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问题: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红楼梦》第三十四回里,贾宝玉挨打,林黛玉去看望,眼睛哭得像桃花似的。不料此时王熙凤也过来探视,于是林黛玉从后门逃走。后来贾宝玉派了晴雯给林黛玉送了两幅旧手帕,晴雯百思不得其解,为什么要送旧的。林黛玉却深得其中的意味,于是提笔写了《题帕三绝》。

那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真合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起。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绢子思索,不在话下。

林黛玉接到帕子还好好的,作者曹雪芹为什么认为林黛玉题诗以后就不一样了,就病由此而生了呢?个人感觉可能是这样的。

第一,林黛玉心情过于激动。

因为贾宝玉赠送的帕子不是新的,而是旧的。正是旧的才使林黛玉感动。因为旧的上面才有贾宝玉的泪痕,才有他们两个人从前互相思念甚至哭泣的见证。所以这样的旧帕子晴雯不懂,除了林黛玉,其他人也不会要。因此曹雪芹认为对林黛玉刺激太大,可能会生出病来。

第二,宝黛爱情已经基本定型。

从前是贾宝玉林黛玉互相猜疑对方的心思,到底对方是不是对自己一片真心,有时娇嗔,有时疯癫,有时痴迷,不知情为何物。这次宝玉送帕,等于是表白心迹,相当于定情或信物。因此这就对稳定双方的爱情信念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是这又造成了一个新的心病:这到底只是两个年轻人彼此相爱,那么谁来替他们做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又在哪里?要知道在那个时候,青年男女是做不得主的。

第三,黛玉因题帕感到羞涩和恐惧。

林黛玉接到贾宝玉的帕子,一时兴奋,在帕子上题诗,把自己的心迹都吐露了出来。但是定下心来一想,既有些羞涩,又有些害怕。虽然她的思想有些超前,但毕竟还是一个少女,有点不好意思。但更为担心的是,这样的行为在当时是不允许的,是大逆不道的。虽然只有紫鹃等几个身边的丫头知道,但若是传出去,不会有好结果。

正是由于接到贾宝玉的赠帕,正是由于帕上题诗,林黛玉又惊又喜,又激动,又担心,还有新的日复一日的期待,后面的路不知如何走下去。这样迫使林黛玉又增添了一种心病,天长日久,心病就会严重影响到身体的健康。所以作者曹雪芹说林黛玉“病由此萌”。可惜的是,这三首表露心迹的旧帕题诗,直到林黛玉去世,贾宝玉也没有看到。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贾宝玉被打后,送给林黛玉两条旧手帕,将二人情感互相剖白,林黛玉感知其意,情难自禁下做了一件不避嫌的事。此事后果影响极大,曹雪芹对此大为叹息,并留下了非常不好的谶语,令人心生不忍。

黛玉由不得余意绵缠,令掌灯,也想不起嫌疑避讳等事,便向案上研墨蘸笔,便向那两块旧帕上走笔写道:

其一

眼空蓄泪泪空垂,暗洒闲抛却为谁?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其二

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

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其三

彩线难收面上珠,湘江旧迹已模糊;

窗前亦有千竿竹,不识香痕渍也无?

林黛玉还要往下写时,觉得浑身火热,面上作烧,走至镜台揭起锦袱一照,只见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却不知病由此萌。一时方上床睡去,犹拿着那帕子思索……

林黛玉做完诗,整个人处于一种兴奋状态,原文说她“腮上通红,自羡压倒桃花”,这是心情澎湃难自持的表现。不过曹雪芹却说出一件特别让人慌乱的事:“却不知病由此萌。”林黛玉原本就身体不好,真正致命的病竟到了三十四回才开始。曹雪芹七个字给出了“绝望”的结果。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题帕诗典雅深情,写尽黛玉的一怀愁绪。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林黛玉是在红楼梦中的主人公之一。也是人物形象比较突出的一位。接下来小编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曹雪芹之所以在诗句中这样说的一些原因。

第一,这也是变相的对当时的家庭以及社会现状的阐释,尤其是在叹息一词中都可以看出来,这是对一种悲观现象的叹息。

第二,再就是从林黛玉她本人来讲,因为关于身体的原因,也是很令人费劲,令人心痛的。这也是对她自身感情的一种抒发。

现在大家对于曹雪芹的叹息应该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希望大家都能够以此为结尾。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在两百多年前的封建时代里,婚姻是“父母之命 媒妁之言”。像宝黛这样小儿女自己喑生情愫 ,并且私相授受“赠帕题帕”有了定情信物,这就是宝钗无意中听到的小红贾芸“遗帕赠帕”私相授受一样的“奸淫狗盗”之事,也就是贾母“掰谎”中所说的“儿女私情”就如犯了王法的“贼情”。
因为“儿女私情“不能见光,就是宝玉所说的“又不敢告诉人,只好挨着。”就成了一种“病”。宝黛之间“赠帕题帕”有了定情信物,“儿女私情”得到了双立确认,当然也就是宝黛的“病由此萌”,从此埋下了“病根”。以致最后黛玉因与有情人不能成眷属相思成疾、疾重难返、伤情而亡……

林黛玉作《题帕三绝》,羞红双脸,曹雪芹为何叹息“病由此萌”?

Because林黛玉身子弱,当然有本身身体素质差的原因。

也有一部分是因为摸不准宝玉的心思,互相和宝玉猜测对方的心思,以致于长期饮食不周睡眠不足的原因。

宝玉点头叹道:“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 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后期和宝玉互相明了心思了,身子已经彻底弱下去了,何况又担心未来二人婚姻的走向。

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所喜者,果然自己眼力不错, 素日认他是个知己,果然是个知己.所惊者,他在人前一片私心称扬于我,其亲热厚密, 竟不避嫌疑.所叹者,你既为我之知己,自然我亦可为你之知己矣,既你我为知己,则又何必有金玉之论哉;既有金玉之论,亦该你我有之,则又何必来一宝钗哉!所悲者,父母早逝,虽有铭心刻骨之言,无人为我主张.况近日每觉神思恍惚,病已渐成, 医者更云气弱血亏,恐致劳怯之症,你我虽为知己,但恐自不能久待,你纵为我知己, 奈我薄命何!

何况贾府之中,除了贾母、宝玉真心爱护,然而上上下下势力人不少。林妹妹寄居贾府,要管住自己屋里的丫鬟婆子要维护自己的尊严不被一些下人笑话要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以免让人非议还要上上下下应承贾府里关系错综复杂的关系,精神压力可想而知。

本身身子就弱,生活上又承受着不小的精神压力。加上贾宝玉互相猜测试探,自己的婚姻无法自主

而宝玉的旧帕子固然让林妹妹更加了解和惊喜于宝玉的相知相爱,但是精神上起伏不定对于此时林妹妹的健康,无疑并不是好事。

妄自猜测一下,此时宝黛二人感情越深,此后如果二人不能结合,对于宝黛二人的打击越大。这就是所谓的心病了。

再补充一点,当时环境下,还是不流行歌颂爱情的,男女结合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因此像宝黛二人这样自己谈恋爱的,被称之为“病”,也不足为奇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