是不可能会发生的。

当晴雯死后,王夫人来回贾母时,贾母就算内心波涛汹涌,表面上也会风轻云淡。可以推测,袭人这个叛徒,贾母会让晴雯的今天成为袭人的明天。可是对于王夫人这个儿媳妇,她依然无可奈何。

晴雯悲剧命运,难道只是外界因素造成的吗?并不是的,晴雯自己有非常大的责任。

1.当晴雯被撵出大观园时,老婆子们都笑道:阿弥陀佛,今日天睁了眼,把这一个祸害妖精退送了,大家清静些。

这晴雯在同事中的口碑之差,可见一斑。

2.晴雯口角锋芒争强好胜,在宝玉的眼中是可爱的、是有性格。但在老婆子们的眼中,这就是认不清自己的地位,是在装小姐。

3.王善保家的是什么人?她是头一号欺软怕硬之人。王善保家的是邢夫人的陪房,而晴雯是宝玉的丫鬟。她们之间在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没有任何的接触。

那么,王善保家的为什么要到王夫人面前去告状呢?一定是其他婆子们挑唆的。婆子们的嘴厉害着呢,邢夫人的陪房费婆子连王熙凤的状可都敢告呀!

4.是谁会在王善宝家的面前挑唆她告晴雯的状呢?

也许是被晴雯撵出去的,坠儿的家人;

也许是被她狠狠教训过的春燕母亲或是芳官的干娘;

也许是送了晴雯收吃食,却不帮她家办事儿的柳五儿之母柳家的。

也许是被挤兑走的小红之母,林之孝家的;

也许是被晴雯打骂过的其怡红院小丫头的母亲、家人……

晴雯得罪过的人实在太多了。

多到在晴雯倒霉的时候,墙倒众人推。没有任何人愿意为她说上一句话。

晴雯自以为是贾母给的,守着宝玉可以过一辈子。她的个性鲜明,光艳四射。可是读者们能看得到晴雯的自重和纯洁的内心,但她的同事看不到。她们只会看到晴雯言语刻薄、掐尖要强,自大猖狂。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晴雯死在豪门内斗中,可她真的错得太多!得罪人太多,亦不懂藏拙,只留读者一声叹息。

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明明有机会,为何却不向宝玉、贾母等人求救?

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为什么不向贾母和宝玉求救?

一,晴雯并没有意识到危险。第七十四回,晴雯被王善保家的告了黑状,被王夫人训斥了一顿,然后听晴雯说自己还要做老太太屋里的针线,对宝玉的事情不成留心,王夫人信以为真说:

阿弥陀佛,你不近宝玉是我的造化。竟不劳你费心,即使老太太给宝玉的,我明儿回了老太太再撵你。

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看出王夫人一开始是要告诉老太太的。如果王夫人真的告诉老太太,晴雯是没有被赶出的危险的。毕竟老太太是欣赏晴雯的,而王夫人作为儿媳妇,也一定会尊重老太太的决定。

二,没有机会向贾母求救。其实,就算晴雯意识到了危险,晴雯也是没有会向老太太求救的。因为王夫人在赶走晴雯之前曾经有安排:

(王夫人)因向王善保家的道:“你们进去好生防他几日。不许他在宝玉房里睡觉,等我回过老太太在处置他。

从这几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晴雯在见过王夫人之后,实际上已经失去了人生自由了。即使想向贾母求救,也是求救无门了。

三,宝玉不敢救。晴雯在被撵之前,倒是有机会向宝玉求救,可是向宝玉求救有用吗?宝玉能惹事,但也怕事,无论是金钏,还是晴雯,甚至四儿,芳官一个女孩儿,在事情发生时宝玉都在眼前,可是宝玉做了什么呢?金钏那时逃跑了,等晴雯等人出事时,宝玉倒是不跑了,却是眼睁睁的看着这几个人被王夫人的人赶走。而宝玉自始至终都不曾经为说过一句半句的好话。

所以晴雯在被赶出之前不是不想自救,而是没有办法、没有能力、没有机会去求故。

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明明有机会,为何却不向宝玉、贾母等人求救?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有一个我想说晴雯根本没有机会。

怎么说了,细读红楼梦梦的朋友都会发现,晴雯的性格像谁,毋庸置疑那就是林妹妹。在王夫人的潜意识里,她是讨厌林黛玉的。当初王夫人要撵晴雯出大观园的时候,也曾这样说过,“眉眼又有些像你林妹妹的”。在传统的王夫人心目中,她觉得晴雯就是浪荡样,就是这些丫鬟带坏了宝玉。

殊不知,晴雯是最清白,性格大大咧咧,真性情。而喜欢打小报告的袭人在第五回就和宝玉上了床。王夫人却对袭人亲耐有佳。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迟早王夫人还是容不下晴雯。(这个一心向佛,却内心一点也没有慈悲心的中年女人啊),当初只是因为因为午休的时候宝玉和金釧多说了两句玩笑话,就逼着她跳井自杀,又如何容得下晴雯。只因为晴雯长得好看,她就觉得她浪。

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长的好看的女孩子。我大胆的猜测一下。可能是因为年轻的时候,她的老公贾政趁他不注意睡了赵姨娘和周姨娘,并且赵姨娘还给生了贾环和探春。(赵姨娘虽然是书中比较讨人厌的角色,她一出场就鸡飞蛋打,估计长的还是可以的,不然贾政也不会和她生🐒)

你看看,所以王夫人讨厌长的好看的,她觉得长的好看的总会勾引他老公。所以自己的儿子身边,一定不能有晴雯这样。所以说晴雯没有机会。

以上只是个人见解,望喜欢红楼的朋友多多指教。

晴雯被撵出怡红院前,明明有机会,为何却不向宝玉、贾母等人求救?

查抄大观园后,晴雯在病中被赶出了府,她没有向贾母和宝玉求救,直致香消玉陨。她没有求贾母和宝玉的主要原因:

一是晴雯性子刚烈,身为下贱,却心比天高,从不向权贵低头。

二是晴雯是因病被赶出府的。她受了风寒,又强补雀金裘,病势沉重,被赶出府后 病情加重,很快就病死了。

虽说,晴雯是贾母最看好的丫头,是宝玉最喜欢的丫头,可是性格即命运,“寿夭多因诽谤生,风流灵巧招人怨“,只落得多情公子空牵念。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