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前苏联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没有恩怨情仇?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385 条回答。
在13世纪蒙古人入侵之前,严格来说俄罗斯人和乌克兰人都不存在,只存在一大堆基辅公国。
这些不大不小的国家,都是斯拉夫民族,文化和语言上面有很多共同点,也就仅此而已。
相比俄罗斯族生活的地区被蒙古人占领,立陶宛大公国则控制了今天乌克兰的大部分地区。
因为接受不同民族的统治,俄罗斯族和乌克兰族开始慢慢形成。
乌克兰人接受了立陶宛人和波兰人的统治,境内也出现了大量移民,包括德意志移民和犹太人。
17世纪,俄罗斯强盛起来,慢慢击败立陶宛、波兰,夺取了乌克兰大部分地区。
有意思的是,俄罗斯族有着强烈的民族优越感和大国沙文主义,在控制的乌克兰地区强行俄罗斯化和东正教化。这倒反而帮助乌克兰人彻底形成了自己的民族主义,愤怒的乌克兰人不惜代价维护本民族文化,同俄罗斯人彻底成为两个不同的民族。
乌克兰人认为自己同俄罗斯人不同,不希望长期被俄罗斯人奴役,试图寻求民族的独立。
尤其重要的是,乌克兰境内存在强大的军事团体哥萨克。这伙人虽不属于乌克兰族,确实可以依靠的强大军事力量。
于是,在1918年沙俄垮台时,乌克兰依靠哥萨克和乌克兰民族团体的军事力量,以及西方的支持,宣布乌克兰独立建国。
乌克兰并没有独立多久,在1920年就被苏联击败亡国。
乌克兰虽然亡国,但这个民族并没有消失。由于苏联时期的乌克兰大饥荒、乌克兰大清洗等一系列行为,让乌克兰人非常仇视苏联。苏德战争时期,很多乌克兰人支持德军,甚至组成游击队主动打击苏军。
苏联解体以后,乌克兰当然不愿意同俄罗斯成为一个国家,也在1992年宣布独立。
乌克兰独立以后,俄罗斯政府的政策主要是扶持亲俄政客,操纵乌克兰政局。
但是,亲俄政客将乌克兰搞得非常差,少数寡头控制国家经济,掠夺国家财富。虽然俄罗斯也是同样的制度,但俄国毕竟是个大国,资源丰富,寡头吃肉剩下的汤汁也能勉强让老百姓维持生活。
乌克兰则是个小国,资源同俄罗斯无法相比。在亲俄政客同寡头的合作下,乌克兰实行亲俄罗斯政策,经济上一塌糊涂。
本来乌克兰同波兰是邻国,苏联解体是两国经济都很烂。波兰跟着北约走,乌克兰则跟着俄罗斯走。2019年,波兰2019年GDP为5958亿美元,居全球第21位,欧洲第8位,相比解体时增长了十几倍。乌克兰2019年GDP为1537亿美元,相比解体时仅仅增长两倍。
看人均GDP就更惊人,乌克兰人均GDP为2000美元左右,而波兰2019的人均GDP为1.6万美元。两者相差了足足8倍。
这还是GDP的差距,反应在人民生活上更是天差地远,波兰人收入是乌克兰人好几倍,各方面条件都优秀的多。
人家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跟着北约吃肉,跟着俄罗斯吃土,老百姓唯一目的是过好日子,于是乌克兰亲俄政客开始站不住脚。
2013年,亲俄政客,乌克兰亚努科维奇拒绝签署乌克兰-欧盟一体化协议,引起国内民众强烈不满,全国爆发了乌克兰亲欧盟示威。
在民众的强烈反对下,俄罗斯扶持多年的乌克兰亲俄政权垮台,亚努科维奇在2014年2月逃出基辅。
当时给普京的就是两个选择,第一就是不予干涉,那么俄罗斯这么多年花费重大财力物力的政治布局,就彻底失败。巨额投资打了水漂还是其次,关键乌克兰必然会像波兰和波罗的海三国一样,彻底倒向北约,肃清亲俄势力;
第二就是干脆图穷匕见,直接出兵干涉。
普京选择第二种,直接派兵攻入克里米亚,由此俄乌战争实际上在2014年爆发,直到今天。
除了前苏联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没有恩怨情仇?
2014年俄罗斯接纳从乌克兰独立出来的克里米亚,为自己的国土之一,致使俄乌关系冰冷到了极点,至今依旧互相“敌视”着,且目前看不到和解的时间表。
而从历史的角度出发,其实俄罗斯和乌克兰除了克里米亚的争议之外,还有一段“主次互换”的恩怨。当今俄罗斯的前身叫莫斯科大公国,版图属于基辅罗斯。
基辅罗斯建立于862 年,当时来自西北欧(今瑞典一代)的瓦朗几亚人,对活跃在今东欧草原一代的东斯拉夫人发起了征服之战,而因当时东斯拉夫人的部落还在内战之中。
且面对这股突如其来的力量,也没能及时的扭成一根绳子,瓦朗几亚人的征服非常成功,绝大多数东斯拉夫人部落在挨打过后,纷纷选择了跪地臣服。
就这样依靠着征服的土地,瓦朗几亚人建立起了留里克王朝,882年留里克王朝通过东征,将版图扩张到了黑海沿岸,为了能够巩固国土,王朝首都被重新选定为第聂伯河中游的基辅城。
至此在9世纪欧洲世界最重要的国家基辅罗斯成型,与此同时靠着跟拜占庭的贸易往来,这个基辅罗斯不但军事力量首屈一指,经济、文化也一度“繁花似锦”。
但是由于基辅罗斯在建国初期,实行跟我们中国西周“分封制”类似的“巡行索贡制”,君主不直接掌管所有国土,分封诸多大公作为“诸侯”来管理,修建莫斯科城的即为一名被称为弗拉基米的大公。
由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实在是太低,当基辅城的皇族一弱势,整个国家立马就陷入了内战之中,约在12世纪30年代,统一的基普罗斯国已经荡然无存,各路诸侯为了谁能够问鼎“基辅”而杀的头破血流。
然而让基普罗斯人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们杀的你死我活之时,来自东方的蒙古人闯入了争斗,这群人用快如闪电的弓箭和锋利的马刀,将割据之中的基普罗斯诸侯一个一个的收割了,至此基普罗斯进入蒙古人统治时代。
14世纪初蒙古人建立的钦察汗国陷入内斗,立陶宛、波兰趁机东进,吃掉了今天整个乌克兰版图。1569年随着卢布林条约的签订,立陶宛和波兰合并成波兰立陶宛,今乌克兰进入了波兰时间。
15世纪末作为原基普罗斯诸侯中最贫瘠的莫斯科城,依靠的蒙古人自相残杀的内斗快速崛起,建立了继承几乎整个钦察汗国版图的俄罗斯帝国。
对于自己曾经的同胞,原基普罗斯版图的波兰版图,俄罗斯人选择了枪回来,1653年俄罗斯人的军队正式对波兰作战,并于1667年成功迫使波兰,以第聂伯河为界将今乌克兰版图一分为二。
但随着波兰在此后日益衰落,第聂伯河两岸的今乌克兰版图于1795年也并入了俄罗斯,至此乌克兰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乌克兰从根上说,在基辅罗斯时代属于国家中心,而俄罗斯当时的前身莫斯科是个不起眼的偏远之地诸侯。因而当偏远的莫斯科崛起并成为中心,乌克兰相对的成了偏远。
对此不少大民族主义的乌克兰人高呼不可接受,而这个呼声不可忽视的成为了此后苏联解体,乌克兰第一时间就独立了的重要原因之一。
除了前苏联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没有恩怨情仇?
乌克兰这个国家的产生是苏联的历史遗产,我们清晰的记得,苏联时期,敖德萨在抵抗纳粹德国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而今天的乌克兰的仇恨都是资本导演的,资本导演下兄弟之间的一场相互残杀,就像当年波黑塞族和穆族一个道理。
除了前苏联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没有恩怨情仇?
很多朋友可能不知道,其实乌克兰一度是苏联的第二权利中心,因为赫鲁晓夫就是一个乌克兰人、他和他的乌克兰派一度占领了苏联中央、是苏联最大的政治势力。
原本属于俄罗斯的克里米亚也是在赫鲁晓夫执政时期,被赫鲁晓夫送给乌克兰的。
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不同,斯大林虽然是格鲁吉亚族人、也因为他的种族身份被列宁任命为民族委员并受到重视,但作为苏联第一书记的他依旧是一个大俄罗斯(大苏联)主义者;
而赫鲁晓夫虽然是苏联第一书记,但由于出身于乌克兰、他对乌克兰照顾有加。
赫鲁晓夫其实并不是一个优秀的政治家,而更像一个有些情绪化的老人,他大力提拔新干部、对周围的老干部也不错,虽然喜欢骂人、但是从来不搞大清洗,如果说赫鲁晓夫有什么偏执的地方,那就是斯大林: 凡是斯大林要做的,赫鲁晓夫都要反着来。
斯大林坚持美苏对抗、绝不主动和谈,赫鲁晓夫就不、他非要在全苏联领导人都不同意的情况下,坚持和谈。于是赫鲁晓夫主动访问美国,打成了一种初步的和平局面。
一年后美国派出U2侦察机,在苏联领土上空查探,被苏联发现并击落,美苏短暂的和平就此结束。
在民族问题上更是如此,在斯大林的年代全苏联致力于成为一个统一的“苏联族”,但是赫鲁晓夫上台后就强调,要重视保护少数民族文化、拒绝或者对斯大林的措施打了折扣。
如果赫鲁晓夫和斯大林一样,都是大苏联主义者,可能也不会有什么苏联分裂。因为已经没有办法分裂了,所有的加盟国已经被同化了。不过,历史没有如果。
总之在赫鲁晓夫当政时期,很多苏联中央要员都是乌克兰人,一部分是因为赫鲁晓夫本来就是从乌克兰一步步晋升到苏联中央、所以他有很多乌克兰的老下属,另一部分是因为赫鲁晓夫提拔了很多来自乌克兰的新干部。
受此影响,乌克兰也一度被苏联重视,在二战后恢复了良好的工业基础、建立了良好的教育体系,甚至还建立了一些核设施。
但是当赫鲁晓夫下台之后,他的乌克兰派也被清洗、甚至乌克兰也受到打压,再之后就是我们了解到的样子了。
注1:U2侦察机是一种可以飞行到两万米以上,进行侦查的飞机。
由于高度太高,飞行员甚至需要穿宇航服。
除了前苏联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没有恩怨情仇?
十月革命之后,列宁曾经说过一句话:“乌克兰民族对大俄罗斯民族的愤慨与不信任,已经累积了好几百年了。”
虽然乌克兰在历史上没有作为一个国家存在过,但是从列宁的这句话,可以看出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历史上的复杂恩怨。
我们可以结合乌克兰的历史来了解这段持续数百年的恩怨。
一、乌克兰和俄罗斯原本是一家人乌克兰这个词最早只是一个地理概念,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是东斯拉夫人。公元9世纪下半叶,这里形成了一个国家,即以基辅为中心的罗斯,史称基辅罗斯。10世纪末,基辅罗斯控制着从黑海一直到波罗的海的广阔区域。
公元989年,基辅大公弗拉基米尔与拜占庭帝国的安娜公主结婚,次年,弗拉基米尔下令所有罗斯人皈依君士坦丁堡正教会,基辅罗斯就此成为一个基督教国家。
公元11世纪中期开始,基辅的中央权力逐步衰落,形成诸公国割据的局面。到12世纪初,统一的罗斯已经不复存在。
13世纪初,蒙古大军西征,攻占了基辅,征服了诸罗斯公国。只有西南面的加利奇-沃伦公国(如今的西乌克兰地区)在波兰等基督教国家的支持下保持独立,他们被称为“乌克兰人”。
在蒙古人统治的两百多年时间里,罗斯公国逐渐分化为东北罗斯(莫斯科公国,后来的俄罗斯)、西北罗斯(波洛茨克公国,后来的白罗斯)和西南罗斯三支。西南罗斯就是以加利奇-沃伦公国为核心的乌克兰。
不过加利奇-沃伦公国也没能存在多久,14世纪中叶就不复存在,乌克兰处于立陶宛大公国统治之下。
16世纪中期,立陶宛大公国和波兰王国合并,成立波兰立陶宛联邦,实际上波兰居统治地位。乌克兰就成为波兰统治的地区。
1596年,在罗马教皇的唆使之下,乌克兰东正教会和天主教会合并,隶属于罗马教皇,而不再隶属于伊斯坦布尔牧首。
这次合并引起了乌克兰人的内部分裂,主张合并的得到了波兰国王的支持,反对合并的在波兰被视为二等公民,受到宗教迫害。为此,一些乌克兰贵族改变了信仰,转投天主教会。
随后波兰在乌克兰地区推行农奴制,激起了生性喜好自由的乌克兰人的反抗。1648年,哥萨克首领赫梅利尼茨基发动起义,反抗波兰统治。赫梅利尼茨基向沙皇求援,最终在1654年,双方在莫斯科签订了《佩列亚斯拉夫协议》,协议规定,乌克兰臣服沙皇,受沙皇保护,乌克兰拥有高度自治权,包括拥有自己的领土、军队、外交、内政和财政等等。
乌克兰以这种方式脱离了波兰和罗马天主教会的统治,跟俄罗斯合并了。
二、名存实亡的高度自治虽然乌克兰和俄罗斯都是从基辅罗斯分化出来的,但数百年后,两者已经形成了不同的民族,拥有各自的文化和语言。
乌克兰人说的是乌克兰语,虽然信奉东正教,但是由于跟天主教合并的经历,在文化上更加偏向西方。
而俄罗斯人受蒙古人影响非常深,文化中的东方色彩更加浓厚。沙俄的中央集权制并不能容忍乌克兰的高度自治。
1657年赫梅利尼茨基病逝,乌克兰立即陷入了大混乱时期。哥萨克内部为了争夺领导权进行了血腥残杀,乌克兰最终陷入分裂。
1667年,沙俄与波兰签订了《安德鲁索沃条约》,以第聂伯河为界,将赫梅利尼茨基所创立的乌克兰一分为二。左岸乌克兰划归俄国,而右岸乌克兰继续受波兰统治。
由于波兰已然衰落,右岸乌克兰被奥斯曼帝国、奥地利帝国、沙俄帝国等强权包围,其归属几经变化,直到1793年波兰被第二次瓜分,右岸乌克兰才最终被并入沙俄。但是西乌克兰被划给了奥地利帝国,一直到1939年才被并入苏联。
左岸乌克兰在并入沙俄初期,保持着高度自治,由哥萨克建立的盖特曼政权行使着自治权。
17世纪末,彼得大帝改革后,加强了中央集权,乌克兰的高度自治是不利于沙皇专制统治的,双方的冲突不可避免。
1708年,北方战争期间,乌克兰决定跟瑞典结盟,试图脱离俄国。然而一年后,瑞典战败,乌克兰的努力也就失败了。
彼得一世随后开始削弱乌克兰的自治地位,并对乌克兰进行同化。
1721年,彼得一世下令乌克兰印刷厂只准印刷宗教书籍,强制乌克兰抛弃自己的文化传统。
1764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彻底废除了乌克兰的盖特曼政权。
1785年,叶卡捷琳娜二世宣布乌克兰贵族享有和俄罗斯贵族同等的权利与义务,同时将乌克兰教会财产收归国有,在乌克兰推行俄语教学。
至此,乌克兰的自治地位已经完全丧失。
三、乌克兰民族意识的觉醒由于乌克兰资源丰富,哥萨克又骁勇善战,乌克兰在很多时候都被沙俄用作对外扩张的炮灰。皇的专制统治引起了乌克兰人的反抗,而民族主义往往成为反抗的利器,尤其是长期受波兰统治的右岸乌克兰。
1825年,俄国发生了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十二月党人起义。
1830年,波兰发生了反抗沙俄统治的起义,起义受到希腊天主教会支持。波兰起义失败后,右岸乌克兰地区的天主教会被查封,并入了东正教会,但很多乌克兰人都已经波兰化,沙俄的这种做法激起了乌克兰人的极大愤慨。
这两场起义最终都失败了,但是对俄国的农奴制和沙皇专制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大批知识分子开始研究乌克兰历史,促进了乌克兰文学、语言的复兴,也刺激了乌克兰的民族意识。
1845年,乌克兰知识分子创立了基里尔梅福季协会,这是一个秘密政治团体,宗旨是解放乌克兰民族。
1861年,乌克兰出现了格罗马达社活动。
1876年,为了镇压乌克兰民族运动,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签署法令,禁止出版乌克兰语书籍,禁止乌克兰语演出,禁止学校教授乌克兰语课程。这项法令到1905年革命后才被废除。
1917年,俄国发生了二月革命,成立了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二月革命胜利后,乌克兰成立了一个政治性组织—中央拉达。中央拉达在基辅组织了声势浩大的游行,要求临时政府承认乌克兰的自治。
1918年1月,中央拉达宣告成立乌克兰人民共和国,遭到刚成立的苏维埃政权反对。为了对抗苏维埃,中央拉达单独跟德国媾和,以提供粮食和农产品为代价,邀请德军入境帮忙对抗红军,结果德军进入乌克兰后,立即推翻了中央拉达,扶植了一个亲德的傀儡政权。
德国投降后,红军收复了乌克兰。但在之后的内战期间,西乌克兰在波兰支持下被反苏的乌克兰武装占领,西乌克兰后来被并入了波兰。
1939年,波兰灭亡后,苏联才重新占领了西乌克兰。
1941年,西乌克兰被德国占领,当时很多乌克兰人视德国人为解放者。
1944年,德军被苏军赶出了乌克兰。
1945年,乌克兰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作为非独立国和苏联一起加入了联合国。
以上为乌克兰和俄罗斯在历史上的恩怨,总的来说,两国之间的关系更像是一场兄弟之间的恩怨。由于发展历程不同,两国在价值观上出现了差异,加上利益冲突,最终导致兄弟反目。
我是迷蝶梦,以上为个人浅见,如果你有不同看法,欢迎留言呦。
除了前苏联外,俄罗斯和乌克兰在历史上有没有恩怨情仇?
一个国家的两个地区,其实根本就没啥不可调和的矛盾!说到底就是一个想永久独立,一个想完成大一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