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总会适时出现?
说明林黛玉跟贾宝玉没有缘分,而薛宝钗跟宝玉才是天生一对,这就是天意。天意不可违啊!就好像我年终放假,头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三个大蛤蟆,吓死了,后来有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美女帮我把大蛤蟆赶走了,谁知道我们厂吃年夜饭,晚会摸奖,我中了三等奖又变成特等奖,这就是天意!
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总会适时出现?
谢邀请,古往今来,爱情是多么神秘的东西,如果是真心爱一个人,他她会随时随地出现在你面前和心里,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时时出现,那也是宝钗也有真爱,影视剧里古时候的爱情是私私文文的,各种规规矩矩,现在的爱情是直接去表态和猛烈的追求,即使是暗恋对方的人,他她也会像剧中宝杈一样出现。
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总会适时出现?
小说中确实有几处写宝黛二人正玩时,宝钗闯进来,比较有代表性的一次是,贾宝玉和林黛玉歪在床上闲聊,宝玉编了一个“耗子精偷香芋”的笑话。林黛玉见宝玉编派她,翻身去拧他嘴巴,两人玩闹在一起,而这个时候,薛宝钗却无所顾忌地走了进来,问他们有什么开心事。
还有一次是,史湘云来贾府,林黛玉等姐妹在贾母那里和湘云说笑,只不见贾宝玉和薛宝钗两人,原来,贾宝玉在宝钗那里玩耍呢。林黛玉醋意顿生,赌气回到房中,贾宝玉赶忙追上去,说了许多好话哄林妹妹。而薛宝钗再次不识趣地进来,拉走宝玉,把林妹妹一个人丢在房中,林黛玉越想越气。
宝钗的这几个细节,常常读者解读为有心计,城府深,其实,细读《红楼梦》,会发现薛宝钗打扰宝黛的情节只出现在小说的前面部分里,后面的薛宝钗遇到宝黛在一起玩的时候,是选择回避的。
所以,我觉得对于十几岁的孩子来说,天真无邪,心无城府,觉得合得来,在一块玩的开心而已。我想,薛宝钗刚开始会那么不知趣,一个是当时宝黛钗才是十岁多一点的小孩,男女之间没那么多忌讳。我还是蛮喜欢宝钗的,端庄大气,识大体,顾大局。
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总会适时出现?
不必多想。
最近学了个新词——“幸存者偏差”,我觉得挺适合用来解释这个问题的。
你要知道,你所看到的《红楼梦》不是贾府日记,书中所写的事只是一小部分,不是全部。
宝钗“打断宝黛独处”只是个例,不是她每天一刷的日常任务。
就好像黛玉也没有这样的日常任务列表:
和宝玉吵架(0/1)
每日一哭(0/1)
作诗一首(0/1)
…………
书中故事的时间跨度还是不小的,而且人物多事件多,作者不可能毫无遗漏地记述所有事,他需要在有限的篇幅里尽可能充分地刻画人物、表现人物关系、制造矛盾冲突,所以他只能选取那些最有意义的场景来写,否则,红楼梦就成了冗长无趣的贾府日记。(当然,就算冗长有趣也不可以)
比如,宝黛肯定不是天天吵架,但看书会感觉他俩在前半部分一直吵来吵去,这也是因为作者特意挑出这些写,来展现宝黛之间的冲突以及他们的感情从青涩不稳到成熟平静的过程。
所以,在作者没写过的那些时间里,宝钗也是经常这样出现吗?其实未必。
在我们不知道的时间里,宝黛独处且不被打扰的时间必然很长,但宝黛独处和宝黛钗共处这两种情景,后者能表现的东西更多。
况且,曹雪芹可不是写小甜饼的,这书也不是温馨治愈风的,虽然言情但不是那种言情小说,有个半回《意绵绵静日玉生香》就够可以了,再多些宝黛温馨独处日常,这画风就不对了。
所以,就算宝钗不出现,咱也是领不到大份超甜狗粮的,因为曹雪芹就没想发狗粮╮(╯▽╰)╭
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总会适时出现?
宝玉跟黛玉在一起的时候,宝钗总是像个幽灵一般,悄没声的出现在他们的面前。读文字的时候如果细细的看,设身处地的去想象那场景,有的时候你会觉得有点恐怖。代入去想一想,如果我是宝钗,我肯定觉得很尴尬。
感觉宝钗时时刻刻都想了解宝玉和黛玉的关系究竟进展到怎样了。有时候黛玉不在,仅仅是宝玉在,宝钗闯进去也很尴尬。就像那个夏天,怡红院的丫头们都睡着了,宝玉也睡得格外香,宝钗不仅悄悄的走进去了,袭人看到他来,借故出去了,按理说宝钗应该避嫌也走开,可她非但没走开,反倒坐下来接过袭人替宝玉绣的肚兜接着绣。此举其实也很不妥。
不过,这也可能是曹公故意的安排,因为这一举动,让宝钗听到了宝玉梦里说的真心话,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此言直接针对所谓的金玉良缘,诉说了宝玉内心深深抗议的心声。
为什么宝玉和黛玉在一起时宝钗总会适时出现?
我看《红楼梦》的时候倒没有注意这一点,如果是真的话,就是宝钗的心机和城府。我这样说可能许多宝钗粉会不同意,因为宝钗在人们的心目中做事豁达,随分安时的,她做事从来中规中矩的。也许她真是凑巧,真是适逢其会。可是一次两次说得过去,次数多了就有点牵强了。
当然,宝钗出现在宝玉身边的时候,黛玉也会出现,两个人的性质不一样,宝玉和黛玉是青梅竹马,两个人感情好是有目共睹的,两个人也不遮不掩,不背不藏。王熙凤就经常拿他们两个开玩笑。他们两个在一起时我觉得所有的人都应该给她们让出空间与时间,如果宝钗凑上去插上一杠子,这不能不让人来怀疑他的用心。但如果宝玉与宝钗在一起,黛玉凑上去,只不过是女孩子爱情保卫战的一种小手段,小心机,凡是经历过年轻时代,或现在正年轻的人们都会理解的。
宝玉其实一直是宝钗的备胎。宝钗到贾府不久,第八回《比通灵金莺微露意,探宝钗黛玉半含酸》便借宝钗的丫环点出有“金玉良缘”之说,当时恐怕宝钗的待选还在进行之中。宝钗后来也并非是一开始所说的那样的随分豁达,也怼过丫环,忘过情,这样说并不是认为宝钗过分,只是认为宝钗也是小女孩,对有所喜欢的男孩子也会使手段,使心机,并不是有些人认为的无欲无求,少年老成什么的。正因为这样,宝钗这个人物形象才显得有血有肉,丰满迷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