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薛宝钗真的总远着宝玉了吗?
怎么说呢,宝钗对宝玉的感情,更接近姐弟情。宝钗做事知道进退与分寸,这与她年龄较大,且阅历丰富有直接关系。
所谓的远近只是相对的,从来都不是绝对的,黛玉与宝玉倒是亲近,可是却失了本该有的分寸。如果黛玉有宝钗的知分寸,宝黛姻缘又如何能够早早的就闹的沸沸扬扬,又何至于引起王夫人的不满。
王夫人反对玉玉配,极力撮合金玉良缘,不正是宝黛过于亲近,引出了不该有的风言风语,让王夫人对黛玉有了看法。王夫人作为舅母,没有任何针对黛玉的动力,但作为母亲对未来可能的儿媳妇,就不可能没有要求了。
很多人都认为宝钗拆散了宝黛姻缘,而看不到宝黛二人自己的责任,宝钗的行为举止得体大方,正符合做母亲的对儿媳妇的要求。
宝钗与宝玉保持距离,避免不必要的嫌疑,也有宝钗待选入宫的原因,一入深宫很可能就再也出不来了,何必惹没来头的是非。
《红楼梦》,薛宝钗真的总远着宝玉了吗?
薛宝钗内心理智的声音也许在对自己说“应该远着宝玉”,可是少女宝钗其实是情难自禁的有接近宝玉。
宝钗初进贾府时十三、四岁,已经是一个能干管家的早熟小少女了。在宝钗眼中宝玉和黛玉却是一对从小在一起长大的、常常哭哭笑笑打打闹闹的小表弟妹。 “金玉初识”或者让宝钗的内心起了微妙的变化,眼前这个俊美的表弟或者就是自己的终身伴侣,宝钗从此更加观注宝玉,甚至很自然的对宝玉产生了一份对未来家庭生活的期待。
宝钗也感觉到了,癞头和尚交代过的“有玉的方可配”的少年宝玉眼中流露出的对她火辣辣的热情,宝钗对自己的美丽和才华都是有自信心的。 宝钗喜欢宝玉更多的是因为所谓“姻缘”命定的机缘巧合,宝钗因为自己与宝玉可能有的姻缘之份光明正大主动要求看“通灵宝玉”、劝宝玉读书、送捧疮药给宝玉、让莺儿打络子把玉络上、绣肚兜都是大大方方的行事。
宝钗不但没有“总远着宝玉”,宝钗还跟与宝玉总是纠缠不清、常常不忘怼自己小表妹黛偶尔互怼一下。不仅如此,宝钗还学着自己的姑舅表姐调侃过黛玉“求佛”。钗黛在最初阶段“互怼”,宝钗不但回怼了黛玉。宝钗在互怼中还出手掐了黛玉的小脸蛋儿。 《红楼梦》前80回通篇没有看到贾府中的任何一个长辈、太太、奶奶、姐妹们和丫头子们敢对贾母的“心肝儿肉”黛玉动手拧一把小脸蛋儿的。
第八回、薛姨妈和宝钗嘱咐宝玉别喝冷酒,宝玉便立即改过,黛玉吃醋了。正好雪雁送手炉来,说是紫鹃怕姑娘冷。
原文:黛玉笑道: “也亏你倒听他的话,我平日和你说的,全当耳旁风,怎么他说了你就依他,比圣旨还遵些!” 宝钗也明白,黛玉是含酸明怼宝玉、暗怼自己,然而宝钗却抱以沉默。接下来李嬷嬷又上来阻止宝玉吃酒,黛玉又怼上了李嬷嬷,此时宝钗出手了。
原文:宝钗也忍不住笑着把黛玉的腮上一拧,说道:“真真这个顰丫头的一张嘴,叫人恼不是,喜欢又不是。”
宝钗此时内心的潜台词当然是“这个小毛孩子、小丫头片子还吃起醋来了呢!”,此时的“宝姐姐”感觉胜卷在握,绝对是在大比分领先优势之中对“颦丫头”小女童林妹妹轻敌骄傲了。 第二十二回、“元妃省亲”之后,贾母亲自捐资为宝钗过十五岁生日。宝钗对宝玉讲《醉打山门》中“寄生草”一段,宝玉赞宝钗“无书不知”,黛玉的醋劲又来了。
原文:林黛玉道 “安静看戏罢,还没唱《山门》,你倒《妆疯》了。” 宝钗听了黛玉说宝玉,也只是看戏。 第二十五回、宝玉的脸被贾环烫了,凤姐李纨宝钗齐齐来到在怡红院中探望,黛玉一个人也走过来怡红院探望宝玉。凤姐当着李纨宝钗的面调侃黛玉“吃茶”后大家一齐离开,宝玉却留下黛玉,宝黛二人拉着手正要说话,宝玉和凤姐就都被魔魇住了。
被魔魇的凤姐宝玉姐弟两人在大观园内喊打喊杀的一阵闹腾,然后便昏迷不醒生命垂危。 正当贾府被搅得一片混乱,主子们都束手无策之际,癞头和尚与跛足道人神奇的飘然而至,并对贾政老爷说:因为“通灵宝玉”被声色货利所迷不能灵验了,贾府中的凤姐宝玉才会被魔魇住,待我们持颂“宝玉”显灵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
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持颂“通灵宝玉”之后,凤姐宝玉果一日好似一日的,渐渐醒来知道饿了,贾母、王夫人才放了心。 众姐妹都在外间听消息,林黛玉先念了一声“阿弥陀佛!”,此时宝钗却笑而不言,接着却调侃黛玉求佛“又要保佑人家病痛,都叫他速好。又要管人家的婚姻,叫他成就。” 黛玉红了脸,啐了一口道:“……再不跟着好人学,只跟着凤丫头学得贫嘴烂舌的。”一面说一面摔帘子出去了。
宝钗笑黛玉求佛“要管人家婚姻,叫他成就。”,是唯一一次学着凤姐主动发起对黛玉的当众调侃。第二十八回、元妃赐下独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宝玉要看宝钗戴上的数珠儿,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看呆了。宝钗不好意思起来,黛玉进门来打“呆雁”宝玉。
原文:薛宝钗道“呆雁在那里呢?我也瞧一瞧。”
黛玉从扬州奔父丧归来,黛玉自己也已经是十二岁的青春美少女了,黛玉骂宝玉《装疯》时,宝玉已经闻到了黛玉身上的青春期少女荷尔蒙分泌旺盛发出的自然体香“香玉”之香。黛玉打“呆雁”是在宝黛“共读西厢”初定情和黛玉作《葬花吟》宝玉解释了“不开门”的误会之后,黛玉对宝玉在感情上正步步紧逼之时。
然而这时可以说都还是宝钗仍然占据了“主场”优势,被贾母和元妃看好。黛玉对宝钗的吃醋,宝钗也并不放在眼里,根本不与黛玉争执。反倒是黛玉叹息着自己没有“什么金什么玉的”是“草木人儿”,抱怨着宝玉“见了姐姐、忘了妹妹”。第二十九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捧了一盘子道士们进献的法器来,其中有一个金麒麟,贾母说眼熟好像谁家的孩子戴了一个,宝钗说史大妹妹有一个,比这个小一些,探春就说还是宝姐姐有心。
原文:黛玉冷笑道: “他在别的上头心还有限,唯有这些人带的东西上,他才是留心呢。”宝钗听了,便回头装没听见。
此时的宝钗面对黛玉仍然是淡定的。 第三十回、清虚观打醮张道士说亲之后,宝玉在潇湘馆中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后,宝黛二人又和好了。 宝玉说宝钗像“杨妃”,宝钗借丫头靛儿找扇子怼了宝玉“素日和你嘻皮喜脸的丫头们,你该去问他们去。”黛玉见状得了意,宝钗再怼宝黛二人“负荆请罪”,直怼到宝黛二人羞红了脸。
这一次面对宝黛二人的突然大闹,又迅速和好,宝钗真的开始有些急躁情绪了。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宝钗送棒疮药时,听袭人说是薛蟠挑唆的,回家问了哥哥。薛蟠说宝钗看宝玉有玉,想到“金玉”的事处处护着宝玉,宝钗听了气得哭了一夜。 宝玉挨打后,黛玉也来怡红院探望宝玉。黛玉眼睛哭肿了像桃子,宝玉不放心黛玉,就支开袭人让晴雯去看黛玉。晴雯替宝玉送了旧帕子给黛玉,黛玉对着宝玉送来的“定情信物”脸热心动,连夜作“题帕三绝”。
第二天黛玉一早在怡红院门口守望,看到宝钗经过时,见她无精打彩似有哭泣之状,与往日大不相同。
原文:(黛玉)便在后面笑道: “姐姐也自保重些儿。就是哭出两缸眼泪来,也医不好棒疮!” 面对黛玉的刻薄,宝钗并不回头,一径去了。 第三十五回、黛玉在怡红院门口守望一早,看到来来往往的人一波波的去探宝玉。紫鹃来叫黛玉,黛玉回潇湘馆逗鹦哥去了。
薛姨妈宝钗母女一起到怡红院看宝玉,正遇上凤姐陪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也来看宝玉。宝钗贾母当众开启了“互赞”模式。跟着贾母又帮着宝玉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宝钗叫莺儿用金线络上了“通灵宝玉”。 此时黛玉已经得了宝玉的“定情信物”旧帕子,宝钗已经用金线络上了“通灵宝玉”, 此后钗黛再无“互怼”了。第三十六回、宝钗绣肚兜听到宝玉的梦呓“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她怔了。 宝钗在怔了之后,很快就平静了。这个曾经离丧的早熟少女宝钗,她早已被生活磨砺出了冷静理性。就算再次面对生死大事,宝钗知道“人死不能复生”过多的表现出伤感无益,最重的是要安顿好眼前活着的人。
面对宝黛的“私情”,宝钗选择了绝对的沉默,正如她对无意撞见过的丫头小红的“私情”守口如瓶”。 宝钗少年丧父,她早已明白了命运的无常,知道生活唯有不随遇而安、也明白等待和坚守的意义就是不论世事变迁我只做好自己。 “不离不弃,永龄永继。”就是任凭苍海桑田,做好自己坚持到底。
《红楼梦》,薛宝钗真的总远着宝玉了吗?
千古绝唱《红楼梦》,
宝黛之恋情意浓。
黛玉葬花花心死,
宝玉出家家己空。
唯有淑女薛宝钗,
冷眼旁观红楼中。
心中虽然爱宝玉,
表明则无动于衷。
莫道人间恩爱好,
有情无情总是空!
《红楼梦》,薛宝钗真的总远着宝玉了吗?
没有,嘴上说的远着,实际上身体可是近着,不断的去探望聊天,丫鬟们都烦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