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首先大家要搞清楚,什么是昏君?什么是明君?

皇帝不是普通人,不是说你不吃喝玩乐,不玩女人,天天开会讨论国家大事,你就是明君了。

作为明君,唯一的要求就是让国家使用正确的国策,监督这些国策能够顺利执行,发现国策有问题或者部分缺陷国君要立即修改。

再说通俗点,将国家治理好了,你就是一天玩一个女人,男盗女娼,你也是好皇帝,明君。

如果你没有把国家治理好,你就是道德楷模,柳下惠再世,你也是昏君。

清朝的前几个皇帝努尔哈赤、皇太极、顺治,他们的功绩其实就是入关统治中原。

但大明并不是被满清打垮的,而是从内部崩溃的。

清军还在关外的时候,首都北京已经被李自成攻陷,崇祯皇帝都自杀了。而当时关内四五分列,最强悍的李自成武装力量,实力比起清军也差远了。比如战略决战一片石之战,李自成只有6万人,吴三桂3万人,但清军高达七八万,根本就是稳操胜券。

清军等于是捡了个大便宜,占领中原并没有什么值得骄傲的。

就像朱元璋横扫元末的蒙古军队,主要还是蒙古人迅速腐败战斗力低下的原因。如果这是一百年前,朱元璋那些农民军能够打败精锐的20万蒙古骑兵?

而满清真正比较繁荣的时代,就是康雍乾三代。

我们就看看乾隆时代。

乾隆自称有十全武功,也就是十次战争的胜利。

今天我们看来,十全武功只有4次是对外战争,打缅甸和打尼泊尔最多算是个平手,满清并没有占什么便宜(清缅战争清军损失极大),至于攻打越南压根就是败仗,被人歼灭了2万多人丢盔弃甲逃回来。

对外军事作战如此,国家经济发展如何?

中国古代各个朝代都是农业国,农业生产就是国家经济的标志。

中国历代人均粮食占有量,在秦汉为985斤,隋唐为988斤,宋代为1457斤,明代为1192斤,而乾隆年间,仅为780斤。

今天我国平均每人每天消耗约1.3斤粮食,一年就是470多斤。但这是在今天中国人有大量副食,也就是吃肉多的情况下。古代人很少多吃肉吃副食,又要做体力活,消耗的主食比我们大得多,一天一般需要2斤米。也就是说,古人一年700多斤只能勉强维持最基本的吃饭,其他什么也做不了,也没有粮食作为饲料用于吃肉。

其他也不用多说了。

如果乾隆时期大体还能稳定国家局势,从乾隆儿子嘉庆开始,满清连局势也稳定不住。

从道光开始的5个皇帝,处于中国历史上最丧权辱国的百年国耻时期,不用多说。

就算道光之前唯一的皇帝嘉庆,又是什么样子?

当时全国各地叛乱四起,天理教起义甚至攻入北京城。嘉庆镇压这些叛乱,花费了巨大的军费。

比如镇压白莲教叛乱,嘉庆花费长达8年时间,花费2亿两白银的军费。要知道 ,乾隆死的时候,仅仅给嘉庆留下2000多万两银子。

到嘉庆传位给倒霉孩子道光的时候,国家问题已经很严重了,列强也早就发现了满清的腐败和虚弱,直接在1840年发动第一次药片战争,打的道光满地找牙,屈膝投降签订卖国条约。

试问,这些皇帝还不是昏君?

退一步说,从1840年道光被揍,满清一共经历了道光、咸丰、同治、光绪、宣统5个皇帝。

试问,他们在帝国主义列强的威胁和入侵下,在长达70年时间内有什么作为?

在1840年好歹只是割让了一个小岛香港的一部分,到了1894年整个台湾连同辽东半岛差点都没了。

1840年南京条约赔偿英国佬白银1400万两,到了1900年可厉害了,辛丑条约赔偿4.5亿两白银,加上利息超过9.8亿两白银。

这要不是昏君,那什么是昏君?

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清朝没昏君,呵呵。议罪银制度谁批准的。内务府采购一个鸡蛋2两银子是哪个皇帝。皇都郁闷,混青楼,花柳病死掉的是哪位。为了一个妃子 ,出家当和尚的是哪位。面子工程,天天穿补丁衣服,造成旧衣比新衣贵的是哪位。

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清朝的确没有昏君,这是铁的客观事实。至于大清朝的灭亡,那是多种历史原因交叠作用的结果,不是皇帝个人的原因。

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清朝灭亡的主要原因是闭关锁国和愚民政策。

所以现在司马南之流吹捧闭关锁国,并且洗脑粉丝,很可能是国外间谍

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昏君意味着皇帝是昏庸无道不能明辨是非之君主,纵观清朝自努尔哈赤起兵至宣统退位的三百年间,历代皇帝均比较勤政,但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缺点,那就是故步自封,盲目排外。这个时期中国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中国有句老话叫盛极而衰,此时的清朝也无法逃脱历代王朝兴亡的规律,一味地闭关锁国,看不到世界发展的趋势,清朝的皇帝也是如此,反观西方欧州国家,开始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经济军事力量极速增强,开始了海外扩张之路,而清朝由于闭关锁国,盲目自大,最终与世界军事强国差距越来越大,第一次鸦片战争实实在在的给当时的统治阶级上了一堂课,面对英国人的坚船利炮,清军毫无招架之力。这一战惊醒了无数梦中之人,面对数千年来从未碰到过的情况,一些中国人开始奋发图强,作为最高统治者的皇帝对此也是相当的支持,古老的中国开始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至同治年间,随着大量的洋务企业开办,国家实力有所增强,国内也相当稳定,国家有一种回光返照的迹象,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同治中兴,但是犹如一个乞丐穿了一件华丽的衣服,不管衣服再怎么华丽,他仍然是一个乞丐,作为一个封建专制制度发展到了顶峰并开始走下坡路的封建王朝,面对新兴资本主义国家的冲击,注定要失败。甲午战争中虽然光绪皇帝大力支持,广大爱国官兵浴血奋战,但是仍然失败了,而且败的很惨,清政府花举国之力建立的北洋舰队全军覆没,失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最直接的就是政治制度的腐败,在当时很多人看来北洋舰队是李鸿章的私产,跟他们没有关系,北洋舰队被围刘公岛时并没有清军来支援,就像《甲午大海战》中刘步蟾对丁汝昌说的一句话,被围一个月了,援军就是爬也能爬到威海卫了,这就是当时的实际情况,焉有不败之理。后来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清军更是不堪一击,制度的落后是任何人都改变不了的,要想改变它只能推翻它,最终在武昌起义的炮火,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

我是大飞哥,欢迎关注我!

为什么有些人吹捧清朝无昏君?既然没昏君又是怎么一步步灭亡的?

第一,清朝灭亡的原因。

核心原因不是什么辛亥革命。而是满清自己断了自己的基础。

满清入关,真以为200万八旗就能统治全中国了?

满清实与汉族士绅达成了联盟关系,当时的中国,80%人口生活在乡镇基层,统治者是士绅。明白了嘛?

1905年,满清废黜科举,这本来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但又没有建立起一个新的文官选拔规则。加之1907年丁未政潮汉族清流官员惨败,预备立宪的皇族内阁又让立宪派绝望,所以汉族士绅在北方大多选择支持北洋,南方士绅转向本地。

满潜的政治基础已经崩塌。

你以为保路运动是革命党弄出来的?

是清政府推动铁路国有政策,又不退那点股金造成的。四川湖北士绅造反,进而导致整个南方士绅对清政府充满警惕,甚至公开支持革命党。士绅造反,可比太平天国厉害多了。

第二,关于昏君问题。

可别说什么清朝没有昏君。

知而不改,就是昏君。

康熙不清楚西方科学的威力?乾隆不清楚和珅贪污的危害?道光不清楚八旗已经残废了?慈禧不清楚不变革就活不下去?

都清楚,都知道。

但是,满清八旗本就只一小部分,屁股坐在八旗总代理人位置上,就不可能违背八旗的核心利益为中国的发展尽心。别说慈禧扼杀了变法,就是没有慈禧,光绪掌握权力大搞变法,同样会被八旗贵族发动政变给弄死掉。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