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贾母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儿都是谁?
《红楼梦》第三十五回,贾母曾如此夸过宝钗:“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乍听之下,好像贾母夸宝钗简直把贾府四春都比下去了,可怜的黛玉在贾母那里已经没有一点位置了。但事实果真是如此吗?
贾母口中所说的“我们家四个女孩儿”,我们知道一定有迎探惜三春,那么第四个是指谁呢?是元春还是黛玉?一直存在争议,其实只要稍加分析,答案并不难猜。
一、元春已经是皇帝的妃子,不可能拿来比较
我们都知道,元春刚出场的时候已经入宫了,后来更是被加封贤德妃,且被特许回家省亲。在那个时代,讲究的是“天地君亲师”,元春虽然是贾府出去的女孩,但她已经今时不同往日,是贵妃了,见面就不能先论家中身份了,要先论国礼。
所以,元春省亲的时候连贾母都要跪下迎接,贾母如此守礼如此精明世故之人,怎么可能将元春跟家里的女孩子放在一处进行比较呢?她不仅不敢,也不会把这么做,因为元春已经既入了宫,成了妃子,就不是贾家的人了,她更不可能将元春跟宝钗这样“别人家的孩子”相提并论,否则就是“犯上”的罪过了。
所以,贾母说的我们家四个女孩,显然是迎探惜三春和黛玉,因为黛玉在她的心中,早已默认是自家人了。
二、贾母其实是非常喜欢黛玉的,所以把她当成自家人
贾母对黛玉的疼爱,贾府上下是人尽皆知的,所以凤姐在黛玉刚进府时,就不无奉承:“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也许王熙凤的这个玩笑,正是黛玉成为贾家自家人的暗示。
如果不是贾母正有此意,凤姐敢这么开玩笑吗?相比之下,凤姐是宝钗的亲表姐,按理说她应该和宝钗更亲近才对,可书中并没有看到凤姐和宝钗说笑的场面,反而凤姐经常拿黛玉开心。
其实凤姐除了有真心喜欢黛玉“真性情”的因素之外,剩下的就是为了、讨贾母欢喜了。另外,贾母对黛玉的关爱还体现在很多情节中:给黛玉零花钱;提醒王夫人黛玉屋子的窗纱不翠了;多次亲自探视黛玉……所以贾母夸赞宝钗,更多的是对客人家的孩子的一种客套话罢了。所以在夸赞宝钗的同时,暗示了黛玉才是自家的女孩儿。
三、贾母希望黛玉和宝玉可以结合
从黛玉刚进府,贾母就默许她和宝玉同起同坐,以及称呼他们是“小冤家”,可以清楚地感觉到贾母是支持宝黛之间的爱情的。她又怎么会不清楚,自从薛家一住进贾府,甚至散播“金玉良缘”,害得她宝贝外孙女儿整天“风霜刀剑严相逼”?但她因为王夫人的缘故,才不好直说,甚至以礼相待薛姨妈母女。
清虚观打醮的时候贾母一边拒绝跟宝钗一样15岁女孩的婚事,一边说谁家穷给点银子就可以了,其实后者不就是在说黛玉吗?在公众场合里充满爱意地说过“只有两个玉儿可恶”,而对金玉良缘却从来不理会,其实无论是王夫人还是薛姨妈亦或宝钗,都是明白的。
所以,贾母口中的四个女孩,是迎春,探春,惜春和黛玉,这句话也透露了贾母对黛玉的疼爱,她早把黛玉当成亲孙女一般看待,这句话是贾母说给薛姨妈听的,所以也隐约透露出贾母对钗黛的不同态度。她把黛玉看成自家孩子,而宝钗则永远是客人。
在贾母心里,黛玉早已经跟嫡亲的孙女没有区别,甚至对黛玉要好过三春,文中最初还说过“迎,探,惜三个孙女儿暂且靠后”,“饮食起居,一如宝玉”。简单的一句话,透露的是贾母对黛玉最细微的关怀和疼爱,对宝钗的客气和疏远。
作者:芙蓉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名著故事。
《红楼梦》中,贾母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儿都是谁?
谢谢邀请!
夸人的话凤姐一出口就显出水平高,比如说她夸老太太头上的瘪窝,没那个瘪窝,拿什么盛这么大的福呢?但是,宝钗比起凤姐来,就逊色了许多。
这回夸人的话是宝钗先起的头,她来了一句:“我来了这么几年,留神看起来,凤丫头凭他怎么巧,再巧不过老太太去。”这话说出来,就特别不讨巧,一是以贾母的身份,她需要宝钗这样夸吗?一个孙辈的亲戚夸她有多少的份量呢?所以宝钗这对贾母的番夸完全没有意。另一方面,她打压了凤姐,属于贬一个扬一个,显然也不得凤姐开心。
贾母自然不需要宝钗夸,但是,贾母显然也不能不接宝钗的话,贾母就回答得很巧妙:“我如今老了,那里还巧什么。当年我象凤哥儿这么大年纪,比他还来得呢。他如今虽说不如我们,也就算好了,比你姨娘强远了。”
贾母这话有几重意思。第一重,很不谦虚地说,我当年年轻的时候确实是巧,比如今的凤哥儿巧。第二重,凤哥儿虽然赶不上当年的我,但是,凤哥儿比王夫人强多了。贾母说这话的时候,口气里透着的全是自豪感。
看着他们这样说话,宝玉不乐意了。宝玉认为论会说话的话,当数凤姐姐和林妹妹了。他是什么时候都不想冷落林妹妹。可是,贾母并没有接宝玉的话,而是接着说了这么一句话:“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的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
贾母这话你如果认真去看,看了就会想笑,有点像小孩子赌咒发誓的味道。“不是我当面奉承”,“千真万真”,贾母什么时候如此说过话?她越是要强调的东西,越是在口气里透着生分和客气。至于你当不当真,那是你的事。在座的各位大概也听得有些不对头,连一向木讷的王夫人都跟着表白,帮着解释:“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她越是这么说,越是让人觉得假。而且老太太背地里跟她说,而不是跟她们说,就显得更加无处佐证。
那么老太太说的“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究竟是哪四个呢?迎探惜肯定是没有问题,剩下一个到底是元春还是黛玉?贾母说这话的时候,元春早就贵为皇妃,一方面她不再是“女孩儿”,另一方面,她也不再是“我们家的”,以元妃的身份,贾母不能把元妃称作“我们家女孩儿”,所以,另外一位,毫无疑问是黛玉。这也从侧面证明贾母一直疼惜黛玉,早就将她视为自家人。
刘心武先生在解读《红楼梦》的时候,把“我们家四个女孩儿”认为是包含元春,并且认为这是贾母嘲讽宝钗,因为元春都已贵为皇妃了,怎么可能不如宝钗呢?但我认为说的“我们家四个女孩儿”不包括元春,却同样表达了贾母对宝钗只是口头上的客套,实质上并不认同。就像我妈口中永远说别人家的孩子好一样。
我是苏小妮,喜欢我回答请点击关注和分享!《红楼梦》中,贾母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儿都是谁?
感谢邀请。
应该是排除了大姐贾元春。
迎春,探春,惜春,还有女儿的女儿黛玉。
对于贾母史太君来说,尊贵如公主般的独生女儿贾敏远嫁姑苏品貌出众的探花郎林如海,因路途遥远而疏于往来,后英年早逝。
贾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恸是可想而知。她把外孙女接来身边亲自抚养,看见外孙女就象看见自己的女儿一样,也是在寄托慈母对女儿的思念。
对于黛玉这份特别的感情,让晚年痛失女儿的贾母在心底忘了这是林家姑娘不是贾家姑娘。
早期初到贾府的小黛玉被贾母宠溺到和自家爱孙没有男女之嫌,同吃同睡。两熊孩子放一块统一好管理的意思。
通观全书,贾母是不会有心促成宝黛的木石之缘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长远。爱孙宝玉混世魔王,外孙女黛玉率性而为。两个人结婚后,诗酒茶乐的日子可以过,面对人生的变故,柴米油盐,人情世情怎么办!
所以后来书里风姐说金玉良缘的时候,贾母和王夫人极力赞成。后来王夫人偷偷把从袭人那里听到的关于宝黛多年的秘密告诉贾母,贾母还自责自己不该从小放任宝黛两个亲密无间。
但是贾母不会想到,无论你怎么样呵护宝贝外孙女,给她吃人参养荣丸,穿最好的衣服,住最好的房子。希望她健康快乐。其实都不用,她最想要的是表哥贾宝玉,愿得一心人,白头不相离。
贾母如果爱对了,行使你大家长的权威,把宝玉许给她,遂了她的意 宽了她的心,从此以后好好吃饭,好好睡觉,多愁多病,就会变成多喜无病了。
《红楼梦》中,贾母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儿都是谁?
自然是指迎春、探春、惜春和林黛玉,因为黛玉长住贾府,在老太太的认知和待遇上,已同三春,甚至是高于三春。
没有人会认为是元春,因为:
1女子出嫁从夫,理论上已不是贾家人,而是皇室之人,看贵妃归省时,贾政的奏对就知道。
2已经是妇人,不再是女儿。
3借贾母个胆子,她也不敢说皇室的贵妃不如一个商贾之女,何况是她亲自教养的,当然更不愿意说,这是她最大的荣耀。
《红楼梦》中,贾母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儿都是谁?
贾母夸宝钗的这句"我们家是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到底是谁?刘心武老师说是贾家四春,其实是一种误读。其中迎春,探春,惜春自然没有问题,但把元春加上去,就不大合适了。
老太太夸宝钗这句话是在第三十五回,当时贾元春已经贵为皇妃,自古天地君亲师,元春身为皇家人,自然为君,按照礼节,贾母见了还要跪拜,她怎么敢说元春不如宝钗呢?
既然另一个女孩儿不是指的贾元春,那么指的是谁呢?当然指的是黛玉,虽然贾府里还有另一个女孩儿贾巧姐,但是贾巧姐太小,辈分又低,还不足以拿出来于宝钗比较。倒是黛玉,无论从学识上还是从年龄上,都与宝钗旗鼓相当,不分轩仲。
在贾家,林黛玉虽然也是客人,但是贾府从来把他当做自己人
第二十二回,宝钗生日,在贾母上房设宴,作者写到参与宴会的人“只有薛姨妈是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而当时林黛玉赫然也在位上,并且是第三位点戏的。可见作者把黛玉归在了贾府女孩儿之中。
第七十五回,王熙凤抄捡大观园,把薛宝钗单独挑出来不抄捡,原因是薛宝钗是客人,对林黛玉却如其他姐妹一样,毫不客气地抄检,可见王熙凤也是把黛玉当成贾家人的。所以贾母口里的四个女孩儿指的是三春加黛玉
《红楼梦》中,贾母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四个女孩儿都是谁?
第三十五回,贾母和薛宝钗展开了互夸的模式,薛宝钗夸贾母赤裸裸,贾母夸宝钗很心机。结果当然是贾母胜出。可也随之留下了一个谜题,贾母口中说的她家“四个女孩儿”都指谁!贾母没说透,使得夸奖变得尴尬起来。
贾母道:“提起姊妹,不是我当着姨太太的面奉承,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全不如宝丫头。”薛姨妈听说,忙笑道:“这话是老太太说偏了。”王夫人忙又笑道:“老太太时常背地里和我说宝丫头好,这倒不是假话。”贾母夸奖薛宝钗评价之高很罕见。她说从她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薛宝钗,也就是薛宝钗冠绝群芳之意。问题是贾母话中“四个女孩儿”到底指谁?站在贾母角度,明显是指林黛玉、贾迎春、贾探春、贾惜春。当时贾家也就只有这四个女孩,这话仿佛没有疑问。问题是贾母的表述方式存在争议。
第一,贾母用“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形容,等于将林黛玉算家里人。其实这并不是贾母第一次如此表达。
(原文第二十二回)至二十一日,就贾母内院中搭了家常小巧戏台,定了一班新出小戏,昆弋两腔皆有!就在贾母上房排了几席家宴酒席,并无一个外客,只有薛姨妈、史湘云、宝钗是客,余者皆是自己人。
贾母当林黛玉自己家人,当薛姨妈、宝钗母女是外人,脂砚斋发现此点后批语【庚辰双行夹批:将黛玉亦算为自己人,奇甚!】此次借“四个女孩儿”再一次表态林黛玉是自己家人,薛宝钗是外人,老太太这话特别耐人寻味。看似夸奖薛宝钗,实则有点拒人千里。
而且,这话起因源自薛宝钗夸贾母,偏偏踩了王熙凤,当面说王熙凤巧不过贾母去。宝钗也是昏了头,这句夸赞不但不高明,反令贾母和王熙凤都尴尬。
贾母认为自己没必要得到这样的夸奖,她在贾家的地位和经历,王熙凤根本没法比。拿王熙凤和贾母比较,谈不上夸奖。而王熙凤被无辜贬低也是尴尬,一声不吭表明她有点不开心。贾母随后说“四个女孩儿”将“嘴巧”的林黛玉算成“我们家人”表示亲密,王熙凤作为贾母嫡长孙媳妇,更是“我们家人”。当时一群人,就只有薛宝钗母女是外人,外人说人家家里人,这话中意思细想就尴尬了。
第二,贾母说“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还有一种说法。可以包含林黛玉,也可以不包含。她模棱两可的表述使得“四个女孩儿”不同人有不同的理解。如果将“四个女孩儿”当成元、迎、探、惜贾家四春也未尝不可。有人觉得元春贵为贵妃,不应该被提起,其实并不是。贾家深以元春为傲,不但经常提起她,还以她做榜样。比方元春晋升,人人面上有得意之色。探春算众人生日,也毫不避讳说到贾元春福气大。掣花签时也提到了元春…所以,贾母这“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完全可以理解成“元、迎、探、惜”。起码薛姨妈有点受宠若惊,急忙说“这话老太太说偏了”。
其实,无论贾母话中“四个女孩儿”说谁,薛宝钗都是尴尬的。包含林黛玉的话,薛宝钗是外人尴尬。包含贾元春,拿贵妃和她比更让她尴尬。贾母这种不说透彻模糊的话最要命。如果贾母真心夸宝钗,应该说“我们家里现在这几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才对。单单拿出来“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老太太也太狡猾了。这种夸人,能把人夸死,反正我是不希望如此被夸奖!您觉得呢?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收藏: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新颖的红楼视角!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
【石头记】周汝昌校订批点本80回本 ;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
【清·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