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谁最适合监督贾宝玉学习?

《红楼梦》中“诗书传家”的贾府,始终没能解决贾宝玉“上学难”的问题。

由于对科举考试的厌恶、对官僚选拔体系及“经济文章”仕途的不屑一顾,贾宝玉对待学习的态度自始至终非常跑偏。

贾政数次斥责他只会读闲书写闲诗,对于正经学业荒废得很;就连红颜知己史湘云都曾经规劝:应该对“经济文章”更上心才好;林黛玉还曾帮他写作业,应付他无法完成的突击检查。

在这样的情况下,谁最适合“教导主任”角色、看管好贾宝玉的学习呢?

王夫人最终选择的人选是袭人,她将贾宝玉托付给袭人,所托不仅仅是“看管好狐媚子”的“丑事”,也包括念书考取功名这样的“正事”。

众所周知袭人大字不识一个,是个如假包换的文盲,为什么可以胜任这个角色呢?

第一点,贾府内外“文教氛围”相当糟糕,贾家教育界真心劝学之人太少。

宝玉正经念书时的“校长”贾代儒,出场次数不多,主要特点一是迂腐二是不尽责,书房大闹众人打假都是因为他的变相失职。

而“执行教导主任”贾瑞,更是贾府教育界的败类。垂涎王熙凤被设计而亡虽和教学无关,但观其在学堂之上的表现也非常不端正,既无杀伐决断的本事、又无一心向学的信念。

更重要的是贾府终极大boss贾母对宝玉读书的态度,贾政回家之前宝玉功课没完成,林黛玉探春等帮他“作弊”,贾母非但不制止反而很欣慰。这当真是“老糊涂”式的溺爱吗?不。

贾母从根源上就认为“读书不重要”,书中她对女孩子读书的不鼓励态度已然非常明显,值得注意的是对男孩读书这件事、其实也不甚重视。贾府的爵位,可以是世袭的、可以是购买的、可以是巧取豪夺的,贾母虽然不做官却深谙其中之道,她深深明白那个语境之下,想要锦绣前程、未必需要真才实学。

在这样的氛围之下,贾宝玉的“读书困难症”就越发成问题了。

接下来我们说第二点,袭人是被“大数据”排除法挑中的“红选之子”。

贾母溺爱、王夫人纵容、贾政常年在外,可以向宝玉“进言”不会被他啊呸一声乱棍打出的只有女孩子们。

林黛玉本人对宝玉的“正经学业”并不真心认可,违心劝诫如何能有功效?

湘云有心相劝,然而她个性太耿直、话术太不讲究,三言两语就会被宝玉怼回去。

薛宝钗本该规劝,但她一为避嫌、二为避免宝玉反感,很少絮絮叨叨喊话让贾宝玉好好读书。

王熙凤对宝玉的态度则是时刻跟紧贾母和王夫人的,不会“逼着宝玉念书”。

贾府里的迎春、探春、惜春,也同样不适合劝宝玉。

如此一来,袭人就成了为数不多的人选。

第三点,袭人很讲究方式方法、因势利导。

同样是宝玉身边被她信任的人,袭人和晴雯二位中,袭人是当仁不让的人选。

晴雯性格太耿直、脾气太急躁,惹人生气很在行,但劝架业务非常不在线。

而袭人心思缜密,非常擅长“带节奏”忽悠宝玉,找准时机劝宝玉。比如她假意说自己要被赎回家、引宝玉着急再谈条件“你要好好读书、至少装样子好好读书”,堪称宝玉身边最尽心尽力的“学业督导员”。

既不懂学习,又不真正尊重文化,却因为功利之心而成为最适合之人,是否讽刺?

《红楼梦》中谁最适合监督贾宝玉学习?

红楼梦中我认为林黛玉最适合监督贾宝玉学习,因为林黛玉和贾宝玉可以说是两小无猜,两个人都属于那种不追求功名利禄,只单纯追求兴趣所在,而且贾宝玉相对来说在大观园里也最在乎林黛玉的感受,林黛玉的一喜一悲,一举一动无不牵动着贾宝玉的心,而且林黛玉自身的文化修养也会很好地对贾宝玉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影响,虽然薛宝钗与宝玉的关系也不错,但是薛宝钗所追求的功名利禄恰恰是宝玉最厌恶的一点,如果是宝钗来监督往往会适得其反,宝玉从小被捧着长大,就像永远长不大的小孩一样,逆反心理作祟,如果宝钗流露出一点叫宝玉走仕途的意思,宝玉必会大发雷霆,小孩脾气发作,大观园里其他人包括贾母,王夫人,贾政以及其他姐妹不是高高在上的家长,就是不志同道合的姐妹,对监督宝玉学习都不适合,只有林黛玉才是最合适的。

《红楼梦》中谁最适合监督贾宝玉学习?

其实《红楼梦》最会督促宝玉读书的人,当然不是宝钗湘云,也不是王夫人看中的宝玉贴身大丫头袭人、而是与宝玉青梅竹马 两小无猜的林妹妹黛玉。

袭人之戏宝玉读书,不过是委婉的哄孩子方式,“你真喜读书也罢,假喜读书也罢,总要做出个读书的样子来。”也不过就是做给贾政老爷和王夫人看看就成了。

林黛玉五、六岁的时候,就在举人贾雨村的教导下用一年时间读完了“四书”,她自己可以说是个小小“学霸”了。薛宝钗和史湘云二人劝宝玉读书,讲的都是充满功利思想的“大道理”,令到年少轻狂正处在青春判逆期的敏感脆弱的贾宝玉更增添了生命中无法承受之重,复兴家族的唯一寄望系于一身。

真正的探花林如海之女林大姑娘,却对宝玉读书的话题不出一言,从来不说这样的“混帐话”。在“元妃省亲”的时候,宝钗提醒宝玉忘了“绿蜡”的典故,黛玉却是悄无声息的代宝玉作了“杏帘在望”。

入住大观园之后,黛玉更是一目十行的陪着宝玉“共读西厢”。宝玉的功课紧了,黛玉早替他写了“高仿”的楷书预备充数。黛玉还装病停了自己刚起的“桃花诗社”,暗促宝玉专心读书。

黛玉开导宝玉参禅之事,在宝玉挨打后说“你从此都改了罢!”,提醒宝玉贾府现状是“出多入少,恐后手不接。”。黛玉在与宝玉讨论了“芙蓉女儿诔”之后,马上对宝玉说“你快干正事去罢!”,这些无不是在蜻蜓点水一般的恰到好处的时间地点,轻言细语去委婉和坚决的点醒宝玉要回归正路、要务实读书。《红楼梦》第六十四回,黛玉作《五美吟》末一首“红拂”对李靖与红拂的“自由爱情”充满了艳羡之意,都无不是在无声的向宝玉表达着一个意向,就是只有自己强大自立起来才能有能力主宰自己的生活和爱情自由。

可以说,黛玉对宝玉改掉专爱在内帏中厮混“吃红”、在逗引戏子的毛病,黛玉对宝玉转向关心实务、努力读书取进的期待比其他任何一个人都要更切实和殷切期盼。

黛玉父母双亡、寄人篱下,在婚事上“无人为我主张”,唯有盼宝玉自强,才能让宝玉自己在婚事上期望能拥有一点自己的话语权。

只可惜贾府在败落之路上走得太快了,还没等到贾母口中“不易早婚”的宝玉自己真正的成长状大起来,靠自身的努力读书进取求取功名。在贾母大观园查赌、王夫人抄检大观园之前,元妃已经失宠、贾雨村被降职、甄家已经被抄家、贾府自身的财政已经极度空虚,贾薛两家忙着抱团取暖成就了权力与金钱结合的“金玉良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