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傲的林黛玉为什么待晴雯极好?
谢谢邀请!
黛玉确实是孤傲的,但,这份孤傲表现在她不向世俗妥协,追求质本洁来还洁去,她的本质里并没有把人分成三六九等,这跟浸淫在俗世文化里的宝钗是有本质区别的。
我们不妨来举两个鲜明的例子。
一、黛玉待下人极好。贾母派了紫娟服侍黛玉,紫鹃便一心一意地照顾她,为她排忧解难。这一方面缘于紫鹃的忠心耿耿,另一方面也得益于黛玉不把她当下人看。几年相处下来,黛玉和紫鹃成了一对最为知心的人,紫鹃知道她想什么要什么,不惜拼了命冒着受责罚的危险也要一试宝玉。这在宝钗就做不到。宝钗的丫头莺儿平时跟宝钗也很好,主仆俩甚至会唱一出“宝玉和金锁是一对”的戏,可见也是配合默契。可是,当莺儿因为过年跟贾环玩牌输了不给钱的时候,宝钗斥责的是莺儿,她并没有去帮莺儿说话,尽管错并不在莺儿。这就是宝钗对下人的态度:用之,却不尊重她。
二、黛玉对别人的丫头也极好。最为典型的莫过于香菱学诗。我们知道香菱是薛蟠的妾,当时薛蟠外出了,宝钗带香菱住进了大观园,实际上相当于宝钗的丫头了。可是当香菱提出要学诗的时候,宝钗说她是“得陇望蜀”,而黛玉则毫不犹豫地接下了教香菱学诗的活。此时的黛玉,孤傲吗?清高吗?一点都不!她更没有因为香菱身份卑微就不把她放在眼里,而是鼓励她学诗的热情,提升她的积极性。这是宝钗做不到的。
宝钗屋里的婆子给黛玉送燕窝来,黛玉让紫鹃抓上一把碎银子给她。说明黛玉也是挺懂得人情世故的。她从来不委屈了那些给过她温暖的人,或者说为她服务过的人。
其实,黛玉也没有对晴雯特别的关照或者特别对她好到哪里去,她只不过一向待下人都是如此,这是黛玉的天性使然,不刻意,不流俗,遵从自己的本心。这恰恰也是她拥有一众铁粉的根本。也难怪聪明伶俐的宝琴,一进贾府就成了黛玉粉,正是黛玉的人格魅力吸引住了她。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孤傲的林黛玉为什么待晴雯极好?
这是一个伪命题。茧说晴为黛影,但这是指晴雯长相′及性格有很多相似之处,若说黛玉待晴雯好却是没有的事,更不要说极好。
黛玉性格多疑敏感,御下极严,虽然丫环紫鹃处处为黛玉着想,情同姐妹,但也是不敢逾越主仆之分,而晴雯的没有上下尊卑之分,时时恃宝玉之宠而妄自尊大,其实黛玉是看不惯的。
第二十八回,黛玉见宝钗去了怡红院,自己随后而去,但因贪看美景而晚了一会儿,便被晴雯妄以宝玉名义而拒之门外,以至于黛玉哭了一夜。后来宝黛误会解除,宝玉表示要去教训教训,这时黛玉说的一段话便能表明她对晴雯的看法。
你的那些姑娘们也该教训教训,只是论理,不该我说今儿得罪了我的事小,倘或明儿宝姑娘来,什么贝姑娘来也得罪了事情可就大了。晴雯假传宝玉拒绝话语,黛玉亲身经历,自然不会忘记,此时说出这话,自然不是欣赏美言。况且,以晴雯对待主子及下人之态度,除了宝玉,任何一个有规矩的主子都不会喜欢的。黛玉也是一样。
不错,黛玉曾经在宝玉袭人与晴雯三人争吵不休时为他们解过围,但黛玉这样做并非为了晴雯,而是为了宝玉,想宝玉一个堂堂主子,却不能震摄下人,想来也够没有面孓的吧。
孤傲的林黛玉为什么待晴雯极好?
林黛玉和晴雯同是天涯沦落人。虽然没有穿上仆人作装其实都是两个没有实际靠山和地位的人。这种情况下就成了抱团取暖相依为命了。
孤傲的林黛玉为什么待晴雯极好?
林黛玉的确孤傲,黛玉的孤傲是和宝玉一样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傲,是和屈原一样“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孤独。孤傲与待人没有关系,孤傲是骨子里的特质,待人好坏是善良的体现。黛玉是一个纯粹的善良的人,因此黛玉待人极好。
我们从来没看见黛玉叱责哪个丫头,也没看见黛玉虐待哪个丫头。黛玉和宝玉一样有着人人平等的思想。
黛玉随手就抓两把钱给宝玉的小丫头;宝钗的婆子给黛玉送东西,黛玉让给人给她钱打酒吃;香菱要学诗,黛玉就教她。润杨始终不明白,黛玉没有呵斥虐待下人,为什么下人都认为黛玉小性呢?
回到黛玉对晴雯这个话题。
晴雯的模样、性格和黛玉比较相似。两个人都是直性子,口才像刀子一样尖利。这两个人的接触应该很多。
黛玉对晴雯的能力应该是认同的,知道晴雯是宝玉喜欢又信任的人。
宝玉挨打后怕黛玉伤心难过,就支走了袭人,让晴雯去望候黛玉。因袭人说没什么事怎么去,宝玉就拿出两条旧帕子,让晴雯送给黛玉。
晴雯心思单纯,宝玉拿两条旧帕子给黛玉,她并不清楚是什么原因。若是换成袭人,早明白了。在宝玉和黛玉的交往中,晴雯应该经常被宝玉派往潇湘馆。
晴雯是一个心比天高的丫头,她从来不奴颜婢膝的讨好主人。对于晴雯的心性,黛玉是欣赏的。黛玉和晴雯没有太多交流,她们之间的交流没有黛玉和袭人的交流多。不过黛玉对晴雯显然不错。
晚上黛玉去怡红院敲门,晴雯不给开门,黛玉虽然自己哭了一晚上,但是并没有记恨晴雯。第二天,当宝玉听说有人没有给黛玉开门,要教训小丫头时,黛玉也没有说出晴雯的名字。用一个“宝姑娘”和“贝姑娘”调开宝玉的注意力。
晴雯死后,宝玉伤心难过,写下了《芙蓉女儿诔》祭奠晴雯。黛玉在旁边将诔文从头听到尾,也许黛玉为晴雯也掬了一把辛酸泪。宝玉祭奠完毕,黛玉怕宝玉继续伤心,走了出来。通过和宝玉修改诔文的方式转移宝玉的注意力。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润杨的红楼笔记!孤傲的林黛玉为什么待晴雯极好?
我认为“孤傲”和“待人”各属于一个范畴,这两者没有交集。
黛玉“孤傲”,或许是吧!然而她的“孤傲”对象得看是谁?面对焦大,你再“孤傲”也是白搭,二者根本不在同一层次上,那老头不会买你的账的;而假如面对的是宝钗(尽管宝钗非晴雯能比,但就才华而言,两者并非差距十分悬殊),则结果就是互相敬佩,各自好自为之,不管怎样,反正不会弄出僵局来。
说到“待人”,由于黛玉对自己的处境拿捏得很好,所以她没有对谁“过分”的不好。
所以应当讲性格孤傲的黛玉对包括晴雯在内的很多人都挺好的。
实事求是的讲,“性格孤傲”不能成为一个人待她人不好的冠冕堂皇的理由,只是对方待黛玉如何就不大好说了——然而话说到这里显然已是回答另外一个问题所应考虑的内容了。
孤傲的林黛玉为什么待晴雯极好?
书中的林黛玉和晴雯其实没有什么交集。我印象中只有两次打交道,一次是挨打后的宝玉派晴雯去给黛玉送两条旧帕子,宝玉和黛玉对这帕子的含义心领神会灵犀相通,但是不管是宝玉还是黛玉都没有跟晴雯解释什么,晴雯自己纳闷了一路。还有一次是黛玉夜探怡红院,恰好宝钗在里面,晴雯因此不能好好休息,心生抱怨,没有听出院外敲门的黛玉的声音,假借宝玉的名义说谁也不许进来,把黛玉气得一晚上泪眼模糊。
这两次交集,看不出黛玉和晴雯之间有什么喜恶的感情。但是晴雯死后,宝玉为她作《芙蓉女儿诔》,祭奠的时候黛玉也出现了,和他一起斟酌其中的辞句。其间宝玉说了一句“况且素日你又待他甚厚”,大概就是题主问这个题目的根据了。
宝玉这句话,明白说出黛玉平时对待晴雯极好。以宝玉对黛玉和晴雯的尊重、了解和爱护,他不可能平白无故说这样的话。况且是在祭奠晴雯这样的场合,更不可能说这样的话来开玩笑。所以,宝玉此话,证明了黛玉对待晴雯真的挺不错的。
但书中没有其他的实事佐证,如何知道黛玉是怎么对晴雯好的,又是为什么呢?
我想,这得从黛玉和晴雯两个人的性情去看。所谓“晴为黛影”,晴雯的性格应该和黛玉是比较投契的,这应该是两个人关系不错的基础。
这里说的性格,当然不是所谓刻薄小气、伶牙俐齿、得理不让人什么的,而是不矫情不虚饰的坦荡和真诚,以及骨子里对自由公平的向往和追求。
黛玉是没有什么阶级观念的,她对人的态度取决于那个人本身的品行,而与那个人的身份关系不大。所以黛玉即使是对待下人也很宽厚,哪怕是怡红院、蘅芜苑跑腿的丫环婆子,黛玉都可以大方地随手打赏,对待自己的下人就更是不用说了。潇湘馆是大观园里从未生过事端的一处净地,黛玉的影响力可见一斑。紫鹃不过是黛玉的丫环,两个人却处成了姐妹般的关系。就连小丫环雪雁,也可以随便拿黛玉当挡箭牌,回绝赵姨娘借衣服的要求。如果黛玉高高在上,她的丫环怎么敢那么对她?
事实上,拿黛玉当挡箭牌的可不止湘馆的人。凤姐的丫环也曾经随口编造黛玉把平儿叫走的谎言,帮助回避平儿被邢夫人质问,而丝毫不在乎邢夫人会不会因此对黛玉有意见。可见,黛玉平时对下人就是宅心仁厚没架子的,所以下人们才会这么肆无忌惮。
既然黛玉对下人们都是这样和善的态度,对晴雯又怎么会例外?更何况晴雯是宝玉身边的大丫环,宝玉极为重视的人 ,黛玉有什么理由对她不好呢?除非晴雯品行不端,得罪了黛玉。
但事实是,黛玉可以当面怒怼势利眼的周瑞家的最后才把宫花送给她,却对晴雯给她吃闭门羹的事束手无策。过后和宝玉冰释前嫌了,黛玉也只是自己猜测个别丫环偷懒,并没有要求宝玉追责。这也足够说明黛玉的宽厚,她其实是对事不对人的。
而晴雯呢,是出名的直肠子爆脾气。虽然牙尖嘴利,却没有城府和害人之心,黛玉怎么会看不出来?这样的脾气,不但说明她人品没问题,而且还和同样直性子的黛玉颇为相似。换言之,黛玉肯定能够理解晴雯的言行,平时对她肯定也不会差的。
从晴雯的角度来看呢,她虽然脾气不好,但是个性很单纯,没有弯弯绕的心思和勾心斗角的意愿,待人处事的原则基本上就是谁对我好我对谁好。很明显,这样的原则跟黛玉的也是不谋而合。因此不难想象,这样的两个人是很容易相处的。而且这种彼此坦诚真挚、不用猜来猜去的相处,两个人都会很舒服。
这大概就是宝玉说黛玉对晴雯极好的原因了。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 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