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林黛玉一定要被写死呢?
我从另一个思路回答你的问题,我们跳出书本内的情节,从作者的立意去思考会有一个全新的答案。我是《红楼梦》的忠实读者,书和电视剧都看了10多遍。
首先我把答案写在前面:《红楼梦》里只要是个性鲜明(或作者喜爱的)的女主角,都会在最美的年纪死去。我说几个典型的人物,黛玉、晴雯、秦可卿、金钏。下面我们再来分析是为什么。
一、就一个字,美
引用宝玉的原话 ‘女孩儿未出嫁,是颗无价之宝珠;出了嫁,不知怎么就变出许多不好的毛病来,虽是颗珠子,却没有光彩宝色,是颗死珠了;再老了,更变得不是珠子,竟是鱼眼睛了。这段话你们怎么理解呢?我的理解是少女眼神天真无邪,没有杂念;中年妇女开始变得势力;而到了老妇人眼睛里就只有利益,与死鱼眼睛没有什么区别。
曹雪芹让黛玉、晴雯在美的年纪死去,是不想让他们沾惹尘世的污泥,永远留住最纯洁的美。而世俗的人都会留到最后体现“大难临头各自飞”的人性悲剧,所以林妹妹、晴雯都会在贾府彻底衰亡前死去。红楼梦里最浓墨重笔描写的《芙蓉女儿诔》是宝玉对晴雯思念之情,黛玉死后应该也有一段断气回肠的描写,可惜后四十回已丢失,不能拜读。
二、写实的手法
这是基于故事背景(清朝)整体社会的基本道德伦理和价值观,描述当时社会制度及权贵家庭的生活方式。当时的社会个人的婚姻与人生是父母包办制度,也是男权社会。不容许有自由选择更别说女权主义,偏偏黛玉有自由选择的倾向,而且不像宝钗天天劝宝玉读书考取功名。所以社会不容许,得死。
二、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
红楼梦里主要人物可以分为两类,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超现实主义)。
理想主义的代表人物:贾宝玉、林黛玉、探春;晴雯(丫鬟)
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薛宝钗、袭人(丫鬟)等等
实现主义很好理解,那为什么说贾宝玉是超现实主义呢,对比一下宝玉的思想行为与现代就知道了,我一直认为曹雪芹是一位伟大的科幻思想家,客官您且看看现代…!人人都是贾宝玉啊。
宝玉视万物为生命,尊重每个生命(包括植物)------对标现代的动物保护协会。
宝玉不喜欢按套路走,不喜欢与打官腔的人来往-----对标现代人追求真实的个性。
宝玉追求自由恋爱----这个不用说了吧
宝玉对丫鬟没有明显的上下阶级之分------对标现代的平等
对标一下近代就更明朗了嘛,超现实主义相当于思想革命的先驱,例如戊戌变法中戊戌六君子的结局。
欢迎大家下方评论指正,谢谢!
为什么林黛玉一定要被写死呢?
林黛玉的生与死,就是一条贯穿【红楼梦】整部书的感情线,也是鉴证着贾底从白玉为堂金做马的盛世,到林黛玉死后辉煌一生的贾母死后连出殡都很难!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起起伏伏,不可能永远辉煌,红极必黑,物极必反,黛玉的死是她的使命,红楼梦的使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