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大碎尸案又上热搜了,大家觉得这个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10109条回答。
南大碎尸案不太可能被侦破,主要是没有任何可靠的证据。
受害女孩刁爱青1996年1月10日当晚离奇失踪,1月19日后在几个地方发现了碎尸。
虽然南京警方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侦察了很久,至今没有侦破。
萨沙写过几百个案件,也要承认南大碎尸案是离奇的。
之所以离奇,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第一,碎尸的手法。
萨沙写过很多碎尸案,但南大碎尸案是绝无仅有的。
普通歹徒杀人以后为什么要碎尸?主要是尸体太大,移动的时候很容易引起别人的怀疑。
将尸体切碎以后,就可以比较隐秘的抛尸,不容易被人发现。
但普通碎尸,少则碎成几块(黑色大丽花被碎成两块),多则不过二三十块,这就足够了。
这主要是碎尸没有那么简单,非专业人员一来没有技术,二来没有胆量,根本无法将尸体切的很碎。而且碎尸多是硬砍硬劈,凶手需要花费巨大的力气,才能勉强完成碎尸。
南大碎尸案破天荒的将尸体切碎成2000多块,而且刀功非常精湛,甚至将肉片码放整齐后才包裹起来丢弃。
这也让最早发现一包碎尸的清洁工大妈,误以为是猪肉,拿回家清洗后发现肉片中有三根手指,才被吓得晕倒在地。
这种碎尸堪称全国极其少见的,凶手不但具有专业技术,胆量超群,更有明显的变态心理,似乎对将少女切碎有某种病态的嗜好。
根据碎尸推论,凶手可能是同解剖有关系的职业,比如医生(或者医学院学生)、护士、屠夫、厨师这些职业。
第二是,抛尸的地点。
尸体大体被抛弃在两个地方,一个是郊区的龙王山,一个是南京的市中心华侨路、水佐岗、小粉桥、南大天津路校门、体育场、汉口路医院等处等地。
熟悉南京的人看到华侨路、水佐岗会大吃一惊,因为这里恰恰是南京最热闹的地方。
至于小粉桥、南大天津路校门、体育场、汉口路医院几乎就是在南京大学内了!
站在普通人的角度,这些地方都是最不适合抛尸的地点。
华侨路可以堪称南京人流量最大的地方,就算夜晚抛尸也存在被目击者看到的可能性,而且第二天肯定会被发现。
至于南京大学的教职工众多,在这里抛尸也是不可思议的行为。
最初很多人认为,这是凶手心理变态,故意要向社会示威,挑战社会。
今天看来,似乎不是如此。
大家仔细分析就会发现,这些抛尸地点其实同南大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所谓龙王山是南大新校区,1993年刚刚开始运行,四周都是荒山野岭,非常适合抛尸。
凶手应该是准备将尸体运到这里来抛弃,也确实抛了几次。但1996年,从市中心到龙王山的交通很不方便,歹徒又不敢一次携带太多碎尸,所以抛尸效率较低。
到了1月19日,可能歹徒遭遇了突然情况,同住的妻子、孩子或者亲戚、室友之类回来。他唯恐穿帮,迫于无奈才紧急将剩余碎尸全部丢弃。
1996年普通南京人不可能有私家车、摩托车之类,最多只有自行车。
凶手应该就住在南京大学附近,仓促之间他只能将几包碎尸草草的丢在附近。
所以才会出现碎尸被仍在闹市区的情况,不是挑战社会,是凶手无可奈何的行为。
由此可以有两个推断,凶手对于南京大学非常熟悉,对于周边也比较熟悉,非常有可能是教职工,或者同南大有关系的什么人。
第三,杀人动机不明。
刁爱青是江苏苏北乡下的女孩,家里都是农民。
她本人来南京读书才2个多月时间,除了同学以外根本就不认识什么人,也没有亲戚在这里居住。
如果是抢劫或者绑架,刁爱青显然不符合作案的目标,况且当晚失踪时她也没有携带财物,空手上街。
如果是报复杀人或者因为感情矛盾杀人,刁爱青是个19岁女孩,平时性格内向不爱惹事,来城里时间又这么短,哪里有仇人,也根本没有男朋友。
相对可能的杀人动机,也许是劫色。
不过刁爱青也不是什么美女,相貌属于非常普通的一类,再说直白点还有几分土气。
凶手如果是劫色惯犯,似乎也不该选择刁爱青,毕竟满大街都是美女。自己既然都要强奸犯罪了,为什么不挑个漂亮性感的。
至于网上胡说的什么器官、肠子之类,其实碎尸全部被找到,内脏并没有缺失,根本就不是这么回事。
至今,凶手杀害刁爱青的原因不明,只有种种猜测。
第四,凶手为什么能够杀人碎尸于无形。
刁爱青失踪的时候已经吃过晚饭,大约是晚上7点左右。因为同宿舍女生违反学校规定使用电器,导致担任宿舍长的刁爱青也受到处罚后,心情不佳赌气外出散心,此后再未回到宿舍。刁爱青离开时,铺平了自己的被子,似乎表明她根本没准备走远,只是准备出去随便转转就回来睡觉。
目击者最后看见刁爱青的地点,是南大围墙外的青岛路。
根据碎尸抛弃的情况来看,刁爱青应该就是在南大附近遇害的。但1996年的晚上,南大附近同样也是闹市区,路人是非常多的。
在这里的户外想要不动声色杀死一个人,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情。
唯一的可能,就是凶手设法将刁爱青骗入屋内,关门后行凶施暴。
但是,刁爱青可没那么容易上当,她是个非常小心谨慎的人。
她的闺蜜,高中女同学回忆两人结伴行走时,如果遇到陌生男人问路、搭讪,闺蜜还会应付几句,刁爱青总是一语不发,事后还让她不要同陌生男人说话,可能是坏人。
况且刁爱青作为从乡下刚来成立2个月的年轻女孩,本能的会很警惕,怎么可能随便同男人进入什么屋内呢?
这也是非常奇怪的地方!
另外,大家也许不知道,碎尸可没那么简单,会搞出很大的血腥味。
南大附近的居民区之类,当年都是老房子,互相靠的很近。如果在这里碎尸之类,邻居百分之百能够闻到血腥味。
这也解释了,为什么凶手要将碎尸用大锅蒸煮?因为他不可能立即抛尸,唯恐尸体很快发臭引起邻居注意。蒸煮会延缓尸体发臭的时间,便于慢慢抛尸。
但是,歹徒碎尸这么大动静,不引起怀疑是很奇怪的。
有可能的是,歹徒就是从事类似工作的,即便有些奇怪的味道,邻居也不会在意。
第五,为什么案件无法侦破?
就是没线索。
尸体碎到这种地步又被蒸煮过,能够辨认出是刁爱青就是奇迹了,哪里还有任何线索。
即便刁爱青生前在尸体上留下了歹徒的毛发、皮鞋甚至血迹、精液,此时也不可能存在了。
尸体上没有留下证据,唯一的线索就是装碎尸的袋子和包裹的床单。
这些东西的档次都不高,一些还是当年知青用过的老旧廉价货。可见凶手要么是经济不宽裕,要么就是比较恋旧,留下了很多老东西。
但仅仅凭借这几样东西,还是不可能抓住凶手。
另外就是没有目击证人,看到凶手杀人或者抛尸。后来发动数千警力走访周边群众长达几个月,也是没什么有用的线索。
说来说去就是一句话:没线索加没证据。
就算现在有人站出来说刁爱青是他杀的,你也很难有证据将他定罪。
这毕竟是90年代,当时案件非常多,刑事案件侦破率还不到30%,很多杀人案都无法侦破,南大碎尸案只是其中一起。
如果放在今天,最低程度可以通过天眼系统录到凶手的外形,多少有点用处。
萨沙以前做过分析,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可能如下:
这是一个文质彬彬的知识分子作的案,有可能就是南大的教职工。
这个斯文败类通过温文尔雅的外表,彻底获得了刁爱青的信任。
此人就住在南大附近,之前同刁爱青有过粗浅的接触,算是半个熟人。
但这个禽兽不是好人,只是一个伪君子。平时他在别人勉强伪装成正人君子,内心其实卑鄙龌龊,有很多下流念头。
此次看到刁爱青涉世未深,就有将其诱奸的念头
当晚偶遇后,这个禽兽将其骗到家里试图诱奸,没想到刁爱青断然拒绝。禽兽当时精虫上脑,干脆使用暴力进行强奸或者强奸未遂。
刁爱青当时肯定是处女,受辱后发誓要去检举。
凶手唯恐坐牢加上名誉扫地,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的杀人灭口。此人懂得医学知识或者类似的解剖学知识,从容的碎尸后丢弃在南大郊区校区。
在准备继续抛尸时,突然同住的人提前回来。此人唯恐穿帮,无奈之下连夜将剩下碎尸用自行车携带,胡乱扔在南大周边几个地方。
此人心理素质很好,在随后排查中没有露马脚。他没有前科,后来也没有作案,案件自然无法侦破。
萨沙要说的是:凶手就算逃过了人间的法庭,也逃不过死后上帝的法庭。杀人者终究会下地狱!
南大碎尸案又上热搜了,大家觉得这个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吗?
侦破的可能性几乎是零!
尽管很多人想在有生之年得到这起案件的真相,但非常悲观地说,这个案件根本就没有任何线索和头绪,甚至罪犯根本没有留下过任何痕迹。
或许很多人会拿前两年的韩国华城杀人案和我们的白银连环杀人案被侦破来说事,话说这些案件都是陈年旧案,最早的案件甚至追溯到了上世纪80年代,快30年前的事都能找到答案,刁爱青遇害的案件在1996年才发生,有什么找不到答案的?
看似是这个道理,但实际上可不是这个情况,因为上面那两个案子能被侦破,都基于一个极其特殊的因素:当年的罪犯留下了非常致命的体液和指纹痕迹。在早年没有大数据库的时候,只要没找到当事人,你在现场找到更多的指纹和体液也是没有用的,可一旦有了大数据库,且当事人的资料录入在这个系统中。只需要敲敲键盘,当事人就会被轻松找到。
可刁爱青遇害案的悲催在于,罪犯根本就没有留下任何痕迹,指纹完全没有,由于刁爱青的遗体经过切块和煮熟,在高温的烹煮之下,甚至连她的DNA多长时间的难以获取,又更何况是罪犯?
一个根本没有留下过痕迹的人,除非他主动暴露,否则他根本就不会被找到。
但我很不理解的是几年前,刁爱青的父母在一次接受采访中,竟然说出了一段莫名其妙的话语:如果凶手愿意忏悔,我们愿意表示原谅!
这段话实在是让人匪夷所思,几十年没露面,他忏悔什么?你又原谅什么?难道人家愿意忏悔,所以故意几十年不去投案,而让你们痛苦地等待了几十年?
我甚至有点怀疑,这件事是不是早就有了答案?只是这个答案因为某些原因一直没有对外公布。
南大碎尸案又上热搜了,大家觉得这个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吗?
从职业角度分析,南大碎尸案个人感觉破获的可能性很低,毕竟已经过去这么长时间了,当地公安机关经过26年不懈的追索,都没有破获该案,而且现在无论环境、时间、空间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想从当年线索中找到有力的证据抓获犯罪嫌疑人,真的太难了。
为什么当时如此轰动的案件没有破获?最大的原因就是当时侦查及刑事科学技术落后,那时候没有DNA,那时候没有到处可见的摄像头,那时候也没有手机,也没有如此发达的社交平台,刁爱青最后跟谁联系,又跟谁出走,都是一个迷,当然犯罪分子作案后,他的反侦察的意识,把遗体组织扔了多处,还有对遗体残忍的处理等,都给案件破获增加了难度。
虽然很多人都对此案进行过分析,有些人说是屠夫,有些人说是医生,都是基于案件做出的一般性推理,其中最出名的是当年一个叫“黑弥撒”人做出的推理,甚至有人怀疑黑弥撒就是犯罪嫌疑人,但是最后证实不是。所以现在犯罪嫌疑人是谁?他又在哪里?当时处于何种心理做出这样惨绝人寰的案件?可能只有犯罪嫌疑人一个人知道。
前两天,南京碎尸案代理律师周兆成发布微博:近日,有网友爆料,安徽省马鞍山市一私人诊所负责人、主任医师江某(曾经担任过江苏警官学院法医学助教)被南京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逮捕,现怀疑其涉嫌参与1996年南京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女大学生刁爱青谋杀碎尸案,历时26年今侦破,可告慰被害人在天之灵 。但是,最后证明是一条假消息,但是一石惊起千层浪,又把这件陈年往事推上了热搜。
当然无论是谁,当然也包括我,还是期待奇迹的发生,最终这起案件真的能破获,犯罪嫌疑人能够伏法,受害人在天之灵能够得到慰藉!
南大碎尸案又上热搜了,大家觉得这个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吗?
南大碎尸案曾经在贴吧上轰动一时,也引发不少网友的关注和讨论,其中一个网名叫“黑弥撒”的网友对凶手的作案动机,心理侧写,作案手法和抛尸手段进行了十分详细的描写,随着他的帖子热度越来越高,“黑弥撒”随即删除了帖子,从此在贴吧消失了。
他的“失踪”让众多网友觉得他很有可能知晓这个案子的很多细节,更有的网友直接指出他就是凶手。然而,这一切都是怀疑而已,并没有确切的证据表明,他跟这个案子有什么样的联系。
国内著名的悬疑小说作家周浩晖在他的死亡通知单这部小说中借用了南大碎尸案这一案子,小说中犯罪嫌疑人是一名医生,由于在他童年时期,目睹了他的母亲出轨一个陌生的男人,自此以后就在他心里留下很大的阴影,成人之后,他喜欢上一些重金属摇滚音乐,希望用音乐去化解童年的阴影。
这个时候他认识了同样喜欢摇滚乐的女人,两个年轻人自然而然的约在男人的家中。
当女人脱下衣服躺在床上的时候,男人竟然没有办法硬起来,结果女人嘲讽的说了一句原来你不行啊。
就是因为这句话,男人童年时候的魔鬼彻底被解除了封印。他残忍的杀害女人之后,用手术刀将女人分尸两千多块,并将肉煮熟,这样彻底抹去了自己的痕迹,然后将尸块分了好几个塑料袋丢在城市的各个角落。
小说凶手的父亲是一名警察,案子发生以后,父亲就敏锐的察觉到一些信息,随着深入的调查,警察确定凶手就是他的儿子,但是爱子心切的他选择了隐瞒不报,就此退出警界。
小说中,把这个案子还原的很好,最后凶手得到了应有的惩罚,但是小说毕竟是小说,充满了完美。可是现实中的凶手至今逍遥法外,就像有的网友猜测,其实没有什么破不了的案子,只是有些案子的真相并不是我们可以知晓的。
南大碎尸案又上热搜了,大家觉得这个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吗?
尸体弄成这样除了医生没有其他
南大碎尸案又上热搜了,大家觉得这个案子有生之年能告破吗?
时间已经过去了26年,刁爱青的父母已经逐渐老去,他们还能等多久?能不能在有生之年等到凶手落网的消息?
2016年1月19日,这是刁爱青离世20周年,同时也是凶手20年追诉期满,一般来说案子过了20年还没有被破解,那凶手基本上不会继续被追查了,不过凡是也有例外,刁爱青的这个案子影响太过恶劣,20年的“躲避期”并不适用于凶手。
但以目前得到的线索来看,这个案子破解的几率太小了,具体情况你看看就知道了。
“刁爱青案”的前因后果!刁爱青出生于1976年3月,如果她还活着,现在也有46岁了,只可惜她的年龄永远停留在20岁(遇害时还未满20岁)。
如今这么多年过去了,有关案件的进展几乎是微乎其微,她的亲属等不了,她的父母更等不了。
1996年1月19日,还差两个月满20岁的刁爱青尸体被发现,她本来是南京大学鼓楼校区信息管理与微机应用的大一学生,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那她将在千禧年之前从学校毕业。
我们把时间调回9天之前,也就是1996年的1月10号,因为自从这一天起刁爱青就失踪了,她吃完晚饭离开宿舍之后就再也没有回来。
据其他室友回忆,那天刁爱青离开宿舍是因为同寝室的其他女生有人违规使用电器,之后被学校全寝室点名批评,刁爱青作为宿舍长,她受到处罚后心理自然有些难过,大概率是出去散散心了。
刁爱青离开之后,就这也没有回来。
直到1月19日,一场大雪过后,一名打扫卫生的大姐在南京新街口附近的华侨路捡到了一个包裹,这个大姐原本以为是别人遗留的,打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一堆“碎肉”,并且这些“碎肉”还都是被煮过的。
当时这个大姐还不知道是什么情况,可当她翻了翻包裹底部发现有三根手指后,大姐手都哆嗦了,大姐随即就报了案,警方到场后迅速确定了这个包裹里的“碎肉”是一具尸体的一部分后。
当即展开了大范围的搜索,之后陆续在水佐岗路与龙王山被发现,依旧是一个包裹与一块床单作为丢弃工具。
事后法医对这些“碎肉”进行分析拼接,发现这具尸体是在被“煮熟”后切割的,尸体的分割数量达到了惊人的2000多份,且每一份都均匀光滑,刀工十分精细讲究,犯罪分子的心理素质之强让人恐惧。
犯罪手法之残忍前所未有。
事情发生后,当地警方迅速成立了“专案组”负责调查这件事,由于那时还没有DNA技术,无法以最快的速度确认死者身份,只能通过基本的体貌特征与肌肉组织确认为女性。
之后就是一系列的摸索排查,最终把目标确定为已经失踪了九天的刁爱青身上,因为在那个时间段只有她符合死者的讯息。
专案组进驻南京大学后迅速对周边的居民区进行摸排调查,与此同时在发现尸体的地点附近,凡是居民楼、垃圾场,近段时间有扔过垃圾,倒垃圾的人都会去一一摸排调查。
只要凶手还没有出现,这些徘徊与“抛尸”地点附近,有过扔垃圾的人都是嫌疑人,都有可能是凶手。
根据“碎尸”的手法,当时得到的结论是,凶手应该是医生或者屠夫,除此之外就是厨师与一些从事外科的实习学生。
虽然警方对学校附近这几类职业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但依旧没有得到任何有用的线索,让人无奈的是如此“地毯式”的排查竟然没有找到案发第一地点。
这个案件似乎陷入了一个“死胡同”。
这么多年来警方一直在寻找各种线索,可这些证据就像一团乱麻一般无从下手,事到如今事情已经过去了26年,案件依旧没有什么太大的进展。
这个案件为什么难以“告破”?1、没有监控录像
1996年监控器并没有普及,哪怕凶手“抛尸”的几个地点都是“闹市区”,可依旧没办法全天候无差别进行摸排,这种情况很容易遗漏掉一些关键线索,如果当时有现在的“天网”,或许会好很多。
2、没有凶手的指纹、DNA。
已经发现的尸体已经全部被处理过,凶手的指纹并没有留存下来,哪怕刁爱青生前有可能遭遇到性侵,也没办法留下一点证据了,哪怕是包裹“尸体碎块”的床单与提包也依旧如此,上门找不到丝毫的指纹,从这里来看凶手是熟知反侦察手段,并没有给自己留下漏洞。
3、不知道是生人还是熟人作案
刁爱青进入南京大学进修也就一百多天,加上她本人也有些内向,她的社交圈子其实是不大的,仅有的社交圈子这些年来不知道查了多少遍,可依旧没有什么结果,几乎她认识的人都有不在场证据,以或者有他人的证明。
4、第一犯罪现场在哪里依旧没有找到
这个“难点”是贯穿全局的,只要找到这个地方,很多问题都会迎刃而解,可问题上在最有效的半年时间内,第一现场并没有找到,时间过去了26年,这个现场依旧还是一个迷,仿佛它不存在似的。
5、没有目击者
凶手是怎么“抛尸”的,这完全没有目击者,当时那几天正在下雪,天气寒冷掩盖了许多痕迹,让人奇怪的是凶手的“抛尸”地点从闹市区到郊外都有,竟然没有人观察到异常,没有目击者,就很难继续顺藤摸瓜找到凶手。
6、凶手是南京人还是外地人?
没有找到第一犯罪现场,这就指向了一点,凶手有一个外人不知道的秘密住所,但他到底是哪里人?这个也没办法知道,那个年代南来北往的人很多,也相对复杂,很难做起底调查。
7、凶手为什么对南京大学很熟悉?
从抛尸地点来看,无论是龙王山、小粉乔、汉口医院、还是体育馆,这都是南京大学的范围之内,龙王山在郊外,这是南京大学的另外一个校区,当时也就刚刚修建了几座教学楼,四周都还是荒山野岭,除了两个闹市区之外,凶手为什么要现在在这些地方进行“抛尸”?从这种行为来看,他似乎对南京大学很熟悉的样子。
8、个案
这件事大概率应该不是生人作案,据刁爱青的同学回忆,刁爱青其实是一个很谨慎的一个女孩,并不会主动与陌生人说话,还对同学说不认识的陌生人有可能是坏人。
从这里来看,这个案子应该是个案,而个案虽然说是熟人作案,可这个“熟人”却没办法排查出来,当时刁爱青的社交圈子已经不知道摸排了多少遍,如果有怀疑对象早就被抓了,可这个“熟人”并没有露面,或者找个熟人认识刁爱青,而刁爱青并不认识他。
9、时间
这个案子在最初都没有找到什么有用的线索,随着时间的推移,很多潜在的证据都会逐渐消散,要不然过去了26年这个案子的进展也不大?虽然警方并没有放弃这个案子,可能够看到的希望并不大,毕竟时间过去太久了。
从上面的这些情况来看,这个案子想要告破,难度其实是非常大的。
综合目前能够收集到的资料,我来说说我的看法与分析:目前我们得到的资料有:凶手留下的手提包、床单、“抛尸”地点、“抛尸”行为。
从这些有限的信息中我们也可以提取出一些较为重要的线索!
1:扔尸体的包裹:桂林山水旅行包、上海旅行包、以及一个双肩包。
这种旅行包是七八十年代出行必备品,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出生的人赶上了新时代潮流,这种土掉渣的包年轻人应该不会用。
刁爱青出生于1976年,且是大一新生。
从这里来看我们可不可以推测凶手是不是一个出生于1930年—1976年之间的人?时间跨度较大?我们细化排除年轻人不会使用,那么就可以缩减为1930年—1970年之间的人?
时间跨度还是一个问题,排除难度大。
旅行包没办法找到有用信息,那么双肩包呢?
这东西在那时可是稀奇货,一般家庭可是买不起的,这双肩包的主人应该是一个学生,如果不算幼儿园不使用双肩包的情况,那么这个双肩包的主人应该出生于1988年之前,也就是刁爱青遇难之前的7—8年。
有没有这样一种可能?这个双肩包的主人是凶手的爷爷或者父亲呢?
从这双肩包给出的推断信息来看,我们可以排除外来人作案的嫌疑,当时的普通打工仔可舍不得买这种双肩包,这个凶手有可能是本地人,且年龄约在30岁—45岁之间(不排除更大或者更小)。
当然!这个猜测仅仅只是依靠旅行包与双肩包脑补的信息,它并不一定准确,或许凶手是一个“老头与不良少年”呢?这些都是有可能的,我们只是依据现有的讯息来分析一下。
2、手法与时间刁爱青案件之所以影响很大,完全就是因为凶手太过残暴,我们已知的“尸体碎块”达到了两千多块,以“碎块”的平整度来看,花费的时间一定不少,如果以一分钟处理一块来计算,那么凶手需要40—50个小时的时间来处理这些“尸体”。
每天六小时也需要8天才能处理完毕,凶手如何保证自己的不在场证据?刁爱青从失踪到被发现也就是八九天的时间,凶手是如何在这段时间内害掉刁爱青,然后处理尸体,紧接着又分时段进行“抛尸”的?
如果没有人帮衬,凶手有这个时间完成吗?
我们这里考虑是“普通人”的情况,如果遇见医生、厨师、屠夫、或者其他医护工作者,是有可能把这个时间缩减到四天,甚至更短的,这样凶手才有更多的时间进行“抛尸”。
从郊区龙王山到学校附近路口,再到闹市区,我们猜测凶手应该是分批次进行“抛尸”的,如果凶手一次性处理完毕,他完全可以全部在龙王山就处理掉,当时那里很多地方都是还是荒山,被发现的几率很小。
可后来凶手选择了校园周边以及闹市区,目测应该是发生了一些变故,比如近期不能去龙王山等等。
恰巧18号、19号大学纷飞,凶手就想到了就近处理,大学天气没有人外出,这符合凶手的目的。
从“杭州碎尸案”来看,这个处理办法需要大量的水清洗,当时杭州这个案子是直接通过下水道处理的,家里的痕迹虽然已经处理干净,但还是露出了许多破绽。
南京大学这个案件如果也是如此,那么凶手的居住地是什么地方呢?
1、私密性很强,且有可能是属于自己的一套房子,有个人卫生间,也有独立水源。
2、与周围邻居有距离,要不然不会没有人听到一丝声音。
3、应该不是那种筒子楼,公共厕所、水源都是公用的没办法掩盖痕迹。
如此我们得到一个结论:1、凶手应该是本地人。
2、凶手应该是一个壮年,不排除有家人参与。
我们这样推测一下,凶手是一个本地人,他熟悉南京大学的的周围环境。
且有固定的居所。
并且还有独立的卫生间,他与刁爱青应该熟悉,哪怕不熟悉也应该见过。
“选择抛尸”地点为学校周边是为了迷惑视听?还是不怕查出来受害者就是刁爱青?
凶手躲过了最初的证据收集,目前的难点就是:
1、没有留下永久性的个人信息。
2、躲过了最初的排查。
3、没有找到第一现场。
4、没有目击证人。
这些才是案件侦破的难点,这也是为什么二十多年了没有进展的原因,因为很多地方根本就无从下手。
说这么多也都是猜测,很多能够想到的线索相信警察叔叔们已经分析了无数遍,可依旧没办法掌握凶手的具体行踪。
这个案子就这样成了悬案。
事情已经过去了26年,我们不知道凶手是否已经离世,如果是这样真的太便宜他了,如果凶手还活着,我们期待着凶手被绳之以法的那一天。
时间过去了太久,刁爱青的父母已经老去,还需要他们等多久?他们还能再等多久?
说在最后:朗朗乾坤,天道好轮回,苍天饶过谁去?凶手认为躲过了法律的惩罚了吗?总有一天事情会真相大白,总有一天会被绳之以法。
这么多年过去,凶手是否睡得安稳,是否在无数个夜晚惊醒?与其躲着,还不如站出来自首,还受害者家人一个公道。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凶手以为躲了二十年就可以让这件事泯灭掉,殊不知还有无数人记得,这个案子也不会有二十年的期限。
案子一天未破,就将会一直追查下去,直到把凶手逮捕归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