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慈姨妈到底有没有跟贾母提过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事?

"慈姨妈"根本不可能在贾母面前为"宝黛姻缘"保媒的事。

一,"宝黛姻缘"的竞争对手是以慈姨妈与王夫人薛宝钗为主要组员的"金玉良缘",慈姨妈需要多大的心,多么缺心眼,才能在贾母面前为黛玉保媒,来拉金玉良缘的后腿。来破坏自己亲闺女的亲事?

二,贾母与王夫人是一对"天敌″,一直处于东风压倒西风或者西风压倒东风,或者东西风相持阶段,对于宝玉的婚姻也是如此,而且,至元春做了贵妃,王子腾做了九省提督,王夫人已渐渐以绝对优势辗压贾母,慈姨妈要多眼拙才能看不清形式,置自己的依靠王夫人于不顾,而去向贾母递投名状?是不想在贾府住了吗?

三,纵是薛姨妈再慈,她会不顾自已姐姐王夫人的脸面,女儿的前程而向贾母保媒,她也应该知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含义吧。真正能为宝玉婚姻做主的先是贾政,其次王夫人,薛姨妈若真想为宝玉做主,应找王夫人才对,而不是贾母。

薛姨妈不会向贾母提亲,为何要说出来呢?主要是话赶话,当时宝钗提出为薛蟠求聘黛玉,黛玉宝羞不依,薛姨妈为了解除尴尬,也是为宝钗圆场,才会如此打趣黛玉。内心里却是再反对不过。

《红楼梦》中,慈姨妈到底有没有跟贾母提过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事?

薛姨妈在五十八回在潇湘馆当着众人面,提出要为林黛玉和贾宝玉保媒,此事一石激起千层浪,大家都在猜测,薛姨妈到底为林黛玉保媒了没有。直到八十回结束,也没看到薛姨妈替林黛玉保媒,感觉似乎被薛姨妈给欺骗了,那么事实是怎么回事呢?薛姨妈为什么说了不算不执行,此事还真要腹黑一下去想问题。

薛姨妈在贾宝玉因为紫鹃试探而“发疯”后,不去贾宝玉的怡红院提议要为宝黛二人保媒,却跑到潇湘馆和林黛玉说要为宝黛二人保媒。此事原本就大有蹊跷,其实薛姨妈最想表达的,不是保媒之事,而是她说的最后一句话。

(薛姨妈道)前儿我说定了邢女儿,老太太还取笑说:‘我原要说他的人,谁知他的人没到手,倒被他说了我们的一个去了。’虽是顽话,细想来倒有些意思。我想宝琴虽有了人家,我虽没人可给,难道一句话也不说。我想着,你宝兄弟老太太那样疼他,他又生的那样,若要外头说去,断不中意。不如竟把你林妹妹定与他,岂不四角俱全?……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

这段话,薛姨妈讲了三个意思。

第一,薛蝌由贾母安排尤氏做媒,娶了邢夫人的侄女儿邢岫烟。薛姨妈表示按照礼尚往来,她应该再还一个人给贾家。可她表示自己没有人给贾母,才要替林黛玉说媒。难到薛宝钗不是人?薛姨妈有意不提薛宝钗,正是不想坐实薛家来贾家图谋金玉良姻之意。

第二,薛姨妈提出要为林黛玉和贾宝玉做媒,皆因经过贾宝玉“发疯”一闹,傻子都知道贾宝玉和林黛玉之间的情意。薛姨妈所谓保媒,本就是说给这些嘴巴快的下人听的。

第三,最后一句才是关键。薛姨妈说“我一出这主意,老太太必喜欢的”,暗示丫头婆子们将这“喜讯”传给贾母听。打脸贾母“我们家没这种事”的私心。

薛姨妈“保媒”心理并不难理解。盖因五十四回元宵节,林黛玉喂了一杯酒给贾宝玉,引初“掰谎记”。贾母当时各打五十大板,主要也说了两点。

第一,指出宝黛二人形迹太过明显。说他们家没有那种男女私情,用老脸替宝黛二人当众喂酒做保。

第二,指出薛家到了贾家就是和《凤求鸾》中的“王熙凤”一样,勾引人家孩子,寻求金玉良姻。

薛家母女在贾母“掰谎”中被闹的很没脸。好端端的被连累,难免耿耿于怀。不想没多久贾宝玉“发疯”,彻底将宝黛感情公之于众。当时在怡红院,薛姨妈不软不硬的刺了贾母一下。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剌剌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所谓他们从小“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又点出当初喂酒之事,再结合贾宝玉“发疯”,薛姨妈就是看贾母笑话的。她跑到潇湘馆提什么“说媒”,又暗示婆子们和贾母说,还说贾母一定欢喜,就是质问贾母当初不是说他们俩没事么?现在这叫什么?说我们来勾引你孙子,你们家没有男女“私情”,那你孙子和外孙女算什么?既然老太太想做说不出口,我替你说出来如何?

薛姨妈说“老太太必喜欢的”,是对贾母最大的讽刺。真要薛姨妈做媒,贾母只有羞耻,而不会有“喜欢”。此事最后一定传到了贾母耳中,她虽无可奈何,但老太太也有智慧。宫中老太妃死后,贾母王夫人不在家,干脆托薛姨妈照顾林黛玉。意思就让薛姨妈自己看看林黛玉什么人品,也让薛姨妈主动承揽责任,出了事就找她,而且宝黛二人天天薛姨妈眼前晃,看薛姨妈怎么办!

大户人家未必都是宅斗,但若说没有矛盾不可能。贾母掰谎打击了薛家,薛姨妈借“保媒”挑出宝黛私情,互相给了对方一个软钉子。从薛姨妈有点咄咄逼人看,贾母在贾家越来越有点力不从心。这也为七十回后贾母震怒查赌埋下伏笔。真以为贾母老猫是虎呢。那一次查赌,最没脸的也是薛宝钗,王夫人当初就让她帮忙检查这些不规矩事,结果还是闹出事来。此后薛宝钗卸任协理管家,不久搬出大观园。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红楼梦》中,慈姨妈到底有没有跟贾母提过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事?

原著中没有提过薛姨妈和贾母说过此事!

根据阿丹专家的推测,薛姨妈当时和林黛玉说这事之前,薛姨妈就想好了对策(放风试探),就是让潇湘馆的婆子们去散播这个“谣言”,然后全贾府的人都知道了,这么一闹让林黛玉失去了“一线生机”!这就是原著中的“慈”姨妈吗?这和阴谋论有什么两样?

贾母给薛宝钗过十五岁生日,暗示支持“金玉良缘”?

清虚观打醮时,是不是也暗示贾母支持“金玉良缘”?

贾母夸赞宝钗,也是暗示支持“金玉良缘”?

难道贾母不讽刺宝钗,就代表支持“金玉良缘”?

贾母独宠薛宝琴,也暗示支持“金玉良缘”?

贾母掰谎,是不是也暗示支持“金玉良缘”?

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撵走晴雯,也暗示抵制“宝黛姻缘”,支持“金玉良缘”?

这么多的暗示是曹雪芹亲自告诉你的????

贾母一直抵制“宝黛姻缘”是成功的,主要原因就是贾母用高超智慧“变着法儿”的暗中花式支持王夫人和薛姨妈“团结一致”的所谓“金玉良缘”的方法太正确了!

贾母明着抵制“宝黛姻缘”的持久战中,薛宝钗对贾母为“金玉良缘”做主有了信心和希望,最终让林黛玉相思而亡,“裸死”在贾母面前!

《红楼梦》中,贾母坚决抵制“宝黛姻缘”成功的故事告诉我们,沟通和团结一致就是为了消灭一个“林黛玉”!《红楼梦》确实“伟大”!

这么一看,就是薛宝钗从进了贾府开始,和整个贾府“联合”在一起,共同针对敌人林黛玉,想尽办法要干掉林黛玉!不然贾府不得安宁!

唉!这就是所谓的“高超智慧”!可笑!

《红楼梦》中,慈姨妈到底有没有跟贾母提过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事?

薛姨妈为“宝黛姻缘”保媒这件事,就是一句“顽话”而已,有必要当真嘛!后面的原文薛姨妈根本就没有亲自和贾母说过此事,这是无法改变的事实!

第五十七回后紧接着在第五十八回,老太妃已薨,一年之内不得筵宴音乐,庶民皆三月不得婚嫁。且说大观园中,因贾母、王夫人天天不在家内,又送灵去一个月方回。

第六十三回,贾敬在国丧期间无征兆的离世,家中的人始料未及,贾母得知贾敬去世,尤其悲伤!

贾琏在国丧和家孝期间,偷娶尤二姐,是犯了国丧和家孝,违反了封建伦理纲常!

在国丧和家孝期间,潇湘馆的婆子们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吗?敢这样明目张胆、肆无忌惮的去“散播谣言”吗?这种奴才就这么不懂“规矩”吗?难道想早点死吗?

《红楼梦》中,慈姨妈到底有没有跟贾母提过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事?

很多读者都非常关心“慈姨妈”是不是真的跟贾母提出了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需知薛姨妈作为男方薛蝌的家长时,是要主动提亲向女方邢家提亲的。而作为女方家长时,薛姨妈是不能像柳湘莲说的那样“岂有女家赶着男家要聘礼的”。薛姨妈的策略是放风试探,之前对“金玉良缘”是,之后对“宝黛姻缘”也是。

薛姨妈放风之后不久,贾府虽然是国孝、家孝不能成亲,但并不防碍定亲。正是在这期间尤二姐被凤姐带进大观园交给李纨处住下,然后再带着尤二姐见了贾母,贾母一句“一年后方可圆房”就算通过了,甚至尤二姐就此搬入了凤姐早已经准备好东厢房内。如果贾母贾政母子真的积极的想要给宝玉与宝钗、或者黛定亲,只需如王夫人和袭人所愿将宝玉挪出大观园即可。“宝黛姻缘”并非是不可实现的,只是此时贾府早已经失去了成就“木石姻缘”的意愿了。

紫鹃”试玉”除了将宝黛二人的“私情”暴露无疑,使得贾府人人都心知肚明之外,真的没有任何益处。并且引出薛姨妈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来继续试探贾母,最后的确试出了贾母根本早已经无心“木石姻缘”了。

不排除薛姨妈之后有可能旁敲侧击的对直接试探过贾母,即使薛姨妈的确从来没有在贾母面前直接或者间接提过“宝黛姻缘”,在贾府这个没有不透风的墙的地方,薛姨妈在潇湘馆里说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的话有堆丫头婆子们都听见了,这个消息早就像插上了翅膀一样飞到了贾母王夫人凤姐的耳朵里面。

总之就是贾府若有心,自然可以来请薛姨妈来为“宝黛姻缘”保媒的,到时候客居贾府的薛姨妈还能耍赖不成?除非薛姨妈真的准备和贾府翻脸直接搬走了,这怎么能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