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
在小说《红楼梦》中,王夫人是贾政的妻子,出身真正的贵族金陵王家。因为贾母更看重贾政一房,所以王夫人是荣国府中的当家人。
而薛宝琴是谁?
薛宝琴是薛宝钗的堂妹;是薛家的二姑娘;是薛姨妈的侄女。
若是从血缘上论,薛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而薛宝琴同王夫人毫无关系。
于是问题就出现了,薛宝琴到底有没有这种能量,能让王夫人为了她,才邀请宝钗协埋大观园呢……
一.薛宝琴的真正地位
在《红楼梦》的那个时代,婚姻讲究门第相当。一个女子的门第,是由她的家庭来决定的。
如果一个女子的家庭没有社会地位,就算她本人的条件再优秀,豪门贵族也绝对不肯求配。《红楼梦》的作者给到薛宝琴一个明艳的亮相,但读者千万不能被这份明艳晃花了眼。
他们里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
探春道:“果然的。据我看来,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
“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
这是大观园中之人,对薛宝琴的评价。
在众人的口中,薛宝琴比花王薛宝钗都要更胜一筹。
可事实真的是这样吗?
大观园中的姑娘们都显得清纯可爱,在那个年纪,她们去看待一个姑娘没有加入更多的世俗眼光,看到的就是一个姑娘本人的属性。
宝琴这位姑娘本人优秀,在大观园的姑娘眼里,她就是一个优秀的人物。
可是把宝琴放到贵族的婚姻中,真正地称斤量时,这位姑娘明显分量不足!
薛家大富,薛家是皇商,可是这样的薛家,说的是薛姨妈一家。
在京城里有房子、有店铺、有产业,的是薛姨妈一家;
继承皇商资格的是薛蟠,并非宝琴一家。
当宝琴的父亲活着时,他们一家也享受过大富的日子。那个时候他们一家随着父亲,游历过非常多的地方。
这直接就导致了薛宝琴这位姑娘的见识,比荣国府的任何一个姑娘都会高!
可这又能怎么样?人走茶就凉,当宝琴的父亲过世后,他所经营的所有人脉,会马上烟消云散。
那时他们家中,就剩薛蝌和薛宝琴两个人。
薛蝌一无官、二无爵、三无科参加举考试出人头地的本事。
所以薛家能带给薛宝琴的头衔是什么?
一个资历浅薄的商人的妹妹,仅此而已。
这样的宝琴,已经丧失了混贵族圈的资格,她凭什么能让王夫人对她高看一眼呢?
若从阴谋论的角度,她在荣国府的存在,不过就是贾母反对金玉良缘的一个工具罢了……
二.薛宝琴就是贵妇们,玩阴谋、耍心机的一个工具
若说薛姨妈一家住进荣国府,是亲戚间的守望相助,能体现荣国府这豪门公府的气度。
可薛蝌带着薛宝琴进荣国府算什么?
那真的,就是走投无路地投奔。
树要皮人要脸,住进自己大伯母姐姐的婆家,这是何等难堪的一件事情!
十几岁的薛蝌肩膀还太稚嫩,他解决不了当时家族面临的巨大难题。所以只能选择走进荣国府,来投靠薛姨妈。
因当年父亲在京时已将胞妹薛宝琴许配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婚,正欲进京发嫁,闻得王仁进京,他也带了妹子随后赶来。
①这是薛蝌一家进京的目的,是发嫁薛宝琴。
国人从未有这种礼数。
自古都是男方求娶,女方嫁。
古代有一套完整的婚俗,聘礼、婚期……所有的仪式都定好之后,姑娘才会准备出嫁。
真体现了一种正式和尊重。
从没有见过像薛家这种,不要脸到主动带着大姑娘求嫁人的!
而且薛家丢人现眼的,还不止这些……
②薛家到了京都之后才发现,梅家都在任上,对这位未来的亲家进京,根本没有任何表示。
梅家甚至从未派人,与这位未来的亲家有过任何的往来。
梅家与薛家这是多不熟悉,才能做出如此不合礼数的事情来。
要知道梅家可是真正的书香门第,他们做出如此不合理礼的事情,目的性唯一。
就是想让薛家知难而退,主动放弃这门婚事。
毕竟薛家是女方,梅家想让薛家主动退婚,来给薛家留最后的脸面。
这时梅家悔婚的意思,已经十分明显。
③普通书香门第的梅翰林家,都已经瞧不上薛宝琴,那么王夫人呢,她会看上薛宝琴吗, 她会想让宝琴给自己做儿媳妇吗?
答案明显是否定的。
其实在荣国府内,只有王夫人还能算得上是宝琴的亲戚。
可是王夫人对宝琴有过任何亲密的举动吗?
答案是从未有过。
王夫人似乎生怕这一家子,真的沾上自己。对于宝琴姑娘,她连虚伪地应酬都没有。林黛玉进荣国府时,王夫人还惦记着给做了两套衣服,可薛宝琴呢?
什么都没有。
请注意宝琴华丽的凫靥裘是贾母给的,并不是王夫人。
④对薛宝琴表示出特别热情的,反而是与她毫无关系的贾母。
贾母因又说及宝琴雪下折梅比画儿上还好,因又细问她的年庚八字并家内境况。薛姨妈度其意思,大约是要与宝玉求配。薛姨妈心中固也遂意,只是已许过梅家了。
薛家不是一家的上京,而是同邢家一同来的。宝琴已经定亲这件事,也会是很多人都知道的一件事情。
那么贾母呢?
以这位史太君的精明,如果她真的想为宝玉求配,首先就会做好功课,让下人打听清楚,姑娘到底有没有婆家。
如果有婆家,此事就会直接作罢;
如果姑娘没有婆家,也会先找一个中间人去探探口风,断乎没有男方的长辈直接冒冒失失地去问女方年庚八字的道理。
可贾母呢?偏偏就这么做了。
⑤这说明了什么?
说明了贾母对薛宝琴这位姑娘,缺乏起码的尊重。
她只是故意对薛宝琴好,来婉拒金玉良缘。
贾母就是故意要在薛姨妈的面前,问薛宝琴的八字。她想表现的就是:
如果她喜欢一个姑娘,马上就会有求娶的意思;
如果她不主动求娶,那就证明她不喜欢那个姑娘。
比如已经在大观园中住了多年,但是贾母还没有任何表示的薛宝钗,就不合贾母的心意。
于是这位可怜的琴姑娘,被荣国府的这些贵妇算计了,还以为她们很疼自己呢。
想想都为这位姑娘不值。
宝琴就被这些豪门贵妇玩弄于掌之间,就是这样一个姑娘,她何德何能,能让王夫人为了她让宝钗协理大观园。
三.宝钗协理大观园,本就是金玉良缘计划的一部分
金玉良缘,是王夫人与薛姨妈经营多年的一个计划。
这个计划不会因为木石姻缘而改变;
同样也不会因为薛宝琴而改变。
王夫人同薛姨妈是亲姐妹,王夫人让儿子娶薛宝钗为妻,符合自己的利益。
王夫人需要手中有钱,她需要的是实实在在的利;
薛姨妈需要的是地位,她急需保证薛家混贵族圈的资格。
这样这一对儿姐妹,就形成了完整的利益交换;
这样有利益交换的计划,才能执行得长久。
薛宝钗参加协理大观园,给了薛宝钗极佳收买人心的机会;
薛宝钗参加协理大观园,会进一步地为金玉良缘造势。
而薛宝琴呢?
她能给王夫人带来什么?
以王夫人的自私,她从未把宝琴一家人放在眼里过。
薛蝌和宝琴在荣国府常住就是来求助的,他们希望可以凭着荣国府,来解决梅翰林家想要悔婚的问题。
答案很残酷,对于荣国府来说薛宝琴无法给她带来利益交换。
完不成利益交换的薛宝琴,对于王夫人来说毫无价值。
薛宝琴最多就是梅翰林的儿媳妇,这样的一个身份,贵妃娘娘的生母,真的不会在乎!
在荣国府人的眼里,宝琴一家的真正地位,要看她哥取了什么样的媳妇。
宝琴的哥哥薛蝌,与邢岫烟订婚。而邢岫烟是什么身份?
就是邢夫人母家中的一个平民侄女,邢岫烟甚至不是邢夫人的亲侄女,因为邢夫人只有一个亲弟弟。
这才是宝琴一家的真正家境,对于豪门贵族的王夫人,她毫无影响力。
所以薛宝琴先是住在贾母的房里,等到被贾母榨干了价值,就回到了薛姨妈的院子里。
贾母和王夫人,甚至没有虚伪地做出,让她留在蘅芜苑的表示。
王夫人是多么自私薛姨妈应该早就清楚,所以薛姨妈早就更换角度去求贾母,当然贾母也是一个老人精,薛姨妈不拿出真正的利益同贾母进行交换,宝琴的事情贾母不会管。
看清宝琴一家真正的地位吧,他们一家同打秋风的刘姥姥,在荣国府的地位其实差不多。
她对王夫人,根本没有任何影响力。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之美,并不是王夫人那种愚妇能看得出来的。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
在《红楼梦》中,由于王熙凤的妇女病变重,有成血崩之象,王夫人己多年没管具体庶务,均由王熙凤掌管,而且年事已高,所以就由探春,李纨代为掌管府中内务,又怕她们俩没经验,特地亲自清薛宝钗参与管理,请亲戚来管自己的家务,实际上是不合情理的,而薛宝钗竞然也接受了,实在和她平时为人不大一样,不是顺分从时,自云守拙了。
这件事和薛宝琴有一定关系。
薛宝琴初入贾府时由于美貌出众,贾母非常喜欢,还强高逼着王夫人认了义女,并且问薛姨妈要宝琴的八字,作出一副要与宝玉定亲的样子来。
其实,这只是贾母的一步棋,表示自己没看上薛宝钗,反对金玉良缘。而同是商人出身的宝琴,就要与之定亲。但这只是虚晃一枪,让薛家不要再打宝玉的主意而已,不会真的许给宝玉。
在协管大观园的人选决定中,王夫人就起码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这件事,不动声色旳报复回去。
王夫人会选择薛宝钗参与管理大观园是出乎常理的。
首先是暗示贾母,我看上的人是薛宝钗,因为她有管理能力,稳妥,也很美貌。这时宝钗就成了王夫人的一颗听话的棋子。
二是暗示管家和婆子们,这是未来的主母,你们要认清。
薛宝钗在大观园管理三人组里确实做的不错,做出宽以待人的作派,拉拢了不少人,特别是怡红院的培茗的妈,为拢络宝玉的身边得力的小厮下足了功夫。
但是,贾母立即就打脸回来,开始了严查大观园的赌博,其实就是对三人组的否定。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
王夫人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这个问题问的叫人很难理解。无论从哪方面,王夫人都不可能因宝琴邀请宝钗协理大观园。
从亲疏、熟悉程度论,不可能。宝钗是王夫人的亲妹妹薛姨妈的女儿,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女。宝琴是薛姨妈小叔子的女儿,与王夫人没有血缘关系。
从亲缘来说,王夫人和宝钗要近的多。八竿子打不着的宝琴,怎么能王夫人的选择呢。
薛蟠打死冯渊之后,薛姨妈便带着薛蟠和宝钗入京,住进贾府。宝钗在贾府,几乎天天都要与王夫人见面,她们很熟悉。
宝琴直到四十九回才来贾府。她来的时候,王夫人已经对宝钗的性情和能力都很了解了。
王夫人请宝钗协理大观园,发生在五十五回。这时候刚过完年,凤姐小产了,不能理家,于是王夫人让宝钗协助探春和李纨管理荣国府。宝琴是在去年十月到来的,与王夫人相处不过才几个月。王夫人对她的熟悉程度远不及宝钗。一个相对陌生的人,怎可能反过来左右一个熟悉的人呢。
宝琴对于王夫人而言,不过是亲戚的亲戚及贾母强迫认下的干女儿,对王夫人的影响微乎其微。第五十回,贾母向薛姨妈询问宝琴的年庚八字及家内情况。薛姨妈以为贾母是想为宝玉求陪宝琴,便半吐半露的告诉贾母,宝琴已经许给了梅家。
这是宝琴唯一一次与王夫人的关系发生进展的机会,可随着她已许人的事实公开,这个机会根本不成机会了。宝琴不可能嫁给宝玉,没有与王夫人增进关系的机会。
没了这个机会,宝琴与王夫人的关系便只能停留在最初的模式:妹妹夫家的侄女,婆婆强迫认下的干女儿。宝琴与王夫人这样的关系,其重要性,连与亲外甥女宝钗相提并论的资格都没有,更遑论影响王夫人请宝钗协理大观园了。
王夫人邀请宝钗协理大观园,源于她心中那个久藏的愿望。薛姨妈早就对王夫人等人说过,宝钗的金锁是个和尚给的,和尚说过,要等遇见有玉的人才可结为婚姻。贾府的宝玉就有玉,薛姨妈的意思再明确不过。
第二十八回,元春赐端午节礼,宝钗和宝玉的礼物一样,黛玉、迎春等人另是一样。很显然,元春支持薛姨妈的想法。元春居于深宫,只有王夫人每个月可以进去看她。元春对宝玉的婚姻持这一态度,一定是受到了王夫人的影响。可见,王夫人与薛姨妈的心意是一致的,一心想促成钗宝结合。
可是因为贾母不同意,宝钗与宝玉的婚事只得搁置不前。王夫人拿婆婆没办法,不可强来。可是她想娶宝钗做儿媳的打算,一天都没放下。
这一次凤姐生病,李纨、探春理家,王夫人借这个机会让宝钗参与进来。一则是因为探春、李纨都没管家经验,有从小留意家务的宝钗帮忙,对她们确有助益。二则,王夫人想利用这个机会让宝钗进行锻炼,为将来做宝二奶奶打好基础。
在宝琴没来之前,贾府就已存在木石姻缘与金玉良缘的对峙。宝琴来之后,局势丝毫没有转变。她不过是局外人罢了,对这些事没有任何影响。王夫人邀请宝钗协理大观园,是金玉之争的一个插曲,与宝琴无关。
诚然,宝琴以她的美丽聪慧,在人们的心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只是,宝琴对于贾府来说,只是个即将嫁入别人家里的亲戚的女孩,对贾府的事态影响力度不大,不足以支配王夫人的行动。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
因为过年操劳,凤姐儿流产,需要在家休息一个月,王夫人先是暂时安排李纨协理,李纨心慈手软,导致下人松懈,于是王夫人命探春协助李纨,然而凤姐病情严重,调理时间加长,王夫人又请出宝钗:
因又特请了宝钗来,托她处处小心:“老婆子们不中用,得空儿吃酒斗牌,白日里睡觉,夜里斗牌,我都知道的。凤丫头在外头,他们还有个惧怕,如今他们又该取便了。好孩子,你还是个妥当人,你兄弟妹妹们又小,我又没功夫,你替我辛苦两天,照看照看。凡有想不到的事,你来告诉我,别等老太太问出来,我没话回。那些人不好了,你只管说。他们不听,你来回我,别弄出大事来才好。”王夫人的意思很明显:宝钗是自己人,信的过!她的职责是督察,也就是对李纨探春工作的监督检查落实。目的只有一个:维护稳定!应付贾母!
当然,请出宝钗,并不是因为宝琴,而是因为宝钗的几个优势:一是在大观园的兄弟姐妹中,宝钗年龄最大;二是宝钗沉稳的个性;三是宝钗是王夫人的亲侄女,值得信赖。
宝钗不负重望,工作绝对尽职尽责:第一,她每天在上房监督察看,堵住李纨等的工作漏洞,毫不倦怠,每天必工作到王夫人回家才结束;第二,会同李纨、探春,每天睡觉之前,展开集体巡查,力度之大,完全堵住了下人懒散的漏洞!以至于下人抱怨:“刚刚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可见宝钗加入管理后有实效。
当然,我们在三人主持荣国府的内务里,探春无疑是独当一面,充当着主帅的角色,一系列的改变都是在她主导下完成的:比如坚持原则支付其舅舅的安葬费、免除环儿贾兰等和学费支出、免除姑娘们月用头油脂粉钱、发包大观园的花草树木等……
对于探春的承包方案,宝钗不仅全力支持,而且委婉的对代表凤姐的平儿予以调侃:
“横竖三姑娘一套话出,你就有一套话进出;总是三姑娘想的到的,你奶奶也想到了,只是必有个不可办的原故。”探春决策已定,征求宝钗的看法,宝钗的回答让精明能干的探春点头称赞。宝钗的回答简洁明了:“幸于始者怠于终,缮其辞者嗜其利。”就是说:要有始有终,要专业人干专业事,具体实施上,宝钗的小惠识大体方案:
“依我说,里头也不用归帐。这个多了那个少了,倒多了事。不如问她们谁领这一分的,他就揽一宗事去。不过是园里的人的动用。我替你们算出来了,有限的几宗事:不过是头油、胭粉、香、纸,每一位姑娘几个丫头,都是有定例的;再者,各处苕帚、撮簸、掸子并大小禽鸟、鹿、兔吃的粮食。不过这几样,都是她们包了去,不用帐房去领钱。你算算,就省下多少来?”不能不说宝钗不仅是有心人,心里有数,而且富有改革意识,注重发挥下人的积极性。此项改革,不仅每年省下四百两银子,而且园子分包到人后,大家有利可图,参与改革的积极性高涨,保证了探春的改革方案落地。应该说,宝钗的积极向上作用功不可没!
在此之前,凤姐还调侃过宝钗:
“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当看到宝钗参与管理后的所言所行,凤姐是不是深感惭愧呢?!大家怎么看?!
我是《每天读名著》,原则首发。欢迎光临分享!敬请赐教留言!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
《红楼梦》各路才女在大观园齐聚一堂的时候,也就是薛宝琴邢岫烟来到的第二年的夏天,正赶上王熙凤好不容易怀了个男胎小产了,将养一个月身子不见好转,反而又添了下红之症,所以管家之事竟然不能胜任,无奈王夫人只好让李纨那个一向清闲的大奶奶出来当家理事,可惜李纨是个尚德不尚才的女子,对于管理家务自然是不及王熙凤十分之一,所以又叫那个精明能干的三小姐探春也一起坐镇,探春之才能并不亚于凤姐,凡遇精细为难之处比王熙凤更加火眼金睛,处置得当。有这两个主子当家已然是足够料理了,王夫人又非得费事费神地请了薛宝钗出山,也一同管理着贾府内务,所以阖府都在传言:刚倒下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来了三个镇山太岁!那么王夫人一定要薛宝钗前来主事,是为了薛宝琴吗?
这件事真的和薛宝琴是风马牛不相及,没有半点关系,虽然自从那青春靓丽,光彩照人的薛宝琴来到之后,贾母就动了给宝玉求亲的心思,而王夫人看中心仪的儿媳妇一直是端庄持重,识得大体的薛宝钗,似乎这两者之间是有着矛盾的,不过实际上是并不冲突的,因为薛宝琴的人物品貌是何等风采是贾府上下有目共睹的,她伶俐活泼,洒脱开朗,论其才貌黛钗皆处下风,所以薛宝琴是公认的美貌佳人,王夫人如果能有这样的儿媳妇,只怕薛宝钗也要靠后了,所以当初贾母要定下宝琴的时候,王夫人也是满心欢喜地十分赞成的,反正不是宝琴就是宝钗,只要不是那个病殃殃的林黛玉,她都非常愿意接受,所以王夫人对宝琴没有任何敌对心理,何况如今大家都已经知道宝琴是许配了人家的姑娘了,王夫人自然不会因为怕宝琴抢了宝钗的位置,才趁早让宝钗过来当家表现一番。
所以王夫人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完全就是给了宝钗一个进阶的机会,宝琴已经是不可能了,那么她自然还是一心一意中意于自己的外甥女薛宝钗,可是王夫人心里比谁都清楚,没有了薛宝琴,贾母就一定会把孙媳妇的位置属意于林黛玉,所以王夫人更要先下手为强,整好林黛玉身体孱弱不适合当家理事,那么贾府又需要一个料理家务的人,这时候要宝钗出头是最佳时机,所以她就是要宝钗好好表现一番给贾母看,给贾政看,给贾府上下所有的人看,到底宝钗黛玉谁比较称职当将来的二奶奶,这是王夫人在向贾母亮底牌,相当于暗地里的正式交锋。
所以我们看到的结果就是在王熙凤病倒的几个月中,薛宝钗这个请来的当家似乎是有点多余,虽然她的精明无人不知,可是有探春一个才女理家足够了,所以在这次料理家务之中,表现最厉害,成绩最优的就是三小姐探春,她以一个闺阁幼主的身份,愣是镇住了那些老奸巨猾的奴才仆人,又聪敏地变革了大观园的管理方案,为贾府的日常开销着实省了不少银钱。
而宝钗深知自己是被王夫人硬拽过来的,她的脾气是不干己事不张口,一问摇头三不知,所以虽然在贾府管家,却不敢擅自作威作福,毕竟是亲戚的关系,不是正经主子,所以她虽然也不改精明的手段策略,却也没有大展才华。可是王夫人要的就是向贾母证明,证明宝钗的理事能力,这个结果还是很令王夫人满意的,所以王夫人请薛宝钗理家,并不和薛宝琴有什么关系,只是因为她心里认定了这个儿媳妇。
《红楼梦》中,王夫人是因为薛宝琴才邀请薛宝钗协理大观园吗?
不是。1,王夫人主要是看中宝钗本人,她中意宝钗的为人处事之道。在园里的所有人中,王夫人最中意宝钗,希望她能成为儿媳妇。第28回,王夫人夸奖宝钗“到底是宝丫头,好孩子,不撒谎”。第58后回,王夫人当面说宝钗“好孩子,你还是个妥当人”,所以王夫人对宝钗有亲近感,而宝钗日常也经常陪在王夫人身边。2,第32回,在王夫人遇到困难时,宝钗经常为她出主意,宽慰她,为王夫人解难。所以让她代理事务既出于信任,也出于锻炼宝钗。3,宝琴是王夫人的义女,当时还是贾母硬逼促成的,不是王夫人自己主动要收宝琴为义女的,而且宝琴已定亲,她只是宝钗的堂妹而已,而这个关系不构成决定宝钗位置的关键。4,宝琴与贾母关系密切,她随贾母睡,与贾母亲近。但是在宝玉未来婚姻上,贾母与王夫人有矛盾,也就是在选择黛玉与宝钗上意见不一,在王夫人方面就体现在选宝钗代理她的位置。在这期间,宝钗也经常坐像王夫人那样轿子巡查。综上所述,宝钗在王夫人心中的位置是宝钗靠自己的智慧和能力赢得的,与宝琴完全无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