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炮打一个基数,半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梁老师说事,为您回答这个问题。

这问题问的非常好,其实我们在翻阅一场场的作战资料,尤其是后勤资料的时候,总能碰到上级下发到部队弹药的数据,他们总是按照基数来说事。

您比方说《志愿军第27军长津湖地区进攻战斗后勤保障》,这里头就有很多这样的数据记录。

尤其是战前准备工作,就记录了二十七军准备长津湖战役的时候,给各师下发枪弹两个基数,炮弹一点五个基数的记录。

您看这弹药下发的有零有整的,小数点都用上了,但您想要具体知道,这到底是多少东西的时候,还真就犯难,具体是多少还真就不知道。

那么等到战役结束之后,部队要报备弹药消耗的时候,也会以基数的形式进行上报。

他不会说手榴弹用了多少多少枚,而是说消耗了0.75基数之类的数据进行报备。

你看,宁愿用小数点表示,也不会告诉你具体用掉了多少枚。

说道这里,我们在心里不免会产生一个问题,那么基数到底是个啥东西呢?

其实说道这里,您也很清楚,基数这东西应该是一个计量单位,和个十百千万一个意思,只是基数更加的抽象而已。

那么问题来了,一个基数的弹药到底有多少呢?

这问题就有点尴尬了,其实基数这东西,他这还真就没有一个定数,具体的数量是由部队最高领导机关制定下来的。

具体制定的规范,也不是想怎么来就怎么来的,而是根据当时这个国家工业生产水平,和部队携带能力,以及武器消耗规律来制定的。

工业生产水平这好理解,你这生产能力上不去,基数定高了,也没地方去拉,所以工业能力上不去,只能往低了定。

这个方面有点复杂,也不多说,咱就从部队具体情况说起。

就拿士兵来说,人的体力是有极限的。

就像小编这样的体格,抗个五十斤的东西,还成,您要是给来个一百斤,别说扛起来,搬也搬不动,保不齐老腰都能给弄折了。

那么小编抗五十斤的东西能行,走一走也没问题,但要是跑起来,别想了,没几步光喘气就能把小编给压垮了。

所以一名士兵,在行军的时候三十公斤,但是在进行连续作战行军的过程中,这种体力还会缩减。

按照步兵规范操典的规定,一个士兵行军过程中,携带的物资也就是三十公斤左右,如果要投入作战进行急行军的时候,这种携带量更会大幅度降低,变成十五公斤,您看都砍掉了一半的重量。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在看打仗的影视剧,部队一旦要进入急行军状态,身上除了弹药和粮食之外都要丢掉,什么行李,鞋,一切看起来多余的东西都要丢掉。

这叫争分夺秒,和敌人比谁的腿快,谁第一个进入战场,谁就能拿到第一个胜利点。

所以基数的规定,一定会充分考虑到这一点。

当然时至今日,部队建设都进入到了机械化,甚至是信息化,谁家步兵还不装备几台步战车,那么这个时候,基数就会上调,毕竟部队作战的运输能力增强了,士兵携带量是有限,但打完了弹药,也很方便从身后的步战车之类的车辆上进行补充。

而且如今的枪械,一个个的把射速而不是精度作为武器好坏的标准,这让子弹的消耗也飞速增长,你要是还按照过去那基数来计算,势必跟不上弹药的消耗量。

用起来就尴尬了。

当然了,如今步兵也开始开发机械外骨骼,液压支架往身上搁,这让单兵的携带能力也会上去。

如果这种机械外骨骼推广到部队,那么一个基数的弹药量,肯定又会发生改变,保不齐翻着番的往上长,这谁知道呢?

所以基数这个东西,随着部队建设,他的运载能力,以及武器的射速,都会进行调整,而不是始终不变的。

也就是说,就算是一个国家,在不同时期,这基数还真就没有一个准数。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具体数字,不是更加的直观吗?

这头一个原因是为了方便,您要知道如果一支部队要是打一场规模比较大,时间跨度甚至于达到四五个月甚至是半年以上的战役。

好勒,这要是来提取弹药具体数字的时候,您会发现这将是一个极其尴尬的事情。

好家伙,就那弹药数据,半张纸您能顶得住吗?就算是能顶得住,估计查看的人员,就得爬在哪里小心翼翼的从个十百千万来数零。

当然这中间要是一个不小心眼睛这么一花,得咧白数了,还得从头数起,这已经不是费人的问题,而是没事浪费时间的问题。您觉得尴尬不?

但换成基数就不一样了,一场战役下来,弄了二百个基数(乱说了一个数据),您要是知道一个基数多少,自己心里一乘这就有数了,就算具体的数乘不出来,一个大概的数,心里也有了计较。

再有一个就是,这弹药的数量他也是一个军事机密,为嘛呢?

万一敌人把这后勤资料通过一些个手段给拿了去,敌人一瞅多少多少基数,他也搞不清楚我们携带的具体弹药数量是多少。

您要知道弹药数量一旦被对手获悉,那么敌人就会对我们的进攻力度,进攻时长,以及击溃对手追击距离,这基本上都能推算个八九不离十了。

到时候对手,按照这个数据,敌人就会安排自己的行程和作战思路,而这个作战思路就会让他们从容不迫,毕竟有了具体依据,所以就不会慌不择路饥不择食了。

想当年朝鲜战场上,李奇微就是判断出了志愿军的弹药量,从而制定了想要的作战策略,让我们的志愿军吃了不小的亏。

那么因为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有时候弹药基数这东西,每一支部队还不一样,您还不能死套这个数据。

您也别惊讶,在作战的时候,同一支部队,同一件武器,师里头规定的基数和团里规定的基数还不一样,说道根子上,这就是为了两个字——保密!

当然了,这要是赶上了和平时期,就没有这方面的担忧。

基本上基数的具体苏联,都是部队最高机关定下来的,说基数是多少,那就是多少,没那么多计较,不会到了师里或者团里再各搞一套,统一标准。不过这事进入战争时期,那就是另一个说法了,也许就各有一套说法了。

接下来我们说说具体的基数。

您比方说,一般情况下,一把冲锋枪,三百发子弹就是一个弹药基数,一门八二迫击炮,一百二十发炮弹就是一个基数。

当然了,基数可以表示数量,他也可以表示重量。

您比方说一辆运输车,他的油料一个基数这就论公斤了,一般在一百五十公斤左右。

还有战场医疗器材,绷带药品之类的,一个这样的医疗器材基数,在十公斤左右。

这么说干巴巴的,也没有一个具体数据支持,那么我们来看看,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我军的一个基数数量。

一支手枪,一个弹药基数是四十发,一支冲锋枪一个基数是三百发,一挺班用机枪是一千发,一门迫击炮是六十发,一门加农炮多一点是一百二十发,一门榴弹炮是八十发。

您比方说,这就要开打了,要提前准备弹药,根据以往的经验判断一场战斗或者战役的消耗,上级部门准备,给一个榴弹炮团下发炮弹,先来俩基数带上。

一个这样的榴弹炮团,有两个榴弹炮营,一个营是十二门榴弹炮,那就是二十四门。

一门榴弹炮一个基数是八十发,库管这里一扒拉小算盘,这就是一千九百二十发。

事先拢一堆,等人来了,这么一推:“赶紧拿走,后边还排队呢?别吵吵,头大着呢?”

等到战役结束,清点弹药,消耗了1.56个基数,稍微再一计算,心里就有数,手里还有多少东西,需不需要上级在拨给弹药,或者准备车辆给库管哪里拉回去。

所以用基数表示一件武器弹药多少,这对部队来说,方便,好记忆,这可比记住单独的一个具体数字要好很多的。

您要知道,人的脑子就那德性,有零有整的数据老是记不住。就像小编,家里头的物业管理费,交了这么多年了,具体是多少死活记不住,但总能记住个大概数据。

这要是真打仗了,你向上级要弹药,电话要通了,张嘴准备说个具体数字,这回头把这个具体的数忘了,您说尴尬不?

这样要是下发到部队,多了咋弄?部队要行军带不走。这要是少了,到了战场,你怎么打这一场战斗或者战役?战斗还没结束,弹药就被打完了。

前线的战士不说了,前线的指挥部就要打来电话问责了,这可不是一个小问题,是大问题,追究起来,您感觉会是一个什么结果?

当然了,有人想耍点小聪明,他不说具体数字,张口就说:“来一车弹药!”

一车弹药是多少啊?五箱还是一百箱?你拿走了其他兄弟部队呢?

所以基数这个东西,虽然是小东西,但是作用却是大的很。

可基数这东西,出现的时间可不远,也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时候出现的,因为方便实用才在各个国家的军队中推广使用的。

而我军使用的基数时间比这还晚,大概是在解放战争开始推广使用的。

其实这也是没法子的事情,过去抗日的时候,每一名战士兜兜里能有五发子弹,这都是暴发户的存在,一场战斗打出三发子弹,这就得上刺刀,或者拔出大砍刀,再就是挺着一支长矛和日本人进行拼杀了,所以弹药用基数表示,那个时候没有多大意义。

毕竟那个时候,八路军和新四军您别看是主力部队,枪支一直就是一个问题,一开始的时候人手一支枪也是做不到的,都是用冷兵器做为补充,列装到部队的。

那个时候使用最多的也就是边区造的手榴弹。

所以我们很庆幸有那么多的先烈,给我们这些后来人打出一个晴朗的天空。

这说的有点远了, 最后我们再来说说,影视剧中一些不合理的地方,也为题主这个问题,做最后的补充说明。

《亮剑》这部电视剧,您应该看过吧?这部电视剧小编刷了不下八遍,没事干的时候,碰到随便那一集,也会点进去看的。

那么在这个电视剧中,有一场赵庄之战,其实这场战斗取材于淮海战役。

当时部队在之前的战斗中,缴获了不少国民党的大炮,当然这个点上,我们也有能力制作一些。

所以和国民党打一场炮战也没多大问题的,当时一个纵队就有十六到二十门火炮,当然了这些炮杂七杂八的啥品种都有,美式的日式的。

《亮剑》中,一个小小的赵庄,就给安排了二百门火炮。您都不知道当初打锦州城的时候,才三百门火炮,赵庄一个不大的地方,安排了二百门,小说作者很看得起国民党了。

打到最后首长要用五吨炮弹换李云龙,而没有采用基数。

我们猛的一看五吨炮弹,这似乎是一个很多的数字。

那么小编给您算一笔账,咱就拿一七五野战炮为例,这东西的炮弹还是比较轻的一类,一发也就六到八公斤。

按照八公斤计算,五吨就是六百二十五发炮弹,这样平均分给二百门火炮使唤,一门算下来三发多一点。

您要是换成榴弹炮的话,那家伙一发105榴弹炮就重达十五公斤,五吨也就是三百三十三发多一点的量,二百门平均一下一发多一点。

五吨多吗?这都不够一个喘息的时间,就能打光了。

事实上当初华野的炮弹那是一点都不缺的,从国民党手里缴获就缴获了十几万发炮弹。

这算是这电视剧里头的一点小小的瑕疵,当然这不影响我们的观看,很得劲的一部电视剧。

那么今天就到这了,喜欢小编写的,您点个赞,再加个关注,方便以后常来坐坐。

大炮打一个基数,半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比如手榴弹的基数是四颗!基数是一个数量,各种武器弹药基数不一。

为了完成作战任务,根据各种武器弹药性能,以及后方军工厂的生产能力,由后勤部门制订出各种武器的弹药基数。

然后,准备某场战役的时候,后勤部门制定弹药供应计划,不是用**万发来计算的,而是用基数来计算的。比如一个轻机枪的基数是500发,那么一个基数就是500发,2个基数1000发。

比如,某个部队有轻机枪500挺,每挺轻机枪准备2个基数的弹药,那么就知道要准备的弹药数目了。而不是一下搞许多发,多到打不完那种。

然后,作战部队携带一定基数的弹药;后勤部门手里掌握一定基数的弹药。根据战役进展,由后勤部门往上送弹药。

经过艰苦翻书查找,终于找到了一份解放战争中的弹药基数资料。简单摘录如下:

手榴弹,四颗;

步枪弹,四十发;

轻机枪弹,三百发;

重机枪弹,一千发;

掷弹筒弹,二十发;

五〇,六〇炮弹,各五十发;(五〇口径迫击炮和炮弹是根据地军工自己研制的)

八二迫击炮弹,四十发;

山野炮弹,三十发;

以上数目,全军统一。

以下是解放战争时期华东军区自己的标准:

一〇五榴弹炮弹,五十发;

九二步兵炮弹,二十四发;

战防炮弹,七十发;

火箭筒,二十发;

卡宾,汤姆,冲锋枪,各百发;

枪榴弹,十五发。

此外,炸药基数,华东军区是每团二百斤,每师五百斤。华北军区是每个连一百斤。由此可以推测出,华东军区攻坚主要靠炮兵摧毁,华北军区攻坚主要靠工兵爆破。

此文中,专门指出,作战单位携带一个基数的弹药,纵队或者兵团后勤控制一个基数的弹药,此外军区后勤在接近前线的兵站,控制一个到两个基数的弹药。这样做,既保证了战斗中弹药打完可以随时获得补充,又极大地减少了浪费现象。

所以,大炮打一个基数的弹药,比如九二步兵炮,那一个基数就是24发,打半个基数,就是12发。

不同的炮,基数也不一样。比如,山野炮(当时多是七五口径),当时一个基数就是三十发了。

本文中的弹药基数数据,是解放战争的数据。实际上,现在的弹药基数标准已经比这个标准增大了很多。比如现在班用机枪的基数是1000发,连用机枪的基数是1600发,通用机枪/重机枪的基数是4500发(比解放战争的同种类武器弹药基数多了好几倍)。这说明,弹药基数不是一成不变的,是根据多方面因素,综合得出的数值。即使同一年代同一军队,根据作战地域不同,弹药基数也可能不一样。

好了,就写到这里吧。

文字原创,配图来自公共网络,侵删。

大炮打一个基数,半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898条回答。

各国是不同的。

大体来说,基数就是一种统一单位。

有些老朋友去喝酒,一坐下就互相说:是不是先来一个基数?

所谓一个基数就是他们约定酒的数量,而且往往不止一种酒。

一般是一打或者半打啤酒,一瓶红酒,一瓶白酒。

由于涉及的酒比较多,这种说法就简单一些。

同样道理,军队补充弹药时,需要补充的类别很多。

比如40年代解放战争期间,华北野战军的1个弹药补充基数是这样:每支步枪补充40发子弹步枪;轻机枪补充500发轻机枪子弹;1000发重机枪子弹;4枚手榴弹;20发掷弹筒;50发50/60迫击炮;40发82迫击炮;30发山/野炮。

看看,补充的内容是很多的。

用基数的方法统计就简单多了,不用一项项进行统计。

在储备、请领、报销、补充弹药时,往往都以基数来表示。通常看到的多为一个整数,也有时用小数表示,如1.5个基数、3.0个基数或0.2个基数。

但1个基数是怎么确定的?

是军队根据国家工业生产水平、部队携行能力、武器的战术技术性能和一般的消耗规律统一规定。

所以,各国的基数都不同。同一个国家,不同时代的基数也不同。

比如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军山野炮弹的制造能力有限,运输能力也差,所以一个基数较小,只有30发。

同时代的美军榴弹炮,一个弹药基数就高达400发,因为他们可以大量自产和运输弹药。

同一支军队,不同时代的基数也是完全不同的。

朝鲜战争的50年代,志愿军一个弹药技术是这样:步马枪弹(步枪弹)一个基数80发,手枪弹一个基数24发,苏7.62冲锋枪弹一个基数140发(“波波沙”及中国仿制的国产冲锋枪用的),轻机枪弹一个基数800发,重机枪弹一个基数1600发,高射机枪弹一个基数1000发,60mm迫击炮弹一个基数30发,轻迫击炮弹一个基数40发(应该是比60迫击炮大一号的81/82mm迫击炮弹),重迫击炮弹一个基数30发(应该是100mm以上的迫击炮弹),90mm火箭筒弹一个基数10发,57mm无后坐力炮炮弹一个基数40发,苏132mm火箭炮炮弹(“喀秋莎”火箭炮的炮弹)一个基数64发。高机炮炮弹一个基数120发,高射炮炮弹一个基数80发,战防炮炮弹一个基数80发,92式步兵炮炮弹一个基数30发,山炮弹一个基数30发,苏76.2mm野战炮炮弹一个基数80发。

看看,虽然山炮还是30发,但野炮已经提高到80发。

那么,解放军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不同时代、不同部队也是不同的。

上面说了,1948年华北野战军的野炮一个基数才30发,1951年就变为80发。

中越战争中,解放军实行大炮兵主义,特别重视弹药数量。

比如著名的老山炮战中,解放军弹药基数是这样:122毫米榴弹炮一个基数为100发,160毫米重迫击炮一个基数为60发,130毫米加农炮一个基数为80发、152毫米加榴炮一个基数为60发。

7·12之战越军击中主力全面攻击,试图一举占领老山。

当时解放军就依靠炮兵猛烈拦阻,杀伤越军。在开战之前,我军对越军大规模进攻就有所预计,在炮兵阵地准备了大量炮弹。

从越军凌晨5点开始进攻老山28个高地,我军炮兵就没有停火。

由于解放军炮兵太猛烈,越军最前线部队冲上去以后,后续部队根本就上不去。

这样打到中午,解放军所有火炮几乎都射光了2.5个基数。

在等待炮弹的时候,越军占领了老山部分阵地。但炮弹来了以后,解放军炮兵再次攻击,导致越军重大伤亡,最终溃败下去。

我们看看《中越战争秘闻录》里面的描述:五点,到五点不得了啦,越军都措到前沿,所有阵地都接了火。越军一上来,前边叫炮火,上边让我打。打什么?打自己人?参谋长提醒我,封锁阵地前沿,打他的后续梯队。我一听,对,到阵地前沿的顶多一个连一个排队,可后面还有一个营一个团。火箭炮一口气打了十三个齐射,85加农,100迫,152榴,就在阵地前200六处从左到右从右到左来回打,形成一道火墙,用炮弹封锁得死死的,炮管真的打红了。那一天我的团干进去了一万多发,到中午12点,2.5个基数全干光了。

步兵团长张友侠一听炮弹没了,两臂一摊,一下子背过气去。没了炮火封锁,他一个团怎么也挡不住越军6个团的冲击,抽耳光掐人中给掐过来。放解放前,炮弹马上就来。早晨一开炮,我就让车队出发,给我拉炮弹,红河州调了470多辆卡车给我抢运弹药。等炮弹的空儿,越军占领了164高地。下午1点钟,炮弹上来了,一顿砸过去,他一个营只剩下6个活着的,山头削平了两公尺,我们一个排15分钟就拿了回来。越军狗日的顽固得很,硬碰硬,没什么说的,真也不怕死,真一批一批往上冲啊,越军伤亡3700多人,死尸把山坡都给盖满了,当时叶帅看了录相以后说:淮海大战以来还没见过这么多敌人尸体!那一回,咱步兵团,一人一条越军的铜扣腰带,就都是从阵地跟前捡的。

大炮打一个基数,半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我理解题主所说的“大炮”应该是口径在85mm以上的火药推进弹丸的有引信爆炸杀伤威力的火炮,包括榴炮、加农炮、加榴炮、高炮在内的所有化学能火炮,但具体每种火炮(能配多少发或一个基数炮弹)携行至作战地域,要看该火炮的牵引机具,如坦克火炮(85mm)一个基数大概也就40∽45发,汽车牵引2.5T85炮也是40∽45发左右一个基数,所以火炮一个基数不是固定不变的,要根据火炮口径、火炮所搭载的机具而决定的。

大炮打一个基数,半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就是备弹量,比如一门炮备弹40发,40发就是一个基数,各国各军兵种基数有差别,用基数便于统计,每门炮备弹3个基数,你就知道是120发了。

大炮打一个基数,半个基数到底是什么意思?一个基数有多少炮弹?

之前我解释过,但是还是有伪军迷可能是神剧看多了,总觉得冒出几个军事术语显得更专业,然后就是胡诌,战争,战略,战役,战斗,战术这些词都搞不清楚瞎用。

基数这是个外来语,确切点是日语。日本围棋就称为基。是石字底,中国人习惯是土字底。离开编制谈基数就是扯淡。就像有些人老是提出,一个班多少人,一个连多少人,一个加强团多少人?谁能回答?不同编成的部队完全不一样。

自从甲午战争之后,中国人也清醒了 ,光靠老祖宗留下的遗产不行,要学,你把我打服了(这也是大家都在用的错别字,应该是伏了)我就学你 ,大批人去日本留学,看看清末民初,那些大将军,大军阀几乎都是日本士官学校毕业的,操典都是用日本的,所以,不可避免采用的术语也是日本的。比如今天讨论的基数就是日语,还有诸元等等术语。国家不同标准不同,时代不同,标准也不同,这是命中概率和毁伤概率的一个期望值。所以单纯的基数的具体数量没有意义,甚至有人还追究单兵所谓的基数,一枪也打不中,背个弹药库也没有用。也不是每个士兵都有枪,看电影电视看热闹就行啦,也不必吹毛求疵,知道八百里一枪命中是BUG口诛笔伐,五吨炮弹换下李云龙一样是BUG,五吨炮弹听着吓人,算算才几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