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了吗?
林黛玉是《红楼梦》中的重要人物,她的绝世才华令人惊叹,她的短暂一生以及她与表兄的爱情悲剧,又令天下痴男怨女扼腕叹息。读了《红楼梦》,很多人却不愿相信一个事实,那就是,黛玉虽赢得了宝玉的心,但她其实是输了许多东西。
黛玉与宝钗孰赢孰输,我都评论过许多次了。这次我从以下两个小片断去分析。
在亲情上,她输给宝钗。
王夫人是黛玉的亲舅妈,宝玉的母亲,可能是自己将来的婆婆。按理黛玉喜欢表兄宝玉,是应该与舅妈多亲近亲近的。黛玉是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应该懂得这个道理。可惜《红楼梦》中基本上没有黛玉与舅妈说贴心话的描写。倒是薛宝钗,却常常出现在姨妈身边,特别是金钏儿跳井那时刻,薛宝钗的行动,给姨妈极大的安慰。
在生活小节上,她输给了宝钗。
薛宝钗在其兄薛蟠带回来的土特产中,给了赵姨娘许多东西,令她非常高兴和感动。有人说这是宝钗的会做人,这样评价也没错。但黛玉第二次进贾府,把家乡带来的东西,分送了许多人及众姊妹身上,重点就是她的心上人表哥身上。对赵姨娘这类人,估计是没有的。
有人说,宝钗与宝玉成婚,最后宝玉却出家了,因为宝玉的心在黛玉身上。宝钗赢得了婚姻,却没有赢得宝玉的心。这个说法也是正确的。但事实结果胜于虚拟的想象,宝钗是名正言顺的二奶奶,"金玉良缘"完胜"木石前盟"。
黛玉连命都没有了,还算赢吗?
喜欢经典《红楼梦》,喜欢《红楼梦》人物故事评论,请关注我。
《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了吗?
谢悟空邀。
一场三个人的情感纠葛里,不可能有真正的赢家。所以宝黛之间并无胜败。只能说宝玉的心最终属于谁。
宝玉和黛玉不止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精神上有相似的叛逆与追求,以及对封建压迫的抵触和反抗,更有的是黛玉的灵魂始终与生俱来的香气,这一点是刻意制造无数巧合才能制成的“冷香丸”的宝钗,永远不可能抵达的性格魅力。黛玉是个一身诗意的女子,葬花这一情节,不止体现了她的敏感,脆弱,惹人怜爱,更多的是向世人宣说这个女子的高雅与独特。
而较于宝钗,只会终日端着大家闺秀的架子,却又外穿旧衣,内穿大红内衣的虚伪,黛玉性情知率真,宝钗几乎完败。
如果说黛玉仅仅只有高雅,与率真,也不见得那么独特不可取代。她还有一样好处是宝钗所不及,就是“有趣”。
话说,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有趣的灵魂万里挑一,就是这个意思。
黛玉嘴里的,携蝗大嚼图,因吃醋奚落宝玉“呆雁”,与凤姐说吃茶,在薛姨妈处借手炉之事说紫娟听话,却是意指宝玉听宝钗的话,细琢磨都深有意趣。
因为宝钗的横空介入,因为宝玉的多情与游移,黛玉和宝玉不止一次的吵架。
乃至于黛玉说“阻碍了你的好姻缘”,把宝玉气得眉青脸白,砸玉,黛玉哭得呕吐不止,二人闹得天翻地覆。
宝玉在别人面前脾气尚可,唯独黛玉吃醋他就大发雷霆,其实是因为着急。
而黛玉时时哭闹,并不是脾气不好,只为痴,只为日夜悬心。
相较于宝玉与宝钗之间平静温和的相处,宝玉与黛玉才是人在爱情里真正还有的样子。
在爱情面前黛玉始终做着执着的流露,而宝钗却始终懂得尽量克制。
爱谁,不爱谁,宝玉坚守了自己的心,但是娶谁,他却做不了一点点主。
而这些矛盾最终导致了悲剧的产生。
不深入红楼的人,大都只看得到黛玉的小性子,小尖刻,但如果是心住红楼的人,都不可能不喜欢这个真正灵魂含有香气的女子。
《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了吗?
千红一哭,万艳同悲,没有输赢,都是悲剧
《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了吗?
其实宝钗也不算是赢家。她虽然嫁给了宝玉,好像是赢了黛玉,实际上只是一个形式,她清楚的知道宝玉是爱黛玉的,宝玉心里并没有她,她内心的痛苦只有她自己知道,她嫁给的只是一个没有灵魂的躯壳。黛玉看似输给了宝钗,实际上她的灵魂已和宝玉和二为一,宝玉平时看似姐姐妹妹的和谁都好,实际上他的心里真正爱的只有黛玉一个人。
《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了吗?
谢邀!
感情世界里的胜败不是战争,不胜则败。宝钗和黛玉之间谈不上谁胜谁败。胜利和失败都是相对的。
宝钗和宝玉结婚了,金玉良缘终于战胜了木石姻缘,宝钗似乎宝钗胜利了。事实上宝钗得到的是宝玉的躯壳,而不是宝玉的灵魂。
在爱情的世界里,没有爱的婚姻是痛苦的。宝玉和宝钗的婚姻是不幸的。
宝玉和宝钗婚后念念不忘的还是林妹妹。宝钗的挫败感可想而知,黛玉即使死了,依然占据宝玉的心。从这点看,黛玉是胜利者。
黛玉得到了宝玉全部的爱。宝玉心中的万水千山任黛玉一一告别,黛玉即使死了也走不出宝玉的心。
黛玉活着的时候二人闹矛盾,黛玉哭着说:“你也不用哄我。从今以后,我也不敢亲近二爷,二爷也全当我去了。”
宝玉听了笑道:“你往哪去呢?”林黛玉道:“我回家去。”宝玉笑道:“我跟了你去。”林黛玉道:“我死了。”宝玉道:“你死了,我做和尚!”撕扇子那回,黛玉又说自己哭死了,宝玉马上接口,你死了,我做和尚去。宝玉这是对黛玉保证与黛玉的这份感情生死不渝。
宝玉信守对黛玉的承诺,抛弃宝钗出家为僧。宝钗独守空房,一生凄凉。
黛玉得到了宝玉的爱,宝钗始终没有得到。这是宝钗的失败!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润杨的红楼笔记!《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了吗?
我认为,《红楼梦》里,黛玉败给宝钗。林黛玉为什么在最后的婚姻上败给了薛宝钗?众所周知,宝玉的心里确实只有黛玉一人,他们俩性情是相通的;而宝玉始终把薛宝钗当成自己的小姐姐的。但不论怎样,曹雪芹安排,林黛玉在贾宝玉和薛宝钗结婚的时候死了,虽然,贾宝玉离家出走,最终,薛宝钗还怀了贾宝玉的孩子。
我们都知道林妹妹初进府时小心翼翼,而薛宝钗又何尝不是?林妹妹打闹吵架有贾母和宝玉来护着,而宝钗却没有人,即使得王夫人喜爱,若真犯了事,王夫人也定不会如贾母宝玉护黛玉般护宝钗,她跟本没有放肆的资本。因为她不是一个人,她还得保护母亲哥哥和香菱。因而她比别的同龄女孩想得更多,也只能更端庄,只能隐藏锋芒,一问摇头三不知。
林黛玉是贾母的外孙女,深得贾母百般宠爱,可终究有“寄人篱下”的孤独感,黛玉性格又是多愁善感的,使她没法有与她同样遭际的史湘云那般洒脱。黛玉骨子里虽然是个本真纯良的女孩,可有时候惯在人前使小性,动辄言语相讥,睚眦必报,贾府上下总有人觉得说她尖酸刻薄。如果不是贾母考虑林黛玉小小年纪就成了孤儿,又处处觉得对不起林黛玉的母亲,在爱情方面,林黛玉和薛宝钗在当时人们的眼里,薛宝钗胜券在握。
薛宝钗虽然进贾府较林黛玉晚,但薛宝钗为人平易近人,美丽大方,温和谦让,赢得了贾老太太,王夫人的欢心。会做人办事的薛宝钗为了讨好王夫人,面对金钏的跳井而亡居然可以世故冷漠到跟王夫人说,丫头是在井边玩耍不慎落入井中的。黛玉呢,性情乖戾,一言不合就哭哭啼啼,贾母曾将她和宝玉视为“小冤家”。 关键黛玉身体柔弱,放在谁眼里,都不愿意自己的孩子娶个“病秧子”回家的吧。
在整个大观园中林妹妹常有贾母和宝玉的疼爱,还有王熙凤的逢迎。而宝钗在众多女孩子中脱颖而出却只能是靠她自己。因从小无父,哥哥薛蟠又是一个无赖,所以她早被默许成了家里顶梁柱,因此她只能更争气。薛宝钗对每个下人极尽照顾,很少露出自己的喜怒哀乐,甚至在金钏跳井后,却反去安慰王夫人,被别人解为虚伪冷血。可是,我认为,我们读《红楼梦》,要考虑当时的社会背景,如果拿封建社会的三从四德的标准衡量,薛宝钗近乎完美无缺。
在史湘云搬进大观园却没钱起诗社时,是她细细给湘云说,助她办螃蟹宴借此咏螃蟹的。请注意,她是独自给她说的,“你家里你又作不得主,一个月通共那几串钱,你还不够盘缠呢。这会子又干这没要紧的事,你婶子听见了,越发抱怨你了”她想到的是湘云的情况和这样做的后果,也顾及到了湘云自尊心。而且出咏螃蟹的妙招,解了湘云当前紧迫。这样的事情只有薛宝钗做到,林黛玉尖酸刻薄、自私,不会这样做。
在林妹妹生病时也是她及时送燕窝去看林妹妹,而当知的是林妹妹对宝钗平时最多的是讽刺。在第四十二回,众人行酒令,林妹妹不小心说漏西厢记中句子。宝钗把林妹妹叫到蘅芜苑说到“你跪下,我要审你”之后说了许多语重心长的话。试问宝钗真的是无聊装圣母吗?薛宝钗是一个心地善良的女孩子,有很高的修养,能够控制自己的情绪,能站在对方的角度考虑问题,难能可贵。
《红楼梦》中有这么一段颇有意思:宝钗有一个“芳龄永继”的金项圈,正好配贾宝玉“仙寿恒昌”的通灵宝玉,我认为,曹雪芹安排,冥冥中天注定,贾宝玉和薛宝钗的结合,是天生一对,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爱情故事,只是一个美妙绝伦的神话故事。
我们都说宝钗虚伪,一心想要金玉良缘,却忘了她也是一个正好青春的女孩子,她也期待爱情。因为她必须要顾全大局,所以她不能像林妹妹般只顾风花雪月,吟诗作对。甚至她都不敢拥有小性子,因为她知道她暂居在贾府,有人给林妹妹买账却没人给她买账。她的美更透着尘世烟火气。薛宝钗和贾宝玉,人世间能够建立家庭,生儿育女是真实存在,而脱离肉体,做神仙,却荒诞不经。
当每个人都感叹宝黛爱情时我们或许忽视了,宝钗,她也有爱过。一次宝钗去宝玉处,正值宝玉午睡。袭人有事出去随手放下绣了半截的宝玉肚兜。宝钗坐在宝玉旁边拿起袭人刚绣的肚兜,一边替宝玉赶苍蝇。却听宝玉幽幽的说道“说什么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试想此刻的宝钗,心里一定是极痛的。她也只是个少女,手里绣着他最贴心的肚兜,这是她与他最亲密的接触,耳中却听到他如此的冰冷话语,可她不能发脾气也不能哭。那个男子不钟情,哪个少女不怀春。
一部红楼真真假假,于作者痴言痴语中幻出了人间百态。大多数人都对那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林妹妹给予了同情与怜爱。爱她心较比干多一窍,爱她三百六十日的泪,爱她自身的高洁,爱她与宝玉的纯真爱情,而对宝钗却冠上了奸诈的骂名。就是现代社会,我们知道爱情只是在电视剧里面,那些痴男怨女海誓山盟,动人心魄。但现实生活,柴米油盐酱醋茶,是每个人需要面对的现实。
平心而论,薛宝钗确实更符合贾宝玉找对象的要求:温和贤惠而又识大体。有封建女子的闺房形象,更有才女的气质。规劝宝玉读正经书,将大观园与下人劳作,以开源节流,让我们领略到薛宝钗的确是一个颇有见地的姑娘。综上所述,我的结论是,《红楼梦》里,林黛玉败给了薛宝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