袭人和晴雯冲突后,为何还要下跪替她求情?

端午节,晴雯帮宝玉换衣服,不小心把扇子跌折了,宝玉大怒,晴雯骂出袭人和他偷试之事,宝玉要将晴雯赶出去,袭人为何最终下跪,求宝玉放过晴雯?

在回答题主的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解决一个阅读《红楼梦》原著时“入门级”的问题。

什么叫作“私情”?什么是“犯上”?

贾府的老少爷们睡了自己屋里的丫头子,一般这不称为“私情”,这是爷们屋里的丫头们的“服侍”之一~满足爷们的生理需求。

服侍小姐迎春的丫头司棋,未经主子指婚与同为贾府奴仆的小厮表弟潘又安“私通”,这叫“私情”。

宝二爷屋里的丫头小红和廊下的贾芸勾搭,私相授受旧手绢,这叫“私情”。

宝黛二人作为主子,公子和小姐之间私相授受“赠帕题帕”,这也是标标准准的“私情”。

贾珍与儿媳妇秦可卿之间“通奸”叫“爬灰”,是性质严重的乱伦行为,要比一般的“私情”更为严重得多了。贾琏睡了贾府下人的老婆多姑娘、鲍二家的叫“偷腥”,被偷的下人老婆们让人发现了勾搭主子爷是羞耻。然而,睡了下人老婆的主子爷一手交钱、 一手交货,在两厢情愿的情况下跟在外面嫖是差不多的。

所以,贾琏才在被凤姐打闹之后提着剑,一直追着凤姐到贾母处一边喊打喊杀的。凤姐不说“老祖宗给我做主呀!琏二爷对我不忠、婚内出轨了。”,而是说“老祖宗救我!琏二爷要杀我!”。因为在两百多年前“男尊女卑”的封建社会一夫一妻多妾制、娼妓合法的时代,根本没有什么“男人婚内出轨”这一说。处于青春期的未成年人(未成亲以先)宝二爷睡了贾母老祖宗指派给他的贴身大丫头袭人姐姐。跟宝二爷当着母亲王夫人(午睡)的面调戏“母婢”,也就是贾政老爷屋里的大丫头金钏儿姐姐,完全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

宝二爷睡了贾母指派给自己的贴身大丫头袭人,和贾琏睡了父亲贾赦老爷赏给他的丫头秋桐一样是符合贾府规矩的。在两百多年前的人口买卖制度之下,丫头和其它财物一样被长辈赏给晚辈们享用是很正常的事情。

区别在于贾宝玉尚未成年,他屋里的丫头要取得正式的“姑娘”名份必须由父亲贾政老爷来拍板同意,而已婚的贾琏纳妾室需要正妻凤姐同意。当然由父亲贾赦赏给儿子贾琏的妾室秋桐,在身份上要比由凤姐的陪房丫头收为屋里人平儿正式做“姑娘”身份更高些。

未成年的宝玉未经允许就直接调戏勾搭贾政老爷屋里的大丫头金钏儿姐姐,比起贾赦老爷背着贾母老祖宗图谋纳老太太屋里的鸳鸯姐姐为妾室的羞耻行为,是更为严重得多的大过、是“犯上”行为。端午节晴雯骂袭人的重点在于“不过和我似的,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呢!就说起我们来了。”是瞧不起袭人还没有正式的“姑娘”名份。

在入住大观园之前,第十九回、第二十回宝玉的奶妈李嬷嬷两次公开大骂袭人是个“什么阿物儿”、“狐媚宝玉”,第二次骂的时候直吵得宝黛钗都听到了,宝钗黛玉过来劝架不成,最后凤姐来了“一阵风”似的把李嬷嬷拉去吃酒才算完。

宝玉与袭人的关系,在贾府是人尽皆知的。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凡是被她儿子真正上过手的怡红院丫头袭人、麝月、秋纹、碧痕等一个都没有放出去,王夫人撵走的是挑㖫宝玉要柳五儿的芳官和教㖫宝玉“装病”欺骗老爷贾政逃避问书的晴雯、欺骗环三爷还群殴赵姨娘的小戏子们,这些不守规矩的丫头们。

晴雯自己临死后悔,即知今日、何必当初,当日也不用在意“姑娘”的名份,早知就像袭人们一样先从了宝玉了。袭人带头下跪,求宝玉不要冲动去回太太王夫人放晴雯出去,完全是作为怡红院“起头的”大丫头(部门经理)要维护内部安定团结的局面。

果然,端午节怡红院内部的一场风波平息之后,第二天农历五月初六便发生了宝玉挨打的事,王夫人见袭人识大体便提拔了她。

如果,端午节的时候怡红院内部的纷争,真的被宝玉闹到太太王夫人哪里去了。晴雯可能真的立刻被王夫人放了出去,袭人可能因为对怡红院内部管理不利导致内部矛盾纠纷激化,而不会被王夫人看好任用提拔为“准姨娘”了。

袭人作为怡红院“起头的”大丫头(部门经理),搞好内部团结是她的重要职责之一。

这就是端午节,袭人为了晴雯向主子宝玉下跪的原因。

说起来简单,但两百多年前的封建豪门规矩的背景知识涉及得不少。要分清“服侍爷”、“调戏母婢”、“私情”、“偷腥”、“乱伦”等等不同的男女关系概念,大概念的“儿女私情”中是分许多不同性质的。

还有就是,在现代观众读者眼中王夫人很恶毒,其实王夫人是讲原则、讲规矩、并且有一定包容心的。贾母给观众读者的印象很善良,其实贾母大观园查赌,也是“铁血行动”撵人、打板子、罚薪水、没收赌资,一共处理了二十多个上夜的婆子们,也是一样毫不留情面的,连迎春的奶妈也照撵不误,宝钗黛玉们齐齐去向贾母求情都不成。

袭人和晴雯冲突后,为何还要下跪替她求情?

袭人是《红楼梦》中最招黑的人物,没有之一。钗黛晴雯都有自己的粉丝和反对者,大致上势均力敌。而袭人,从小说问世开始,就是一面倒的抨击。偶然有人维护她,比如有个叫王雪香的,“需要取个护花主人的别号,保护花袭人”。

但是另一方面,在作品中,袭人恶评是很少的。除了晴雯夹杂着妒嫉的尖言利语,基本对她是一致好评。别说王夫人、宝玉了,就是小丫头佳蕙,在背后提到,也是说:“袭人那怕他得十分儿也不恼他,原该的。说良心话,谁还敢比他呢?别说他素日殷勤小心,便是不殷勤小心,也拼不得。”

如果不考虑道德评价,只从利害角度来考虑,袭人若是时时处心积虑想着陷害别人,能够得到这样高的评价吗?况且她与宝玉“初试云雨情”是在第六回,“自此宝玉视袭人更与别个不同,袭人侍宝玉更为尽心”,已经确定了她在宝玉心中、房中独一无二的地位。相形之下,晴雯再努力,至多能追上她,远远谈不到取代,更不用说后进的芳官四儿等人了。她有什么必要去陷害这些人?

要说友谊或者感情,袭人与晴雯不是没有;要说竞争和冲突,也的确存在两人之间。不过以袭人的聪明不外露,她完全可以静静等候,等着晴雯自己“作死”,至多是落井下石,就可以除掉对手。但是她的落井下石,一定要做得周密,不能让人看破,否则损害的是她自己的形象。而以她的地位,维护自己形象,远比除掉一两个竞争对手更重要。

这就不难理解,当宝玉与晴雯激烈冲突、甚至要撵晴雯出去的时候,袭人为何会下跪求情了。首先,她要维护自己的形象。虽然还没有王夫人的认可,但从她自己说的“可是我说的,一时我不到,就有事故儿”来看,她已经把自己当成怡红院的女主人了。而这话敢公开说出,至少“女主人”身份,是得到宝玉和大部分丫鬟的认可的。

既然是女主人,怡红院里出了事,都在她职责范围之内。宝玉和晴雯吵架,“气的黄了脸”,也得算她照顾不周。而宝玉若真的负气禀报王夫人撵晴雯,袭人也难免连带责任。

况且宝玉要撵晴雯,是一时之气。从前文后文来看,宝玉与晴雯的感情也是相当深厚的。虽然宝玉想的“同死同归”的终身伴侣只有黛玉袭人,但绝对没有把晴雯“撵”出去的打算,分别也是要“好离好散”的。现在任由宝玉负气逐晴,将来势必后悔,难免会迁怒到袭人身上来:“平时你总是劝我,这次为什么不劝?”

有人说,晴雯是贾母替宝玉选中的“屋里人”,比袭人更有先天优势,尤其在这次吵架时,袭人还没获得王夫人青睐,更能感到晴雯的威胁。这话说得有理。正如我上文所说,袭人最重要的是维护自己在宝玉(以后还有王夫人)心中的形象,对其他人的打击则是等待机会、落井下石。那么,在这次激烈的争吵中,袭人有没有“落井下石”之举呢?

宝玉刚提出要撵晴雯,袭人本来已经走开,又急忙回来拦住,看她是怎么说的:“好没意思!真个的去回,你也不怕臊了?便是他认真的要去,也等把这气下去了,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

水平啊,这就是水平了。一边拦阻,一边却暗暗给宝玉指明了道路:“等无事中说话儿回了太太也不迟”。这次是拦住了,但以晴雯的脾气,还少得了跟人起冲突吗?下次触怒了宝玉,宝玉不免会想起袭人这句话,回过头来“等无事中说话儿”把晴雯撵出去,晴雯死都不知道怎么死的!袭人这水平,到了后宫戏里,也一定是活到最后的那个,不会像晴雯早早领盒饭。

所谓的下跪求情,其实只是这句话的延续。包括那次宝玉酒醉要撵奶母李嬷嬷,袭人也是这样劝的;包括晴雯真的被逐之后,袭人给出主意“倒是养着精神,等老太太喜欢时,回明白了,再要他是正理”,仍旧与这次下跪求情一脉相承。

首先维护好自己的形象,其次左右逢源、借力打力。机会好,就除掉竞争对手;机会不好,也显示自己的厚道宽容善良。从人品上来说,袭人叫人不耻;但是从技术上来说,袭人简直是职场小红书,值得学习和借鉴。

袭人和晴雯冲突后,为何还要下跪替她求情?

袭人这样做,其实是为了掩盖自己的丑行。

红楼梦第31回,过端午节期间,诸事纷杂。

贾宝玉趁着王夫人午睡之际,同金钏儿调笑,结果王夫人翻身一巴掌,怒训金钏儿后将她赶了出去。此事引起贾宝玉心中不安。所以端午节时,心情大不好,陪着王夫人吃过午饭后,自己闷闷不乐回到房间。

长于短叹之际,晴雯上来帮他换衣服,不小心把扇子跌折,贾宝玉因此发怒。脾气暴躁的晴雯没客气,直接怒对。袭人过来劝架时,晴雯抓住她的话瓣,张口骂出两个人鬼鬼祟祟做的好事。这一下可惹恼了贾宝玉,死活要去回被王夫人想把晴雯撵出去。晴雯哭闹,坚决不走。僵持之际。袭人的双膝一跪,碧痕秋纹麝月等众丫鬟,也一齐跪下求情。难分难解之际,林黛玉急忙出场,晴雯走后,她戏称袭人为好嫂子,巧妙地将此事化解。

袭人这一举动太奇怪了,因为晴雯理亏在前,贾宝玉又明明护着袭人。她为何不趁热打铁挤走晴雯这一个强有力的竞争对手,让贾宝玉去回禀王夫人把晴雯撵,反而要跪下来阻拦贾宝玉呢?更蹊跷的是,林黛玉为何紧急救场,晴雯为何见到林黛玉走了之后一走了之?晚上,贾宝玉又死皮赖脸的向晴雯道歉,陪她尽情撕扇。这究竟怎么回事呢?

一切都源于袭人,她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身上有三个丑处见不着光。她双膝一跪之后,就漏了底,林黛玉只能出来帮助她掩盖。

2

第一,他与贾宝玉的偷试之丑。

贾宝玉跟着贾母去宁国府里赏梅花,在秦可卿的床上梦游了太虚幻境,知道了云雨之事。午休起床,袭人帮助整理衣服时发现了秘密,晚上趁无人之际询问贾宝玉,过后半推半就偷试了云雨。

在这件事情中,表面上是贾宝玉主动,其实主要责任还是在袭人身上。一是因为她的年龄比贾宝玉要大,此时贾宝玉整理衣服还需要她来照顾。发生这种事情,绝对是有意为之。二是她一个当丫鬟的不守本份,主动询问少爷这种事情,并主动配合贾宝玉做成此事,绝对不是为了照顾或者是教导宝玉。三是此事做得偷偷摸摸,让人不耻,未被承认是通房大丫头,就做下这种越轨之事,绝对是一种不折不扣的丑闻。正因如此,晴雯才会当众骂她做了鬼鬼祟祟丑事。

3

第二,卑躬屈膝求人饶过的行为之丑。

在贾宝玉的身边,晴雯其实比袭人更适合当通房大丫头。贾母之所以把她放到贾宝玉的身边,就是将来有一天作为房里人使用的。晴雯被王夫人赶走之后,贾母曾经就当众说出了这一点。

袭人对此心知肚明。她和晴雯相比,模样比不上,针线活比不了,除了所谓的性格温顺以外,没有任何优势。更重要的是,在此时她还没有得到王夫人的认可。如果此次因为晴雯被赶,将自己和贾宝玉偷试之事闹到王夫人和贾母跟前,她的命运和结局恐怕不仅仅是被撵出去的问题了。

她情急之下双膝一跪,其实是为了防止晴雯将此事捅破了天,坏了自己当姨娘的好事。这一举动,其实更像是在向晴雯认错求饶。晴雯明知道袭人通过不正常的手段抢占了先机,但看到袭人肯为自己走留问题不惜下跪,也就顺台阶下了。林黛玉一来,自己一走了之。

4

第三,贪图荣华富贵之丑。

袭人从小被卖进贾府,先是跟着贾母,后来跟了史湘云,再后来跟了贾宝玉,无论跟着谁,她都过着比较优越的生活。她的月银每个月一两,对于那些小丫鬟来说,可望而不可及。对于自己的家庭来说,那简单就是掉在福窝里了。

长期在锦衣玉食的生活环境里。袭人很享受也很适应,所以她在春节回家期间,母亲和哥哥想将她赎出去,她坚决不同意。回来之后,私下里与贾宝玉海誓山盟,一心一意就想留在宝玉身边。

袭人之所以这样做,说好听点儿,是为了自己和贾宝玉之间的感情,本质上,其实是舍不得贾府给他提供的荣华富贵。在这种情况下,她当然害怕晴雯把事情闹大,击破自己的荣华富贵美梦。在这种情况下,她不惜下跪求情,其实是防止事情闹大之后惹火烧身。

5

袭人的做法其实也没有错,一个从穷人家出来的孩子,好不容易有了希望,自然会不顾一切去争取、去维护。在重要的紧急关头,不惜自己的身份,不惜自己的名誉,不惜自己的身段,全力以赴,保住已有成果,为自己的目标持续努力。在这个过程中,她忍受着别人不能吃的苦,遭受了别人不能遭受的罪,做法无可厚非。正是因为如此,林黛玉在她难堪之际,才会现身帮她。

但是,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她的所作所为与美丽的晴雯相比,相形见拙,让人痛恨。一个人在努力的过程中,通过歪门邪道走捷径总是让人看不起的。无论是为了什么,不走正道终究会被人耻笑,所以,袭人最终被人看不起。也正因如此,无论是温柔的袭人,还是奋斗的袭人,都让人喜欢不起来。

各位朋友,都看到这里了,点个赞,留个言吧,如果心情好,转发一下就更好了。先谢谢各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