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评价新版《红楼梦》,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在87版《红楼梦》面前,新版红楼是否有价值

真的一无是处!

这是我个人发自内心的回答。当时有多好奇、多期待新版的红楼梦,现在就有多厌恶。

选角

我记得要拍新版红楼梦时,选角的声势十分浩大。

红楼梦中人,是北京电视台推出的为新版《红楼梦》电视剧组织的演员选秀活动, 通过海选及比赛选出主要演员。赛区有:北京,沈阳,西安,郑州,济南,成都,上海,广州,深圳,台湾。红楼梦中人自2006年8月21日启动,并且请陈世龙担任《红楼梦中人》执行总策划 于2007年6月9日进行了最后的总决赛。(来自百度百科)

历时一年,其结果呢?

07年6月9日 巅峰之战总决赛,李旭丹、姚笛将分别为黛玉组第一、宝钗组第一,宝玉组空缺。闵春晓、白冰分别为黛玉组第二、宝钗组第二。

真实情况:

幼年黛玉林妙可

少年黛玉蒋梦婕

成年黛玉蒋梦婕

哦吼,冠亚军不仅没有演到黛玉,并且没有参演李少红版红楼。

少年宝钗李沁

成年宝钗白冰

王熙凤扮演者姚笛

其实一直不明白为什么要分少年版和成年版角色,又为什么独独黛玉一个人演完了少年和成年······可能婴儿肥版黛玉演技最好了呢~~

导演李少红对《红楼梦》根本不理解

导演李少红不了解《红楼梦》,这是我个人看完她的采访和这部剧之后的结论。也是很多观众对她的看法。

现在我还记得她的一些令人惊讶的言论。

她说过《红楼梦》是一本坏书。

李少红:“我没看过红楼,这是一本坏书,我觉得不了解有不了解的好处,不知者无畏嘛。”“时间紧,3个月写完50多集的剧本。投资商也要考虑收回投入的,这就是一个商业运作。”

(图源来自网络)

对于黛肥钗瘦

多图预警,李少红导演接受采访是这样解释的:

嗯,原来是这样。

嗯,黛玉不是病死,是自杀。怪不得李导能拍出“马拉之死”的名场面。

接着是87版编剧对黛肥钗瘦的反对意见(长图)

对于演员表现李少红导演说“演员演技满分10分,我打12分。”

一个总领全局的导演都是这样的想法,我想这部剧的价值应该是一文不值了吧。

李少红版《红楼梦》本身

很多喜欢新版红楼的人认为它服饰精美华丽,场景宏达美观,画质清晰,忠实于原著。

但我个人实在不能喜欢这种风格,大段大段的旁白,这倒是忠于原著了,我去直接听原著不是更好么。

诡谲阴森的配音,和那个闹鬼般的快进手法,有什么意义。

最重要的是,李少红版演员,尤其主要演员,表现的都流于表面,王熙凤的尬笑,宝玉呆滞的眼神,晴雯不再娇俏,竟然凶的不得了。

这些哪一点符合原著了。

说个好笑的,浙江卫视综艺节目,为了致敬《红楼梦》,让2010版的林黛玉扮演者蒋梦婕演唱87版经典插曲《枉凝眉》。

怎么,新版红楼里没有一首曲子能拿得出手吗?

个人吐槽

对了,李导最近在拍《大宋宫词》,之前拍的,因为是大明宫(宫殿名字)所以叫《大明宫词》,难道还有个大宋宫,所以叫大宋宫词吗?

不知道这不是不是又沿袭了李导一贯的鬼魅风格和莎士比亚氏台词风格。

你怎么评价新版《红楼梦》,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每当我们看到过往的经典,便不免为眼前这个世界里某些事物而感到悲哀。比如《红楼梦》的爱好者看到1987年王扶林导演的影视剧,会吐槽2010年李少红导演的《红楼梦》。对87版的演员、音乐、画面、服侍、人物造型,似乎除了技术的限制画质差一点之外,没有谁有过什么挑剔,但是对10版却恰恰相反,除了技术上的画质好一点,演员、音乐、画面、服侍、人物造型没有一点事观众看了之后满意的。我们一直在这样抱怨,但是是否认真的思考过这种现象是如何产生的?这篇文章不再赘述。文章要讲的是,如何用另一种眼光去看新版《红楼梦》,让新版《红楼梦》在彻底的失败后重新拥有一点价值。

我读到过许多评价李少红执导的《红楼梦》的文章,总结起来大约有几个方面:

认可度最高的一个方面,是导演李少红对《红楼梦》的理解没有一定的深度,只是把《红楼梦》当做一部古装剧或者宫廷剧在拍摄,但是就算是把《红楼梦》当做是平常的宫廷剧,也只能称得上是勉强的合格品。

另一个方面是人物以及人物造型与音乐:林黛玉演的像是薛宝钗的姐姐,贾宝玉没有书中所描述的宝玉的那种灵性,铜钱头、蕾丝装、恐怖惊悚的背景音乐,是几个评价新版《红楼梦》时被用烂了的词。

第三个方面是导演的态度,据报道在一次记者会上,面对红迷的疑问,李少红像一个毫无修养的什么一样破开回击。经典的翻拍原本都是没有几个成功的,在一个很难成功的环境里,抛开别的功利因素不谈,敢于尝试原本就是一种勇气。如果能够虚心的接受评判,或许新版的口碑也不会有多差,至少通过导演的反思,能够在社会上形成一种评价体系,让现在的观众与未来的观众都知道2010版《红楼梦》有什么缺点。如此,它就会从一部危害四方的失败作品,转变成一部具有教育意义的失败典范,不但为后来有勇气翻拍的导演提供经验,也让观众有一个清楚的认识。但是李少红并没有这么做,导致文化界对新版《红楼梦》的评价倒向毫无价值的一边。我是希望每一部作品都能够发挥它的作用的,不管失败还是成功。

由此,没有完全失败的作品,也没有毫无价值的艺术。或许10版的《红楼梦》称不上真正的艺术,但就算是把它当做一个名利、赚钱的工具,它也为艺术的创作奠定了经验。成功的路总要有人去铺,李少红大约就是一个铺路的石子。虽然也有像王扶林一样一步就到达巅峰的人,但是如今的文化背景就是这样。看似很旺盛的文化产业、文学创作背后,何其悲惨与可怜?大约是半个世纪之后甚至更久以后才会有感觉。

事实上如今我们每一个人对自己的生活都持有怀疑,但是看看别人表面上还是很光鲜,于是互相观望,互相痛苦。

你怎么评价新版《红楼梦》,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红楼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红楼梦》是一部大书。有评论家这样说,几千年中国文学史,假如我们只有一部《红楼梦》,它的光辉也足以照亮古今中外。《红楼梦》是言情小说,它言男女之情,以言情而至伟大,必须有一个条件:起于言情,终于言情,但不止于言情。通常的言情之作常常易于流于浅薄,而伟大的言情则有一个不言情的底子,这样才能衬出情的深度。《红楼梦》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在结构的伟大上。在如此精妙的布局和秩序下,这等空间、这群人物中,看似庞杂的故事在作者的笔下事无巨细,分明清晰的娓娓道来。红学文化不可估量,很不可儿女情长,而是衬出深度,深刻体会到了社会发展史的深厚啊😊@今日头条

你怎么评价新版《红楼梦》,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真是一无是处!

一,从选角来说

比薛宝钗丰腴的林妹妹,老气横秋的王夫人,一点也不富态的贾母等等,让人觉得这看的大概不是讲诉贵族生活的红楼梦,怕是某个爆发富家庭的二三事吧。

二,从服装造型上

新版红楼梦就是不好看,各种色彩的搭配不协调很突兀。明显是没有用心研究和设计服装、造型。这么多年了好像唯有新版红楼梦是满屏铜钱头,说明这个铜钱头真的不招人喜欢。红色不喜庆,青色不素雅,金色不富贵,差不多可以是造型失败大集合了。

三,细节上

新版红楼梦众人诟病的姨妈喷水湘云喷饭,在极重礼仪的古代小康之家尚且会介意,何况贾府这样的钟鸣鼎食之家,关键是还拍出来了没剪掉。看电视剧的时候会想:这真的是红楼梦?这真的颠覆了人们心中的红楼梦!

你怎么评价新版《红楼梦》,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1、 剧本改编。没有看完全集,因而对剧本的整体无从谈起,从网上一些已经看  过大部分的人评价来看,这版《红楼梦》在原著故事选编上和87版也有很多不同之处,个人从开始几集旁白叙述的情景来看,相对这版会比较完整更贴近原著些,开始几集人物交代比较清楚,不像老版《红楼梦》,如果没有看原著,基本不太清楚其间关系。所以这版《红楼梦》是有它超越87版的部分,但整体起伏上把握不好,一开始的悲剧气息就太重,家族兴衰,人物命运起伏,对比不够鲜明,则不容易突出整部《红楼梦》的中心思想。也不是说非要挂上主旋律什么的,但就像某位名人说的,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打碎了让人看,这样的悲剧才是真正的悲剧才够触动人心,相反,一味从开始就突出它的悲剧色彩,那么结果只是让人觉得顺水而流,没有起伏,没有悬念,也更谈不上情感上有什么深刻的触动和共鸣。 

2、 音乐。一直担心并也期待这版的《红楼梦》组曲。毕竟前者太过经典,超越  何其难,但如果能做到风格迥异,听来也能让大众接受,那就已经非常令人赞叹了。这版的组曲再没有看其影片的时候就已经网上先搜来听了,听完虽没让我惊叹,但确实这组要比87版更贴近原著太虚幻境描写的那十二支组曲,亦真亦幻。但是,组曲过关了,让人不能接受的基本贯穿影片始终,也成为这版《红楼梦》的真正败笔之处:音乐太满,即使为了给不间断出现的旁白做背景音乐,也过于多了,昆曲的依依呀呀,配以随时突霎的虚幻影像,真的让观者头晕眼花了,故事情节被这些本来是辅助元素的东西盖了大半,不能总都是宣传的片花,我们确实是要看故事了,结果看来看去还是飘逸的片花,不禁失望。  

3、 人物的整体表现。  黛玉的选角还是不错的,少时宝玉也还不错,但是黛玉和少时宝玉放一起,就有宝玉姐姐的嫌疑,宝钗有失原著描写,但希望演员能发挥自己演技让人物丰满起来贴近宝钗,王熙凤角色年龄选的可以,只是表演上真的是缺少那么股凤姐儿的强势泼辣劲儿。至于王夫人选用归亚蕾就使得整个角色在里边太突出了,十年前她演王夫人我觉得非常适合,如今她演老太太估计也是合适的了,这不得不说是比较严重的选角失败。语言上都显得呆板,不如87版流利,台词味道过重,不容易让观者进入戏中,这也是这版比较失败的地方。  

4、 人物的妆容服饰。  要说新版《红楼梦》惹人非议最久的莫过于它的人物妆容服饰,从定妆到现在,一直不断。成年妆模仿电影《青蛇》,少时则是《聊斋》中的简单素寡,太过出格的妆容,让观者无法进入戏中,只是单一盯着额头,盯着发髻,盯着人物的服饰去寻找好与不好,而忽略演员本身,元素太过抢眼,没有为片子赢得画龙点睛之笔,反而喧宾夺主,突兀了。  5、 影像镜头。  《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看过李少红两部片子的,就知道那色调总是明色上套一层墨色,诗意自此而出。不忘风中帘袖飘逸,不忘那一抬头的温柔深情扯出的万般不舍与离愁。这些点点积累起来,渐渐成为李少红片子的风格调子,新版《红楼梦》也不例外,但确实它不适合。人物不能正常走路,人物不能正常说家常话,随意的快进和无处不在的飘逸,让我不得不以为这是《聊斋》,旁白及音乐又时不时露出些许《探索发现》的味道,我真的困惑了,李少红追求唯美制作的《红楼梦》,怎么就和我们这一群追求唯美的人开始有了偏差了,只是尽管众多不喜欢这版的点点累计已多,但仍然看得出这是一部众多精致组合在一起的作品,只是作品出来后,才发现,它的所有元素师分离的,也就因而让整部剧不能得到好评。

你怎么评价新版《红楼梦》,它真的一无是处吗?

要回答清楚这个问题,必须要先从被称为“不可逾越”的87版说起。

87版是史上对曹雪芹原著前八十回篡改最严重的版本,还加上了烂尾的“原创”结局,王扶林导演和编剧周岭老师都对此心知肚明。史延芹大师的服装设计将原著中宝钗和黛玉的服装主色调搭配对换了,史大师自已明白不明白不好说,不过她的服装设计和周岭老师一样是严重不尊重原著的。

87版首播广大观众对“原创”结局将宝钗湘云巧姐送入妓院、史湘云做了“般妓”等内容极其不满纷纷写信要求央视停播87版这部烂尾剧。

然而,87电视剧的确可称为最好看的一版红楼影视剧,因为87编剧对原著改编的“娱乐化”或者叫“通俗化”。总之,87电视剧就一部围绕着贾宝玉婚姻决策的一场“婆媳大战”戏,虽然这样的设定本身几乎完全消解了宝黛钗爱情婚姻主线剧情的反封建意思,却大大增加广大观众欣赏一部超豪华版的家庭“宫斗戏”的观赏兴趣。所以,王扶林导演说“87版是简化通俗小人书版,曹雪芹是经典,王扶林不是经典。”的含义所在。

10版恰恰是史上最忠实贴近原著的红楼影视作品,然而有87版这样“娱乐化”“普及化”的红楼电视剧先入为主,10版便被许多从来就没有自己认真读过原著,对中国传统文化戏曲精髓完全一无所知,根本连红楼梦时代都没有诞生京剧都不清楚、连红楼梦里的戏曲是昆曲都不知道的那些87粉们集体恶评了。

10版的最大价值恰恰是在故事的完整性、忠实原著和贴近原著魔幻现实主义双重叙事的古风古韵上,是远远超越87“普及版”的真正还原原著意境的“升级版”。

或许相对于87版由八十年代通俗音乐作曲家王立平先生所“原创”的背景音乐“啊~啊~啊”,10版的昆曲基调与鼓点的配乐很难让早已经远离了“昆曲六百年、中国百戏之母”的现代观众所普遍接受,但10版实在是具有更忠实贴近原著韵味和体现原著“魔幻现实主义”风格的真正价值所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