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为何袭人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暗地阻拦宝黛二人?

袭人原是服侍贾母的八大丫头之一,后被贾母与了宝玉。宝玉十岁左右时第一次梦遗,袭人随之与其共试了警幻仙子所授之事,此后宝玉视袭人与别个不同,袭人也渐渐以宝二姨娘的身份自居。

成为宝玉准姨娘已是袭人的人生极限,她不可能再进一步,而宝玉未来的妻子几乎可以决定袭人的命运,所以,谁成为宝玉的妻子对于袭人至关重要。

在贾府,宝玉的正室人选以黛玉和宝钗为主,“金玉良缘”和“木石前盟”两个集团勾心斗角,波涛暗涌。

面对这种局面,袭人选择支持宝钗成为宝二奶奶,这起码有几个缘故。

首先,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袭人素有钗副支称,两人性情相似,都是沉默寡言,持重老成的人,在第二十一回,袭人见宝玉在潇湘馆洗过脸后便赌气回来,宝钗正巧走来,两人开始攀谈,宝钗赏识袭人,袭人亦敬服宝钗。

袭人和宝钗最像的是,他两都喜欢劝谏宝玉考取功名走经济仕途,而黛玉却未跟宝玉提过这些,自然没法谈到一块。

其次,袭人与宝玉有了肌肤之亲后,以为宝玉对自己百依百顺,唯命是从,却不想听到宝玉对黛玉诉肺腑。知道两人心心相印不了分离,这种情感是袭人永远得不到的,而宝玉以后只会听从林黛玉的话,袭人如何服气?如何不畏惧?所以,嫉妒使人疯狂,袭人随后就逮着机会跟王夫人谏言,提出将宝玉搬出园外,以远离林黛玉,“防患于未然”。

再次,宝钗是王夫人力捧的宝二奶奶人选,林黛玉是贾母的心肝,而袭人深知,在贾母眼里,晴雯才是她认为将来可以服侍宝玉的人,也就是宝玉的姨娘,所以,袭人选择了背叛贾母,投靠了王夫人。

《红楼梦》里,为何袭人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暗地阻拦宝黛二人?

袭人是个好丫头,甚至站在她个人和宝玉的立场上,她比一般人的表现都要好。当然了,袭人由于身份地位的原因,她的见识和能力会有一个限制,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品性方面也不是尽善尽美,不过这就对了。如果袭人表现的很完美,那就不是《红楼梦》了,那是今天的玛丽苏、灰姑娘垃圾剧情电视剧,也别叫《红楼梦》,直接叫“大丫头”好了。

我看红楼喜欢结合今天的现实和书中人物背景来看。袭人是个丫头,从小被卖为奴,似乎地位下贱。但是要看看她是在哪个地方当奴婢,这可不是乡下小地主家里的奴婢,而是四大家族之一的贾府家里数得上的丫头。从身份上讲是个奴才,但是她的位子已经比大部分老百姓好很多了。《红楼梦》开始那个冷子兴,身份是个啥,周瑞家的女婿,进士贾雨村都要与之结交,周瑞家的是什么玩意,贾府王夫人的陪房罢了。当日冷子兴和人发生冲突以为要吃官司,周瑞家的都能轻描淡写的处理过去,这能量在普通人眼里有多大。而她的身份跟袭人无差,都是奴才。不信联想一下今天现实试试,不要说像贾府那样的皇亲国戚,就是一个大集团大公司,在里面做个老总助理秘书啥的,那身份搁一般人眼里都老高了。

袭人在贾母,王夫人眼里是个奴婢丫头,在宝玉眼里却是半奴半姐,虽然是个奴才,却是很多普通百姓都要羡慕的奴才。常言道京民三品官,袭人从小伺候人,又是在大观园里,见得听得多了去了,那个见识心机自然与日俱增。

袭人先跟贾母,也服侍过史湘云,最后是服侍宝玉,大观园里最重要最受宠的人都服侍过了,在丫头里面的地位算高的了。当她服侍宝玉的时候,其实也就有让她做侍妾的意思,宝玉是个浑小子,但对女人是真心不赖,袭人自然也就有几分欢喜,后来两人还真就做了好事,袭人将来的姨娘位子可以说十拿九稳了。这时候的袭人当然要为自己将来做打算了,毕竟姨娘虽然比奴婢好很多,但是实际地位依然很低,将来日子怎么样,全看主子夫人如何。

袭人跟薛宝钗性子相似,那薛宝钗素来稳重大方,温文尔雅,平日里就没一个人挑出个不是来,看起来十分平易近人,容易相处。林黛玉就不一样了,她言语尖酸,爱使性子,还动不动就哭,一副十分不好相处的样子。而宝玉呢,是个叛逆小子,不爱读正经书,不愿考取功名,袭人久在大观园,自然知道当官才能出人头地,她的身份又劝不了宝玉。薛宝钗呢,经常可以规劝宝玉读书求学,考取功名,林黛玉对这些似乎浑不在意。所以在袭人眼里,宝钗比起黛玉来,自然是宝玉更好的伴侣了。一个人内心有了倾斜,平日言谈举止自然就会有倾斜,我想这一点,今天的人大部分也规避不了。

然而,站在旁观者角度,有时候又不得不感叹,袭人终究还只是袭人,眼界见识终归有限,看待问题有时候趋于表面。表面上看,薛宝钗确实比林黛玉要合适的多,也更容易相处。但实际上,如果真的用心观察,林黛玉对人要比薛宝钗真诚的多,就像香菱学诗那一段,香菱一个丫头想学诗,犯了魔怔,拜林黛玉学习,林黛玉那真是个好老师,既传授技巧又积极鼓励,耐心的不得了,一个大小姐可以对一个下人如此,绝对可以说是赤子真心。而薛宝钗呢,太理性,一切都是从利害出发,她对下人也缺乏那种真正的尊重和耐心。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将来袭人真做了姨娘,宝钗是夫人,那平日里自然比较好相处,但真的遇到厉害冲突,宝钗肯定会毫不犹豫把袭人推出去保全自己。而林黛玉虽然有些性子,但是只要平日机灵点,多哄哄,日子也不难过,遇到事的时候林黛玉绝不会牺牲别人保全自己。

再一个说,如果将来林黛玉当夫人,依着她的个性,很难当家,那大部分实权不还就落在袭人这个姨娘手里,日子反而更舒服。所以袭人的眼界水平确实不够,所以才会明着暗着做一点褒钗贬黛的事来,这样也显得人物够真实。

然而不管怎么说,袭人对宝玉确实是真心实意的,她是一个丫头,可以全心全意维护主人,已经十分难得了。

《红楼梦》里,为何袭人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暗地阻拦宝黛二人?

《红楼梦》里,袭人确实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不仅暗地破坏宝黛姻缘,就连宝黛独处时她都经常突然出现,甚至让人感觉她跟踪监视宝玉。

这是为何呢,其一,用现代话来说,她跟宝钗“三观”相近,都是希望宝玉走“仕途经济学问”的路,而黛玉明显跟宝玉是一个心思,宝玉曾赞“林妹妹从来不说那些混账话”,这让袭人感觉若黛玉成了宝二奶奶,必然会引导宝玉“不求上进”,甚至会导致她的姨娘身份不保。

其二,讨好王夫人。袭人敏锐的察觉,贾母支持宝黛姻缘,以及整天跟自己作对的眼中钉晴雯,也可能是贾母看好的宝玉二房人选,而王夫人当然希望自己外甥女宝钗成为儿媳妇。因此袭人做了大胆的决定,背叛原来的主子贾母,暗地投靠了王夫人。

因此看来,袭人经常在宝黛独处时突然出现带走宝玉,极有可能是王夫人指使的。袭人这阴险小人也确实做到了,与她臭味相投的薛宝钗、王夫人这几人一拍即合,最终导致了宝黛婚姻的失败。

《红楼梦》里,为何袭人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暗地阻拦宝黛二人?

回答这个问题要从三人和宝玉的关系以及三人的性格来说起。

很明显,宝玉最爱的是黛玉,按他的想法,肯定是要娶黛玉为妻的。但是偏偏黛玉身子弱,又加上寄人篱下父母双亡,在贾府里能得到的支持力量很有限。反而是薛宝钗这个豪商之女,上有薛姨妈支持,内有王夫人助力,加上薛宝钗自己平日里到处交好贾府中人,成为宝二奶奶的希望更大。

而袭人,作为贾府的丫鬟,在和宝玉有过云雨之事后,基本可以确定未来是要成为宝玉的姨娘的。受身份所限,她不可能成为宝玉的妻子,那么谁成为她未来的主母就是袭人不得不关心的问题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按说黛玉进贾府更早,而黛玉刚进府的时候和袭人也处得不错,应该说她要比宝钗更早和袭人建立那种少女友情,可为什么袭人却选择支持宝钗而到处给黛玉添阻呢?

问题不在黛玉,而在袭人身上。

袭人是贫民女孩儿出身,知道自己能过上好日子全靠进了贾府,而在贾府,最重要的人当然是史老太君。但是老太君毕竟年纪大了,随时都有可能魂归极乐,在老太君之下比较重要的几个人分别是贾政、王夫人、进宫的元春等人。元春已经进宫,轻易不大理会贾府中事,贾政作为朝廷官员,也不大喜欢治家理政。所以贾府未来的掌权人必然会是王夫人。

而古代又是一个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时代,宝玉喜欢黛玉不假,合府人都知道,但是宝玉的婚姻却是由王夫人做主的。而王夫人希望让谁成为自己的儿媳妇,成为未来的宝二奶奶,也是众所周知的。在这种情况下,袭人选择支持宝钗就不足为奇了。

上面说的袭人对宝钗和黛玉背后势力的权衡再做出的决定。

另外,从宝钗黛玉和袭人之间的关系也可明显看出袭人和宝钗要更近一点。虽然袭人认识黛玉更早,但是黛玉的很多习惯袭人都看不上,或者说是她因为恼恨宝玉和黛玉走得更近而吃黛玉的醋从而对黛玉不满。在这点上,其实宝钗和袭人同病相怜。正所谓敌人的敌人是朋友,宝玉和黛玉走得最近,宝钗和袭人这两个受冷落的人自然就结成同盟了,当然袭人的身份是不足以和宝钗并驾齐驱的,我只是就感情关系上来做个比喻。

至于其余诸多答主说的宝钗比黛玉会做人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倒不那么重要。其实黛玉对下人也很好,是真正的一视同仁,反而宝钗是有选择的巴结笼络。

最起码我是看不到黛玉对袭人有什么不满或者说对袭人有什么不好。在这一点上,袭人的考量应该并不多。倒是宝钗和袭人的三观比较接近,都是支持让宝玉走正常读书人的仕进之路,可能会有点关系。

最后梳理一下对这个问题的答案。

1)在年事已高的贾母和未来必然掌权的王夫人之间,袭人选择了王夫人,也就是选择了宝钗。

2)宝玉对黛玉太好,袭人作为和宝玉有过云雨之情的正常女人,心里必然是嫉妒黛玉的,很正常的就和同病相怜的宝钗结成了同盟。

3)宝钗和袭人的三观更为接近,没有什么离经叛道的想法,在袭人眼里,宝钗会是一个贤妻,而黛玉则更偏向于祸水红颜。

《红楼梦》里,为何袭人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暗地阻拦宝黛二人?

脂砚斋说的清楚:袭为钗副、晴为黛影。袭人的为人处事都像极了宝钗,袭人、宝钗二人价值观也极其的一致,袭人对宝钗那是敬佩、尊重,说跪舔都不算过分,而宝钗对袭人也是格外高看一眼,认为她有见识,不可小瞧了她,这算是二人文化基因的高度认同。

宝钗和黛玉这两位与宝玉有情感纠葛的姑娘,袭人对她们态度是是截然不同的,明显表现的是拥钗斥黛。例子很多,举一处典型的吧,第三十二回,湘云在宝玉屋里劝宝玉:

“如今大了,你就不愿读书去考举人进士的,也该常常的会会这些为官做宰的人们,谈谈讲讲些仕途经济的学问,也好将来应酬世务……”

宝玉听了这话立马就轰湘云去别的地方,袭人就说了:

“云姑娘快别说这话。上回也是宝姑娘也说过一回,他也不管人脸上过得去过不去,他就咳了一声,拿赶脚来走了。这里宝姑娘的话也没说完,见他走了,登时羞的脸通红,说又不是,不说又不是。幸而是宝姑娘,那要是林姑娘,不知又闹到怎么样,哭得怎么样呢。提起这个话来,真真的宝姑娘叫人敬重,自己讪了一会子去了,我到过不去,只当她恼了,谁知过后还是照旧一样,真真有涵养,心底宽大,谁知这一个反倒同她生分了。那林姑娘见你赌气不理她,你得赔多少不是呢!”

这个话她是当着宝玉的面说的,而且黛玉就在窗外,也听得一字不落。我们知道,就在差不多这几天里,宝玉挨了打,要给黛玉送两方旧帕子表心迹,他专门支开袭人到宝钗处借书,而让晴雯替他办这等私密之事。其实,就在这个端午节,袭人就已经失去的宝玉的信任。

袭人对宝钗是发自内心的佩服、敬重,在赞美宝钗的同时不忘将林黛玉拿来做比较,而且言语间明显对黛玉充满了贬低之意,而且,也有那么一点酸酸的感觉在里面。

还有更重要的一层意思,袭人可是与宝玉有过肌肤之亲的,她的内心深处对亲近宝玉的女性有着本能的排斥,她故意装睡引宝玉来逗她,她摸准宝玉的性子,假意用赎身离开贾府的说辞趁机娇嗔箴宝玉,关键是不许宝玉吃别人嘴上的胭脂,这都是她小女子对己与自己亲密男子怀有占有心理的反映,按说她一个丫鬟侍候好主子就行了,袭人在宝玉身上下的功夫和行动显然超出了她丫鬟的职责,她对主子小姐论长短,甚至想影响宝玉择偶大事,这一切,都显示了袭人的野心和占有欲。

宝玉对林黛玉的态度人所共知,黛玉只要一有个风吹草动,对宝玉来说就是天大的事,黛玉一个不高兴,宝玉立马就低到了尘埃里,袭人可是要将自己的终身都要托付给宝玉的,她也想在宝玉心中有个一席之地,但是这位爷只要一见黛玉,连世界万物都不存在了,心里眼里只有他的林妹妹,这以后要是二人成了婚,她袭人算老几?有着争荣夸耀之心的袭人当然会这么想,宝钗就不同了,宝钗展现出的人设是“心地宽大、从分随时、做人大方。”而且,宝玉对待宝钗显然不是爱,袭人想当然的认为,宝钗更好相处,如果宝钗成为宝二奶奶,当然不可能独得宝玉之爱,做为妾室的袭人自然有一份位置。袭人当然会找准时机站队金玉良缘,想尽办法破坏木石姻缘了。

(我是屏山,欢迎点评、关注,为您探究红楼一梦。)

(此文原创,未经本人同意,不得转载,抄袭必究。)

《红楼梦》里,为何袭人一心成全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暗地阻拦宝黛二人?

袭人成全宝玉和宝钗最重要的原因是为自己考虑。

宝玉娶宝钗对袭人最有利。

一,宝玉不爱宝钗,这样袭人就有机可乘,可以获得宝玉更多的爱。

如果男人爱当家主母,那么姨娘,通房就是摆设,不会得到男人的爱。

如果宝玉娶了黛玉,那么宝玉眼里,心里除了黛玉不会有任何人。黛玉就会椒房独宠,其他妾室不会有任何邀宠的机会。袭人不甘心自己做一个可有可无,不被宝玉重视的人,因此她反对宝玉娶黛玉。

宝玉娶宝钗就不一样了。宝玉爱黛玉,即使娶了宝钗也不过是一个当家主母的牌位,不会给她更多的爱,这样一来,妾室,姨娘等就有雨露均沾的机会。

二,以宝钗在宝玉心中的地位,袭人自信可以替代宝钗,成为宠妾。

袭人自信凭借自己拿捏宝玉的能力,让宝玉宠妾灭妻都有可能。宝玉不是那种古板的男人,他不会像其他男人一样,恪守正室和侧室规矩,袭人自信可以得到宝玉全部的爱。

三,袭人认为宝钗性格和顺,温柔大度,自己有把握战胜宝钗。

四,袭人认为如果自己帮助宝钗,那么宝钗婚后一定会感谢自己,一定会让自己顺利转正成为姨娘。

五,袭人认为,宝钗嫁给宝玉会劝宝玉读书上进,宝玉考取功名,走上仕途,对袭人有利无害。

鉴于以上原因袭人支持宝钗,暗地里反对黛玉。

我是润杨,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润杨的红楼笔记!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