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老版红楼梦演员几乎都没有大红大紫的?
深受广大观众欢迎的经典之作87版《红楼梦》是全国海选演员,其中很多角色的青年演员都是非专业影视演员出身。
比如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在87版中就是本色演出,陈晓旭曾在后来的采访中说到自己的演技时说:我个人的个性是比轻理性,不适合做演员。87版拍摄时哭戏哭不出,最后是被王扶林导演给骂哭的。
87版剧组演员集中培训了半年,其中表演老师是李婷。李婷是地方戏曲学校教师本人以表演戏曲中的女丑角色见长,原定角色是恶毒老尼姑“净虚”,因贾母原定演员不能到位临时顶替上位。李婷在87版中的表演有很强的舞台化戏曲程式化风格,87版的整体表演风格基本都是向表演老师剧中最高领导贾母看齐的。
比如欧阳奋强小时候学过川剧,在87版中表演中直接借用了川剧小生的身段和表情亮相。
比如陈晓旭在87版的肢体动作和表情被设计为戏曲中小丫环的身段和表情,因此有观众会感觉陈晓旭的林黛玉聪明伶俐尖酸刻薄有余,温婉典雅大家闺秀气质不足。
87版全剧为配音演员配音,除了像贾母的配音演员吕中这样台词功力超强的配音演员为角色表演托底之外。像林黛玉的配音演员这样音色虽然很美很嫩,播音朗诵腔却显得过于矫揉造作了。
87版的拍摄特点是注重演员舞台走位,注重演员群体的位置安排构成画面的中式工笔画样式。同时87版摄影方式又酷爱从全景画面突然跳转为切“大头”特写中间毫无过渡,造成了演员表演情绪的卡顿不连续和画面的不流畅。87版摄影的另一个特点是,摄影酷爱用镜头一气扫过众多演员上半身交代环境人物情绪,限于八十年代设备水准这样的镜头会比较晃视觉效果欠佳。
87版的表演、摄影、配音方式用于《红楼梦》这种的古装戏曲味很浓的电视剧是可行的,但对于大多数走出87版《红楼梦》剧组的青年演员来说在表演习惯上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两年左右拍摄的长期浸淫其中,其实是很难立刻适应向非古装的要求表演比较松弛自然的现代影视剧表演转变的。
张莉陈晓旭在其后的电视剧《家春秋》中表现欠佳,其实就是在87版剧组形成的表演惯性难以转变造成的。离开了87版剧组后表演、摄影和配音方式的转变让她们很容易陷入对现代剧表演、拍摄、配音方式的无所适从状态。
值得肯定的是87版剧组走出来的演员邓婕、袁玫等演员,他们原来本是专业戏曲演员有戏剧表演基础,适应能力很强转换角色很快。87版之后邓婕与张国立在电视剧《死水微澜》首次合作中双双都有上佳表现,袁玫在之后的《情满珠江》中的演技相较87版也有很大进步值得称赞!
87版深受广大观众欢迎,为推广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贡献巨大。87版的全体编导演职人员在八十年代条件相对简陋的情况下,凭着振兴中华的进取精神艰苦努力推出这样经典影视作品是值得大大称赞的!
那怕87版众多演员一生只有这样一部本色演出的作品也是值得大大称赞的,是载入中国电视剧史册的开山之作、经典之作!
在此谨向87版全体编导演职人员致以衷心的敬意!
为什么老版红楼梦演员几乎都没有大红大紫的?
那个年代的演员有几个大红大紫的?因为那个年代讲究的呈现出一部最好作品给大家看,尊重原著,灵魂附体去演。没有其他时间和精力去做自己的营销,人也本分,只知道演戏是自己份内的事,其他的事情交给单位和导演的选择。和现在不同,大部分人不钻研演技,只钻研营销。一看演员很熟,华光溢彩,但是我们就是想不起他/她演过什么。红楼梦的演员没有大红大紫,一看她们我们就知道她们演过谁。演员的境界不就是如此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