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这个问题本质上其实是人类起源的问题。可以根据各种学说得出不同的答案。
一:科学主流认同的进化论根据恐龙化石推算,恐龙灭绝时是在6500万年前左右,按照进化论观点进行倒推,人类应该还是属于早期哺乳动物,有大神说像老鼠,相信很多人内心是拒绝的。
大熊猫是哺乳类动物的活化石,最早的化石样本可以追溯到800万年以前,那么在它之前会是由什么样的动物演化而来的呢?会不会追溯到最后,其实和人类的祖先是同一类动物呢?
由于目前支持进化论进行推测的证据只有化石,年代过于久远的就会有很大的空白和缺失。因此虽然进化论仍然是科学主流观点,但是有很多人并不信服这一观点。
二:外星人起源说佛经中认为人类起源是来自于光音天人,他们来自于天外飞仙,降临到地球后,喝了地球上的水,吃了地球上的果实,就失去了飞行的能力,从此留在了地球上,成了最早的人类。
但是佛经里没有说明是何时降临到地球的,无从知晓是在有恐龙之前,还是恐龙灭绝之后。
还有一部分人并不是因为看了佛经传说才认为人类是外星人的,有一些纯粹的科幻迷也会相信人类其实是外星人降临地球,可以直接跳过进化论,解释人类智慧为何超群,技术为何发展的如此迅速。那么这类观点的人会得出结论:恐龙灭绝时,地球环境很恶劣,外星人并不会选择那时降临地球。外星人是在最近前一两万年才降临地球,留下来成为人类的。并没有猿类进化成人类的过程。
三:文明轮回说这类观点支持者认为地球存在历史已经有几十亿年了,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经历过许多次的轮回演变,即诞生——发展——毁灭。每一次生物的大爆发期,都有概率,有可能发展出相应的智慧文明,然后在周期性的变化中毁灭。
其中比较著名的就是玛雅文明描述的地球经历过五次太阳文明的说法,前四次的文明都灭绝了,现代人类文明处于第五次文明。按照这类观点的说法,现代人类文明是在第四次生物大灭绝后才发展起来的。那么人类也是在恐龙灭绝后才出现的。这类观点基本是与进化论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发展模型不同,进化论是树型线性发展的,此观点是螺旋型循环发展的。
本人较为支持的观点是第三种,当然不是因为看了玛雅传说,而是因为世界观建立基础——道家思想,万物发展规律是螺旋型循环式的,宇宙大周期变化会给地球带来大影响,直接导致地球环境极端化,进而发生生物大灭绝。太阳系内小周期变化会给地球带来次影响,直接导致气候极端化,进而发生文明大迁徙。每一种文明都会从前文明的遗迹或者其他留存信息中获得突破灵感。
好像说偏了,问题问的是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恐龙灭绝时,6500万年前虽然很久远了,但在几十亿年的循环圈中仍然是较近的一个小循环环节,那时的人类并不用由很低级的生物慢慢进化,而是在前几轮文明中就有智慧生物了,只不过那时还不叫人类。6500万年前的地球环境适合大型动物生长,恐龙是霸主,但是它没有适应环境变化灭绝了。那么当时的人类生长在那样的环境下,可以推测出几点特征:1,体型很小。2,穴居生活。3,数量不多,但分布较广。4,已经具备了智慧,应对环境变化。
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恐龙,是目前地球上出现最威猛的物种,最早出现于大约2亿2千万年以前,就是中生代时期,包括三叠纪、侏罗纪和白垩纪。在大约6千5百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恐龙居然都灭绝了,这就是地球上的第五次生物大灭绝。
也就是说,恐龙在地球上生存了大概1亿6千万年之久,这么长的时间也没有进化成别的智慧物种,而且还竟然全体灭绝了,令人匪夷所思。关于灭绝的原因,目前有很多假说,如气候变迁说、物种斗争说、大陆漂移说,还有陨石撞击说。一般大都是认为,陨石撞击地球,导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导致了恐龙大灭绝事件。
在恐龙灭绝的白垩纪晚期,那时的地球上没有人的存在,即便是人的原始祖先也没有,影都没有。
恐龙灭绝后过了很久很久,大概有6000多万年,地球上才出现了古猿,距今大约250万年前,那时的南方古猿继续进化,又过了100万年,南方古猿的一支进化成能人,最早在非洲出现,那时的能人可以制作一些简单的工具,之后进化速度加快,直到直立行走的人的出现。
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恐龙灭绝于6500万年前的第五次物种大灭绝,当时有四分之三的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不过,恐龙其实没有完全灭绝,它们其中的一个分支——禽类恐龙,已经演化成了现代鸟类,至今还生活在地球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可以追溯到35亿年前的最后普遍共同祖先(LUCA),作为哺乳动物的人类也不例外,所以人类的原始祖先曾经跟恐龙生活在同一个时代,不过那时的他们完全不同于现在。
目前已知最早的哺乳动物是生活在2亿年前的吴氏巨颅兽,它们的个头很小,体长只有几厘米。大约到了8000万年前,灵长类动物的最早共同祖先从更为原始的哺乳动物演化而来,那时出现了最早的有胎盘哺乳动物。它们的体型很小,估计只有十来厘米,相当于普通老鼠的大小。这些小型哺乳动物以昆虫为食,它们的复原图如下图所示:
Credit: Carl Buell
到了白垩纪晚期,即大多数恐龙灭绝之时,人类的早期祖先可能是一种名为普尔加托里猴的小型有胎盘哺乳动物。它们的体长仅15厘米左右,体重约37克。普尔加托里猴白天出来捕食昆虫,晚上钻进地上的小洞里休息,它们的样子看起来如下图所示:
普尔加托里猴/Credit: Nobu Tamura
当大部分恐龙在6500万年前灭绝之后,许多生态位都空了出来,而有胎盘哺乳动物占据了主导地位。此后,有胎盘哺乳动物迅速多样化,并逐渐演化出了各种现代哺乳动物,例如,马、啮齿动物、鲸鱼、黑猩猩以及人类。
如果非禽类恐龙当年没有意外灭绝,那么,有胎盘哺乳动物可能就没有机会多样化,我们的物种就不会演化成今天的样子。
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作揖][作揖]谢谢悟空先生邀请!
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本文原创】
🐉
根据本人从各方面搜集到的信息显示,大约在距今3700w年前,一颗几乎能覆灭地球的小行星撞击地球,使地球原来能适合恐龙生存的气候急剧变化,瞬间进入了冰河期,至使长期生活在地球上最恐怖的霸王居民——恐龙灰飞烟灭,从此绝迹。而在当时的地球环境中,人类存在的实际情况又如何呢?
🐉
据有关方面消息,在地球46亿年的球史上,在大约6500至7000万年前的第四次人类文明(也就是说在此之前已有3次人类文明毁灭)时期,是地球上动植物发展最繁荣时期。最有智慧的灵长类动物{即科学家称作类人猿)已经从树上走到地上发展。由于他们智商比其他动物偏高,因此对于自然界气候的适应性非常强,因此生存能力也比其他动物超强,发展也更加神速。但无幸的是,象能推毁地球的地外行星撞击地球所造成恐龙灭绝的恶劣后果的地球自然气候,也同样不能为力,也同样遭到严重的生存环境的威胁。据分析在史前3700W年时期,地球上仅存2000W类人生存活口。
🐉
自从人类实行工业革命的300年时间里,利用科学技术研究和观察分析宇宙,大约可以推断出宇宙产生于137亿年前,地球(也可以说是太阳系)的诞生年龄为46亿年,在46亿年的地球发展中,究竟产生了多少次(大约四次)类人文明,也只是根据目前人类仅有的少得可怜的科学数据推理所得,是否正确,还待于后人的科学实践去论证。但不可否认的是,地外存在着千千万万颗能推毁地球的小行星。如果用目前的科学技术手段来推毁向地球冲击而来的小行星(用导弹把外来的行星炸毁或改变其行星轨道)以拯救地球,这只能说是天方夜谈,只能有待于将来人类科学的不断向前发展。至于有些人说,地球及人类的命运,冥冥之中已被佛爷(释迦牟尼生于约公元前563——483年,是佛教始祖)安排好了的,那是一种唯心论的解释宇宙论说,是虚无主义的无稽之谈,不足为信。
[作揖][作揖]谢谢大家对本文的欣赏,并参加讨论点评,以其能得到最佳的答案。如文中有冒犯各位之处,并请谅解。如有论述不妥之处,也敬请高手加以斧正,无限感谢。[作揖][作揖][作揖]
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恐龙灭绝于白垩纪未期,也就是6500万年前。
这个时期点,现在一般倾向于出现了突发性的生命大灭绝事件,比如巨大的外星地撞击地球,超级火山喷发,或者太阳系进入了恶劣的宇宙环境中,破坏了整个地球生态圈的平衡,有直接灭杀的,有因为食物严重短缺饿死的,有因为产生大量有毒物质,毒病而死的。总之,这一次生命大灭绝,让体型巨大的恐龙类生物,首当其冲。
当然,虽然地球生命圈受到毁灭性破坏,但还是留下一线生机的。比如海洋生物,还有陆地上的小型生物等。
灵长类的祖先,据化石研究,应该在这个阶段就存在了。但是他们与现在人们印象中的猿类,猴类,人类,是有巨大区别的。体形都很小,表面上看不出是灵长类的,只比耗子略大。
现在发现最早的灵长类动物化石是我国山西境内发现的中华曙猿化石。距今4500万年前,体重约200克。比老鼠大点儿。
中华曙猿复原图
然后在埃及法雍发现了一种原上猿的化石,距今3000万年。这是已知最早的古猿,已经有猿的模样了。原上猿有五十厘米长,像今天的家猫。
原上猿复原图
在法国发现的森林古猿的化石,距今有2300万年到1000万年。广泛分布于亚非欧地区,身高有60厘米,专家认为,森林古猿后来分化出了巨猿、西瓦古猿、腊玛古猿等更新的分支。
森林古猿复原图
在印度发现的腊玛古猿,生活在距今1400万年到700万年前,被认为是从猿到人类的过渡阶段。腊玛古猿,身高有一米多了,体重达到15公斤到20公斤。被认为是最早的人科生物。
腊玛古猿
南非发现的南方古猿化石,距今有二三百万年前,是猿类与人类的过渡类型的晚期动物,一只脚已经踏入了人类的行列。
距今180万年前,已经在亚非欧各洲有直立人分布了。这是最早的人类。已经可以使用简单加工的旧石器,会用火了。
170万年前的元谋人
生活在距今25万年到4万年前的人类,叫智人。智人又把5万年以前的,叫早期智人,主要发现的化石是尼安德特人。典型的尼人,被认为已经灭绝了,但是现代人有一部分尼人的基因。距今5万到1万年间的智人,被称为晚期智人。现在认为晚期智人,在生理上已经与现代人没有区别了。
距今1万年到现在,人类被称为现代人。
国内典型的晚期智人有山顶洞人。距今四万四千年,到二万八千年。制造工具已经很精致,会缝兽皮衣。
山顶洞人
从现代的化石研究来看,人类起步与其它物种比,是非常晚的。但是呈现出几何级数的发展,现代人,用不到一万年的时间,就从茹毛饮血的蒙昧状态下,发展到今天这种上天入地的神奇境界。
一切似乎是那么不可思议。
(图片源于网络)
恐龙灭绝时,人类是什么样的?
如果说恐龙灭绝时人类最早的可溯祖先还没有老鼠大,可能很多人都不相信,然而不单是个头像老鼠,就连样子也很像老鼠,我们先看这张图:
图中这只像老鼠一样的动物,名叫普尔加托里猴,发现于北美洲的普尔加托里山中,生物考古学界认为它是灵长类最早的祖先,这种哺乳动物出现的时间比恐龙灭绝之时的6500万年前稍早一点,对其化石复原后发现其体型较小,连尾巴也只有十多厘米长,人的手掌摊开可以放好几个,其体重顶多在一百克左右,和今天最小的猴子眼镜猴有点像。
这种动物主要以昆虫和果实为食,平时在树上生活,有在洞中栖息和躲避天敌的习惯,其生活习性类似今天的松鼠和猴子,牙齿较为丰富,从其牙齿的数量和结构来看,它有灵长类杂食性特征,但是和今天的灵长类更为相似的是它具五指型四肢和灵活的手指,手指前端有指甲,而且它的脑容量相对于其他动物也比较大,所以说具有灵长类很多的早期特征。
这种动物之所以能在灭绝恐龙的巨大自然灾难中存活下来,和它的身体结构和生活习性也是有很大关系的,目前科学界普遍认为灭绝恐龙的原因是小行星撞击地球,那么在小行星撞击地球引起地球的全球性大降温之后,普尔加托里猴极小的个头很容易在树洞石头缝,或者地下藏身,而且它有着哺乳动物的皮毛,身体也能保暖,而它的杂食性特征又能让它很好的避免食物短缺之虞,没有果实和昆虫的时候,它也能啃点树皮或吃点树根充饥,正是它强大的适应环境的能力,所以才能承受环境的变化,并且进行了很好的进化发展,其进化分支造就了众多的灵长类,在其出现6000多万年之后,我们人类出现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