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亲会怎样?

我第一次看《红楼梦》是在我十岁的时候,从那时起,我就爱上了古代人物,同时恋上了古典文学里的莺莺燕燕。

用我当时年幼的心态来讲,我很同情林黛玉,很柔弱,很娇嫩,对宝哥哥的爱,也很执着,又不敢透漏出自身的想法,看到宝哥哥整天身处在莺莺燕燕中,嫉妒心起,除了自己生闷气,她无处发泄,用现在话来说,她固步自封,很内向,不善于表达与沟通,所以,她一看到或者得知心目中爱慕已久的宝哥哥一天不来找她,她就胡思乱想,所以,她整天与后院的桃花为伴,与思念为舞,看到桃花片片飘落,就有了经典诗词:葬桃花,用她内心的话来诉说:花开花谢花飞花满天,魂消香断有谁怜?所以,她思念心切,郁气难消,最后郁郁而终!

作者问?假如林黛玉与贾宝玉结婚,能幸福吗?我用现在的心态来回答,不会,林黛玉太内向了,不善于表达与沟通,想爱,不敢爱,嫉妒心重,看到宝哥哥与其他女人有过多亲密,就整天生闷气,这样就算结婚了,也会整天闹矛盾,因为,贾宝玉,从小生在官宦世家,从小到大都是和女人为伴为伍,他习惯了与大观园里的人一起玩乐,他性格开朗,玩世不恭,他属于大观园里的众多女人,如果他和林黛玉结婚,那就只有整天矛盾,大家都不愉快,当然,他也心疼他的林妹妹,也爱他的林妹妹,可是,等到他知道林妹妹为他如此付出那份感情时,也是林妹妹郁郁而终之日,所以,到故事结局,他最后还是出家为僧,因为,个人觉得,他心里觉得对黛玉还是有爱的,欠她的,他只有用余生与青灯为伴来弥补,来怅悔!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亲会怎样?

为什么不能呢?幸福不就是两个傻瓜在也不分彼此的对待吗?心愿达到还有什么不会幸福的呢?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亲会怎样?

这是我自己提出的问题,我也深知这是一个伪命题。但是,多歧为贵。下面我来抛砖引玉,敬请大家各抒高见。

首先,亮出我的观点:林妹妹嫁给宝哥哥是不会幸福的。

接着,说出我的理由:

理由一:婆婆不喜。贾宝玉的母亲王夫人不喜欢林黛玉的原因,我在之前的问答里已经详写,有兴趣的朋友可阅看我之前的问答“《红楼梦》里,贾宝玉的妈妈王夫人为什么不喜欢林黛玉?”

生活在现在的儿媳很幸福,不用理会“婆婆是天”那一套封建陈腐观念,而古代社会则不同,不孝敬公婆是“七出之条”之首,婆婆要说儿媳不孝顺,这个儿媳会被无条件休掉的。

既然婆婆王夫人压根不喜欢,那么婚后的林黛玉会有好日子过吗?不被“妈宝男”贾宝玉休掉就不错了。写出著名词作《钗头凤》的宋代大诗人陆游,和妻子唐婉的爱情悲剧就是例证。

理由二:老公无能。《红楼梦》第三回

后人有《西江月》二词,批这宝玉极恰。

用现在的观点看,这首词把贾宝玉“不求上进、毫无担当”的渣男形象写得淋漓尽致。

现在我们继续假设宝黛二人真的如愿以偿,喜结良缘,试想一下他们小夫妻在贾家两种情况下的生活:

一,假如贾府一如既往的兴旺发达。那么“富贵闲人”贾宝玉的日常,除了与妻子林黛玉风花雪月外,还要和狐朋狗友吃喝玩乐,和小妾丫鬟打情骂俏。

婚姻是爱情的坟墓。林黛玉若对他“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的“博爱”表现出丝毫不满,会不会也被贾宝玉视为讨厌的“鱼眼睛”呢?

二,假如贾府被抄,一败涂地。此种情况下,宝黛最最需要迫切解决的就是吃住问题。而“不通世务,怕读文章”的贾宝玉根本没有能力通过科举做官,赚钱养活老婆的。

当然,曾经的贾府“凤凰蛋”肯定也手不能担,肩不能挑,不知稼穑之苦。“贫贱夫妻百事哀”,光有爱情,没有面包的日子是没法过的。《浮生六记》里,沈复和芸娘的故事就是世俗版的宝黛婚姻生活。

所以,宝黛就算结婚了,他们的婚姻生活绝不会幸福,等待林黛玉的只是死路一条。

(图片来自网络)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亲会怎样?

很多人乐彼不此的提出这样的问题,是将书中人物视作现实现世的结果。我的答复是不会幸福!
原因就是一个真,一个假,两个是仇敌,仇敌的结合能幸福吗?

作者为什么要让真与假,或黛玉与宝玉在红楼梦中暂且结合玩耍,就在于借假将真暂时的隐去而不让假的世俗眼光(肉眼凡胎)看出。也即作者或“一僧一道”为了真,才暂时的借假,也即借无材(无用)补天的顽石到温柔富贵乡享受几年。那么,顽石宝玉就是一僧一道或作者所借所携带(或夹带)的假。那么借假者或携带夹带假者就是真;那么“一僧一道”就是真。“一僧一道”并不是指数量上就一个僧人一个道士之意,而是言僧道即佛道文化都追求“一”,都以“一”为本。“一”就是前所未有的新制造或新技术的出现诞生,奠定了人造物从无到有的根本。社会能不断诞生“一”为发展的根本,所以称能不断孕育运化“一”诞生出现,也即不断技术创新的社会为“本世”。只是靠前人技术,没有新技术新制造产生的社会就是“末世”。儒学执政文化治理下的封建王朝大多都是“末世”。

为什么要将真隐去?就是因为作者不敢公开地宣扬明示真,就是因为世俗的现实社会或作者当时的执政者、执政文化理念信奉假、崇假而视真为仇敌。如果按道、魔对仗来说,作者尽管崇敬信奉道,但处于魔高一丈道高一尺的末世时代,作者不得不借魔(假)隐藏道,以求运道升为一丈,而逐渐使魔降为一尺。

按借假隐真的总成书原则,以显隐判真假;那么,处于明处显处的就是假,而隐于暗处黑处的就是真。那么,“由口而诞”的“白玉”一一宝玉就是假,黛玉就是真。因为“黛”是“代黑(代暗)”之意。这就是宝玉与黛玉为真假仇敌结合的原因。

“温柔富贵乡”就是真,就是指的中华民族先期或先前所创造的文明(周前)文化。“富贵”可按现在财富多高贵理解,也可理解成“贵富”思想风尚,也即尊重崇尚富裕富强。富裕富强从财富多制造技术先进而来,因此,“富贵乡”所尊所重的生产技术创新和高效能的生产劳动。“柔”表达的是雌性,“天人合一”的道文化思想就是以天为雄,以人探索接受天地自然精华为雌为女,这就是老子道德经“能守雌乎”的道理。“温柔”和“富贵乡”是言中华民族的守雌守柔尊重物质财富生产创造的文化理念刚刚起步温暖不久,也即还未达到热潮高潮,还处于比较低的乡级水平,就被儒学虚文化给扼杀了。(以故事情节论,宝玉所到之家是城而并非乡。)可以说假文化给中华真文化的成长及发展壮大带来了很大的灾难悲伤,灾难悲伤就是苦难的泪。这就是真要“还泪”给世俗假的原因。红楼梦外在的人情故事很能触发大批读者落下各种泪,这些泪都非是读者因见真识真(真,无情,无身,无我。)落泪,而是因其所处的世情不同而落的各种情泪。这就是所谓的“还泪”。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亲会怎样?

世上没有如果,只有结果,不同的如果,不同的结果。

贾宝玉和林黛玉结婚了,他们可能会幸福满满。

宝哥哥和林妹妹是二情相悦且爱的深沉,所以在贾家尚荣华富贵时,他们就过不食人间烟火的日子,想要什么就有什么……

假如贾家破败了,为了生存,他俩若同心协力共度难关,贾宝玉和林妹妹自小均受过良好的教育,能诗会画,若去做做家教,混碗饭吃,不成问题吧!从古至今,读书人均不是最苦的人。林妹妹生病的原因主要是相思病,嫁给宝玉后,如愿以偿,病也好了,她的诗和学问比宝玉更胜一筹,收个女学生教教也不是问题……奋发图强的话,做个作家且名作家,又出人头地啦!

你或许会说,俩人都这么娇气,从来没有这么过过苦日子,怎么可能呢?世道变化告诉我们:“一切皆有可能,识时务者为俊杰!”我们这个世界,一直在变,富变穷,穷变富。以前一个朝代换了,很多资本家的子女没有了资产,要自食其力,他们也活过来了,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

李鸿章的后代,张爱玲的弟弟。家里原来富的冒油,但朝代变了,张爱玲的弟弟也只是住在四十多平米的房子里,做一个教员,维持生活… 过了一辈子(注意噢!她的弟弟不是最苦的人)。很多人在非常时期,受到冲击,咬咬牙就过来了,过上了好日子。挺不住的就过去了,有人舍了性命……

帝皇将相有种么?穷人做了皇帝,如朱元障,但他的子孙后代却少有人知了。做王太子的人做了皇帝,没多久被谋杀了……

一切都是可能的,或许贾宝 玉和林妹妹过惯了锦衣美食的日子,吃不了人间的疾苦。这时候,众叛亲离,少有援手,哪就死路一条了…,但也不值得同情,为什么你们一定要一直过好日子呢?他俩己经过过饭来张口, 衣来伸手的好日子了, 我们普通人一天也没有过过啊!

如果贾宝玉和林黛玉成亲会怎样?

贾宝玉和林黛玉终成眷属,真的会幸福吗?为什么?

假如贾府不衰败,假如王夫人同意二人婚事,假如不是这个悲剧的结局,我想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终成眷属那一定是幸福的,他(她)的爱是彼此懂得的,是纯粹的,干净的,在《红楼梦》中他(她)们的爱情就如一股清泉,是有勇气的爱,是一种想冲破封教礼制的爱,是一种不想受到任何约束的爱,他(她)们都追求和向往这种自由的爱情!可谓精神之灵魂伴侣!如果他(她)们终成眷属,幸福一定能相伴左右,只是结局遗憾的留下了“”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的悲情!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