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母为何不惩罚紫鹃?
贾母为什么不惩罚紫鹃?
贾母是荣国府内的最高统治者,纵观整部《红楼梦》,可见过贾母去亲自训斥、惩罚过哪个低等的仆人吗?
答案是没有。
荣国府不发生大事,根本不需要贾母去亲自处理。惩罚下人这种小事,更不值得贾母去操心。
贾母在荣国府这个公侯府第生活了五十几年,宅斗的那一套她早就玩得如火纯青。贾母说的任何一句话,都有明确的目的。而且这位老人精说话收放自如,她总会在不经意之间,把她的目的表达出去。
紫鹃这姑娘的情谊,不过就是豪门贵妇宅斗的一块垫脚石……
一.面对突发事件,贾母首先要做的是理清头绪
紫鹃这丫头去试探贾宝玉的心思,并没有事先并没有同任何人商量过。
也就是说,这是一起突发事件。
面对一起突发事件,贾母应该怎么做,这极考验一个大家族领导人的领导水平。
当仆妇把宝玉的事情向贾母汇报时,这位最高统治者马上就会明白,一定是出大事了。
因为如果在宝玉身上出一些小事,比如宝玉被烫,都是仆人为宝玉收拾好之后,才告诉给贾母知道。
众人急忙把贾母请来,要的就是荣国府的这位最高统治者,来做定海神针,而不是要她来添乱的。
这一点贾母必然心知肚明。
无论发生任何事,贾母首先要做到的,是稳定众人的情绪:
谁知贾母王夫人等已都在那里了。贾母一见了紫鹃,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忙道:“并没说什么,不过说几句顽话。”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嗳呀了一声,哭出来了。众人一见,方都放下心来。
①无论是在荣国府的财产,还是在仆人的选用方面,王夫人都想独立做主,很多事情她都瞒着贾母。
但在这一刻,王夫人根本没有瞒住贾母的意思,贾母同王夫人,几乎是在同一刻,得知宝玉发痴狂。
很明显,王夫人作为一个家族的当家主母,根本不合格。越是在关键时刻,王夫人这个愚蠢的女人,越是起不到任何作用。
所以此刻,稳定众人心神,要靠贾母来做!
②如果当时就惩罚紫鹃,根本于事无补,只能添乱。
所以贾母需要弄清楚的,是事情真正的来龙去脉。当时的紫鹃只是一个十几岁的小丫头,面对这样大的场面时,她根本没有去说谎的可能性。
可事情的转换就是这么快。
当宝玉见到紫鹃时,他就从一种糊涂、半死的状态,直接清醒了过来。
宝玉的清醒,意味着其他事情都可以放缓去处理。
③此时贾母依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但是,作为一个世家公子,无缘无故地发痴做癫狂状,绝对不是一件什么好事。
依照荣国府仆人的那些破嘴,一定会把这件事情有模有样地学出去,在添油加醋的把这件事情编成一件奇闻。
有时候众口铄金,积毁销骨,有些话传多了,自然就会有人相信。
一个动辄会发癫痴狂的公子哥,一定会影响整个荣国府的声誉。
此时贾母急需要做的事情,是要为宝玉挽回声誉。至于是否处理紫鹃,并不着急,还要看一下事态的发展。
可事态的发展,一定大大出乎了贾母的意料……
二.有些事只能看破不说破
有些事真的只能看破,不说破,就比如贾宝玉对林黛玉的痴情。
贾母便拉住紫鹃,只当他得罪了宝玉,所以拉紫鹃命他打。谁知宝玉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顽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①为了降低这件事情的影响,贾母所做的一切,都是依然按照宝玉是个小孩子来处理的。那一刻贾母仿佛已经忘记,那时的宝玉大概十五岁左右,根本不小了。
同丫鬟生了气,就直接把丫鬟拉过来打一顿,这真的是只有小孩子才能做出的事情。
可很多人并不能看出贾母的深意!
紫鹃这丫头,可是一个漂亮的小姑娘,稍不留神就会给宝玉带来不好的影响。
既然是小孩子做的,必然是直抒胸臆;既然是小孩子的想法,必然无关风化。
贾母的做法,比王夫人听到了金钏儿同宝玉的谈话后,直接把金钏儿撵出去的做法,不知要高明多少倍!
②此刻贾母在流泪,恐怕能让贾母流泪的,就只有贾宝玉和林黛玉这对心肝宝贝了。
贾母心心念念的,从来就是让她的孙子去娶外孙女,贾母是宝黛婚姻坚定的支持者。
可面对王夫人,贾母也必须退让三分,有时候事缓则圆,贾母要选择一种稳妥的做法。
贾母是个爱看戏的人,《孔雀东南飞》她一定看过,因此她完全明白,一个女子如果不被婆婆所喜,命运将有多悲惨。
贾母是宝黛婚姻的坚定支持者,那谁又是他的坚定支持者呢?
王夫人吗?王夫人心心念念的是金玉良缘,同贾母根本就是离心离德。
李纨呢?
王夫人是她婆婆,就直接导致了,她根本不敢违背婆婆的意思做出任何表态。
王熙凤呢?
王熙凤会支持贾母,但她也不敢明着同王夫人作对,因为王夫人毕竟是她的亲姑姑。
此时贾母又何尝不是一个孤家寡人?
她的孤独和无奈又有谁知。
③紫鹃说林黛玉要回苏州家去,这是对宝玉的一种试探,更是明着要求宝玉对黛玉作出坚定的承诺。
紫鹃对黛玉的忠诚,胜过了《红楼梦》中任何一个丫鬟。
此时的紫鹃,用自己的忠诚,替贾母完成了一个不可能的任务。
那就是在王夫人面前,证明了林黛玉的不可代替性。
④紫鹃只是开了一句玩笑,就能令宝玉癫狂、人死了大半个。
如果黛玉真的嫁给他人呢?
如果王夫人真的逼着宝玉成就金玉良缘的话,那么后果如何?
此时就可见端倪。
王夫人是宝玉的生母,恐怕王夫人这个生母也不敢拿宝玉的生命,去赌金玉良缘。
⑤这时的贾母会选择惩罚紫鹃吗?
答案是有可能。
因为紫鹃毕竟把玩笑开大了,此时有薛姨妈在场,当着薛姨妈这个外人的面,对紫鹃薄施惩戒,可以体现一个大家族的规矩与体统。
可是当薛姨妈一开口,贾母的会立刻改变想法,她绝不会再选择去惩罚紫鹃……
三.明里暗里的宅斗
本来事情已经在贾母的安抚下结束,可薛姨妈偏偏不合时宜的插了一句嘴:
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刺刺的说一个去,别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冷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①此时可以分析一下薛姨妈的心态,她是铁了心的要促成金玉良缘。所以把宝玉对黛玉的痴情,硬要说成兄妹间的亲情。
宝玉喜欢谁,在薛姨妈眼里一点都不重要。在薛姨妈的眼里,宝玉的痴狂就是小孩子在闹脾气,吃两剂药就好了,根本不用去管。
②有时事情就怕联系着去想,《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发生在第57回。前面的第56回,薛宝钗正式成为了大观园管理三人组中的一员。
这足以证明薛家联合着王夫人,把金玉良缘,又往前推了一步。
③而这时的贾母呢?
她绝不能再退!如果再后退,金玉良缘真的就会传得满城皆知。薛家可以不要脸,反正这家人也从没要过脸。
可荣国府和贾宝玉不能,他们要脸。
这时贾母不仅不能惩罚紫鹃,还要给这个丫头脸面,这样就能让众人看清楚,风到底往哪边刮。
所以紫鹃非但没有受到任何处罚,反而能留在怡红院中继续服侍宝玉,直到宝玉病好。
而黛玉那里呢?
贾母派去了她最信任的二号丫头,琥珀去服侍。这给了黛玉极大的脸面,琥珀这丫头除了贾母之外,她可从未服侍过任何人。
贾母还借机说了一句话,除了林黛玉,大观园中谁也不许姓林,以后也不许让林之孝家的进园来。
贾母的所作所为都看似可笑,却意味深长。
这是贾母信任紫鹃、同时也是信任黛玉的宣言。
豪门贵妇就是这般过日子,说话、行动都充满了各种暗示与心机。紫鹃这丫头用她的忠诚,在宝黛婚姻与金玉良缘的夹缝中,刚好得到了喘息的机会,这一次她未受到任何惩罚,得以全身而退。
贾母为何不惩罚紫鹃?
其实宝黛之间有情,贾府之人早已心知肚明。读者认真仔细阅读《红楼梦》原著排列出故事情节的时间顺序会发现,所有关于贾母力挺“宝黛姻缘”的情节都发生在宝玉与姐妹们奉旨入住大观园的头一年端午节之前。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西厢记妙词通戏语、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元妃省亲”后,二月二十二宝玉和姐妹们奉旨入住大观园。三月初桃花盛开,宝黛二人挑花树下“共读西厢”初定情。仅仅几天之后,凤姐便调侃黛玉“吃茶”论及“宝黛姻缘”,之后片刻凤姐宝玉就被魔魇。凤姐宝玉被魇后的第四天,癞头和尚跛足道人来到贾府当众持颂“通灵宝玉”,宝玉显灵救了凤姐宝玉性命,三十三天后凤姐宝玉完全康复。
凤姐宝玉刚刚完全康复仅仅几天之后,四月二十五因为晴雯不给黛玉开门,黛玉看见宝玉送宝钗出怡红院,黛玉误会宝玉。四月二十六芒种节黛玉独自葬花、作葬花吟“三月香巢已筑成,梁间燕子太无情。”,宝玉来找黛玉发誓,黛玉说人家有“金的”“玉的”。
四月二十七元妃赐下独宝玉和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黛玉说宝玉“你见了姐姐,忘了妹妹。”。宝钗羞笼红麝串,黛玉手绢子打“呆雁”宝玉。
端午节前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张道士提亲,贾母说“宝玉不宜早婚。五月初二宝玉潇湘馆内摔玉,黛玉剪了玉上的穗子。五月初三贾母薛蟠生日宴上哭诉“我这老冤家,遇上两个不醒事的小冤家。”。五月初四宝黛自己和好,宝钗讥讽宝黛“负荆请罪”。
(五月初五)端午节,五月初六宝玉挨打,晴雯代宝玉送旧帕子给黛玉。
五月初七,上午宝钗在怡红院内当众奉承贾母“凤丫头再巧,也巧不过老太太。”,贾母也夸赞宝钗“我们家四个女孩儿都不如宝丫头”向薛姨妈示好。之后贾母又代宝玉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当天下午宝钗就亲自配了金钱,叫莺儿打络子把“通灵宝玉”络上了。
五月底宝钗绣肚兜,听见宝玉梦呓:“和尚道士的话如何听得!什么是金玉姻缘,我偏说是木石姻缘。”。
直到宝钗绣肚兜为至,一切都发生在“元妃省亲”之后,二月二十二宝玉与宝钗姐妹们奉旨入住大观园后的仅仅三个月时间里。
此后贾母、凤姐都再无支持“宝黛姻缘”的表现,凤姐也一样。
春季宝玉与众姐妹奉旨入住大观园,当年的冬季贾母就独宠新来的宝琴,凤姐说要为宝琴“做媒”,明确否认了之前关于“宝黛姻缘”的表态,好在薛姨妈当场就说了宝琴已经许了梅䎐林家。
在元宵节家宴上,凤姐因为黛玉“越礼”当众给宝玉“喂酒”提醒宝玉“别喝冷酒”,接着贾母“掰谎”重申贾府绝对不会允许“私情”存在。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慧紫鹃情辞试莽玉、慈姨妈爱语慰痴颦”,这是入住大观园一年之后,元宵节刚刚过去、初春“紫鹃试玉”了。原因当然是黛玉对“宝黛姻缘”似乎已经被唯一可能的支持者贾母和凤姐否定极度焦虑,看看贾母的反应。
原文:贾母一见了紫鹃,便眼内出火骂道:“你这小蹄子,和他说了什么?”紫鹃忙道:“并没有说什么,不过说几句顽话儿。”谁知宝玉见了紫鹃,方嗳呀了一声,哭出来了。众人一见,方都放下心来。贾母便拉住紫鹃。只当他得罪了宝玉,所以拉紫鹃命他打。谁知宝玉一把拉住紫鹃,死也不放,说:“要去连我也带了去。”众人不解,细问起来,方知紫鹃说要回苏州去一句顽话引出来的。贾母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
贾母的怒火在听说宝玉发病是因为紫鹃的玩话“黛玉要回苏州”就立即转怒为悲、再转悲为淡定,轻描淡写一句宝玉有“呆根子”,薛姨妈这时赶紧给贾母递梯子。
原文:薛姨妈劝道:“宝玉本来心实,可巧林姑娘又是从小儿来的,他姊妹两个一处长了这么大,比别的姊妹更不同。这会子热刺刺的说一个去,那说他是个实心的傻孩子,便是心肠的大人也要伤心。这并不是什么大病,老太太和姨太太只管万安,吃一两剂药就好了。”
薛姨妈如此默契的配合贾母,为什么?当然是为了掩盖元宵节家宴上贾母刚刚洗过地,马上又要遮不住了的“宝黛私情”。
贾母怎么可能在这个节骨眼惩罚紫鹃?这个节骨眼上,要的就是“大事化小 小事化无”呀!
过来人薛姨妈心知肚明,没过多久贾母做保山薛姨妈为薛蝌定下了邢夫人的侄女邢岫烟,接薛姨妈就潇湘馆放风愿为“宝黛姻缘”保媒”。
这是成就“宝黛姻缘”的绝佳时机,宝玉为黛玉发痴贾母王夫人当然更是心知肚明,只要贾母坚持贾政会孝顺、王夫人唯有“从夫”。
可是,可是,可是,贾母热心于为薛蝌邢岫烟做保山,却无视了宝玉的痴情、黛玉的苦情,对“两个玉儿”的痛视而不见 听而不闻,贾母又一次使用了老祖宗绝技“揣着明白装糊涂”。
为什么呀!
因为贾母真的已经从内心放弃了“宝黛姻缘”,这就是“紫鹃试玉”的现实结果。
“紫鹃试玉”之后一年半,中秋节前八月十二、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八月十五中秋节,黛玉湘云二人联句“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作出自身命运的谶语。
中秋节后几天晴雯等被撵走,第二天晴雯亡故、宝玉作“芙蓉女儿诔”,宝玉在黛玉提示之下改了一句“茜纱窗下,我本无缘。黄土笼中,卿何薄命。”成为宝黛命运的谶语。
此时已是《红楼梦》第七十八回“老学士闲征姽婳词、痴公子杜撰芙蓉诔”,距两年半之前的二月二十二宝玉与众姐妹奉旨入住大观园,已经过去了整整两年半时间了。
宝钗在这年八月十二抄检大观园之后第二天搬回薛姨妈处。再过半年宝钗就满十八岁了,仍然没有等来任何关于“金玉良缘”的消息。
同样也没有“宝黛姻缘”的任何消息,因为对自己感情婚姻前途的焦虑黛玉的病情越来越沉重了。不管是“人参养荣丸”,还是“燕窝粥”都治不好黛玉抑郁难言的情伤。
“如花美眷,似水流年……”
大观园中,宝黛钗的青春岁月“似水流年”。
“如花美眷”的黛玉在最疼爱她的外祖母的呵护之下,苦苦焦熬着一年睡不足十晚的日子,继续着对老祖宗贾母为她的婚姻大事做主的无望的盼望。
荣国府里一家子三辈子孙们陪着老祖宗奢华享乐,一天一天在彻底掏空最后的财政基础。直到“元妃省亲”两年半之后,凤姐病了荣国府当家人王夫人已经找不出一枝像样的人参。
老祖宗贾母拿出一大包上好的人参,可是年深月久“糟朽烂木”徒有其表已经失去了药力。贾府如是、贾母也如是,上上下下无所作为。
荣国府内唯一的身体力行的改革者小三姐贾探春,在老宗祖亲自主持大查赌打板子撵走婆子、太太王夫人亲自主持抄检大观园撵走丫头之后,对李纨、宝钗、湘云和宁府当家人尤氏说了。
原文:“咱们倒是一家子亲骨肉呢,一个个不像乌眼鸡似的?恨不得你吃了我,我吃了你!”
贾母为何不惩罚紫鹃?
谢邀,题主的问题发生在巜红楼梦》的五十七回,故事的主人公不是黛玉却是她的丫环紫鹃。
而且是“慧紫鹃情辞试忙玉”这出戏可以说紫鹃亲自导演的,说用了她一番心思不为过的。紫鹃先是借题发挥,听雪雁说宝玉哭,便放下针线,故意说前几天给黛玉送燕窝的事,乘机把宝玉往设计好的路上引。
“在这里吃惯了,明年家去了,哪里有这闲钱吃这个。”借此不经意透露出黛玉要回苏州的事。使痴情宝玉诱他深陷其中。
当然紫鹃宝玉一问一回中间还有许多回合,水到渠成,听到心上人将要离他回家,宝玉如头上响了炸雷,立马呆傻了。待晴雯将他拉回怡红院时,眼也直了,嘴也斜了。
戏唱到这,戏动静闹得有点大了,不仅让紫鹃彻底明白了宝玉的心思,也使所有人都知道了黛玉在宝玉心中的分量。
试出了宝玉真心,目的达到了,惊动了老祖宗,贾母给紫鹃一顿大骂,她一点不后悔。
那么,视宝玉为命根子的贾母,放在其他下人身上,这样招惹了宝玉,决不会就这样只是骂了几句,牵出了惹这大的事,居然没有任何处罚的话题。
这样不外乎,其一,宝玉黛玉从小一起长大,之间有感情,贾母心里明白,但那个时代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互悦,自由恋爱是被当时社会唾弃和耻笑的。
他们的婚姻是目前提不到日程上的,所以贾母有些话不便说和不能说。
如果在此时惩罚了紫鹃,对二玉的关系,影响也不是很好。
另外,在红楼的四大丫环中,紫鹃是那个最不显眼的一位,重情重义,她对黛玉如袭人对宝玉一样,心中就一个“痴”字,这贾母不会看走了眼,老太太轻易不舍得处罚她。
在林黛玉没入贾府之前,紫鹃是贾母身边一个二等丫头,名喚鹦哥。
只所以由二等丫头一跃成为贾府中站在头排的“四大丫头”,难得可贵的是紫鹃的重情重义,贾母才叫她服侍心肝宝贝黛玉,改了名,提了级,加了薪。
紫鹃的情义表现在贴心上。黛玉这人,是不太好相处的。敏感,心眼多,稍不如意,便使小性儿,生闷气,流眼泪,身体本来不怎么样,从小就是没离开药,侍侯她的人紫鹃,那也是处处心细,事事留意,一点马虎不得。
处罚了紫鹃对黛玉有所伤害,贾母深深了解她这个外孙女。黛玉一般人的话听不进去,可偏紫鹃的话,她听得进,就是有时反驳,嘴上说的挺硬气,到后来还是听这小丫头的。
紫鹃对黛玉情义还表现在,真心是为林姑娘考虑,维护林黛玉的利益,宝玉身边又是宝钗又是宝琴的左右转,紫鹃担心林姑娘婚事,恨不得叫老太太马上拍板定下。
所以说贾母一看宝贝大孙子宝玉没啥大问题,权当紫鹃好心办错事,以她对紫鹃的了解和信任,也就不了了知了。
我是芬芳,随笔生香。要了解《红楼梦》中的故事,请关注我哟。
贾母为何不惩罚紫鹃?
《红楼梦》第五十七回中,紫娟以黛玉要离开贾府回苏州的谎言试探宝玉,不仅试出了宝玉,也试出了黛玉,更是出贾母,当然还有薛姨妈。
宝黛两人相爱,若说谁将两人的情感看得最真最透,只有紫娟。她知道宝黛两人惺惺相惜,难分难舍,却不总归会发乎情止乎礼,不敢越雷池半步,仅仅维持精神层面的恋爱。紫娟一直看在眼里,可是年复一年,黛玉越发大了,身体也每况愈下,林家又没有人,即便宝黛两人情深义重,但毕竟两人都是经过当时贵族教育成长起来的,她们若要结合也要经过家长的同意,经过明媒正娶。
这问题可能一直搁在紫娟心里,老太太越发老了,若有一日撒手人寰,舅舅舅妈谁能指望?所以,在经过贾母要宝琴生辰八字一事后,紫娟决定出招了。
“慧紫鹃情辞试忙玉”就此登场,宝玉一听紫娟称黛玉要回苏州,两眼便直了,手脚也冷了,话也不说了,李妈妈掐着也不疼了,已死了大半个了!
紫娟同袭人来到怡红院时,贾母王夫人等已在那里,贾母刚见到紫娟,恨不能挖心啖肉,眼内蹦出火来骂:”你这小蹄子,你跟她说了什么?“,紫娟便将事情原委一五一十告诉了贾母,原本怒不可歇的贾母便
流泪道:“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又向紫鹃道:“你这孩子素日最是个伶俐聪敏的,你又知道他有个呆根子,平白的哄他作什么?”原本要打杀紫娟的贾母为何情绪转变如此之快?而且面对宝玉如此状况不惩罚紫娟?当然是有缘故的:
首先,紫娟因为是黛玉的婢女,此时已被宝玉视为黛玉的化身,见到了紫娟才代表黛玉没有回苏州。所以宝玉一见到紫娟便拉住不放手,贾母王夫人无奈还只能让紫娟服侍他,另外派琥珀去服侍黛玉。如此情景,贾母如果还要惩罚紫娟,那估计也要宝玉的命了。
其次,贾母感激紫娟良苦用心。贾母宠爱怜惜黛玉是众所周知的,贾母有意“木石姻缘”也是有的,但黛玉身体素质每况愈下,贾母即便再爱黛玉也总要为自家宗祠考虑,贾母初见宝琴时那种喜欢是真的喜欢,也许对于贾母来说,她认为宝琴这样健康、俏丽和明艳的女子更适合她的宝玉。 而黛玉,贾母的经验会告诉她,这个外孙女活不长。
可经过此番事件,贾母便知道,单单说黛玉要回苏州,便要了宝玉的半条命,何况是不让两人在一起呢?这两个玉此时已是无法分离的状态,非要拆散便是绝了两人的命啊。
所以贾母听后便与紫娟道:”宝玉素日呆头呆脑,你还哄她”,贾母虽然知道了宝黛两人的感情,但她总得为两个玉儿的儿女私情打掩护,她只能假装糊涂,说这不是什么大事。薛姨妈识趣,还用一句话试图化解尴尬。
再次,惩罚紫娟便等同于告诉大家,宝黛两人私定终身,这可是伤风败俗的事啊,何况贾府这种名门望族?岂不是令自己蒙羞?外孙女黛玉以后如何自处?
最后,紫娟此举充分说明她是为黛玉考虑的,她知黛玉的心,急黛玉所急,想黛玉所想,如此忠仆,贾母欣慰还来不及,怎么会舍得惩罚她呢?
贾母为何不惩罚紫鹃?
谢谢邀请!
其实,贾母也很想知道两个人的感情究竟是怎样的吧。
宝黛二人在二十九回张道士说亲之后就闹了史上最重的一场别扭,当时宝玉说出了气话“我白认得你了”,黛玉也说“我也知道白认得我了,我哪像别人那样有什么可配的呢?”接着宝玉是拼命地摔玉,誓要把他的命根子摔成稀巴烂。两个人闹出那样大的动静,惊动了贾母和王夫人,最后贾母说出了“不是冤家不聚头”的话。
即便如此,这些举动,在贾母的眼里,或许都是小孩子的置气行为,两个自小一起长大,情投意合,偶尔闹点小别扭,都很正常。在贾母这样经历过人世间各种遭遇的人看来,实在也算不得什么。
但是,紫鹃这一试,让贾母和府里上上下下的人都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宝玉是真的离不开黛玉!蒙批说:写宝玉、黛玉呼吸相关,不在字里行间,全从无字句处,令我哭一回、叹一回,浑身都是呆气。看书的人如此,那身在宝黛身边的贾母一定也如此吧。
宝玉遭魔魇贾母发火说要找赵姨娘算账,紫鹃试宝玉贾母却没有惩罚她,分析一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一、赵姨娘和紫鹃的动机是不一样的。宝玉遭魔魇时我们看赵姨娘是怎么说的。赵姨娘在旁边劝道:“老太太也不必过于悲痛。哥儿已是不中用了,不如把哥儿的衣服都穿好,让他早些回去,也免些苦;只管舍不得他,这口气不断,他在那世里也受罪不安生。”那边宝玉正是气若游丝,命悬一线,贾母争得跟什么似的,这边赵姨娘且不说轮不轮得到她说话,即使轮到她说话,她也不可以说这样的话,在别人听起来好像盼着宝玉赶快死似的,贾母当然要找赵姨娘算账,这就是个乌鸦嘴,不知道安的什么心!
而紫鹃试宝玉,以贾母对紫鹃的了解,她一向都是对黛玉最为忠心的,她这一试,也不包含任何私心在内,只是想把一些蒙在鼓里的念头给宝玉挑明而已。结果就试出了真性情。
这两件事上,初衷不同,根本就不能同日而语。
二、结果的轻重程度不同。宝玉遭魔魇后,对他的身体的摧残是很严重的。书上写他养了三十三日,方回大观园去。紫鹃试宝玉,是前面看似严重,实则情况不然。最初宝玉如头顶上响了一个焦雷一般,表现出来的症状:发热,两眼珠儿直直的起来,口角边津液流出,皆不知觉。更要命的是,连素有经验的宝玉奶妈李嬷嬷都说不中用了。但是,这么严重的情形,当宝玉一见到紫鹃,喛呀一声,哭出来了。前面是如呆了一般,后面哭出来了,宝玉的情形已经发生了转折。紫鹃这一次的试,相对于魔魇来说,于宝玉而言,只是精神上的一次重击,并没有肉体上的损伤。当紫鹃说清楚情况,并确认林妹妹不会回去,宝玉已经缓过神来了,换句话说,他的脑子转过弯来了。
三、真要惩罚了紫鹃谁来照顾宝玉和黛玉?黛玉身边能顶上用的就是紫鹃和雪雁,现在为了宝玉快快好起来,贾母决定将紫鹃留在宝玉身边照顾他,另外派了琥珀临时替代紫鹃去照顾黛玉。对于贾母来说,这何尝不是一种权宜之计?黛玉和紫鹃一向情同姐妹,只有紫鹃才了解黛玉,知道黛玉的心思,换一个人或许就会委屈了她。可是,也没有办法,为了让宝玉吃颗定心丸,所以不得不将紫鹃临时派给宝玉用。
如果贾母征罚了紫鹃,把她撵出去,谁还来伏侍她那一对宝贝儿?紫鹃这时候绝对是香饽饽,分身乏术啊,哪里还能罚她呢?更何况她的做法也完全是出于好意,或许正合了贾母的心思呢!
都看到这儿了,点个赞再走呗。我是苏小妮,喜欢我的回答请点击关注并转发分享!贾母为何不惩罚紫鹃?
紫鹃试探贾宝玉,差点酿成大祸让贾宝玉出事,但贾母知道事情原委后并没有惩罚紫鹃,还替她遮掩,就因为紫鹃一片心思为了林黛玉。
贾宝玉因紫鹃说林黛玉要离开贾家回姑苏,接受不了而癫狂。让贾家鸡飞狗跳。
贾母以为紫鹃得罪了贾宝玉,恨得眼中冒火,一见她就骂。
相信贾宝玉真有三长两短,紫鹃绝对不能幸免。
可紫鹃一五一十讲出她只是“开玩笑”逗贾宝玉说林家人要来接林黛玉时贾母瞬间流下眼泪。“我当有什么要紧大事,原来是这句顽话。”
贾母从眼中冒火到“什么要紧大事”,态度180°大转变。皆因她听懂了紫鹃的“言外之意”。
林黛玉的身体不好,贾宝玉如今的“病”归根结底是二人有情无人做主。
贾母冷眼旁观当然知道小儿女的心事。可她碍于身份又不能鼓励。
尤其如今的情况,与元宵节时,贾母掰谎直言男女私情是贼情,警告林黛玉给贾宝玉当众喂酒下不为例。
贾母尽管支持宝黛姻缘,却绝不支持宝黛私情,不符合当时的礼法。
贾母的表态,对贾宝玉和林黛玉的压力巨大。让他们误以为家里无人支持他们。
贾母明白一切,却又不能宣之于口。
紫鹃试探贾宝玉,代表林黛玉的心中焦灼。贾宝玉如今之病,也是他真心的反馈。
紫鹃为宝黛操心是一片好心,而原本这些都该贾母去做,如今让一个丫头做了,贾母又如何苛责她?
所以,贾母不但不惩罚紫鹃,还说她“最是个伶俐聪敏的”就是赞同紫鹃,又暗示她不要着急。其实已经是在给宝黛吃“定心丸”。
以上观点根据《红楼梦》80回前故事线索整理、推论。
文|君笺雅侃红楼 插图|清代画家孙温《绘全本红楼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