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剧本到服装发型、背景音乐等方方面面,87版《红楼梦》真的最符合原著吗?
87版红楼梦电视剧与原著的区别如下:
一、主题的侧重不同
就《红楼梦》包含的主题内容来说,有以下四个:一是以宝玉为首的青年男女对封建社会的叛逆;二是宝玉、黛玉、宝钗三者之间的爱情悲剧,以及围绕在他们身边的众多姊妹丫环的爱情悲剧;
三是历史兴衰与个人荣辱结合起来所揭示的社会规律;四是以“好便是了,了便是好”为代表的人生感慨,其中包含了佛道思想。原著以展现宝黛钗的爱情悲剧为主,同时,贾府的兴衰作为一条暗线贯穿其中;
而央视版则把笔墨更多地放在历史、家族兴衰的主题之上,特别注重以环境渲染、前后对比等艺术手法从一个家族的兴衰透视整个封建王朝的荣枯变迁,并加强这种表达效果,展现出更大的社会、历史主题。
如释放后的宝玉忆昔姐妹群游,好不欢乐,痛感“死的死,散的散,如今只剩了我一个”;又如白雪茫茫,枯杨衰柳的环境渲染,更是达到了非凡的悲剧效果。
二、情节与结构的不同
电视剧增加了宝黛钗三人会面的场景,电视剧在第2集中,在原著的基础上增加了“宝黛钗初会荣庆堂”的情节,对三人的神情举止进行了镜头特写,也为今后三人命运的必然交织和情感演变埋下了伏笔。
在其他集数中,也有不少增加的情节,有的是对原著几笔带过之处的扩展,有的是导演根据合理的逻辑进行了想象,总而言之,增加情节并辅以精妙的影视艺术手法,可以起到让故事更为连贯,剧情更为细腻真实,给人以深刻印象的作用。
三、人物以及人物命运的改变
秦可卿命运的变化是电视剧的一大改动。电视剧将程本中秦可卿因病而故改为上吊自杀,这也是依据其他版本所改,以秦可卿与公公贾珍通奸而东窗事发,可卿羞愧而死为发展脉络。
也是为了合理解释秦可卿的判词和贾珍过度伤心、瑞珠(发现两人通奸之事)触柱而死等情节,是故事的逻辑性更强。
四、艺术手法的保留与发挥
电视剧在对原著艺术手法继承的基础上,既有保留也有发挥。首先,它保留了原著以人物为内视点,借书中人物的眼光、心理进行描述的艺术手法,体现在人物的心理活动和神态上。
如黛玉初入贾府时对贾府内陈设布置、人物举止的观照。但与小说不同的是,电视剧并没有将这种眼光与心理局限于几个主要人物,贾母、鸳鸯、袭人等的心理活动都有或多或少的展示。
如在第21集“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加入了贾母的这样一段感慨:“炮竹是一响而散的东西,今儿是元宵节,怎么作这个不祥之物来玩?”对贾府的衰落似有所感。
同时,电视剧保留了“写意”的艺术手法,并使之得到了强化,原著的“写意”是借助象征、烘托等手段来“说”出作者没有表露出来的含义;
而电视剧特别注重环境的作用,丛花、枯草、飞雪等层出不穷,而且,电视剧的优势在于可以以镜头的变换控制渲染的角度和程度,因而它的“写意”比原著更加灵活。
五、后四十回与小说完全不同
电视剧后7集是根据红学研究成果来改编的。根据脂砚斋等的批语以及曹雪芹在前80回留下的种种线索,我们看到了与通行本不太一样的结局。
当然,有得也有诗,如林黛玉之死同宝玉的婚事错开,减少了封建社会对宝黛爱情的压迫与两人爱情的悲剧性;如探春因为和亲而远嫁,前程未卜,见面难于登天,较原著又增添了悲剧性。谢谢大家参考我的回答_!
从剧本到服装发型、背景音乐等方方面面,87版《红楼梦》真的最符合原著吗?
没看过。
从剧本到服装发型、背景音乐等方方面面,87版《红楼梦》真的最符合原著吗?
87版电视剧在人物造型基本上是“山寨”62越剧电影的,宝黛二人选角标准也是完全参照当年的徐玉兰王文娟大师的形象。
但是在宝黛钗爱情婚姻主线剧情上,却是完全不同于62越剧、89电影和10版共同遵从的《红楼梦》通行本,而是由87版编剧周岭老师根据自己“原创”结局的需求来全面改编“创新”了原著前八十回内容。
87版电视剧最终呈现出来是贾母“黛派”与王夫人“钗派”之间的“婆媳大战”,是王扶林导演所说的“普及版”、“简化通俗小人书版”,也就通常所说的娱乐化、庸俗化的“戏说”影视文化快餐作品。
87版宝黛钗凤的外形的确不错,张莉的身材瘦一些、但脸庞还是很饱满圆润的,邓婕的个子矮小、但演技是出彩的。
10版比87版更忠实原著,可惜许多从来没有认真读过原著的观众,却肓目相信了严重篡改原著前八十回的87版是“最忠实原著”的虚假宣传,盲目认同87版编剧最忠实“曹雪芹原意”的谎言。
10版的古典昆曲音乐背景比87版的广东民间音乐背景更贴近《红楼梦》中人生活的时代,这都是不争的事实。可惜许多根本不了解古典昆曲的现代观众们,却更熟悉和喜爱在七、八十年代非常流行的广东民间音乐改编的“晴雯曲”作为贯穿全剧的87音乐背景。87版完全山寨了只有一百年历史的现代越剧发型,可称为“民国戏子头”。而观众们对于87版这个越剧“创新发明”出来的穿越时空“现代化”发型熟悉和喜爱,就无知的认为87版的“民国戏子头”空气刘海就是原著里走出来的古代人物发型了。
10版运用了六百年古典昆曲发型,许多观众却称其为“京剧戏子头”,这些观众根本不了解在《红楼梦》时代“国粹京剧”都还没有诞生,《红楼梦》中打动宝黛的“西厢牡丹”“醉打山门”等等全部都是古典昆曲。
许多观众说的10版服饰音乐“不伦不类”,其实是应该是更适合用来评价“现代化”的87版的服饰音乐的,把广东民间音乐运用到《红楼梦》音乐背景中只能说是一种“创新”,87版除了“创新”的穿越时空发型“民国戏子头”、还有八十年代的大师们“创新”出来的叫“红楼梦架空年代服饰”。
这样一来,87版的全部好处似乎也就是剩下主角宝黛钗凤的外形,再加上戏份最多的实际“女一号”凤姐的演技出彩了。当然,作为普通的现代观众看影视剧,当然可以喜欢87版多于10版,其实观众们愿意喜欢港版张国荣主演的“红楼春上春”也是无妨的。
但是某些媒体人号称自己上小学时就被祖辈要求背诵《红楼梦》中的诗词片段,号称自己对原著滚瓜烂熟,却一再忽悠广大普通观众相信87版是“最忠实原著”的“不可逾越”的经典,这就对广大人民群众赤裸裸的欺骗了。在某些媒体人的误导之下,87版成为了“无法超越”的顶峰“原版”,并且以87版作为“最忠实原著”的标准来对照攻击10版“糟蹋原著”。
作为普通喜爱87版的观众,赞美87版“最忠实原著”和攻击10版“糟蹋原著”都只是暴露了自己的轻信和对原著及历史背景常识的无知。作为某些自称熟悉原著、熟悉昆曲的媒体人、用赞美87版“最忠实原著”攻击10版“糟蹋原著”,也只能说某些媒体人是在简直倒打一耙、贼喊捉贼罢了。
作为一个《红楼梦》爱好者,应该知道一个基本事实,87版电视剧的基本特色是对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作了从剧本到服装发型、音乐背景全方位现代化的“创新”改编的娱乐化影视文化快餐作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