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袭人曾对王夫人撒过一次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宝玉挨打一回,是红楼梦里最激烈的一场戏,几乎牵动了贾府上下所有人的情绪,贾母气的要收拾东西回南京,王夫人伤心的哭起了大儿子贾珠,黛玉心疼的眼睛哭的桃子一样,宝钗第一时间送来了棒疮药……这时候宝玉身边的大丫鬟袭人在干嘛呢?
原文:袭人满心委屈,只不好十分使出来,见众人围着,灌水的灌水,打扇的打扇,自己插不下手去,便越性走出来到二门前……宝玉挨打,袭人作为近身服侍的大丫鬟,竟然插不上手,因为来关心宝玉的人实在太多了,谁让他是贾母的心头肉呢?
宝玉为什么挨打呢?贾政打宝玉前说他“在外流荡优伶,表赠私物,在家荒疏学业,淫辱母婢”,说白了,就是宝玉一跟戏子太过暧昧,二调戏了母亲丫鬟,三是荒疏了学业,因此三个原因,贾政终于下了死手,要将宝玉打死。那么插不上手的袭人是如何知道这些原因的呢?她问了跟宝玉的小厮焙茗。
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
也就是说,宝玉挨打袭人大概是猜到了原因的,听焙茗一说,不过是要验证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另外,袭人为什么觉得对景呢?因为宝玉与琪官喝酒及互换汗巾子一事,她是知道的,薛蟠为人她也不可能不知道。而贾环是个小冻猫子,其行景贾府众人皆知,且前文有推蜡烫宝玉一事,所以金钏一事说他告密,袭人觉得也八九不离十。
到这里,我们知道,袭人对宝玉挨打一事,且涉及到的薛蟠、贾环两个告密者,是知情的,但紧接着后文他却对王夫人撒了谎。
原文第三十四回,王夫人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
袭人明明知道金钏儿一事是贾环告的密,但王夫人问及的时候,她为什么要隐瞒呢?是为了保护贾环吗?还是有別的考虑?要知道,前文宝钗来送药,问及宝玉挨打一事,袭人可是原汁原味地转述了宝玉小厮焙茗的原话的。
原文:只听宝钗问袭人道:“怎么好好的动了气,就打起来了?”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也就是说,宝钗问的时候,袭人是说了实情的,并无隐瞒,甚至没有考虑到把薛蟠牵扯进来会伤害到无辜的宝钗,那么她为什么要隐瞒王夫人呢?真的是要保护贾环吗?
思前想后,我想大致有这样几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是不想伤及无辜。前文袭人一时着急,宝钗问宝玉挨打原因,袭人一下子把小厮的话说了出来,没有考虑到可能会伤及宝钗,经宝玉提醒,才醒悟过来。原文:袭人因说出薛蟠来,见宝玉拦他的话,早已明白自己说造次了,恐宝钗没意思,听宝钗如此说,更觉羞愧无言。
薛蟠牵出宝钗,贾环会牵出谁呢?自然是探春,三姑娘为人,贾府之中,人人敬佩,且她在王夫人跟前很是孝顺,而且她与宝玉之间的兄妹关系非常亲密,也许正是因为袭人前面的无心之失,这一次王夫人再问,她早已虑到了这一层,所以故意隐去了贾环告密一事。
第二个原因是妻妾之争。以袭人的聪明稳重,她不可能想不到这其中的利害,贾环不过是个十多岁的孩子,他怎么会有如此心机呢?随便一想,不难得出,他的背后站着的是赵姨娘!前文贾环推蜡烫宝玉,王夫人已经说出了妻妾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原文:那王夫人不骂贾环,便叫过赵姨娘来骂道:“养出这样黑心不知道理下流种子来,也不管管!几番几次我都不理论,你们得了意了,越发上来了!”也就是说,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矛盾由来已久且次数频繁,她们之间的矛盾看似是宝玉和贾环之间得宠与失宠的矛盾,其实更深的嫡庶之争,是未来荣国府家产继承权的矛盾。
这么深层的矛盾,袭人不可能想不到,她也不可能不知道如果由她之口供出了贾环,牵进了赵姨娘,带累了探春,会引起多大的风波,以袭人心机,宝玉挨打一事已然发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所以隐去贾环不说。
第三个原因是为王夫人讳。贾环告密说的金钏儿投井,是因为宝玉要强奸她,导致她羞愤而死。金钏儿是王夫人的贴身丫鬟,宝玉又是王夫人的心头肉,且事情性质又被贾环说成了“强奸”,这是非常不光彩的一件事,甚至是一个人一辈子的污点,这对于吃斋念佛的王夫人来说,是最忌讳的,袭人自然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
试想,如果袭人一字不落地把焙茗的话转述给了王夫人,结果一定是王夫人火冒三丈,可能连带袭人自己都要遭殃,被问一个不问青红皂白,轻信流言之罪。
第四个原因是明哲保身。贾环这件事,这里面的水其实很深,袭人自然能够想到赵姨娘这一层,赵姨娘的愚蠢和歹毒,为贾府众人所不齿,袭人该也不大会喜欢,但袭人最终的结局,可能如赵姨娘一样,最好的结果也不过就是宝玉的姨娘。无论是袭人起了恻隐之心,还是为了不在自己的姨娘道路上多树敌人,她都不可能供出贾环,把自己牵扯进是非的漩涡,甚至引起赵姨娘母子的嫉恨,这对她在贾府的生存会非常不利。
第五个原因是已知真相。宝玉是个什么样的人,袭人应该是最了解的。宝玉挨打后,袭人不可能只从小厮焙茗那里打听挨打的原因,也许她已经知道或大致猜到了金钏儿跳井的真相,正是宝玉调戏不成,被王夫人赶出了门,因此羞愤而死,这个真相当然不能说。因为吃斋念佛的王夫人一定不会认,她自己已经厚着脸皮撒了谎了。
原文:王夫人道:“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所以,袭人为了自己的地位,不可能说出金钏儿一事来。
基于以上这些原因,所以袭人即便知道所有真相,她也只能选择缄口不言,因为只要金钏儿三个字一出口,注定带来的只能是风波,是所有对自己不利的东西。她之所以隐瞒,最重要的目的无非两个,一个是息事宁人,让这件不光彩的事情尽快过去;一个就是自保,不让自己走进是非之中,不与任何人为敌。当然,她对金钏儿一事的隐瞒,无形中送了赵姨娘母子一个大大的人情,更让三姑娘探春不至难堪。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红楼梦里袭人曾对王夫人撒过一次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袭人对王夫人撒的谎,就是掩护贾环,明知是贾环告密、挑拨宝玉被打,但她没有指证贾环,却说“别的缘故实在不知道”。
袭人为什么宁可对王夫人撒谎,都不愿揭出贾环呢?
其实,只有一个原因,贾环是姨娘的孩子,而做宝玉的姨娘也是袭人的理想。所以,她对贾环的保护即类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同理心。
第六回,袭人与宝玉同领“警幻所训云雨之事”时的心理活动:袭人素知贾母将自己与了宝玉的,今便如此,也不越礼,便和宝玉偷试一番,……。可見,袭人早就“自任”姨娘之职的。而贾环也是姨娘之子,他日自己之子也就是今日贾环尔。她自然有物伤其类,兔死狐悲的感触。贾环因庶出,因不自重,原本“上上下下全是富贵眼”的贾府,没有多少人瞧得起他,但袭人因了这份同理心却给了他一些温情。还有第七十四回,公子小姐们放风筝,宝玉叫把他的那个“大螃蟹拿来”,小丫头回道:“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把螃蟹风筝给贾环这样的小温馨也是准姨娘的袭人的同理心的体现。
红楼梦里袭人曾对王夫人撒过一次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贾宝玉挨打之后,王夫人叫人去回话,袭人想了一下,是自己亲自去的,她去了之后王夫人就说了:不管叫个谁来也罢了.你又丢下他来了,谁伏侍他呢?
其实王夫人只是想问问贾宝玉的情况,并未想深谈。袭人亲自来,是因为她怕丫头们说错话,这就是后面她要对王夫人撒谎的原因。
贾宝玉挨打,有两个主要原因,一是与戏子琪官儿过从甚密,得罪了素来与贾府没什么往来的忠顺王府;二是贾环跟贾政告密,借着金钏投井的事,说贾宝玉侮辱母婢,强奸不遂。这两个原因,戏子的事情是摆在明面上的,因为有人来要人,所以这是大家都知道的原因,袭人在王夫人面前也只是两句带过,并没有提到薛蟠沾风吃醋的话,因为薛蟠是王夫人的亲外甥,她只能含糊其词,她一个丫鬟,肯定不能给主子没脸。
来看下袭人与王夫人的对话:袭人答应着, 方要走时,王夫人又叫:“站着,我想起一句话来问你。”袭人忙又回来。王夫人见房内无人,便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袭人道:“我倒没听见这话,为二爷霸占着戏子,人家来和老爷要,为这个打的。”王夫人摇头说道:“也为这个,还有别的原故。”袭人道:“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我今儿在太太跟前大胆说句不知好歹的话,论理……"说了半截忙又咽住。再说金钏这事,其实王夫人问袭人这个问题,一方面是想确认贾环是否在贾政面前告密,说了不该说的话,另一方面也想探听一下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金钏的真正死因,因为金钏的死,她是要负一定责任的。金钏投井是因为受不了被撵出去的屈辱,气性也是大了些,而她被撵的原因就是与贾宝玉调情被王夫人听到,王夫人无法容忍这种带坏自己儿子的狐狸精。对于金钏投井的事情,王夫人是这样对宝钗说的:原是前儿他把我一件东西弄坏了,我一时生气,打了他几下,撵了他下去.我只说气他两天,还叫他上来,谁知他这么气性大,就投井死了,岂不是我的罪过。可见她对金钏的死还是耿耿于怀的,如果袭人把贾环说的话说出来,岂不是打王夫人的脸吗?恐怕不仅是打王夫人的脸,还会打了宝玉的脸。所以她在这个地方避重就轻,还抓住王夫人的痛点,提出找机会让宝玉搬出大观园的建议,让王夫人非常震惊、感动。
袭人与王夫人交流的这一回,信息量非常大,不仅透露了王夫人的心事,也暴露了袭人的野心。袭人可不是笨笨的人,她这番话,不止确定了自己未来姨娘的位置,还给自己找了王夫人这样一个靠山,为将来铲除异己铺平了道路。所以袭人虽然在王夫人面前撒了谎,但这慌撒得高明,避重就轻,既给了王夫人面子,也达到了自己的目的。红楼梦里袭人曾对王夫人撒过一次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红楼梦》“宝玉挨打”一节故事比较著名。宝玉挨了父亲一顿板子,在贾府掀起了轩然大波,牵动了无数人的心。
到了晚上,王夫人不放心,就叫一个怡红院的丫头过去问话。袭人亲自去了王夫人那里回话。
说起宝玉挨打的原因,王夫人问道:“我恍惚听见宝玉今儿捱打,是环儿在老爷跟前说了什么话。你可听见这个了?你要听见,告诉我听听,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
袭人回答说,是因为蒋玉函的事宝玉挨的打,别的原故不知道。
实际上宝玉挨打的原因袭人从焙茗那里已经打听出来了:
焙茗急的说:“偏生我没在跟前,打到半中间我才听见了。忙打听原故,却是为琪官金钏姐姐的事。”袭人道:“老爷怎么得知道的?”焙茗道:“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
也就是说,宝玉挨打,一是因为结交戏子,而是因为贾环告状。王夫人问到贾环告状的事,袭人明明知道,为什么撒谎说不知道呢?
袭人谎称不知道贾环告状的事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为了保全宝玉的名声。宝玉挨打的两个原因,第一个结交戏子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王孙公子哪家都有这样的事,你看冯紫英请客蒋玉函公然在席陪同。严重的是贾环说的事。
逼奸母婢,传扬出去绝对在达官贵人中影响宝玉的名声,甚至可能影响他的仕途。
后面王夫人和袭人谈论的就是这件事。
袭人说宝玉应该受点教训,不然以后做出出格的事来影响前途。还说让宝玉搬出大观园,应该注意男女大防。
袭人的话正触动了宝玉调戏金钏之事,王夫人不由地对袭人另眼相看,觉得她说的都是大道理。
二,为了保全王夫人的颜面。如果金钏被撵的真正原因传出去,王夫人袒护儿子,迁怒丫鬟的事就推翻了她一直以来的慈善形象。
金钏的自杀王夫人心里是有愧疚感的。金钏被撵出去,王夫人的说辞是金钏弄坏了东西,暂时把她打发出去,过几天再叫回来。金钏投井死了,王夫人觉得自己有罪过。
袭人对金钏的事避而不谈,王夫人心里轻松。宝钗劝王夫人说金钏可能是失足落井,也是宽王夫人的心。
王夫人问袭人的话,其实有试探的意味。她说“我恍惚听见”,一方面是想确认贾环是不是真的在贾政面前告密了,另一方面想探听一下到底有多少人知道金钏的真正死因。
袭人装作不知道金钏自杀的真相,王夫人也放了心。她可以自欺欺人,认为金钏的死因大家都不知道,即使知道了也不敢乱说,就像袭人这样三缄其口,那么宝玉和自己的名声也不会受损了。
三,袭人顾念探春的面子。贾环的背后是探春。探春为人好强,是王夫人比较受重视的姑娘,而且她和宝玉兄妹关系亲爱。如果叨登出贾环,就有可能伤及探春。袭人刚刚从宝钗那里得到了教训。
宝钗问起袭人宝玉为什么挨打,袭人便把焙茗的话说了出来。焙茗说有可能是薛蟠告的密,这样一来宝钗的面子就挂不住了。袭人一经宝玉提醒,才醒悟过来,后悔不迭。
现在王夫人问起贾环的事,还说“我也不吵出来教人知道是你说的”,说明王夫人确定了贾环真的在贾政面前嚼了舌根,她会采取行动对付贾环。
如果像白天给宝钗一五一十学了焙茗的话一样,袭人全都告诉王夫人,王夫人惩治了赵姨娘和贾环,那么就伤了探春的面子。
袭人聪明,又会说话。她抓住机会,转移话题,对王夫人说了一通大道理,正说中了王夫人的心病。王夫人认为袭人识大体,将她收做心腹,说以后把宝玉就交给袭人了。袭人满意而归。
袭人的一个谎话给自己带来了做宝玉准姨娘的福利。
红楼梦里袭人曾对王夫人撒过一次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红楼梦》里,袭人是王夫人的耳报神,王夫人需要知道什么秘密都会找袭人来问,可是有一次,袭人却对王夫人撒谎了。
焙茗告诉袭人宝玉挨打的原因。他说:“那琪官的事,多半是薛大爷素日吃醋,没法儿出气,不知在外头唆挑了谁来,在老爷跟前下的火。那金钏儿的事是三爷说的,我也是听见老爷的人说的。”袭人听了这两件事都对景,心中也就信了八九分。
可是当王夫人向袭人求证,金钏跳井的事,是不是贾环说的时候,袭人却说“别的原故实在不知道了”。
袭人为什么不把焙茗的话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呢?
第一、当时袭人还是贾母的人,并非王夫人心腹。宝玉挨打的时候,袭人还属于贾母的人,她是贾母给宝玉的大丫头。其编制还在贾母那里。
袭人虽然想投靠王夫人,但是在和王夫人谈话前,她还不是王夫人的情报员,没有必要事事忠诚于王夫人。
在王夫人问了贾环是不是诬告宝玉之人后,袭人说不知道。然后袭人趁机向王夫人进言说宝玉该打,还说要找个机会,把宝玉搬出大观园。这些话都说到了王夫人心坎上,王夫人当即拍胸脯保证,决不亏待袭人。事后不久,王夫人让凤姐给贾母拨一个一等大丫鬟,将袭人移到王夫人名下,由王夫人给她发月例钱。将袭人抬为准姨娘,给她姨娘的待遇。自此,袭人才算王夫人的心腹,对王夫人知无不言。
在袭人还是贾母的丫头,不是王夫人心腹的时候,她才不会轻易表忠心。免得鸡飞蛋打,两头不讨好。
第二、袭人不愿意掺和到王夫人和赵姨娘之间的妻妾之争。王夫人和赵姨娘的妻妾之争,在荣国府是公开的秘密。嫡母对庶子历来仇视。
想当初贾环推倒蜡烛,烫伤宝玉,王夫人已经十分不满了,这回宝玉挨打,如果还是贾环导致,王夫人不会饶了赵姨娘贾环母子,那样一来,荣国府就会有一场腥风血雨。
这不是袭人想看到的,损人不利己的事情袭人不干!
赵姨娘不是吃素的,赵姨娘的亲生女儿探春是有名的玫瑰花,袭人可不想树敌,招惹赵姨娘母女俩。
第三、袭人害怕得罪贾政。袭人是普通丫头,她明哲保身才是最明智之举。贾府的矛盾由来已久,王夫人对贾环和赵姨娘是忍了又忍。早就想找机会收拾赵姨娘母子。如果自己说出贾环陷害宝玉。虽然王夫人满意,但是得罪了贾政。
贾环是贾政的儿子,是贾政的骨肉,如果有人对贾环不利,贾政绝不会坐视不理。
荣国府说到底还是贾政当家做主,袭人如果说贾环害了宝玉,贾政的一腔怒火就会发泄到袭人身上。袭人可不敢得罪贾政。所以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说自己没听说贾环告密。
第四、宝玉不愿意牵连别人。贾府里的关系复杂,牵一发而动全身。当宝钗问袭人,宝玉为何挨打时,就说出了薛蟠。宝玉怕宝钗多心,所以忙止住袭人道:“薛大哥哥从来不这样的,你们别混猜度。”
宝玉已经挨打了,他认了,他知道自己该打。他不希望还有人牵连其中。
贾环是他的弟弟,即使弟弟犯错误,他也不希望贾环受委屈。当初贾环烫伤宝玉,宝玉还替贾环隐瞒,说是自己烫的。如今挨打,宝玉依然不希望贾环为自己受过。
袭人是宝玉的心腹,她明白宝玉的心思,因此没有供出贾环。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润杨的红楼笔记
红楼梦里袭人曾对王夫人撒过一次谎,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宝玉挨打后,王夫人不放心宝玉就叫一个跟宝玉的人,这才有了袭人的那次深夜觐见。此时王夫人想确认是不是贾环在贾政那里说了坏话,便拿此事问了袭人一句。其实这事袭人听茗烟提了一句,面对王夫人袭人却守口如瓶,只提了蒋玉菡的事。
袭人替贾环保守秘密,是出于什么考虑?
一 此事并不能下定论袭人问茗烟时茗烟也是自己猜的,并没有看到也没有听人说起。所以究竟是不是真的因贾环而起,这事并没有定论。袭人这个有多年道行的丫头是十分有数的,没有定论的事万不可随意张扬,更不能随便在主子跟前乱传话。
二 贾环是个爷,袭人知道自己的身份贾环虽然在府上并不受待见,但是贾环必竟是三爷,袭人再有脸面也只是一个小丫头。袭人虽然在宝玉跟前不止一次地说过黛玉的不是,但那是在怡红院也是袭人被爱情冲浑了头一时忘了规矩。
在此时,在王夫人跟前,就是给袭人三个胆她也不敢在背后说一个主子的不是。
三 袭人并不想宝玉再卷入嫡庶之争宝玉与贾环身份敏感,一个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子,一个是上上下下不待见的庶子。两兄弟明里暗里的竞争,明眼人都清楚。这方面宝玉比较单纯,但是作为他身边最有力的丫头袭人却不想自己的主子因此受到伤害。
袭人在王夫人跟前把贾环的事一笔抹掉。要知道,如果贾环的事被王夫人知道,赵姨娘不过再挨次骂,并不能怎么样。可是宝玉会不会再因此事,又陷入下一次伤害中呢?
所以,这件事究竟是不是贾环在贾政跟前下了话,在袭人看来不重要了。暗箭难防,贾府这个宝贝会被不知好歹的人嫉妒,甚至伤害。宝玉已经被打受到了很大惩罚,不能再因为嫡庶的事让宝玉受到非议或其他伤害。
这时候,保护贾环也是保护宝玉。
四 袭人的为人不允许她这样做袭人是在主子们跟前挂了名的贤良人,她最在乎主子们的看法。正因为她的忠实能干才有机会从老太太那里被临时拨宝玉跟前。平日里从无数小事上都能看到袭人对名声的在乎,何况今天这样一个能与上层主子直接对话的机会呢。
今天是在王夫人跟前,即便此事确认是贾环做的由一个丫头口中说出来,王夫人对她的印象也会立刻减分。超码认定这是一个口风不严的人,不会被重用。
综上所述,言多必失,袭人还是小心地闭口否认了此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