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贾母到底属意于黛钗湘中的哪一个呢?

对家门世家来说,婚姻是什么?婚姻是巩固实力的棋子,是拓展人脉的手段,是扩张势力的方法。宝玉虽然是贾母的心肝宝贝,他的婚姻模式也依然不会改变。

初一开始,贾母当然最属意于林黛玉,当时,林黛玉出身高,父母俱在,林如海更是前途无量,但林家不属意宝玉,这从贾敏在介绍宝玉时的评价他就知道了。贾敏认为宝玉“顽劣异常,极恶读书,最喜在内帏厮混,外祖母又极溺爱,无人敢管”,可见,贾敏对这个侄儿并不看好。况且,宝玉是二房的次子,前程并不锦绣。只是后来贾敏去世,不得已托孤于贾府。但林如海活着,故林黛玉依然受欢迎,再后来,林如海去世,林黛玉就成了"风刀霜剑严相逼”。

后来,贾母将目光投向湘云,湘云虽父母双亡,但出身还在,两个叔叔还可依靠,所以贾母把湘云接到身边,后来黛玉出现,又将湘云送走,林如海死后,贾母再想与史府联姻,史府已经想要断尾求生,将湘云许配他人了。

而薛宝钗是贾母不得已的选择,湘云许人,黛玉已孤,贾母只好把手伸向宝钗。

《红楼梦》中,在宝玉的婚姻大事上贾母到底属意于黛钗湘中的哪一个呢?

贾母是看得上娘家的“金麒麟”史湘云,最早就是将湘云接过来与宝玉一起抚养的。贾母明显对“金麒麟”有意,在清虚观张道士提亲之后当场为宝玉指出“金麒麟”来。弄得黛玉立即怀疑宝玉和湘云会因“金麒麟”做出什么“不才之事”来,立马跟踪湘云到怡红院窗外偷听了宝玉和湘云的谈话。

史家看不上“混事魔王”不求上进的贾宝玉,湘云在黛钗湘中最小,史家却赶紧给人家相看了湘云定了好女婿,弄得贾母想都想不了。

贾母贾政拖着宝玉的婚事不定,当然是为了想找一个比薛宝钗更合适的。湘云是官宦世家小湘当然比宝钗强,宝琴虽说也是皇商薛家的女儿,但哥哥薛蝌正派,贾母愿意为邢岫烟做保山定亲,也是因为先看上宝琴美丽活泼想说与宝玉。薛宝琴的综合条件比湘云弱一些,但是此时贾母已经开始“退而求其次”了。贾母派人派船到扬州等侍了好几个月接林大姑娘进贾府的时候,林妹妹是探花林如海巡盐御史家的独生女儿,当然比父母双亡的依旁叔婶的候门小姐史湘云的背景又更好些。

然而之后林黛玉父母双亡、无家可归二进贾府,就早已经不在“宝二奶奶”的人选之列了。贾母对亲外孙女儿林妹妹的心疼是一回事,在贾母“掰谎”的时候就明确了“爱情”即私情是绝对与姻缘无关的。即使没有薛宝钗进贾府,贾母贾政母子最终也不会考虑用贾宝玉的婚姻大事来自我消化这个孤女林妹妹的。以关系到贾府前途的宝玉婚姻为代价,来做同情照顾娶了投靠贾府的体弱多病的孤女林黛玉的这种“慈善事业”,有可能吗?

87版结局贾母力挺“宝黛姻缘”是现代青年编剧们的“创新发明”自我想象,也是部分黛粉们的精神寄托自我安慰,如此而已。在婚姻这件事上贾宝玉是个滞销品,通篇能看上这个不求上进的“富贵闲人”的也只有投靠贾府的孤儿寡妇薛家和父母双亡无家可归的黛玉,再就只有下级官员傅试想将妹妹剩女傅秋芳嫁入贾府了。总之,在没落路上贾府和贾宝玉都没有某些观众读者想象的那么吃香!

薛姨妈对王夫人说了癞头和尚话,“金锁要拣有玉的方可配”,元妃端午节赐礼也暗示出属意“金玉良缘”。贾母贾政母子感觉薛宝钗“稳重平和”“我们家的四个女孩儿(三春黛玉)都不如宝丫头”,然而宝钗青春少女打扮装饰都太过俭仆素净、个性早熟冷静理性是缺少福气预兆,因而便把宝钗放在“大备胎”的位置上不即不离的让薛家傻等着。

“紫鹃试玉”薛姨妈放风愿意为“宝黛姻缘”保媒,就是薛姨妈对贾府的大胆试探,表示自己可以退出“金玉良缘”,结果贾府对“宝黛姻缘”之事毫无反应,“金玉良缘”似乎希望尚存。

宝钗搬出大观园后,王夫人凤姐知道一定是薛姨妈宝钗母子心中不畅了,所以就一起请宝钗仍旧搬回来住,被宝钗断然拒绝。这个时候元妃失宠、贾雨村被降级、贾母忧心大观园的安全管理大查赌继而大裁员撵出去十几个大小赌头,接着几天后又出了“绣春囊”之事,王夫人顺势抄检大观园清理怡红院撵走晴雯芳官等丫头,贾府已经是“山雨欲来风满楼”了,宝钗直接向王夫人凤姐建议关闭大观园省下这一外开销。

最后在四大家族面临政治形势的急转直下中,贾薛两家“抱团取暖”成就了“金玉良缘”的宿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