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黛玉跟踪窃听之事有何感想?

林黛玉会偷听别人的谈话也实在是有意思。这发生在三十二回的一幕想想就让人莞尔一笑。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佩,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

林黛玉因为金麒麟巴巴跑过来不一定为偷听,而是想看看贾宝玉和史湘云的情形好见机行事。这就是一种小儿女情窦初开的患得患失和敏感。简单说,也是一种妒忌! 林黛玉视贾宝玉为今生唯一知己,但贾宝玉的表现却首鼠两端,不但因为端午赐节礼让金玉良姻成为二人之间的隔阂,更是横生枝节出现金麒麟,这让林黛玉如何放心?

黛玉偷偷前来,其行为展示小儿女的娇俏心态,可爱非常。很多人据此认为林黛玉善妒,小肚鸡肠甚至尖酸刻薄。本人只想一声叹息,请问诸君谈过恋爱么?

时隔几百年,现代人的思维让我们很难契合古人思维。那么我们看脂砚斋是如何点评大观园女儿的嫉妒心的。

【庚辰双行夹批:但观者凡见晴雯诸人则恶之,何愚也哉!要知自古及今,愈是尤物,其猜忌愈甚。若一味浑厚大量涵养,则有何可令人怜爱护惜哉?然后知宝钗、袭人等行为,并非一味蠢拙古板以女夫子自居,当绣幕灯前、绿窗月下,亦颇有或调或妒、轻俏艳丽等说,不过一时取乐买笑耳,非切切一味妒才嫉贤也,是以高诸人百倍。不然,宝玉何甘心受屈于二女夫子哉?看过后文则知矣。故观书诸君子不必恶晴雯,正该感晴雯金闺绣阁中生色方是。】

我想说评的好!这一段虽然明说晴雯,何尝不为天下女子正名!笔者也想说:恶黛玉者,不解风情也!是人皆善妒。相恋的两人必然心中容不下他人。黛玉跑过来见机行事,正是一个初恋期间的女孩子的可爱行径,也是作者精心策划的一出真心话大冒险。没有这次见机行事,林黛玉听不到贾宝玉:“林姑娘从来说过这些混账话不曾?若她也说过这些混账话,我早和她生分了。”也不会又惊又喜、又悲又叹的生出无限知心又迷惘的情绪。更不会被贾宝玉撞见后敞开心扉的剖白:

“好妹妹,你别哄我。果然不明白这话,不但我素日之意白用了,且连你素日待我之意也都辜负了。你皆因总是不放心的原故,才弄了一身病。但凡宽慰些,这病也不得一日重似一日。”

林黛玉所有的症因都在贾宝玉这一句话里。可见,知黛玉者非宝玉莫属。让人悲叹的是后面贾宝玉的一大段告白都被袭人听了去,林黛玉一句没听到。结果引发的严重后果只能让人一声叹息!当然,有没有这次林黛玉“偷听”,宝黛爱情都不会有结果,只是起因因这次“偷听”而起,真是难免让人心生遗憾!

无论如何,林黛玉的这次“偷听”行为,都表明宝黛爱情已经成长开花。偷听行为不但无损林黛玉的形象,正表明林黛玉的真。每个人都可以趁机回忆下自己的初恋,也许会有不一样的收获。就到这里。

君笺雅侃红楼,多歧为贵。你的关注将是我写作的最大动力,动动手指,关注一下,欢迎收藏转发。非常感谢 !

对黛玉跟踪窃听之事有何感想?

黛玉的所谓“跟踪窃听”事件发生在端午节后第一天五月初六,六天以前五月初一清虚观打醮,宝玉在贾母的公开提醒之下收了一个与湘云所戴的是“一对儿”的“金麒麟”。兹事体大,还在清虚观里黛玉就当场讥讽了大方回答贾母提问记得“云妹妹也有一个”金麒麟的宝钗。

五月初六已经有人家相看过了,就快有婆婆家的湘云高高兴兴来到贾府,黛玉当场就对宝玉说“她不会说话,她的金麒麟会说话。”,幸喜无人听见、宝玉自己走了。

黛玉的心理活动,原文如下:

“原来林黛玉知道史湘云在这里,宝玉又赶来,一定说麒麟的原故,因此心下揣度,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有玉环金钗,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

如此具体的想象令到黛玉自己非常不安,于是黛玉果断釆取行动。

原主:“因而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

三月初刚刚与宝玉一起“共读西厢”,少女黛玉情窦初开自己心中对宝玉有了“私情”二字,于是风声鹤唳见谁都像与宝玉有“私情”的样子,连刚刚有人家相看过了的湘云也不放过,真是严防死守呀!黛玉为了爱情才这样的,这就是个正当的理由,跟今天恋爱中的女孩子查手机、看聊天记录差不多吧!

黛玉偷听、偷看、跟踪、监视怡红院和贾宝玉可不是一次两次那么多呀!

黛玉探宝钗半含酸,分明是在门外先听到了“金玉初识”宝玉宝钗的对话,所以才会含酸、才会之后屡次为“金的”、“玉的”跟宝玉吵闹。

晴雯不开门,黛玉并没有离开而是独自躲在怡红院门口的花荫下悄悄守望,直到看见宝玉袭人等送宝钗出门,于是独自伤怀到花鸟都黯然失色了。

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看呆了,黛玉早已经蹋在门槛上监视半天了。于是黛玉进得门去,主动出击丢手绢子打了“呆雁”宝玉。

宝玉挨打,黛玉又是独自站在怡红院门外的花荫下张望监视一上午,直看到三春、李纨、凤姐陪了贾母邢夫人王夫人等、还有薛家母女一波又一波的进进出出,又是番伤怀不已,等到紫鹃来叫了吃药才回去潇湘馆。

宝钗绣肚兜,黛玉习惯性的先不进门、先往里偷看,还叫来湘云一起偷看。见湘云不忍打扰宝钗,黛玉冷笑而去。

《红楼梦》中凤姐、宝玉、宝钗都有偷听过,但黛玉偷听、偷看、跟踪、监视的行为最多。曹翁的“心比比干多一窍”评价,可不是白来的呀!

宝钗黛玉两位青春少女在对待爱情婚姻上的方式有所不同。

宝钗有癞头和尚的“不弃不离”金锁在手,大大方方“言语不多道意深”,“看得准,下手狠。”抓住机遇、直奔主题。四月二十七元妃赐下独宝玉宝钗相同的端午节礼,宝钗当即戴上红麝香珠串儿去到贾母、王夫人处请安,宝玉见了要看红麝串、宝钗羞笼红麝串,宝玉见到联想“金玉良缘”当场呆了。

十天后五月初七,在怡红院贾母当众夸赞宝钗“从我们家四个女孩儿算起,都不如宝丫头。”,接着贾母又当众求宝钗“叫莺儿来给宝玉打络子”。宝钗当仁不让,当天下午第二次来到怡红院直接叫停莺儿手上已经打了半截的“汉巾络子”,亲自配了金线黑珠儿线把“通灵宝玉”络上了。黛玉却因为没有“金的”“玉的”这样代表姻缘之份的“小巧玩物”,自己又已经和宝玉有了一己“私情”,于是总是偷偷摸摸、小心翼翼的守望、窥探、偷听、监视,心怀见不得光的“私情”自然是“移了性情”常常焦虑、时时抑郁、欲言又止、欲说还休,黛玉就连对宝玉本人和紫鹃也从来没有真正正面承认过对宝玉的这份爱情,因为两百多年前的封建时代“私情”是为人不齿的事情呀!现在回到端午节后五月初六那个盛夏的午后,黛玉悄悄来到怡红院窗下,正听见史湘云说经济一事。又听见宝玉说“林妹妹从来不说这些混账话,若说这样话,我早和她生分了。”,林黛玉听了这话,不觉又喜又惊,又悲又叹,待要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一面拭泪,一面抽身回去了。

宝玉正要出门会客,看到走在前面走着的黛玉,见她好似刚哭过,于是宝玉对黛玉诉肺腑说了“你放心!”,从此黛玉对宝玉无疑了。

但是黛玉守望、监视怡红院的种种动态和贾宝玉身边出现的各种情况的行动仍然在继续,刘姥姥游大观园之后宝钗对黛玉坦诚自己七、八岁上早看过《西厢记》、《牡丹亭》等书,黛玉才从此释然了!

至此宝钗黛玉结为金兰,大观园开启了纯洁浪漫的“白雪红梅”鼎盛时代。

对黛玉跟踪窃听之事有何感想?

题主所说黛玉偷听大概说的有两件事。 第一件是第二十二回宝钗过生日时,王熙凤说一个唱戏的小旦:“这孩子扮上活像一个人,你们再看不出来。”,大家看出却都不说出来,只有史湘云笑道:“倒像林姐姐的模样。”,宝玉向史湘云使眼色,史湘云赌气要走,宝玉上来解释:“好妹妹,你错怪了我林妹妹是个多心的人。别人分明知道不肯说出来,也皆因怕她脑。谁知你不防头就说了出来,她岂不脑你。我是怕你得罪了他,所以才使眼色。 ”, 湘云道:“你那花言巧语别哄我,我也原不如你林妹妹,别人说他,拿他取笑都使得,只我说了就有不是。我原不配说他 ,他是主子小姐,我是奴才丫头,得罪了他,使不得。 ” 。结果这话被黛玉听到了,又和宝玉大闹了一场:“你又为什么和云儿使眼色?这安的什么心?莫不是他和我玩,他就自轻自贱了?……只是那一个偏又不领你的情,一般也脑了。你又拿我作情,倒说我小性,行动肯脑。你又怕他得罪了我,我脑他。我脑他与你有何干?他得罪了我,又与你有何干?”。从上两段对话来看,宝玉在这里是个滥好人,黛玉并没有脑湘云,气恼的是贾宝玉。而湘云针对的却是林黛玉。在这里我并不认为林黛玉是跟踪窃听,只是听到了。因三人同住一处,这屋子说话,那屋子难免能听到。 另一次也是和史湘云有关。此前于清虚观时,宝玉见张道士所送之物中有一金麒麟,因听得湘云也戴有此物,便将此金麒麟收起。黛玉一眼瞅见了,心里就对湘云也防备了起来。 “因此心下忖度着,近日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和,或有鸳鸯,或有凤凰,或玉环金珮,或鲛帕鸾绦,皆由小物而遂终身。今忽见宝玉亦有麒麟,便恐借此生隙,同史湘云也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便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意”。此次黛玉悄悄走来,是因为知道湘云在这里,宝玉也在,二人必说麒麟之事。因湘云已经在了,黛玉又来,并不是跟踪。宝玉,湘云。袭人之间的对话,只是偶然听到:“林妹妹不说这样混账话,若说这话,我也和他生分了”。一番感慨之后,待进去相见,自觉无味,便抽身回去了。并没有继续听下去。就如我们在公交车上,别的两人说话,我们偶然听到了,感兴趣的就注意听一下,无趣的便充耳不闻了。怎能算窃听?

对黛玉跟踪窃听之事有何感想?

那应该不是跟踪偷听吧,恋爱中的女生都会有的一种小心思,林黛玉担心贾宝玉看了《西厢记》这类书,受了影响,和史湘云因为金麒麟这样的小巧物撮合,而做出风流佳事来。林黛玉为什么会这样想?第一,她太在乎贾宝玉了,贾宝玉对于她来说和生命差不多,甚至比生命还重要。这个也和他们两人之间的前世情缘有关。第二,她不放心贾宝玉,贾宝玉太喜欢女孩子了,太愿意和女孩子亲近了,甚至都和别的女性发生了关系,请问,谁能放心?林黛玉很缺少安全感。结果,他听到了贾宝玉的话,心里面很受感动。她确定了贾宝玉和自己是知己。

对黛玉跟踪窃听之事有何感想?

题主所说的“黛玉跟踪窃听之事”大约是指第三十二回中的一个情节。

史湘云到怡红院找袭人,宝玉也赶了来要说麒麟的事。黛玉想到“宝玉弄来的外传野史,多半才子佳人都因小巧玩物上撮合……而遂终身之愿。”又想起史湘云与宝玉都有麒麟,便担心二人也会做出“那些风流佳事来”,于是“悄悄走来,见机行事,以察二人之事”。却听到宝玉引她为知己的肺腑之语,又喜又惊,转身而去了。

在这里,需明确一点,黛玉此举,并非“跟踪”,而是“追踪”湘云而来,这样事,我们谁不曾做过?她来,也不为“偷听”,而是想“见机行事”而已,到底怎样的“见机行事”,作者没有给她机会,便让她又惊又喜的打道回去了。

此时的宝黛感情还处于朦胧期,二人都怕唐突了对方,便或真或假的试探,黛玉喜欢宝玉,却又把握不准宝玉的心意,心中很有些不安全感。史湘云与宝玉从小在一起,睡在贾母房中的碧纱橱里,也算是青梅竹马,感情深厚,史湘云从小有个雌麒,宝玉又得雄麟,原先已因宝钗的金项圈传出了“金玉良缘”,这一对麒麟不是更有深意,因此,黛玉心中更是忐忑不安。

有担心,有怀疑,纠结在一起,于是做出了这种追着湘云到怡红院的幼稚而可爱的事情来。但也正是这一追踪,让黛玉听到宝玉的一番表白,明白了宝玉的感情,从此,二人的爱情开始明朗化,从此走向坦途。

对黛玉跟踪窃听之事有何感想?

黛玉是一个娇滴滴的小姑娘,一般来说不大会做跟踪窃听之事。黛玉从老家来到贾府,虽说贾老夫人因为思念女儿对黛玉十分喜爱,但毕竟不能事事关心。黛玉在来到贾府后与贾宝玉之间更为亲近一点,直到后来渐渐黛玉喜欢乃至爱上贾宝玉,所以说,林黛玉跟踪窃听之事一定是认为与宝玉有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