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到底谁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心耳神意”?
麝月是红楼梦中留在贾家最后一个丫头,贾宝玉离家出走后,唯有麝月留在薛宝钗身边。对麝月来说留下来未必是好事。但她为了留下来,也是付出很多。
麝月六十三回非常罕见的得到一支花签,连晴雯都没有。花签注释“开到荼蘼花事了”。贬义,非常不吉利的词。贾宝玉偷偷藏了。麝月之前并不出头,五十回后出场越来越多,到王夫人抄检大观园整顿怡红院时,众人才豁然发现麝月不声不响竟然在王夫人心中和袭人并列,她凭什么?荼蘼花开百花凋零。抄检大观园从晴雯开始致使群芳离散,这一切与麝月会有关系么?还真有点。
晴雯判词:霁月难逢,彩云易散……风流灵巧遭人怨,寿夭多因毁谤生。红楼梦中唯有麝月是月,她在判词中明显与晴雯对立。所以我一直认为王夫人派在怡红院潜伏在贾宝玉身边的最终眼线是麝月。正是因为麝月汇报了晴雯等日常的言行,造成晴雯被撵走含恨而死。
关于此点,林之孝家的也有证言。六十三回,林之孝家的当着贾宝玉的面教训贾宝玉就说她房中的几个大丫头除了贾母房中的就是王夫人房中的:
林之孝家的笑道:“这才好呢,这才是读书知礼的.越自己谦越尊重,别说是三五代的陈人,现从老太太,太太屋里拨过来的,便是老太太,太太屋里的猫儿狗儿,轻易也伤他不的.这才是受过调教的公子行事。”袭人、晴雯是贾母房中人,麝月等自然就是王夫人房中人了。
麝月当然不至于毁谤晴雯,王夫人一早看不上晴雯的模样行为,害怕晴雯在贾宝玉房中作妖,也怕其他丫头在贾宝玉面前烟视媚行。王夫人派人盯着是一定的。比较起来,袭人、晴雯都出自贾母房中,王夫人不信任,唯有麝月最可能被王夫人安排。所以麝月几乎与晴雯形影不离,只要有晴雯的地方一定有麝月。而晴雯所有言行,也是麝月汇报给王夫人。有人质疑抄检大观园前王夫人说根本不认识晴雯,怎么可能!晴雯在贾宝玉房中五年八个月,一直是重要丫头,之前贾母房中又是贾母所赐。王夫人若不认识,也不配为人母了。
晴雯被撵,麝月难逃“我不杀伯仁伯仁因我而死”嫌疑。至于为何不报告袭人,袭人是麝月师傅,带麝月极好,麝月对晴雯有样学样,两人做得事相同。告了袭人等于告自己,麝月绝不傻。晴雯被撵走,麝月出头,荼蘼花开,大观园群芳离散开始。晴雯、司棋、芳官等小戏子、四儿、薛宝钗、贾迎春……八十回结束,大观园几乎走了一半的人。
晴雯之前为了吓唬麝月大冬天冻病了。胡太医用常规剂量的药本可药到病除,贾宝玉偏偏说女儿受不得,换了常用王太医给减了药,造成晴雯硬挺着,又病重不要命的补了雀金裘,其后看似痊愈却落下病根,抄检大观园前又病了,被撵走后一病不起。而被撵原因,是前几天晴雯让贾宝玉装病逃学的事被王夫人知道,否则以晴雯是贾母的人,王夫人都忍了她几年,不至于因小失大撵走。晴雯让贾宝玉装病,此事除了几个大丫头别人不知道,袭人绝不会在王夫人面前扯老婆舌落下坏印象,那么告诉王夫人的一定是她自己的心腹眼线麝月!
根据脂砚斋批语最后只有麝月留了下来。
【庚辰双行夹批二十回:闲闲一段儿女口舌,却写麝月一人。袭人出嫁之后,宝玉、宝钗身边还有一人,虽不及袭人周到,亦可免微嫌小弊等患,方不负宝钗之为人也。故袭人出嫁后云“好歹留着麝月”一语,宝玉便依从此话。可见袭人虽去实未去也。】
【庚辰双行夹批二十一回:……宝玉有此世人莫忍为之毒,故后文方有“悬崖撒手”一回。若他人得宝钗之妻、麝月之婢,岂能弃而为僧哉?此宝玉一生偏僻处。】
麝月送走了大观园中所有群芳。唯独自己留了下来。这是曹雪芹赋予她的使命。麝月的行为未尝是坏的。她只是执行了该做的工作。所以原文并没有太过贬斥她,还给了她袭人第二的说法。但贾家富贵她留下可以享福,贾家败落了还留下就是受苦了。可见曹雪芹对麝月还是前有不满,令她在贾宝玉“抛弃”宝钗出走后陪着薛宝钗,至于结局如何,宝钗无所依靠,只能像甄士隐妻子一般带丫头靠女红度日,麝月陪着宝钗也是受苦。
【文/君笺雅侃红楼】
欢迎关注:君笺雅侃红楼,每天为您带来更多红楼故事!
本文资料重点引自:
【脂砚斋重评石头记】80回本
【红楼梦】通行本120回本
《红楼梦》里,到底谁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心耳神意”?
答案是袭人。《红楼梦》里,到底谁是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心耳神意”?这一段话的出处:
《红楼梦》里第七十七回,王夫人亲自赶走了晴雯、芳官、四儿等人。当时王夫人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也是个不怕臊的。他背地里说的,同日生日就是夫妻。这可是你说的?打谅我隔的远,都不知道呢。可知道我身子虽不大来,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儿呢。难道我统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第一个原因:王夫人给袭人上涨工资公开准姨娘地位,可见袭人在王夫人心目中的地位。
王夫人对王熙凤说:“明儿挑一个好丫头送去老太太使,补袭人,把袭人的一分裁了。把我每月的月例二十两银子里,拿出二两银子一吊钱来给袭人。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只是袭人的这一分都从我的分例上匀出来,不必动官中的就是了。
第五十一回写到,袭人的母亲病重,要回去看望,王夫人叫来王熙凤,“命酌量去办理。”王熙凤按照王夫人吩咐的“以后凡事有赵姨娘周姨娘的,也有袭人的”贾府给的丧葬费标准,就是按照姨娘的标准发放四十两白银。
袭人回家的装扮:半日, 果见袭人穿戴来了,两个丫头与周瑞家的拿着手炉与衣包。凤姐儿看袭人头上戴着几枝金钗珠钏, 倒也华丽,又看身上穿着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葱绿盘金彩绣绵裙, 外面穿着青缎灰鼠褂。
“桃红百子刻丝银鼠袄子”是王夫人送的,“百子”特显眼,说明了王夫人对袭人的期盼,早日生子。
第二个原因:袭人是一贯的给王夫人打小报告,正如宝玉的奶妈李嬷嬷所说的,“这屋里谁不是袭人拉下马的?”
晴雯被撵走:宝玉直接质问袭人:咱们私自顽话怎么也知道了?又没外人走风,这可奇怪! ……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第三个原因:逻辑分析王夫人这一句话:“我的心耳神意时时都在这儿呢。难道我统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
心耳神意的目的是看护好宝玉,那么王夫人心目中最好的看护人选是谁,
我们看看金钏死后宝玉被贾政给狠狠的打了一顿,主要原因:
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贾环搬弄是非,诬告宝玉逼死金钏儿。
这件事后,跟着宝玉的焙铭把情况都告诉给了袭人,但奇怪的是,后来袭人去见王夫人时王夫人问过为什么宝玉会挨打,可袭人并没有说实话。
袭人理解金钏的死,王夫人是有主要责任的,宝玉挨打不能说金钏的,也不能说和这有联系的薛蟠,薛蟠是王夫人的人。
袭人她把罪责推到了宝玉身上,和勾引他的人。王夫人听了她这话,就更喜欢她了,然后她说希望王夫人让宝玉能够搬出园子,王夫人就非常吃惊,忙问是不是宝玉和谁作怪了,这时候袭人就说到重点了,说园子里的姐妹们都大了,尤其是黛玉和宝钗是姑表两姨姐妹,所以还是要有一些男女之分的,免得人们说闲话。这可正中王夫人下怀。所以,连连称呼袭人”我的儿“多达三次。
最后王夫人给了袭人一个承诺:“……你今儿既说出了这样的话,我就把他交给你了,好歹留心,保全了他,就是保全了我,我自然不辜负你。”
这样王夫人把宝玉交给袭人,等于在宝玉身边安插了自己的心腹。再来回味这一句
“难道我统共一个宝玉,就白放心凭你们勾引坏了不成”那么王夫人安插在怡红院的“心耳神意是袭人,这个背后袭人的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