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微博上部分《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行为?

客观来说,87版的《红楼梦》是成功的,那是《新红楼梦》所无法比拟的。至于说,那些《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事情,这是这些粉丝自身的原因所致,是一种不太正常的现象。等到这些粉丝,提高了自己的欣赏水平后,就会重新认识这个问题,可能就会有所改变。

如何看待微博上部分《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行为?

理解不了,都是红迷,为什么还分87的和10的?还有黑87版《红楼梦》是出于锄强悯弱的心理吗?

1.两版《红楼梦》电视剧都看过,由于摄影技术的发展,10版的红楼梦在服装和后期制作这方面确实强于87版(87版戏剧的影子太重了),但除此之外没有突破。从筹备到面世大概3年,它只是翻拍电视剧,是商业作品。

87版《红楼梦》拍摄的想法始于1979年,并得到了中央电视台和红学界的支持。用两年的时间打磨剧本。且不说87版的《红楼梦》起点有多高,从筹划到播出经历8年,现在拍什么电视剧能用这么长的时间?这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艺术家不惜工本,用极端严谨的态度雕琢出的艺术品。

2.再说音乐,87版《红楼梦》的全曲是王立平呕心沥血,用四年半的时间创作出13首曲子,不说主题曲《枉凝眉》,随便拿出《葬花吟》、《红豆曲》、《秋窗风雨夕》等曲子,都堪称传世经典。可能年轻的观众觉得音乐老掉牙,接受不了,我觉得还是文化积淀的问题,快餐吃多了,吃坏了身体。

3.再说演员,87版的《红楼梦》海选结束,培训一年,根据培训的情况才确定演员,剧中的每个人当年的想法是如何做好这件事,如何演好自己的角色,功利心远比今天小,所以能沉下心,成就了经典。陈晓旭版的林黛玉,张莉版的薛宝钗,欧阳奋强版的贾宝玉,邓婕版的王熙凤都做到惟妙惟肖。

4.87版《红楼梦》的结局不同于通行本的结局,根据红学家的研究,按照每个人的判词所埋下的伏笔去拍,我觉得做到了忠于曹雪芹的原著。10版《红楼梦》结尾完全按照通行本的结局去拍,高鹗的续作是时代阉割的产物,过于迎合,有点狗尾续貂的意思。

说了这么多,不是转过来黑10版《红楼梦》,既然是红迷,看待两个版本要客观,毕竟有时代因素的限制,审美和价值观也都有细微变化。首先李少红导演敢于翻拍,就需要莫大的勇气,10版《红楼梦》也确实比同时代的电视剧更用心,更精良。在国学逐渐式微时,这样的作品能够使年轻人接触到《红楼梦》,就会有一部分人去了解,喜欢。要想让《红楼梦》走进更多人的世界,就需要不断有贴合时代的翻拍,我们也需要一用客观的态度去评价优点缺点,而不是抬一个,贬一个。

最近《庆余年》热播,由网络小说改编,里面范闲斗酒诗百篇,我相信也会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唐诗宋词元曲,这就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应该起到的效果。

《红楼梦》书读了两遍,87版电视剧看了两遍,10版电视剧看了一遍,都是10年前的事了,好多情节已经记不清,水平有限,见谅。喜欢的朋友点个关注,写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指正!

如何看待微博上部分《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行为?

新红楼梦粉多数都是年轻人,有几个读过红楼梦?就算读过,能理解多少?年轻人读红楼梦和年长者读红楼梦体会感悟又完全不同。年长者经历过年轻,感悟更多更深,理解的更好。很多事,只有经过生活的历练才会真正懂得。至于抹黑攻击老红楼梦,就是个人素质问题了。我相信每个真正的红迷都不会攻击老红楼梦的。

如何看待微博上部分《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行为?

87版红楼梦最经典受到人们喜爱

如何看待微博上部分《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行为?

八七版最符合原著的人物,不是经典也是经典。

如何看待微博上部分《新红楼梦》粉丝狂黑87版《红楼梦》的行为?

87版红楼梦经典不经典早有公论,10版红楼梦虽然服装摄影技术比旧版好,但无论演员化妆背景音乐以及演员的角色扮演都令人失望,那惊悚的音乐诡异的画面无异于鬼片,说恶心都不过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