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与《金瓶梅》,你更喜欢哪个?

若是两本书相比,我更喜欢《红楼梦》。

《红楼梦》人物刻画个性鲜明、栩栩如生,浓缩了社会百态,是一本百科全书。

王熙凤尖酸泼辣、巧言能辨,未见其人先闻其声;林黛玉娇小柔弱、多愁善感,但是绝顶聪明,一首《葬花吟》流传至今,令人口熟能详;贾宝玉率性多情、温和善良,没有功利心,敢于同封建习俗做斗争;薛宝钗外表冷漠、内心炙热,善于交际,处事方圆……

《红楼梦》是一本经典之作。

《红楼梦》与《金瓶梅》,你更喜欢哪个?

《红楼梦》之于《金瓶梅》,是一个后,一个前,而我更喜欢后者。

《红楼梦》前八十回作者曹雪芹,后四十回续作者为高鄂,

《金瓶梅》作者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兰陵笑笑”,因作品用语基本使用北方话,所以认为是山东人。有人认为是李开先,他是山东人,嘉靖进士,40岁罢官回家,他的身世,生平和对词曲等世井文学有极深的爱好和修养与前人对《金瓶梅》的说法不谋而合。还有一说就是嘉靖年间大文学家王世贞,他为官清正,不附权贵,,据说他作《金瓶梅》是想为父报仇,王世贞的父亲因献《清明上河图》的膺品,因而得罪权臣严嵩和严世藩父子,最后被残害致死。王世贞为报父仇,特作小说《金瓶梅》给严世藩投其所好,书的内容影射严嵩父子,揭露他们的种种丑行,而书上又涂有毒药,,当严世藩读完此书后就中毒而死了。著名历史学家吴晗认为此书作者应为徐谓。总之,莫衷一是。

在中国古典小说中还没有一部书能像《红楼梦》那样呈现出永久的艺术魅力,使人百读不厌,记得鲁迅曾说过:“开谈不说《红楼梦》,纵读诗书也枉然。”

《红楼梦》问世于18世纪中叶、清乾隆年间,原名《石头记》,是曹雪芹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写成的。小说以贾宝玉、林黛玉的爱情悲剧为主要线索,展开全书的故事情节。通过以贾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衰亡过程,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家庭的腐朽,可以说是中国封建制度濒于崩溃和必然灭亡的一面镜子。它以巨大的表现力,描写了四百多个人物,塑造了众多的艺术典型,我们每个在现实生活中的人们在这幢文学大厦之中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子。

作品中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真挚爱情,集中体现了他们的叛逆精神。而封建制度的桎梏在他们身上从来没有松开过,“风刀霜剑严相逼”。作者以同情和歌颂的态度塑造了一系列富有斗争精神的下层妇女形象,其中有不畏权势的晴雯、鸳鸯、性格刚烈的尤三姐等。也塑造了各色各样的封建统治阶级的人物,有讲究享乐的贾母、迂腐昏庸的贾政、两面三刀,飞扬跋扈的王熙凤、有藏愚守拙,精心维护封建礼教,冷漠和超然的薛宝钗、有乐观豪放,豁达开朗的史湘云、有怯懦无能,清静自保的迎春、有为贾府带来“烈火喷油,鲜花著锦”短暂繁兴的元春、有把自己的心灵和青春埋葬在“三从四德”闺范之中的李纨、有从宁国府卑污环境中产生出来的畸形儿,怪僻到不尽人情地步的惜春、有因乱伦,挑起整个贾府败亡起因的秦可卿、

《红楼梦》写的是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的爱情悲剧,鲁迅曾给悲剧下了一个形象的定义,那就是“所谓悲剧就是把人间最美好的东西毁坏了让人看”。在贾府这个封建礼教的大家庭里,大多是一些挥霍享乐的寄生虫,而小说的主人公贾宝玉和林黛玉,是一对反对封建礼教的青年,是那汚浊浑流中的一丝清流,尽管他们无法摆脱封建制度的束缚,然而,他们却用自己的微薄之力顽强的抗争,贾宝玉不屑与争利于民,争权于朝,利欲熏心的达官贵人为伍,在贾政处听训都是如坐针毡。然而,回到如水样般的女儿堆里却是另一番景象,吃胭脂、猜灯迷、做诗社,极尽巴结、奉迎讨好之能事。贾、黛之间也是又要“好”,又要“恼”,越是“冤家”越“聚头”,贾宝玉“爱博而心劳”,林黛玉是“小性儿爱恼”,他们的爱情执着深沉,曲折多难,如诉如泣。尤为重要的是他们的爱情有悖于那个时代陈腐的道德观念。又苦于无法表白,“囫囵不解语”相互试探,“一个在潇湘馆迎风洒泪,一个在怡红院对月长吁”。所以,林黛玉报以贾宝玉只有“欠泪的泪已还”,愈斟情重,以致泪尽而亡。从曹雪芹原来的构思看,宝黛爱情不是毁于“小人拨乱其间”的阴谋,而是毁于封建家长无情的冷漠,由此,唱出了这首如诉如泣,弥久不绝的挽歌。

《金瓶梅》是“明代四大奇书”之一。它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节引出以西门庆为主角的一段市井生活,借宋代的人物暴露明代的腐败。一般认为书名是以西门庆3个重要女人名字中的各一个字拼凑成的。“金”指潘金莲,“瓶”是指李瓶儿,“梅”是指庞春梅。这本书思想内容丰富,艺术手法娴熟。《明史》称它“才最望、地望最显,声华意气,笼盖海内”。

要想正确认清《金瓶梅》这部小说的价值所在,就离不开对西门庆这一艺术形象的全面介绍和具体分析。

西门庆是山东清河县的一个破落户财主,一家生药铺的老板,为拼命追求声色犬马之乐,他不惜制造命案。这样一个带有浓厚市侩流氓习气的坏蛋,由于夤缘钻营、巴结权贵,他因此非但没有遭到应有的惩罚,而且左右蓬源,一帆风顺,步步高升。

他连抢带骗地娶了富孀孟玉楼为妾,赢得了一笔可观的财产。他奸占潘金莲,不惜谋杀其父武大郎,并通过官府的力量,把为兄报仇的武松刺配孟州。他一见结义弟兄花子虚的老婆李瓶儿有几分姿色,且手中又掌握大批钱财,就想方设法地去勾引她,结果将花子虚活活气死。正当他兴冲冲地为谋取李瓶儿大兴土木之时,他的靠山杨戬被宇文虚中参倒,他的亲家陈洪因是杨党中人而惊恐万状,勿勿打发儿子、儿媳带着大批箱笼,钱财投奔于他,西门庆预感大祸临头,一方面被迫收敛气焰,将已开张的土木工程停下:紧闭大门,防止家人在外招惹是非:同时又立即派人赶赴东京打点,给蔡太师送去白米500石,给右丞相李邦艳送去金银500两。李邦艳在收了贿赂后,把已列入杨戬党人名单中的西门庆三字改为贾庆,一场巨大的灾祸就这样冰消瓦解。此次,使西门庆不仅抓到一根救命稻草,同时为他今后的飞黄腾达打下了基础。

现实生活告诉西门庆,要想胡作非为而不受惩罚,必须结交朝廷权贵,他选择蔡京生日机会,给他送去了一份珍贵的“生辰担”,后蔡京委他山东提刑所理刑副千户的官职,于是西门庆身价大增,飞黄腾达。自此西门庆更是想方设法如蒼蝇般饿像地巴结权贵,后来,苗员外家人苗青杀人夺财,西门庆在接受苗青脏银一千两之后,伙同夏提刑将杀人犯苗青放了,西门庆的权势欲无限膨胀而一发不可收拾,在蔡京又一个生日里,他又给蔡京带去二十扛金银缎匹去拜寿,并正式拜蔡京为干爹,为自己无休止的声色犬马,杀人越货,为非作歹打下了坚实的政治基础。

《金瓶梅》揭露了明朝的整个社会道德沦丧,社会风气极端败坏,城市酒楼、妓院林立,到处笙歌漫舞,官僚士大夫们不以纵谈男女滛欲和床第之事为羞:更有如西门庆之流的无耻钻营之徒,还专靠向朝廷献“房中术”而获取高官厚禄。《金瓶梅》在揭露西门庆罪恶生活时出现了大量不堪入目的污秽描述,这些描述对读者具有严重的腐蚀作用,却也是明朝现实社会风气的真实反映。全面地暴露了明中叶后封建统治阶级的腐败。作者在《金瓶梅》中暴露丑恶,是想规劝统治阶级“明人伦、戒淫奔、分淑慝,化善恶”。俄国文学家高尔基曾说:“对于人和人的生活环境作真实的、不加粉饰的描写的,谓之现实主义。”《金瓶梅》的描述基本上是“不加粉饰”的。而且这种描写是多么的细腻、克服了以往小说描写上的粗线条倾向,至于细节描述的精彩、语言的生动传神一向为人们所称道,能按生活的实际,写出人物性格固有的复杂性。《金瓶梅》的艺术成就,使它一经出现就立刻引起了人们的浓厚兴趣和高度关注。

《红楼梦》与《金瓶梅》,你更喜欢哪个?

同样是古代文学名著,《红楼梦》列为于四大名著之一,《金瓶梅》却被列为禁书。

于是少时就接触了《红楼梦》,对《金瓶梅》却敬而远之。

然而在读完《金瓶梅》后,再读《红楼梦》,不由惊异于二者的相像。

《红楼梦》的大观园恰似在《金瓶梅》的废墟里,开出极绚烂的花来。大观园里诸人多美丽多可爱,越发显得废墟是多么的黑。

西门庆一开始就结拜了十兄弟。虽说是兄弟,除了花子虚,其他都是靠西门庆吃饭的。平时去西门庆家蹭吃蹭喝,陪着西门庆去吃花酒蹭吃蹭喝。

要是确实能为西门庆做点实事,福利待遇好也是应当。

那么他们为西门庆做事吗?

不做的。

吴月娘这样评价这些人:

吴月娘便道:“你也便别要说起这干人,那一个是那有良心和行货!无过每日来勾使的游魂撞尸。我看你自搭了这起人,几时曾有个家哩!现今卓二姐自恁不好,我劝你把那酒也少要吃了。”......吴月娘接过来道:“结拜兄弟也好。只怕后日还是别个靠你的多哩。若要你去靠人,提傀儡儿上戏场──还少一口气儿哩。”

吴月娘在书中是个贤良夫人,也是个行走的弹幕。她的话,足可见这些人的品性。

这些人或陪西门庆逗闷取乐或陪他喝酒嫖娼,便是他不去嫖娼,也是百般引诱。为什么呢?

自然是娼妓之家给予了一定的好处。

同时也负责帮其他人向西门庆借银两,当然是不负责鉴别借贷人的品行,鉴别的,是给予他的好处费多少。当然西门庆也很给面子,但凡这些兄弟开口,多半很爽快,还不收利息钱。

可以说,这些人原属于俳优之流的角色,而且无论如何算不得正面角色。都是些帮闲抹嘴,不守本分的人。

我们来看看这些人都是什么姓名:

为头的便是应伯爵,谢希大、孙天化、祝念实、吴典恩、云理守、常峙节、白赉光,连西门庆、花子虚共成十个。

第一个最相契的,姓应名伯爵,表字光侯,原是开绸缎铺应员外的第二个儿子,落了本钱,跌落下来,专在本司三院帮嫖贴食,因此人都起他一个浑名叫做应花子。又会一腿好气毬,双陆棋子,件件皆通。第二个姓谢名希大,字子纯,乃清河卫千户官儿应袭子孙,自幼父母双亡,游手好闲,把前程丢了,亦是帮闲勤儿,会一手好琵琶。自这两个与西门庆甚合得来。其余还有几个,都是些破落户,没名器的。一个叫做祝实念,表字贡诚。一个叫做孙天化,表字伯修,绰号孙寡嘴。一个叫做吴典恩,乃是本县阴阳生,因事革退,专一在县前与官吏保债,以此与西门庆往来。还有一个云参将的兄弟叫做云理守,字非去。一个叫做常峙节,表字坚初。一个叫做卜志道。一个叫做白赉光,表字光汤。说这白赉光,众人中也有道他名字取的不好听的,他却自己解说道:“不然我也改了,只为当初取名的时节,原是一个门馆先生,说我姓白,当初有一个什么故事,是白鱼跃入武王舟。又说有两句书是‘周有大赉,于汤有光’,取这个意思,所以表字就叫做光汤。我因他有这段故事,也便不改了。”说这一干共十数人,见西门庆手里有钱,又撒漫肯使,所以都乱撮哄着他耍钱饮酒,嫖赌齐行。

我们来看看贾府长辈一代,最有清名的贾政又养的哪些清客相公呢?

只见詹光,程日兴,胡斯来,单聘仁等并唱曲儿的都在这里,见他进来,请安的,问好的,都彼此见过了。

曹公披阅十载,增删五次。贾政又是书中男主角贾宝玉的父亲。因此他身边清客的名字显然不会没有考量过的。

贾政虽然是老父临终奏本做的官,到底是读书人。何况训起贾宝玉来不是读书就读书,像是极清正的。然而中秋时节说笑话,他却说了一个极不文雅的怕老婆笑话。

贾政又说道:“这个怕老婆的人从不敢多走一步。偏是那日是八月十五,到街上买东西,便遇见了几个朋友,死活拉到家里去吃酒。不想吃醉了,便在朋友家睡着了,第二日才醒,后悔不及,只得来家赔罪。他老婆正洗脚,说:。既是这样,你替我舔舔就饶你。这男人只得给他舔,未免恶心要吐。他老婆便恼了,要打,说:。你这样轻狂!唬得他男人忙跪下求说:。并不是奶奶的脚脏。只因昨晚吃多了黄酒,又吃了几块月饼馅子,所以今日有些作酸呢。”

如此一对比,平日里,贾政与那些清客平日里又做些什么呢?

西门庆原是暴发户的出身,不爱读书,自己也是闲游浪荡之人,相交的是浪荡子弟,也是正常。

贾政为贵族子弟、翰墨诗书之族,相交的竟然也是一帮帮闲。竟不能让人再细想下去了!

要说贾政与西门庆相近,只不过是门客。那么贾赦、贾珍、贾琏似乎就是贵族里的西门庆了。

西门庆之为人,用贾宝玉的话来说,惟知以淫乐悦己,并不知作养脂粉。

现存的一妻四妾,除了吴月娘、孟玉楼是正正经经娶回家的。孙雪娥是原配遗留下来的做了妾。李瓶儿和潘金莲却是十足十偷情后娶回家的。

这就不得不说道《红楼梦》里玉字辈子弟贾珍、贾琏了。

贾珍自然是姬妾成群的,固然没有放过自己的亲儿媳秦可卿,与她发生了不伦关系。对于妻子尤氏的两个继姐妹也没有放过。尤二姐是明确与他发生过关系了,更想纳尤三姐为妾室。

果然贾珍煮了一口猪,烧了一腔羊,余者桌菜及果品之类,不可胜记,就在会芳园丛绿堂中,屏开孔雀,褥设芙蓉,带领妻子姬妾。先饭后酒,开怀赏月作乐。将一更时分,真是风清月朗,上下如银。贾珍因要行令,尤氏便叫佩凤等四个人也都入席,下面一溜坐下,猜枚划拳,饮了一回。

......

贾琏听了,笑道:“你且放心,我不是拈酸吃醋之辈。前事我已尽知,你也不必惊慌。你因妹夫倒是作兄的,自然不好意思,不如我去破了这例。”

贾琏呢?是个胸怀大度的,自然不嫌弃尤二姐,欢喜雀跃的将尤二姐偷娶为二房。后来自然也不嫌弃被父亲享用过的秋桐,与其打得火热。

贾琏来了,只在二姐房内,心中也悔上来。无奈二姐倒是个多情人,以为贾琏是终身之主了,凡事倒还知疼着痒。若论起温柔和顺,凡事必商必议,不敢恃才自专,实较凤姐高十倍,若论标致,言谈行事,也胜五分。虽然如今改过,但已经失了脚,有了一个“淫”字,凭他有甚好处也不算了。偏这贾琏又说:“谁人无错,知过必改就好。”故不提已往之淫,只取现今之善,便如胶授漆,似水如鱼,一心一计,誓同生死,那里还有凤平二人在意了?

......

如这秋桐辈等人,皆是恨老爷年迈昏愦,贪多嚼不烂,没的留下这些人作什么,因此除了几个知礼有耻的,余者或有与二门上小幺儿们嘲戏的。甚至于与贾琏眉来眼去相偷期的,只惧贾赦之威,未曾到手。这秋桐便和贾琏有旧,从未来过一次。今日天缘凑巧,竟赏了他,真是一对烈火干柴,如胶投漆,燕尔新婚,连日那里拆的开。

西门庆是喜欢与仆人妻子蕙莲,帮工老婆王六儿偷情的。我们的贾琏也不遑多让,多姑娘、鲍二家的,一点儿都不缺。

西门庆的发迹是因为他善于攀附权贵,行贿于朝中高官。贾府子弟便是西门庆们行贿的对象。

西门庆的陨落是因为自身的欲望,先身死了。贾府的陨落是子弟中无人成材,致使朝中无人。

至于他们真正的罪恶,从来没有被审判过。

而他们的时代,正义,是连迟来,都是不可期盼的。

《红楼梦》与《金瓶梅》,你更喜欢哪个?

《红楼梦》和《金瓶梅》,两本书都是我的最爱,要说一定要分出个伯仲,那么我选《金瓶梅》。

《红楼梦》是打小儿就看过了,今天还在书架上找那套书,已经三十多年了吧,当时记得是花了一个月的助学金节余,3元多买的一套4本绿皮《红楼梦》,一个暑假看完了,只觉得口齿留香,如宝玉看西厢记的感觉。

此后这套书就成了枕边书,看了不知道多少遍。

当时《金瓶梅》是禁书。市面上买不到。直到有了淘宝,有了电子书。

我是先从网上下载电子书看的,全不全不知道,一看之下,惊异于《金瓶梅》与《红楼梦》的相似,林黛玉与潘金莲的性儿,同样的尖酸刻薄;秦可卿与李瓶儿的葬礼,简直就是一个场子嘛;还有里面的关于饮食起居的描写,等等,说两者没有师承,肯定是假的。

我之所以更喜欢《金瓶梅》,因为它更接地气。

与书中所谓淫秽的描写无关,并且认为这些描写是这本书的最大败笔,同时也是这本书,至今没有在我大中华流通的原因。一本极具艺术和人文价值的书,就因为这个废了,万分不值。

我喜欢《金瓶梅》里面的人物对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语言风格。冯嫂薛嫂,王干娘,潘六儿等等,说的每一句都能当唱词。关于金瓶梅里的语言艺术,我会在后面的问答和文章里慢慢分享。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