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袭人也算宝玉的初恋,当宝玉想男女之欢,第一次云雨之人就是袭人,宝玉对她有依赖性,她也是王夫人首肯的二两一个月的丫头,日后就是宝玉的姨娘。
薛姨妈自从宝玉和宝钗结婚后,两夫妻关系,也由于掉包宝玉对女儿有点冷漠,借着宝玉出走,赶紧打发掉袭人,扫除宝钗身边的心腹大患,以免宝玉日后回来,先扫清障碍。
宝钗是聪慧之人,心绵藏针,宝玉依恋袭人,肯定于袭人在一起的次数比她多,心里难免妒忌。
袭人最后连姨娘也没挣得,还沒一儿半女,只好让有心机的母女俩赶走了!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按照高鹗续书,第120回终章时
薛姨妈倒又劝了一会子,因又提起袭人来,说:“我见袭人近来瘦的了不得,他是一心想着宝哥儿。但是正配呢理应守的,屋里人愿守也是有的。惟有这袭人,虽说是算个屋里人,到底他和宝哥儿并没有过明路儿的。”王夫人道:“我才刚想着,正要等妹妹商量商量。若说放他出去,恐怕他不愿意,又要寻死觅活的;若要留着他也罢,又恐老爷不依。所以难处。”薛姨妈道:“我看姨老爷是再不肯叫守着的。再者姨老爷并不知道袭人的事,想来不过是个丫头,那有留的理呢?只要姊姊叫他本家的人来,狠狠的吩咐他,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陪送他些东西。那孩子心肠儿也好,年纪儿又轻,也不枉跟了姐姐会子,也算姐姐待他不薄了。袭人那里还得我细细劝他。就是叫他家的人来也不用告诉他,只等他家里果然说定了好人家儿,我们还去打听打听,若果然足衣足食,女婿长的像个人儿,然后叫他出去。”王夫人听了道:“这个主意很是。不然叫老爷冒冒失失的一办,我可不是又害了一个人了么!”薛姨妈听了点头道:“可不是么!”又说了几句,便辞了王夫人,仍到宝钗房中去了。
薛姨妈这番操作,同往常一样,看似慈爱无比,实际上商人重利,仍然是为了宝钗的利益。
一、袭人被嫁是“走狗烹”的典型代表
认为宝钗是贤妻的人,大概会以为袭人是不可多得的“贤妾”,连曹公都公然调侃“贤袭人”,可是袭人作为一个屋里人,而且是只有王夫人承认的屋里人,一个“贤”字实际上是讽刺而非赞美。
贤良是美德,袭人作为怡红院大总管,光天化日把宝钗这个黄花大闺女引到午睡的宝玉身旁,把宝玉的贴身衣物拿来让宝钗绣花;黑天半夜找宝钗互通消息;背后议论黛玉不拿针线。
桩桩件件,不但说明袭人缺德,而且指明了她一早就同王夫人薛姨妈宝钗勾搭在一起,做了走狗,为宝钗铺平成为宝二奶奶的道路。
这样的人,在宝钗大婚后就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宝钗薛姨妈她们几个铲除袭人是早晚的事。
二、袭人没有守到底的决心
虽说千古艰难唯一死,可一个人真想寻死,谁也拦不住,金钏、尤氏双姝、鸳鸯......袭人呢,从说亲到跟蒋玉菡进洞房,没有一个出格的举动。
问题是,袭人愿意为宝玉守节或寻死吗?
答案是否定的。
从哪里看出来呢?袭人被宝玉踹了一脚吐血了,先灰了“争荣夸耀的心”,不是出于爱和包容,而是为了当姨娘这个美好理想才对宝玉好。
不管哪个人在贾宝玉的位置上,袭人都会掏心掏肺。
这也注定了一次“投资”失败,袭人会迅速抽身,凉薄之人,向来如此。
红楼梦里很多东西要反着看,晴雯看似心比天高,言语傲慢,可到死都是清白之人,袭人温柔和顺,可最早和宝玉有了苟且。
所以即使薛姨妈她们不赶袭人走,袭人也早晚离开贾府,毕竟,她只是下人,不是家生子,可以赎身的。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红楼梦》第120回,薛姨妈在宝玉失踪之后,跟王夫人说:
“我见袭人近来瘦的了不得,他是一心想着宝哥儿。但是正配呢,理应守的;屋里人愿守也是有的。唯有这袭人,虽说是算个屋里人,到底他和宝哥儿并没有过明路儿的。”
王夫人犯愁地说想把袭人放出去,但是害怕她寻死觅活的。薛姨妈建议把花家人叫来,“狠狠的吩咐他,叫他配一门正经亲事,再多多的赔送他些东西”。然后薛姨妈亲自找袭人谈话,袭人不得不从。
不久,袭人被嫁给了蒋玉菡。
那么袭人是薛姨妈嫁出去的吗?是,也不是。
首先,袭人结婚时间在宝玉失踪之前,不是失踪之后。宝钗结婚不久,袭人就被嫁出去了。
袭人的判词里有这样一句话:“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如果袭人是在宝玉失踪后嫁给蒋玉菡的,那么贾宝玉就不会对袭人出嫁感到遗憾。不会发出和袭人无缘的叹息。
袭人被嫁是宝钗决定的。袭人是否出嫁只有两个人能决定,一个是宝玉,一个是宝钗。
宝玉心里有三四个人是要同死同归的,其中一个人就是袭人。宝玉希望袭人陪伴自己一辈子,直到自己化灰化烟,因此袭人不是宝玉嫁出去的。
宝钗结婚后,袭人就属于宝钗的私有财产了。老婆婆王夫人管不了儿媳妇房里的事情。宝玉的屋里人和丫头的管理权都归宝钗所有。香菱原来归薛宝钗管,名字也是薛宝钗起的。夏金桂结婚后,香菱的管理权就转移到夏金桂这里。夏金桂有权指挥香菱,有权给香菱改名字。宝钗结婚后,她就是袭人的主人,袭人的去留是由薛宝钗决定的。
但是宝钗要维持大家族媳妇的体统,她不能醋妒,不能把宝玉的准姨娘赶走,于是薛姨妈替女儿当了恶人。她主张把袭人嫁出去。
薛姨妈为什么把袭人嫁出去?薛姨妈把袭人嫁出去很好理解。
第一,袭人是卖主求荣的人。
袭人的原来主人是贾母,可是她背叛了贾母投靠了王夫人;袭人的主人是贾宝玉,贾宝玉喜欢林黛玉,可是袭人反对贾宝玉娶林黛玉。袭人这样一个卖主的人,薛姨妈不会留着她。因为以后宝钗就是袭人的主人,袭人也有可能出卖宝钗。
第二,袭人太有心机,是宝钗日后的对手。
袭人的心机和手段,薛姨妈是知道的。这样一个有心就有权谋的小妾在侧,宝钗睡觉都不安稳。
袭人在,宝钗就是宝玉房里的光杆司令,因为所有的人都是被袭人拿下的,都是袭人的心腹。袭人可以一呼百应。宝钗则没有袭人的威信。袭人是宝钗的对手和敌人。
第三,袭人和王夫人关系太密切,婆婆看重小妾,对于宝钗来说是威胁。
王夫人曾经含泪跟薛姨妈和王熙凤说道:
“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蒙双行夹批:“孩子”二字愈见亲热,故后文连呼二声“我的儿”。】比我的宝玉强十倍!【蒙双行夹批:忽加“我的宝玉”四字,愈令人堕泪……】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王夫人如此重视袭人,如此相信袭人。那么袭人就是宝钗的劲敌,袭人有王夫人做后盾,宝钗无法行使当家主母的权力。
薛姨妈怎么把袭人嫁出去的?薛姨妈是商人,袭人的哥哥也是商人。商人的特点是重利。薛姨妈派人把花自芳的媳妇找来,狠狠地吩咐她,叫她给袭人配一门正经亲事。这样一来,花家就会收到一笔彩礼钱。而且,薛姨妈承诺,贾府还会多多地陪送东西。给花家一笔钱和珠宝首饰。袭人的嫁妆贾府也都给准备妥当,不用花家花一分钱。
袭人的哥哥嫂子作主把袭人嫁给蒋玉菡。袭人满心不乐意也没有办法。宝玉不乐意,但是宝钗以大道理压制贾宝玉,不能耽搁袭人和哥哥团聚,不能耽搁袭人当正妻获得幸福的权利,贾宝玉没办法只能同意袭人出嫁。
结语:一件事能够成功,七分人力,三分天注定。薛姨妈把袭人嫁出去的一系列行动之所以成功自然有她周密策划的功劳,但是不能否认,薛姨妈也属于顺势而为。因为袭人和蒋玉菡有香罗之姻。袭人嫁给蒋玉菡是注定的结局。薛姨妈虽然不知道袭人和蒋玉菡的姻缘,但是她的主张符合月老的红线,因此一蹴而就,获得了成功。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袭人的上位过程是薛姨妈亲眼所见,袭人这个丫环并不简单,薛姨妈本来担心林黛玉,却不想还有袭人,所以必须除之而后快。
第36回,王夫人,薛姨妈,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都在场。
由于袭人一直呆在宝玉放里面,老太太房里就少了一个丫环,八个变成七个了。
王熙凤就介绍了丫环的不同级别和待遇:
贾母的丫环月钱是一两;(袭人)
宝玉的丫环月钱是一吊;(晴雯麝月等七个大丫头)
宝玉的小丫环月钱是五百;(佳蕙等八个小丫头)
王夫人决定把袭人给了宝玉,贾母再选一个丫环,月钱不变。
袭人的月钱从王夫人的月钱里面扣,二两银子。
袭人新主子是贾宝玉,月钱是二两,待遇和赵姨娘,周姨娘一样。
当时一旁的薛姨妈是这样赞美袭人的:“早就该如此。模样儿自然不用说的,他的那一种行事大方,说话见人和气里头带着刚硬要强,这个实在难得。”
薛姨妈认可袭人的优点:模样好、行事大方、见人和气、刚硬要强!
袭人苦心经营的口碑十分有效,不仅打动了王夫人,也打动了薛姨妈,袭人早就想作宝玉的姨娘,薛宝钗作大太太,显然到这个时候也都是成功的。
但是接下来王夫人的一番话,就让薛姨妈改变了看法,袭人是不能留在宝玉身边的。
王夫人听了薛姨妈的话,也是十分认可的。
王夫人含泪说道:“你们那里知道袭人那孩子的好处?【蒙双行夹批:“孩子”二字愈见亲热,故后文连呼二声“我的儿”。】比我的宝玉强十倍!【蒙双行夹批:忽加“我的宝玉”四字,愈令人堕泪,加“我的”二字者,是的显袭人是“彼的”。然彼的何如此好,我的何如此不好?又气又恨,宝玉罪有万重矣。作者有多少眼泪写此一句,观者又不知有多少眼泪也。】宝玉果然是有造化的,能够得他长长远远的伏侍他一辈子,也就罢了。”
王夫人的一番话,明显能够看出王夫人心中,袭人已经是不可取代的重要,宝玉这辈子都不能没有袭人。
薛姨妈发现的问题是什么?薛宝钗嫁到贾府的地位!
古代大老婆最不喜欢丈夫在结婚之前就有了妾,特别还是从小长大的妾,因为她们的感情更深厚,彼此十分了解。
像薛蟠娶夏金桂,夏金桂就要折磨香菱,很显然香菱和薛蟠的亲密度要必夏金桂强。
将来薛宝钗嫁过来,袭人在贾宝玉心中的地位自然比薛宝钗重,而且袭人又是贾母的丫环,在贾府有一定的人缘和势力,特别是那八个大丫鬟,鸳鸯,琥珀,等等。
薛宝钗嫁过来就是孤身一人,势单力薄,如果袭人教唆宝玉,薛宝钗明显吃亏。而且袭人能够成功上位,也说明袭人是一个有心机的孩子,难不保将来会取代薛宝钗的地位。
薛姨妈细思极恐,别人都说薛宝钗心重,有城府,今天算是看到真正的有城府的丫环了。
这个袭人万万留不得,特别是宝玉和宝钗吵架的时候,宝玉必然和袭人亲密,不会劝宝玉的,即便宝玉需要几个小妾,那也应该是薛宝钗给宝玉买进来的,不能是自己带的。
再有袭人和王夫人如此亲密,万一和王夫人联手,薛宝钗就不能管教贾宝玉,不能约束贾宝玉,薛宝钗就没用女主人的威严了。不论高鹗的续书,曹雪芹在一开始的判词里面就说了,袭人最终嫁给了蒋玉菡,而非贾宝玉。
如果仅仅按照前八十回分析,袭人没有作宝玉的姨娘,应该是宝玉自己的决定,毕竟王夫人是认可袭人的,袭人一定是做了对不起宝玉的事,贾宝玉很伤心,忍痛割爱送给蒋玉菡。
袭人会做什么事,只有袭人背叛了贾宝玉,贾宝玉才会伤心气愤。
就是八十回末尾的地方,贾宝玉开始怀疑自己怡红院的事情,为何王夫人了如指掌?
原文:“怎么人人的不是太太都知道,单不挑出你和麝月秋纹来?”
宝玉十分瞧不上这种卑鄙小人, 但是念在袭人照顾自己多年,宝玉没有撵她,而是把袭人嫁给蒋玉菡,也算是对袭人最后的主仆情谊了。
所以,袭人没有和宝玉在一起,主要是由于袭人已经变心,不忠!
主子最不喜欢对自己不忠的仆人。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你好,我是国风
从表象层面上理解,贾宝玉抛弃一切走了,等于死去。依照古制,贾宝玉身后人只可能终身为其守节。〈主要是发妻〉有如似贾宝玉的哥哥贾珠死了之后,花样年华的李纨只能活成槁木死灰。断不能像现在的女人一般随心另嫁。在古代,特别是诗礼之家,这完全是不可能的〈男人死了妻子可以续娶,女人死了丈夫却只能守节〉。这便是女人的本分!
也正如后面王夫人和薛姨妈商量的话:咱们这样人家,还有什么别的说的吗?幸喜有了胎,将来生个外孙子,必定是有成立的,后来就有了结果了。〈一句话赌定了宝钗的命运〉正配呢,理应守的,屋里人愿守也是有的〈此一句可知,做妾的愿意守节也未尝不可〉。惟有这袭人,虽说是算个屋里人,到底她和宝哥儿并没有过明路儿的。”〈只因这一原因,袭人虽然和宝玉身体上无可不可了,但是却毫无名头,连个屋里人的名分都不能扶正〉而且重要的是王夫人的意思:将来房中的丫头都是要放出去的!贾政也深以为然。主要因为家道中落,养不起那么多闲人了,二由贾政伊始就看不惯宝玉房中的丫头,可能对于宝玉出走的因由,未免怪罪到这些人身上!
因此要走的肯定不止一个袭人,只不过是袭人在宝玉房中的地位比较特别,又为了应〈又副册〉第二人物的命格,才着重交代了她的结局!
与红楼梦的真相所示,宝玉的遁世离群表达了故国的故去,是那些死于社稷的弘股之臣都以白骨于野。那些馋佞之辈又是怎样?他们一路哭喊着要尽忠故主,却毫不掩饰的投靠新主,阿谀奉承。继续苟且于他们卑贱的人生!
以为最后安排了袭人的结局表达汲取温暖嘛?其实这才是顶尖的一段“善骂”。不但辱骂了那些毫无人格水性杨花的流莺,更骂了那些所谓的“新主儿”〈不过是一群曾经是娼婊优伶的东西!〉(虽然这种暗讽对于表象上并没有多少过错的蒋玉涵实在是太不客气了!)
薛姨妈为什么要把袭人嫁出去?
袭人与宝玉“初试云雨情”,薛姨妈薛宝钗母女或许知道了。本来宝玉就是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对宝钗不冷不热,趁着宝玉出家时把一袭人嫁出去,免得宝玉归来后,只理袭人,不理宝钗,也绝了宝玉对袭人的念想。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