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7版红楼梦中演员,除邓婕,没演再火的角色?他们真是为《红楼梦》而生的特型演员?

87版电视剧《红楼梦》拍摄历时三年之久终于上映,上映后引起了巨大反响。剧中各个人物栩栩如生,真实地如同从原著中走出来那样。

林黛玉——陈晓旭饰演,

“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娴静时如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

原著中这么描写,陈晓旭的表演可谓情真意切,就好似她本人就是林黛玉转世一般。陈晓旭除了林黛玉,还曾饰演了《家春秋》中梅表姐,神态表情几乎和以前的林黛玉一样。从此她退出娱乐圈开始下海经商,于2007年因“乳腺癌”病逝。

薛宝钗——张莉饰演。

“脸若银盆,目如水杏,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

张莉的容貌很符合原著中的描写,更可贵的是她的眉宇间不自觉地就透露出薛宝钗的精明和算计。这也是她最后被选为《红楼梦》女主角之一的重要原因。张莉之后又拍摄了几部不知名的电影和电视剧。她于1990年远去加拿大,之后便定居于此至今未归。据说张莉至今单身。

贾瑞——马广儒饰演。

马广儒一生都以“贾宝玉”自居,似乎也曾追求过陈晓旭。他命运悲苦,婚姻不幸,经常以酒为伴,终日沉醉,最终撒手人寰。

花袭人——袁玫饰演

“枉自温柔和顺,空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这是袭人的判词。袭人温柔细致善解人意,是怡红院中宝玉身边的四大丫鬟之首。袁玫在此之后又演了几部电视剧,算是《红楼梦》演员中后续发展较好的一个。

王熙凤——邓婕饰演

“粉面含春威不露,丹唇未启笑先闻”

邓婕把王熙凤的喜笑怒骂演绎的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邓婕之后又主演了多部有名的电视剧,算是《红楼梦》中发展最好的了。

87版红楼梦中演员,除邓婕,没演再火的角色?他们真是为《红楼梦》而生的特型演员?

要说从87版红楼梦走出来的知名演员,可能也就邓婕一个,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可能跟87版的经典有关,有些演员一辈子演了无数角色,但观众一个也记不住,有些演员一辈子只演了一个角色,就火了,被观众记了一辈子,87版红楼梦就这样。

这些演员在87版红楼梦之后,大多都转行做别的了,不是说他们是专为红楼梦而生,而是红楼梦太经典了,让他们的演艺之路有了一个非常高的起点,后来无论他们做什么,都很难超越这个角色,这既是一件好事,也是一件坏事,因为他们无法再在演艺这条路上走下去,只能做别的,比如陈晓旭,后来就做了商人。

87版红楼梦中演员,除邓婕,没演再火的角色?他们真是为《红楼梦》而生的特型演员?

87版最大的收获就是演技最为出彩的邓婕,邓婕的光彩照人让凤姐这个角色成为87版中真正的“女一号”。

87版凤姐也是“宝黛姻缘”的最坚定的捍卫者呀!尤二姐的扮演者是87版中最大的惊喜,张鸣鸣的美丽妩媚真正堪称“尤物”。相对来说87版这位尤三姐扮演者周月就美得比较大众化,正气凛然有余、妩媚风情不足了。87版秦可卿扮演者张蕾外貌和造型的俗艳,可以说是最偏离曹雪芹原著中警幻仙姑之妹的设定,毫无仙气。87版这位“有东府小蓉大奶奶品格”的香菱,倒真的是清纯秀丽颇有魅力呀!87版的这位三小姐探春,直接就是小常宝的克隆版呀!

想想看,如果把双手紧握的书本换成一杆打土匪进深山“飞上山岗,杀尽豺狼!”的猎枪是不是更加适合呢?87版李纨选角太马虎了吧?年龄感快赶上87版王夫人了。87版王夫人其实相当清秀,直接就是中年版的陈晓旭呀!一直在想87版改编剧本中是不是原来加进了林黛玉母亲贾敏的戏份,后来又删掉了。是原黛玉母亲贾敏扮演者改演了王夫人吧?

王夫人可能主张“金玉良缘”第一人呀!看看这眉眼鼻嘴、这脸型神态、这风度气质,87版林黛玉与王夫人活脱脱就是一对母女呀!这是87版林黛玉的亲弟弟吗?只要不睁眼,就这样陶醉其中也是个清秀俊逸的翩翩少年呀!

其实87版王夫人、林黛玉、贾环这三人联动的选角真得让人纠结三十年了呀!

谁能告诉我为什么?………87版最超凡脱俗的宝哥哥面若满月秀眉大眼,争取爱情自由的阳光大帅哥欧阳奋强。87版这位美貌犹在的赵姨娘,难道真的不是宝哥哥的亲姨妈吗?

唉!凌乱了………87版最中规中矩的真正是最美丽的宝姐姐张莉,当得起“眉不画而翠,唇不点而丹。”呀!87版最阳光、最风彩、最硬朗结实的是最善良、最勇敢、无畏的劳动人民优秀代表刘姥姥。87版最猥琐衰弱的,是贾府封建贵族族长贾珍无疑了。

还有87版这位鼎力支持“宝黛爱情自由”最聪明、最善良、最可爱的老奶奶贾母呀!这位87版中最没有存在感的贾宝玉的父亲贾政,只有他才是“金玉良缘”的真正决策权力人呀!87版元春,贾宝玉的亲姐姐促成“金玉良缘”临门一脚的最关键人物。87版袭人“元妃赐婚”的献计人,幕后黑手呀!87版晴雯,最勇猛善战的丫环、最不幸又壮烈的牺牲者。

整个87版音乐除了插曲,背景音乐几乎都是活泼明快的“晴雯曲”。

八十年代最经典的电视剧,四大名著开山之作不可复制的87版。

演员们总是生于时代,成于时代呀!

87版红楼梦中演员,除邓婕,没演再火的角色?他们真是为《红楼梦》而生的特型演员?

红楼梦演员大都是在全国范围内按原著形象挑选的,是各行各业的素人,也只是在拍红楼梦的时候接受过专业的集训。

那个年代,影视剧产量太少,所以给新人演员甚至素人演员的机会不多,可以说素人选择当演员并不是特别容易,收入也不稳定,还不如干旱涝保收的工作。

再有,红楼梦每个角色太过深入人心,想要达到新高度谈何容易。扮演黛玉、王熙凤、迎春的少数几个演员后来也曾尝试饰演其他影视剧,但反响平平,后来也就销声匿迹了。其他演员大多都没有再从事演员行业。

其实一辈子能参与一部像86版红楼梦这样的电视剧,值了,一个角色让观众记三十多年,现在有哪个演员和角色可以做到这样?

87版红楼梦中演员,除邓婕,没演再火的角色?他们真是为《红楼梦》而生的特型演员?

人们总会有一种刻板印象和先入为主的心里暗示,每一部剧演员的选择应该都是导演反复推敲的结果,演员也都是全身心的投入和表演,87版红楼中演员的选定确实很贴近并且很生动地诠释了小说中的人物性格,且是第一部,所以在人们脑海中留下了很深的,难以磨灭和超越的印象,即使以后人们再看翻拍的剧集时,也是建立在原有的第一次的基础上的,这种刻板很难被打破

87版红楼梦中演员,除邓婕,没演再火的角色?他们真是为《红楼梦》而生的特型演员?

不能这么说,没有谁是为某个角色而生的。这里面因素比较复杂,分析这三十年的历史,可以看到有很多因素促成了提问中的这种状况。

1.人才培养机制。从红楼梦立项建组,选拔演员,开展演员训练。整个培训机制都是为这部戏定制化培养演员,绝大多数演员都很年轻,在他们三观发育阶段,强化红楼梦的观念,对人成长必将产生根本性影响。所以看到很多演员后来走不出红楼梦的人物窠臼,原因在此。另一方面,演员完成一部戏之后,走不出角色,这也不是表演艺术的问题,而是他们把这段经历当成了人生的一个环节。

2.时代因素。八十年代电视剧刚起步,很多作品没有市场检验也不代表市场需求,四大名著翻拍就是政府行为。而且,全国也没有多少科班出身的演员,很多影视是戏曲、话剧界出身,每个剧目,都会面向各行各业选拔,西游记、红楼梦都是这么干的,像贾元春的扮演者成梅是南京新街口百货商店文体部的售货员、妙玉的扮演者姬玉当年在皮鞋厂上班,在工作关系上属于短期借调行为。而且当时观念认为,进体制吃商品粮拿工资才是王道,上大学更是黄金通道,所以很多演员结束拍摄不再从事这个行业也在情理之中,徐少华不就半途放弃唐僧去上大学吗!不过,大部分人没从事演员,却继续做着演艺行业相关,做制片人、导演等等,他们的努力也是在为行业发展做着基础工作。

3.市场发育不充分。如果按照今天文化产业发展的眼光来看,当时筹建的大观园、荣宁二府都是不可多得的文化小镇,尤其大观园,在南二环的核心位置,条件得天独厚。可惜当时没有如此的市场环境,只能成为一个事业单位,偏安菜户营,交通不便,游人有限。哪些演员们,在如此的市场环境下,个人能力再厉害又能如何,只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环境的改观做点什么。中国影视市场的市场化,要迟至97之后,港资大举北上,再到加入世贸之后,好莱坞冲击。所以今天的娱乐圈,对比八十年代才称得上是黄金时代。

但是,仍要为这一版红楼梦演职人员致敬,他们为艺术贡献了珍品!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