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贾宝玉到底在哪里?
有朋友曾问我,如果按照曹雪芹先生的本意,林黛玉死的时候,贾宝玉在不在身边?答案是否定的。按照曹公原意,黛玉死的时候,贾宝玉不可能在身边。
这一点,原文中是有透露的,原文第二十六回,宝玉去看黛玉,原文有这样一段文字描写:说着,(宝玉)顺着脚一径来至一个院门前,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举目望门上一看,只见匾上写着“潇湘馆”三字。。
甲戌本在“凤尾森森,龙吟细细”八个字后面,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脂批:与后文“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对,可伤可叹!这句话什么意思?这是脂砚斋剧透的八十回后的故事。
此时黛玉尚住在潇湘馆,日常都有婆子丫鬟打理,自然是“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给人一种清爽宜人的感觉,但黛玉死后,院子久无人打理,当宝玉回到家中,首先跑到潇湘馆来时,映入眼帘的却是“落叶萧萧,寒烟漠漠”,已经是一排荒凉景象。
前后十六个字,写的应该正是黛玉生前和死后的对比,而黛玉死前,宝玉明显是不在跟前的,且他甚至不知道黛玉已死,所以一从外面回来,立马就去找黛玉。
黛玉死时宝玉既然不在身边,那么他去了哪里?以下我做几种猜测,是否合理,大家探讨,不喜勿喷。
第一,宝玉出去避祸。
红楼梦原文到了七十回以后,贾府的败落之兆已经显现了,连宫里的太监都敢明目张胆地来贾府,打着借银子的名义敲竹杠,要知道,这可是贵妃元春的娘家。如果元春没有失势,借这些太监一个胆儿,他们也不敢这么这么做。
宝玉作为贾府的男丁,如果贾府出事,或被抄家,或被问罪,或者出了某件祸事,极有会可能牵连到宝玉,那么以贾母、王夫人等对宝玉的珍爱,极有可能会设法让宝玉出去避祸,等到事情了了再回来,也许黛玉正是在这时候去世的。
黛玉也许正是听闻贾府有了祸事,宝玉突然不知去向,因而病情加重才去世的,等到宝玉回来,黛玉灵柩早已回南,一切都见不到了。
第二,宝玉被牵连下狱。
宝玉是贾府男丁,贾府如果出了事,他很难逃脱,尤其如果抄家是突然发生的,贾府之人根本来不及做准备,宝玉就可能面临被下狱的可能。
通过脂批,我们大致知道,宝玉、王熙凤等人的确曾经被下到狱神庙中,后来被小红、茜雪、贾芸等设法营救出来,黛玉会不会正是在这期间因为担心宝玉,加上自己病重,因而泪尽夭亡的?
或者说,黛玉正是在贾府被抄家宝玉被下狱之时死亡的,而宝玉根本不知情,而是通过小红等人告知,或者瞒着不说,等到他重新回到大观园,到了黛玉的潇湘馆,才知道黛玉早已去世?
第三,宝玉搬出大观园。
袭人其实很早就给王夫人提了建议,他认为宝玉渐渐地大了,跟宝钗黛玉这两个姨姑表姊妹,日夜一起起坐不方便,于是就建议王夫人“怎么变个法儿,以后竟还教二爷搬出园外来就好了。”但王夫人没有这么做。
直到抄检大观园一回,王夫人终于对宝玉身边的丫鬟大开杀戒,并在最后吩咐麝月袭人等人:今年不宜迁挪,暂且挨过今年,明年一并给我仍旧搬出去心净。王夫人这话自然是要袭人说给宝玉听的,因此八十回后,宝玉很有可能被王夫人勒令搬出大观园。
明着王夫人是说男女大防,其实此时宝钗也已搬出园子,防的是谁?谁都知道。毕竟曾经紫鹃的一句试探,也曾引起王夫人内心极大的波澜。所以她勒令宝玉搬出园子,也许是要宝玉黛玉再也不能见面,甚至黛玉去世,为了怕宝玉疯魔,都瞒着他,直到他与宝钗婚后才知道实情。
第四,宝玉与宝钗大婚。
这一点跟高鹗续本红楼设定的情节就有些类似了,即“黛死钗嫁”的情节,到了后来,宝玉在朦朦胧胧中与宝钗结了婚,但他心里一直以为跟他结婚的是黛玉,直到他认清了现实。
另一方面,在宝玉与宝钗结婚之时,应该正是黛玉泪尽夭亡之时,因为只有木石前盟姻缘已尽,接着才会有金玉良缘的延续。同样,黛玉死亡一事,宝玉是不知情的,直到婚后他去看黛玉,想要说明原委,才知道黛玉早已去世。
我有种感觉,如果让曹公来写,擅长于大喜之中写大悲的他,应该也会写出“黛死钗嫁”这样类似的情节来,这样才能把宝黛的爱情悲剧推向高潮,接着木石姻缘随着黛玉的去世,宝玉宝钗的成婚而烟消云散,最终留给我们无尽的喟叹。
作者:夕四少,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少读红楼,为你讲述不一样的红楼故事。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贾宝玉到底在哪里?
《红楼梦》续书里,黛玉最终在宝玉迎娶宝钗当天魂归离恨天,这厢幽怨愤恨、满目凄凉,那厢花团锦簇、红飞翠舞,对比之下,更显黛玉之死的悲凉,令读者痛心入骨。故而《红楼梦》续书中,黛玉之死是被读者接受最多的情节。那么这情节符合作者的原意吗?黛玉死时宝玉真的在大婚还是另有隐情?我们不妨根据前八十回的线索做个厘测罢。
开宗明义,我个人认为“金玉良缘”结合一定是在黛玉死后,原因是在紫娟试宝玉一回,众人都已看出宝黛两人不了分离,生生拆散两人等同于直接要两人的命;二来以宝钗的涵养和见识,她在知道宝黛两人情深义重的情况下,她绝对不会横刀夺爱,害了两人更害了自己。
那么,黛玉死时,宝玉到底在哪里?在第二十六回,宝玉前往潇湘馆看黛玉时,
只见凤尾森森,龙吟细细。【甲戌双行夹批:与后文“落叶萧萧,寒烟漠漠”一对,可伤可叹!】此时潇湘馆一派生机勃勃、风华正茂,到了宝玉后来再见潇湘馆,却已人迹罕至、寥若晨星。而潇湘馆萧条如此,说明黛玉已香消玉殒。这“落叶潇潇寒烟漠漠应该是宝玉在黛玉死后才姗姗来迟,见到此情此景,怎能不可叹可伤?所以黛玉死时,宝玉并不在黛玉身边,这在第十八回便有暗示。
元春省亲时,点了四出戏,其中一出《离魂》脂批:《牡丹亭》中伏黛玉之死!
《牡丹亭》是以杜丽娘和柳梦梅爱情故事为主线的一部剧本,女主人公杜丽娘梦里与柳梦梅邂逅到相爱,最后相思成疾以致药石罔效,魂归天外。杜丽娘从春天相思到秋天,在中秋之夜想寄情明月,不想却见那秋雨淅沥、落叶纷纷,心病涌上心头,带着对爱情的无限渴求告别了人世,爱人柳梦梅却不在身边。
黛玉的死大抵是与杜丽娘相似的。我们知道《红楼梦》很多诗词都可以暗示主人公的人生轨迹,又言:“诗谶”,黛玉的《葬花吟》就是她最贴切的“诗谶”。
曹雪芹有一位好友富察明义,其著作诗集《绿烟锁窗集》中有《题〔红楼梦〕绝句二十首》,这二十首绝句是最早正面提到《红楼梦》的资料,在红学界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黛玉的《葬花吟》,富察明义题:
伤心一首葬花词,似谶成真自不知。安得返魂香一缕,起卿沉痼续红丝。意思是《葬花吟》就是黛玉的预言,黛玉却不知道,如何才能得到让黛玉起死回生的还魂香,再续其与宝玉的红丝。用“续”红丝而不是用“系红丝”,可见黛玉与宝玉的红丝早已续上了,红丝是指姻缘,指订婚,所以,黛玉死前,“木石姻缘”已有结果,可惜黛玉香魂早断,“红丝”便断了。
关于黛玉的订婚,我们从《葬花吟》可以窥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意思三月时两只燕子的双栖之巢已筑城,可惜另一只燕子却无情离开,等到他再回来时,已人去楼空。
我们可以想象,宝黛二人最后在贾母的支持下订了婚,可宝玉却因急事只能离开一段时间,回来时物是人非了。那么宝玉去了哪里?我想可能有两个去处:
其一,宝玉送探春远嫁
我们根据探春发判词知道她最终远嫁,而且是在清明节,这时节正是宝黛三月订婚后,探春远嫁三千里外,古代车马慢慢,路途遥远,宝玉在途中的几个月可以发生多少事?而这些事就是促进黛玉死亡的原因。
其二:宝玉因蒋玉菡、柳湘莲等人被“丑祸”缠身,只能暂时出去避祸,黛玉在贾府牵肠挂肚,日日夜夜下泪尽而亡。
所以,黛玉在宝玉离开的几个月里,相思成疾,又兼府中有心人的“风刀霜剑严相逼”,加剧她的病情,最终在中秋之夜“揉碎桃花红满地,玉山倾倒再难扶”,正应了她那句“冷月葬花魂”。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贾宝玉到底在哪里?
浅谈《红楼梦》中的贾宝玉。
贾宝玉生活在灯红酒绿的贾府中,可称得上是一个“纨绔”子弟。但他的性格善良纯朴,对人生抱着玩世不恭的态度,厌恶腐朽的古板的传统的封聿封道德教育。他同情女孩子:他爱黛玉的纯洁;赏识宝钗的丰美;喜欢湘云的活泼敬重妙玉的品格;同情晴雯的遭遇,并为她写下《芙蓉诔悼文。他有充沛的精力,但无用武之地,所以他“无事忙。他的爱憎之火强烈的炎烧,所以他被折磨得疯癫、痴呆、疾呼。无可奈何用消极的办法离人世而去。
他的身份正像他自上佩戴的“通灵宝玉”一样,成了贾府众人爱不择手的的一块美玉一样;他也好似女娲抛到青埂峰下的那块石头一样,是无用之材!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贾宝玉到底在哪里?
这一部分是整个红楼梦的最高潮,也是最精彩的部分。每每说起,都心内滴泪。
贾宝玉知道无论贾母还是王夫人,都不会同意毫无背景的林妹妹嫁给他这个背负着家族联姻重任的金疙瘩。天真的宝玉就开始装疯了,宝玉在想,无论他变成什么样,深爱他的林妹妹都依旧爱他。那些想攀附贾府的如薛姨妈们总不会把自己的女儿,自己的亲骨肉嫁给一个疯子吧!
宝玉你太天真了。在家族利益面前,爱情变得一文不值。骨肉亲情都沦为筹码。那怕你真的疯了,你的价值也会被榨成渣,被利用到极致。
贾母与王夫人怕宝玉在结婚时大闹婚堂,就把黛玉的丫头雪雁找来搀着宝钗,让宝玉误认为是黛玉。让宝玉误认为她们还有一丝人性,为了治宝玉的疯病会让林妹妹嫁给他。当他掀开宝钗的盖头时,宝玉才是真的傻了。被吃人的家族利益吓傻了。
可怜林妹妹知道贾宝玉与薛宝钗成亲的消息后,多年的心病突然爆发,吐血而亡。可怜林妹妹死时身边只有一个丫鬟紫娟,紫娟束手无策,到处找不到人,人们都在欢天喜地参加另一场悲剧,当然对贾府来说是天大的喜事。
写着写着,不觉泪落。我从来不认为红楼梦后四十回是续写。动我心弦的部分恰恰在这后四十回中。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贾宝玉到底在哪里?
黛玉死时,宝玉不在“大观园”是一定的。应该是王夫人逐晴雯后不久,王夫人就命宝玉搬出“大观园”了,为的就是保住宝玉的名声。因为“大观园”的女孩一天天地都大了,而宝黛二人又深陷于爱情的漩涡,这正是王夫人最为担心的。连袭人都怕宝玉丝毫差错,落别人口食而毁了一生的名誉,更何况是母亲王夫人呢!而黛玉又是贾母的心肝,惹不得。可偏偏王夫人又极不喜欢黛玉,如果任由他们的情感发展,让贾母说出什么来,或因此想去促成了宝黛婚事而发表态度,王夫人可就被动了,而天天盼着的“金玉良缘”可就白盼了。所认王夫人必快快命宝玉搬出“大观园”
但黛玉死时,宝玉不仅是不在“大观园”,而且也不在贾府。所认黛玉死时,宝玉确实不在其身边。这就表明宝玉离开家不是一天,二天的,是应该有段时间的。那么宝玉又为何不在贾府呢?宝玉这么尊贵的人物,怎么会离开贾府这么久呢?这个问题很简单,那就是送妹妹探春远嫁。探春是清明节那天出嫁的,而书中表明黛玉是在“春残花渐落”时死去的,也就是四月底的时候。正是探春出嫁二十几天的时间段里,而探春是远嫁,来回必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而宝玉和宝钗结婚的时间是在“荷花出水喜相逢”的夏天,可见宝钗是在黛玉死后才顺理成章地嫁给了宝玉的,并不象后续书写的用什么“调包计”娶了宝钗。这也就佐证了宝玉决不是因什么坐牢,充军等原因而离开了贾家,他就是送探春“远嫁”了。
《红楼梦》中林黛玉死时,贾宝玉到底在哪里?
原来曹雪请写书,贾宝玉和谢宝彩举红 接红所喜事像的歌曲是,林妹妹就气切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