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莺儿和宝玉说悄悄话,宝钗为何恰好出现了?

这是《红楼梦》第三十五回的事情。宝钗的丫鬟莺儿受袭人委托,过来帮宝玉打几根络子。打络子的时候,袭人吃饭去了,宝玉一边看莺儿打络子,一边和她说话。

先是问莺儿的年纪、本姓,然后聊到了宝钗。这时候,莺儿说出了那句后来被认为是给宝钗招黑的“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

宝玉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

宝玉果然被提起了兴趣,想要详细了解。但是宝钗来了,打断了对话。

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

宝钗来了之后,话题重新转回打络子。

宝玉忙让坐。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宝玉和莺儿在说悄悄话,宝钗来了,是巧合还是特意?这说不准。

有可能是巧合。宝钗来看宝玉,刚好碰上莺儿在打络子,如此而已。

也有可能是特意。莺儿来替宝玉打络子的事,宝钗是知道的,因为袭人得让宝玉向宝钗提出这个请求,再由宝钗向莺儿下这个指令。宝玉向宝钗提要求的时候,贾母也听见了,加了一句嘴说:“好孩子,叫他来替你兄弟作几根。”那么,因为贾母说了这句话,宝钗对这件事比较上心,先把莺儿派过来,自己吃完饭了也赶过来看看情况,也是很正常的。

但除此之外,有没有另外的可能呢?为什么这一段有人认为是给宝钗招黑呢?

宝钗身边的丫鬟,大家印象深刻的只有莺儿,说她是宝钗的心腹也差不多吧。和莺儿有关的情节不是很多,遗憾的是,在这些情节里,莺儿的表现似乎总不大能给人好印象。

在第五十九回,莺儿乱折柳枝编篮子,春燕提醒莺儿,自己的姑妈管着这些花草,这样乱折她会有意见。结果莺儿说了一大通理由,意思就是别人不可以乱折,她可以,因为平时宝钗这一边就没要过什么花草,现在就算折一点,看护的人也不好意思说什么。

这话是不是让人觉得这丫头很不懂事呢?总不能自己反客为主说别人不能介意她乱折花木啊。后来,春燕姑妈果然有些不高兴,莺儿察觉到了,就随口推托说是春燕自己折了柳枝,求她编篮子。结果惹得春燕姑妈和母亲追着春燕一场打,整个过程乌烟瘴气。

张口就说谎,虽然后来澄清是开玩笑,但还是没有挽回失控的局面,无端连累了春燕。这样的莺儿,是不是会让人摇头呢?

在第八回,宝玉去看宝钗,两人第一次交换看了通灵宝玉和金项圈,“金玉良姻”第一次出现在读者面前。在这个过程中,莺儿的表现也很奇怪,给人的整体感觉就是很多嘴很八卦,完全没有一个懂事的丫鬟该有的样子。详细分析可以看我之前回答的《<红楼梦>中,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是宝钗授意的吗?》。

王熙凤曾经用“ 有其主必有其仆”来形容探春的丫鬟侍书。在一般读者的印象中,宝钗和莺儿和关联可比探春和侍书的关联密切多了,为什么莺儿就没有学到宝钗那样的谨言慎行,“不关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知”呢?

或许有另一种可能,当莺儿多嘴八卦的时候,就是表明“关己事”的时候?丫鬟莺儿不可能和宝玉有什么关联,除非她传达的“己事”,其实是代主人宝钗所传达的。

用这样的角度去看莺儿打络子时宝钗刚好进来的情形,感觉就有点像当初宝玉宝钗交换看金玉时的情形了,有一种不是很说得通的刻意。

首先,当然是那让人费思量的“宝钗的好处”了。书里没有说是啥,有人猜测,大概就是宝钗的性情、才华、持家能力之类。但是。如果是指这些,何必说是“世人都没有”的,而且是宝玉都不知道的?这些明明就是大家都知道的宝钗的优点啊!而且还搭了一句“模样儿还在次”,现在说的是谁娶了宝钗谁就有福了,莺儿准备向宝玉透露哪里有福,如果说的是品性才能什么的,扯上模样干什么?

接下来的描述更让人觉得有些怪。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弄得宝玉“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好好的说话就说话,怎么就弄得这么暧昧呢?就算莺儿的仪态弄得宝玉有点心猿意马吧,又关宝钗什么事,怎么会“那更提起宝钗来”?还追问莺儿“好处在那里?细细告诉我听”。

除非,莺儿一边说宝钗的好处,一边做出让宝玉心猿意马的情态,从而让宝玉自然地把这种情态跟“宝钗的好处”联系起来了。那么,这种别人无从知道的好处是什么,虽然没有明说,却也难免让人可以联想到了——闺阁之乐。

如果真是这样,那确实是不能明说的。于是,在这紧要关头,宝钗恰到好处地出现了。

如果要用这种挑剔的眼光去看这段情节,宝钗的表现也是有点怪的。

一来先说一句“怎么这样静悄悄的”——如果真的静悄悄的,她这样说着话进来,是不是有点突兀呢?打破这种安静似乎也有些不大礼貌啊,这不大像行事周全的宝姐姐的作风。而且,如果真的静悄悄的,那么是否意味着刚才宝玉和莺儿的话她都听到了?不管莺儿的意思是什么,在背后这样议论主人都是不大得体的,宝钗很讲究礼法,怎么会对此若无其事呢?

怎么看,都觉得这句话有点像信号,就跟第一次和宝玉交换金玉时,叫莺儿去倒茶那样,似乎莺儿听到信号,就知道要开始说话或开始闭嘴了。

接着又问莺儿“打什么呢”——明明就是她派莺儿过来打络子的,怎么还问这一句,不显得有点多余吗?哪怕问一句“打得怎么样了”也自然一点啊。

然后就说打这些没趣,直接建议打个络子把宝玉那块玉络上——这又有些怪了,之前不管是袭人、宝玉,还是贾母,让莺儿来打络子,都没有指定说要络那块玉。莺儿过来的时候,问宝玉要打装什么的络子,宝玉也只是说随便每样都打几个。之后他们具体讨论了扇子、香坠、汗巾,从头到尾都没有提到那块玉。怎么宝钗一来就建议打装玉的络子?宝姐姐不该这么多管闲事的啊。这是否可以理解为,宝钗对这块玉,比宝玉自己还上心,还念念不忘呢?

最后,宝钗还就如何为这块玉的络子配色提出了具体意见——这一段本来可以很好地体现宝姐姐的才华,但是最后的结论是杂色不行、大红不行、黄色不行、黑色不行……只有金线最合适,金包玉?难怪会有人想到“金玉良姻”啊。结合前面一连串的古怪,这种联想也不能完全算是牵强啊。

所以,《红楼梦》里的这一段,说是给宝钗招黑,也不是没有道理的。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红楼梦》中,莺儿和宝玉说悄悄话,宝钗为何恰好出现了?

第三十五回、莺儿一边在给宝玉打汉巾络子,一边跟宝玉聊天。

原文:宝玉道:“宝姐姐也算疼你了。明儿宝姐姐出阁,少不得是你跟去了。”莺儿抿嘴一笑。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莺儿笑道:“你还不知道我们姑娘有几样世人都没有的好处呢,模样儿还在次。”宝玉见莺儿娇憨婉转,语笑如痴,早不胜其情了,那更提起宝钗来!问他道:“好处在那里?好姐姐,细细告诉我听。”莺儿笑道:“我告诉你,你可不许又告诉他去。”宝玉笑道:“这个自然的。”正说着,只听外头说道:“怎么这样静悄悄的!”二人回头看时,不是别人,正是宝钗来了。

很显然莺儿这次对宝玉说宝钗的“好处”,当然跟第八回“金玉初识”时一样,是在为“金玉良缘”助力呀!这时宝钗来,话题被打断了。

原文:宝玉忙让坐。宝钗坐了,因问莺儿:“打什么呢?”一面问,一面向他手里去瞧,才打了半截。宝钗笑道:“这有什么趣儿,倒不如打个络子把玉络上呢。”一句话提醒了宝玉,便拍手笑道:“倒是姐姐说得是,我就忘了。只是配个什么颜色才好?”宝钗道:“若用杂色断然使不得,大红又犯了色,黄的又不起眼,黑的又过暗。等我想个法儿:把那金线拿来,配着黑珠儿线,一根一根的拈上,打成络子,这才好看。”

于是莺儿用金线络上了“通灵宝玉”。

紫鹃为“宝黛姻缘”操心,莺儿为“金玉良缘”操心,这都是很正常的事情。紫鹃和莺儿都是服侍小姐的“副小姐”,将来小姐出嫁时要做陪房跟小姐一起嫁到夫家的。像紫鹃和莺儿这样的贴身丫鬟与小姐是天然的“命运共同体”,就如凤姐与平儿、王夫人与周瑞家的、邢夫人和王善宝家的。

黛玉为了“金麒麟”跟踪湘云到怡红院,站在窗外偷听宝玉与湘云谈话。宝钗为了“金玉良缘”识通灵、羞笼红麝串、送棒疮药、奉承贾母比凤姐更巧、让莺儿用金线络上“通灵宝玉”。少女黛玉和宝钗为了自己的青春情愫,在意自己喜爱的少年宝玉一举一动,这当然也是很自然的事情。第二十九回宝玉第二次摔玉,与第三回第一次摔玉最大的不同,是这一次黛玉已经不再是旁观者,而变成了参与者。

第二天农历五月初三,黛玉为自己剪了玉上的穗子很是后悔,然而黛玉内心笃定的想法是肯定是只会由她自己再去为“通灵宝玉”做一个新的穗子。

原文:只是昨儿千不该万不该铰了那玉上的穗子。管定他再不带了,还得我穿了他才带。

可是在宝玉第二次摔玉的仅仅两天之后,第三十回、农历五月初四就发生了宝玉“调戏母婢”金钏儿。王夫人撵走金钏儿,当然是因为她的言语挑逗宝玉,但不得不说也是因为宝玉在两天前的摔玉和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宝黛二人这一通的闹腾也让王夫人在这两天一直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宣泄。

农历五月初六第三十二回、第三十三回,王夫人撵走金钏儿之后两天金钏儿投井、接着琪官事发。贾政暴怒之下打宝玉,当然与金钏儿投井有直接关系。

农历五月初七第三十五回,在宝玉挨打之后,贾母不但赞美了宝钗,还帮着宝玉求宝钗打络子。

原文:贾母又说道:“好孩子,叫他来替你兄弟作几根罢。你要人使,我那里闲着的丫头多着呢,你喜欢谁,只管叫了来使唤。”个人以为,这是贾母在清虚观打醮之后的态度大转变在怡红院里当众向薛姨妈宝钗示好,当然和宝玉第二次摔玉引发的一系列事件触发了贾政王夫人夫妻的暴怒有直接关系。宝玉挨打后,贾母表面上非常霸气的威胁儿子贾政要带着娘儿们回南去,内心却已经开始与端午节前元妃赐下独宝玉宝钗相同礼物的表态在趋同了,毕竟贾府中不可能有一个人是愿意宝玉砸玉真伤了贾家的“命根子”~通灵宝玉的。

贾母在怡红院中对宝钗的当众赞美“千真万真,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对宝钗也是再一次的鼓励。

更何况是贾母这天上午亲自出面托付了宝钗给宝玉打络子的事儿,此时宝钗心领神会下午便紧随在莺儿到怡红院为宝玉打络子的莺儿之后再次来到了怡红院,宝钗亲自配了金线络上“通灵宝玉”,刚刚挨打后第二天还扒在床上动不了窝的宝玉高兴得“拍手笑”。

宝钗配好的金线络上“通灵宝玉”后,贾府里从此再无人提起过“宝黛姻缘”。宝玉第二次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黛玉也从此剪断了“宝黛姻缘”本就渺茫的希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