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对宝钗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话是何意?她是真心的吗?
宝钗母女都知道二玉早就订婚了,但他们不知道黛玉本人知不知道。宝钗先以开玩笑的名义试探黛玉,才发现黛玉确实蒙在鼓里。薛姨妈的话不过是顺水人情而已。
薛姨妈对宝钗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话是何意?她是真心的吗?
薛姨妈这段话的意思是:林妹妹与贾宝玉是天作之合。
薛姨妈是薛宝钗的母亲,一心想把薛宝钗嫁给贾宝玉,而贾宝玉却钟情于林黛玉,你说薛姨妈这段话是发自内心的吗?薛姨妈既然不是真心想让林妹妹嫁与贾宝玉,为什么又要这样说呢?当然是为了掩饰薛宝钗的失礼。
紫鹃试玉之后,众人都看出了贾宝玉对林黛玉的深情,薛姨妈是个人精,当然也看了出来,此次,贾母委托薛姨妈照看林黛玉,薛姨妈为了让贾母认可自己,对林黛玉确实用心。当薛宝钗暗示林黛玉薛蟠看中了黛玉,薛家准备在薛蟠回来后提亲时,薛姨妈马上意识到这种试探太失礼,也透露出薛宝钗潜藏在内心深处的嫉妒,为了避免林黛玉拿出把柄,也是为了避免林黛玉发现薛宝钗的嫉妒,她立马通过这几句话转移了话题,说把林黛玉定给贾宝玉是四角俱全的事。让林黛玉把注意力转移到了她与宝玉的未来上去。
果然,一向关心黛玉的紫鹃立马上了钩,向薛姨妈请求,想让她向贾母为贾宝玉和林黛玉提亲,但很明显薛姨妈不愿意,但她并不明说,只是再次转移了话题,说紫鹃是想小女婿了。就这样,把由薛宝钗的失礼之语而引起的风波轻轻掀过去了。
薛姨妈对宝钗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话是何意?她是真心的吗?
在小说第五十七回,宝钗去潇湘馆看黛玉,不曾想薛姨妈早已在这里陪她说闲话。于是三个女人一台戏,就薛蟠与邢岫烟议亲一事,聊到了宝钗与黛玉的姻缘,顺带着“慈姨妈爱语慰痴颦”,一方面要认黛玉为干女儿,一方面又要替黛玉保媒,嫁与宝玉。
薛姨妈这句“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意思是说不如把林妹妹说与宝玉,岂不完美无缺?此语一出,紫鹃立刻笑问薛姨妈,为什么不去和太太说起。薛姨妈则反过来打趣紫鹃想早点找小女婿,紫鹃只能臊了一鼻子灰跑出去了。那么,薛姨妈是真心撮合黛玉与宝玉的婚事吗?其实不然,薛姨妈怜爱黛玉孤苦无依是出自真情,而替她与宝玉议亲只不过是客套和打趣而已,也并非试探自己女儿宝钗的“金玉良缘”。薛姨妈这么做,一定程度上与凤姐拿宝玉与黛玉的婚事打趣无异。
在小说第十二五回,凤姐求黛玉办事,调侃她“你既吃了我们家的茶,怎么还不给我们家做媳妇儿。”而薛姨妈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她向贾母求亲,为自己的侄子薛蝌,议定了与邢岫烟的婚事。贾母虽然答应了此事,但薛姨妈却感觉欠贾母一个“人情”。当初薛宝琴初入贾府,深得贾母欢心,详问生辰八字。薛姨妈一直揣测,这是贾母想将宝琴许给宝玉,但由于宝琴与梅家早有婚配,只得作罢。薛蝌与邢岫烟议亲之后,贾母打趣薛姨妈,“我原要说他家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
所以薛姨妈转述完贾母的戏言之后,就说要把林妹妹许给宝玉。薛姨妈能如此自作主张,是自以为作为干妈为干女儿议定亲事是应有之义。此举也是“一箭双雕”,一则成全了黛玉与宝玉的婚事;一则也算还了贾母的人情;岂不是“四角俱全”。看似完美无缺,但紫鹃和婆子们的反应,都从侧面证实了这只是薛姨妈的一句客套而已。紫鹃被薛姨妈臊了一鼻子灰去了,婆子们因也笑道:“姨太太虽是顽话,却倒也不差呢。到闲了时和老太太一商议,姨太太竟做媒,保成这门亲事,是千妥万妥的。”
只有一片赤诚的紫鹃忙得询问薛姨妈为什么不去给贾母提这门婚事,婆子们却知道这只是一句“顽话”,就如同薛姨妈要认黛玉为干女儿一样。就黛玉在贾母心中的地位来说,不管是认谁为干妈还是与谁议定婚事,能够为她作主的人,只有贾母。薛姨妈只不过是王夫人的姐妹,客居在贾府,对于黛玉的婚事根本不存在保媒一说。薛姨妈之所以能明目张胆提出这件事情,根源在于宝黛的婚事在贾府早已是默认的事情。薛姨妈只不过是打趣和客套,迎合主流意见而已。
贾琏的小厮兴儿在小说六十六回就曾说过,宝玉的婚事,“将来准是林姑娘定了的。因林姑娘多病,二则都还小,故尚未及此。再过三二年,老太太便一开言,那是再无不准的了。”再加上之前凤姐的打趣,贾府由上至下,其实都是支持宝黛婚事的。
尤其在薛姨妈目睹了“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而宝玉的疯魔之状以后,更加确信宝玉对林妹妹有着别样的情愫。此番说给黛玉听,也算是公开表示对宝黛婚事的支持。至于宝钗与宝玉的“金玉良缘”之说,也只不过是外界一厢情愿的猜测而已。
综观小说前八十回,真正把金玉之说放在心上的人,也就是黛玉。贾母曾让张道士帮忙寻好姻缘,就说明对金玉良缘之说并不在意。而薛姨妈整日一派慈祥,对林妹妹也是百般呵护。倘若不是出自真心的怜爱,“心较比干多一窍”的黛玉怎会对薛姨妈如此喜爱。
在金玉之说上,薛姨妈更多的是持观望的态度,贾府有玉之人的确只有一个宝玉,可世上比宝玉尊贵而又不缺金玉之人,皇宫贵族比比皆是。况且宝钗进京,本就为了入宫,“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不只宝钗的志向并不局限于此,薛姨妈更是如此。
总之,薛姨妈并不是真心为黛玉说亲,一则是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和立场,黛玉的婚姻大事只能由贾母作主;二则薛姨妈对金玉良缘之说持观望态度,不管如何怜爱黛玉,也总要为自己的女儿做打算,拿此事打趣一下黛玉又有何妨。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其情也真,其意也切,是发自肺腑的同情黛玉的孤苦无依。但世事万千,没有哪个母亲能真正将她人的儿女视若己出。尤其像这种婚姻大事,更不可能越俎代庖。
在人多口杂的贾府,客居的薛姨妈对黛玉稍显亲厚,都忌惮他人“只说我们看老太太疼你了,我们也洑上水去了”,视为巴结贾母,更何况为黛玉与宝玉的婚事保媒呢?薛姨妈在此事上绝不敢造次,也就不会真的动替黛玉保媒的心思。
薛姨妈对宝钗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话是何意?她是真心的吗?
紫鹃试玉、宝玉发痴病后,宝黛二人之间的特殊的情感关系在贾府已经无法掩盖、人尽皆知了。
在这种情况下,薛姨妈在内心中重新审视了自己想要达成“金玉良缘”的初衷。薛家举家进京都来投靠贾府,如果能结成儿女亲家当然是再好不过了,可是如今宝黛二人亦然闹成这样了,薛姨妈也只好另作打算了。薛姨妈找到娘家人凤姐帮忙,凤姐求了贾母,贾母“硬做保山”为薛蝌邢岫烟定了亲,贾薛两家联姻的目标也算是初步达成了。
个人以为,此时的薛姨妈在潇湘馆里放风,说自己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以回报贾母在薛邢两家亲事上的助力,主要目的有两个。第一、试探贾府和贾母在“宝黛姻缘”上的态度,如果贾母有意于“宝黛姻缘”,那么薛姨妈就正好做一个顺水人情,即讨好了贾母和宝玉、也讨好了贾府将来的“宝二奶奶”黛玉。第二、如果在“紫鹃试玉、宝玉发痴”之后,贾府和贾母仍然无意于“宝黛姻缘”姻缘,那么“金玉良缘”就仍然还是有希望的。
薛姨妈是“慈姨妈”一方面同情宝黛的苦情,另一方面把女儿宝钗嫁给一个已经爱上别的女孩子(黛玉)的女婿(宝玉),薛姨妈的内心也有了迟疑,恐怕女儿宝钗即使嫁给了宝玉也有可能婚姻不幸福,所以会提出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
然而,薛姨妈更是一个机会主义者,如果贾府和贾母仍然无意于“宝黛姻缘”的话,通过“金玉良缘”达成贾薛两家更紧密的联亲,这仍然是对于薛家最给力的一种选择。
总之,薛姨妈在女儿宝钗的婚事上是一种“尽人事听天命”随遇而安的心态,人到中年曾经离丧的薛姨妈早已经学会了不强求,学会了向强大的命运即努力争取、又屈服和妥协。
归根结底,贾宝玉的婚事是由贾政老爷来决策的,贾政老爷极孝顺凡事多半会听老祖宗贾母的话,贾母对贾宝玉的婚事当然是会非常在意的,因而贾母应该是会有相当的话语权的。而王夫人在贾宝玉的婚事上,即要孝顺贾母、更要“从夫”贾政老爷,因此王夫人在贾宝玉婚事上基本上就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对于这一点,久居贾府的薛姨妈是很清楚的,“金玉良缘”是否能成就关键是看老祖宗贾母和贾政老爷母子二人的意向。
薛姨妈对宝钗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话是何意?她是真心的吗?
谢谢邀请。
关于薛姨妈的阴谋论目前不少,相信即便是这个问题的回答下,也是不少答主说“怎么可能,薛姨妈就是个骗子”、“薛姨妈只想帮自己女儿促成金玉良缘”、“薛姨妈就是个心机婊”,得出这种观点,只能说这些人受高鹗续本影响太强烈了,带有强烈的个人主观意愿,或者本身对薛家有偏见,因为根据文本来看,薛姨妈一家从来没伤害过黛玉,反而处处帮她。
首先,薛姨妈声称要撮合宝黛,应该是真的我们先来看下第五十七回的回名乃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这一回发生了两件事情,先是紫鹃试玉,用林黛玉要回家为由试探宝玉的真心,结果贾宝玉登时变得疯疯癫癫;其后才发生了薛姨妈来潇湘馆安慰林黛玉,并说出“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
为什么将这两件事情拿出来说,就是因为这两件事情之间其实有因果关系。
薛姨妈确实有撮合“金玉良缘”的想法,书中记载薛姨妈曾向王夫人说“宝钗的金锁等遇到一个有玉的方可结为婚姻”,很明显薛姨妈是在有意撮合宝玉和宝钗,但是第五十七回紫鹃试玉发生后,这件事情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林黛玉要走,结果贾宝玉变得疯颠起来,闹得阖府皆知,宝黛爱情已经不是呼之欲出,而是完全展现出来了,也就是说,如果将来贾宝玉娶了林黛玉还好,要是贾宝玉没有娶到林黛玉,必定会变得疯颠起来,变成一个傻子,在这种情况下,薛姨妈还敢将宝钗嫁给宝玉吗?虎毒还不食子呢,薛姨妈难道会亲手将自己的女儿推向火坑?
于是,薛姨妈来了潇湘馆,还认了林黛玉做自己的干女儿,其实是有深意的,因为她看到金玉良缘已经没戏了,但自己之前又放出了“嫁女儿”的风声,如今收下林黛玉做干女儿,将来黛玉嫁给宝玉,也算是自己“女儿”嫁给了宝玉,也能拾起些脸面。
薛姨妈完全没必要骗林黛玉,或者说试探林黛玉,因为这根本没有必要,而且损人不利己,她图什么呢?
其次,薛姨妈对林黛玉是真的好事实上,薛家母女对林黛玉一直很好,且不论薛宝钗给林黛玉送燕窝,帮助她调养身体(有部分阴谋论者认为宝钗在给黛玉的燕窝中下毒,对此笔者很无语),两人关系甚好,后来宝钗的妹妹薛宝琴来到贾府,林黛玉更是将宝琴当作自己的亲妹妹对待。
再说薛姨妈,第五十八回,老太妃薨了,贾母、王夫人等人不在家,就将家中事务交给李纨、探春、宝钗三人管理小组,另外又请来了薛姨妈、尤氏等人帮忙,薛姨妈来至大观园中帮忙,你道她住在何处?住在林黛玉的潇湘馆。
薛姨妈素习也最怜爱她(黛玉)的,今既巧遇这事,便挪至潇湘馆来,与黛玉同房。一应药饵饮食,十分精心。黛玉感之不尽。以后便亦如宝钗之呼。连宝钗前亦直以“姐姐”呼之,宝琴前直以“妹妹”呼之,俨似同胞共出,较诸人更似亲切。——第五十八回林黛玉俨然都成了薛家人,各位怀阴谋论的答者,你就算怀疑薛姨妈,难道还要怀疑林黛玉的智商吗?林黛玉可是“心较比干多一窍”的绝顶聪明之人,真情还是假意,她能看不出来?
综上所述,《红楼梦》的分析立足文本方能有理有据,若是仅凭自己心中的偏见和猜测,随意揣测红楼,那么必定陷入阴谋论的泥潭之中,解读出来的《红楼梦》只能是剑走偏锋,这点需要谨记。
本问答乃“红楼不红”原创,未经授权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谢谢!
薛姨妈对宝钗说: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这话是何意?她是真心的吗?
薛姨妈是一个城府极深老奸巨猾的人。她在丈夫死后,女儿年纪小儿子不听话的状况下,特别是薛蟠惹了人命官司之后,在南京没有任何靠山的情况下,打着“走亲戚”的名声来到贾府,本来要送女儿选秀,但是薛家是商人,那时候商人的社会地位很低,哪怕你是皇商,她的女儿也没有资格选秀。(按道理贾家属于皇宫内务府奴才,也没有资格,虽然小说中没有明示,但是元妃的原型中有曹寅母亲的影子,曹寅的母亲是康熙的奶母,而曹寅又参与了康熙除鳌拜的行动,所以康熙指婚把曹寅的妹妹嫁给了平郡王那尔苏,成了王妃,这就是破天荒了)。
薛家没有这个幸运,薛姨妈其实早就打好了如意算盘,把宝钗嫁给宝玉,成为贾府未来的女主人。这个心愿恐怕已经和王夫人磋商了无数次了
但是宝钗胸有大志聪明绝顶又识文断字 ,这是贾府目前的当家人王熙凤所忌惮的,而贾母心中当然想让自己的外孙女黛玉做贾府的女主人。
薛姨妈把这个现象看的很准,然而她不敢得罪贾母和位高权重的王熙凤,所以平时说话非常谨慎,察言观色,人前人后顺着贾母和王熙凤的意思说话。背地里却挖空心思,和王夫人沆瀣一气,拼命有意无意的撮合宝钗和宝玉的婚事。
当然,高鹗的续写,是让这两个并不相爱的人勉强走到了一起,这也符合曹雪芹的原意:千红一窟,万艳同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