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曾到处是老虎,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吃绝?
一位70多岁的保护区老师傅告诉,90%的人都被熊猫可爱呆萌的样子骗了,老虎虽凶猛,可在熊猫面前也就是“大号猫”?答案颠覆你的认知,可不是老虎被熊猫“萌倒”,而是因为这些。
作为一个四川人,除了引以为豪的美食以外,就是四川的大熊猫。每一个来成都旅游的人,可以不去春熙路这样的商业街,但是必须去熊猫基地打卡“滚滚”。
虽然熊猫活动在陕西甘肃与四川交界的秦岭地区,但是熊猫被认为是四川的标签,也是四川旅游的形象。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四川除了产憨态可掬的“滚滚”熊猫以外,还产一种猛兽,曾经一度成灾,让蜀地的居民苦不堪言。
四川曾经到处都是老虎吗?是的。四川历史上确实有过老虎成灾的历史,而且前后接近50年。
稍微懂一点历史的都知道。现在真正“土生土长”的四川人几乎是没有的,绝大部分四川人都是湖广填四川时候移民过来的。
现在如果你能深入四川的农村去看看,就会发现很多村都是以姓来命名,并且还有祠堂或者碑文,表示当地的人是何年因为什么原因移民于此。
为什么会出现四川人口不够,需要外省来补充呢?
这是因为明末清初的战乱,特别是张献忠在四川的杀戮罪行,导致四川的总人口从明末的600万锐减到清初50万左右。四川这么大一片地,只有区区50万人口,造成的结果就是耕地荒废、人烟稀少、野生动物迅速增多,其中就包括四川的老虎。
没有人类的活动后,老虎就下山袭扰四川的村庄,一度虎害成灾。当时清朝的统治者已经意识到了被誉为“天府之国”四川的良田不能荒废,需要补充人口,于是从其他省份迁移人口到四川。
但是由于前期规模不大,有些人大老远地搬家过来,反而命丧虎口。
比如当时四川南充知县就上书说,迁移过来506口,居然被老虎吃掉了228口,还有55人病死了,只存活一半人。可见当时老虎的数量之多,危害之甚。
不过随着进一步的人口迁移和繁衍。四川的总人口在乾隆末期已经接近2000万。老虎袭扰村庄的事情就比较少了,毕竟四川的山林很多,那里才是老虎的生存空间。
曾经遍布四川的老虎是什么老虎?曾经遍布四川的老虎是华南虎的亚种,比其他地区的华南虎偏小一些,但是动作更加敏捷,特别适合在四川这种丘陵地带活动。
四川的华南虎体长可达2.5米,体重可达300斤左右,主要捕食对象是蹄类动物、还包括一些食草动物比如野猪、鹿、野兔、鹅。华南虎喜爱生活在南方的森林中,喜爱玩水,善于游泳,行动敏捷。
大家都知道野猪虽然是猪,但是有獠牙的,非常机灵凶猛,奔跑速快,警惕性又强,还有还披着倒立的鬃毛,遇到危险能直接竖起来,还是群居动物,很多食肉动物都不敢轻易捕食。
在野生华南虎没有灭绝前,独居的华南虎能单挑野猪群,可见其凶猛。
四川的土地上曾经生活着野生华南虎和野生“滚滚”。那么这四川的老虎跟大熊猫的关系如何?老虎会捕食大熊猫吗?
为何四川曾经虎害成灾,大熊猫却没有被老虎吃掉。1、老虎与大熊猫的活动区域有区别。
大熊猫主要活动在四川大山高海拔地区,普遍处于2600~3500米的区域。大熊猫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发现,这个海拔范围内,不仅天敌数量少,吃得也够,特别是大熊猫偏爱的竹子,大量生长在这个范围内。缺点就是竹子提供的能量太少,大熊猫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竹子上。
华南虎主要生活在低海拔的丘陵地带,海拔大概也就几百米,这个范围内有着大量的可以捕食的野生动物,比如野猪、鹿、野兔等。
虽然野生大熊猫也会偶尔下山,甚至闯入农户家里,但是老虎跟大熊猫“打照面”的机会不是很多。如果真的相遇了,会怎么样呢?
2、大熊猫是老虎理想的捕食对象吗?
最近几年都发生过野生大熊猫进入四川农家的事情,让其他省份的人以为“你们四川是不是人手一个圆滚滚”。
这说明在四川老虎泛滥的时期内,大熊猫跟老虎还是有一定几率会见面的。那么两者相遇会如何呢?老虎会捕食大熊猫吗?
首先、老虎捕食猎物的方式主要是偷袭,这也是猫科动物的捕猎方式之一。老虎虽然奔跑起来速度也不慢,最高时速可达80公里每小时,但是耐力不行,而且四川的丘陵地带,并不适合追猎,比较适合伏击。
偷袭也是看对象的,成年大熊猫身长可达1.9米,体重也可以到300斤左右。几乎跟老虎差不多,偷袭跟自己差不多的目标,胜算是非常低的。
所以,老虎主要的食谱里都是中小型目标。
其次、大熊猫奔跑起来速度也不算太慢,如果遇到危险情况,大熊猫也能保持50公里每小时的速度,跑一会,随后就爬树了。
华南虎跟其他老虎一样,爬树能力是不行的,而爬树正是大熊猫的强项,甚至能爬到树的顶端。
所以,老虎即使想追大熊猫,也不是那么容易的,毕竟大熊猫会爬树,谁也拦不住。
再次、大熊猫主要吃竹子,老虎主要吃鲜肉,一片竹林就能养活大熊猫,而老虎需要70平方公里,才能提供足够的猎物。
两者之间不存在利益之争,老虎没必要招惹大熊猫,大熊猫也不会搭理老虎。你过你的,我啃我的竹子。
3、大熊猫的战斗力可不输老虎。
保护区的老师傅告诉我,不要被熊猫呆萌的样子骗了,野生大熊猫凶着呢。
熊猫虽然带“猫”字,但熊猫不是猫,是黑熊的“熊”。
1、大熊猫掌力惊人。
大熊猫是熊,是熊就有熊掌,成年大熊猫体重可达180千克,360多斤,掌力可达1600千克左右。虽然大熊猫没有锋利的爪子,但是要是被拍到脑袋可不是闹着玩的,头部是所有动物的致命点。
2、大熊猫的咬合力。
大熊猫的咬合力在600千克左右。什么概念呢?大家知道狼是一种非常凶猛的动物,而大熊猫的咬合力是狼的3倍,和狮子老虎的水平差不多。
明朝的袁牧在他的《新齐谐初集》就有关于大熊猫的记录,称大熊猫能食铁,且好食铁。所以大熊猫也被称为食铁兽。这足以证明大熊猫的咬合力非同一般。
3、大熊猫身形敏捷。
没错!别看大熊猫看起来“圆滚滚”的,但是其实人家身手不凡,遇到危险奔跑起来也可以达到50公里的速度。骑着电瓶车都追不上,何况人家还会爬树。
小结:熊猫可爱的样子不知道骗了多少人。熊猫的掌力、咬合力、敏捷程度并不输老虎,真打起来,老虎未必能占到便宜,而且由于老虎跟大熊猫的活动区域重叠少,大熊猫看到老虎说不定就跟看到猫咪一样,根本不屑一顾。
老虎作为独居的食肉动物并不会轻易挑战大型目标。这是为了避免自己受到伤害,因为独居的食肉动物一旦受伤,无法捕猎后,不是饿死就是因伤而死。
所以,即使老虎跟大熊猫能碰面,老虎也不会傻到去惹大熊猫,不是因为熊猫太萌,不好意思下手,而是熊猫可不好惹,老虎也不会捕食跟自己差不多大的目标,因为这是非常危险的。
四川老虎和大熊猫现状。四川的老虎也就是野生华南虎已经灭绝,因为已经很长时间没有观测到了。全国华南虎也是如此,目前华南虎只存在于动物园中了。
大熊猫就不一样了,野生大熊猫偶尔还是会光顾四川农户的家中,每年都有野外摄像机拍摄的视频传回,让大家惊喜不已。同时,人工繁育的大熊猫数量也是逐年增加。
大熊猫自然保护区的老师傅告诉,人工繁衍的大熊猫回归野外的实验也在保护区开展,这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虽然憨萌的人工饲养熊猫惹人爱,但是恢复人工饲养大熊猫的野性才是让人宽慰的事情。
总结:四川历史上确实有过虎祸,但是老虎再多也不吃大熊猫的原因主要:一是二者的生活区域交集太少,几乎碰不到;二是大熊猫战斗力并不输老虎,打起来谁占上风还不一定;三是大熊猫体型太大,并不是老虎易于猎捕的对象,根本不存在老虎的食谱上。
最后,欢迎大家来四川看大熊猫,但是通常熊猫基地的熊猫只做三件事:睡觉、啃竹子、背对着你。
四川曾到处是老虎,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吃绝?
一位60多岁的护林员告诉我:四川的“虎患”长达50年,老虎下山吃人的案例也比比皆是,然而就算老虎“饿疯了”,也不会去吃大熊猫,捕食大熊猫的案例几乎没有。那么,老虎为什么不捕食熊猫呢?难道它们连熊猫都打不过吗?
以前的四川真的遍地都是老虎吗?中国是老虎的发源地,拥有东北虎、华南虎、新疆虎、孟加拉虎和印度支那虎5种老虎,是拥有老虎亚种最多的地方,而四川更是号称老虎的“天堂”,这里生存的华南虎甚至连人类都敢捕食,十分猖狂。
从基因上来说,华南虎是所有虎类的祖先,它们性格残暴,擅长厮杀,虽然体型不大,但战斗力很强,而且还喜欢使用偷袭战斗,因此在它们的威胁下,就算是野猪也只能战战兢兢的活着。
但随着人口的增加,人类的栖息地逐渐扩张,导致“人虎矛盾”愈演愈烈,从唐朝起就出现了多次老虎伤人的记载,甚至还出现过“百虎围村”的事件,于是近代以来,在人类的围剿下,野生华南虎基本灭绝,现在只有在动物园才能看到它们。
大熊猫为什么没有被华南虎吃绝?
作为中国特有的虎种,华南虎主要分布在川渝地区,是典型的山地林栖动物,而同样分布在四川的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它们吃灭绝呢?原因主要有以下3点。
1.华南虎和大熊猫的生活区域并不重合,两者几乎不会相遇华南虎和大熊猫虽然都生活在四川,但它们很少有机会相遇,因为华南虎主要生活在森林中,而以竹子为主食的大熊猫,则生活在竹林之中,它们的领地并不重叠。
最重要的是,竹子的热量极低,而且竹林植被也非常单一,因此像野猪、鹿这种大型食草动物很少会在竹林出现,而且竹林茂密,无法全力奔跑,导致华南虎难以施展手脚,也就不愿意出现在竹林中了。
不仅如此,熊猫虽然是熊类,但它们的性格十分懒散,号称“竹林隐士”,每天不是吃饭就是睡觉,很少外出活动,更不会主动跑到华南虎的领地“玩耍”,遇上华南虎的概率自然很小,所以在四川很少发生华南虎捕食熊猫的事情。
2.大熊猫不在华南虎的食谱中我们都知道四川是大熊猫的故乡,这里物产极为丰富,有着“天府之国”的美誉,生活着很多珍稀的野生动物,其中一些大型的食草动物,比如野猪、水鹿、羚牛都是华南虎的猎物。
所以对华南虎来说,四川的食物是非常充足的,没必要把大熊猫加到自己的食谱中,而且四川的食草动物战斗力都很差,很容易捕食,所以冒着危险袭击大熊猫这种事,想想都不划算。
而且每种野生动物都有自己特定的食物种类,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吃食谱外的食物,华南虎也不例外,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是不会攻击大熊猫的。
不过,现实中的确存在着老虎袭击黑熊的案例,但这些案例基本上都是人类间接造成的,因为人类的存在导致老虎的猎物越来越少,所以“饿疯了”的老虎才会对黑熊痛下杀手。
3.华南虎性格谨慎,害怕受伤作为食肉动物中的顶级捕食者,老虎被称为“森林之王”,但它们的捕食方式基本上都是偷袭,很少正面作战,因为老虎的性格十分谨慎,而且害怕受伤,毕竟野生动物一旦受伤也意味着死亡。
而我们的国宝大熊猫,虽然看起来肥胖可爱,非常呆萌,但是在野生状态下,它们其实非常凶猛,杀伤力和速度也不亚于其他种类的熊,是食物链顶端的王者。
要知道,在古代大熊猫的外号是“食铁兽”,它们的咬合力和棕熊差不多,再加上它们那庞大的体型,发起飙来,就算是野狼也能轻松秒杀,这种恐怖的战斗力,也就略逊华南虎一筹。
而且就算华南虎可以击杀大熊猫,也需要耗费不少体力,而且很难全身而退,因此它们就算恰巧遇到了大熊猫,也不愿意与大熊猫打架,一般都是象征性的嚎叫几声,就撤退了。
华南虎和大熊猫的战斗力对比
华南虎和大熊猫都是战斗力很强的动物,但历史上并没有两者战斗的记录,那么如果它们打起来会是什么结果呢?
1.体型众所周知,在野生动物的世界里,体型是战斗力最重要的指标,而在老虎的家族中,华南虎属于个头较小的成员,它们成年后体长大约在1.8-2.5米之间,体重240-300斤左右,其中雌虎略小于雄虎。
与之相比,大熊猫的体型在熊类中也排在倒数的位置,属于中小型熊类,它们成年后体长可达1.9米,体重最高可达320斤,可见在体型方面,华南虎和大熊猫各有优势。
不过,相比于熊类,猫科动物的身体构造更加完美,肌肉也更加发达,因此在硬实力上,华南虎是强于大熊猫,但想要轻松击败与自己体型相当的熊猫,也是非常困难的,容易两败俱伤。
此外,华南虎一般不会捕食与自己体型相当的动物,它们更喜欢捕食200多斤的野猪和鹿,而且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它们也不会将体型庞大的动物设为狩猎目标。
2.速度作为“百兽之王”,老虎拥有发达的肌肉和无与伦比的爆发力,这让它们的速度极为惊人,尤其是华南虎,平均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60千米,全力爆发下甚至可以达到惊人的每小时80千米,十分恐怖。
与之相比,大熊猫虽然看起来很懒散,走起路来也慢悠悠的,但其实它们的速度是很快的,随随便便就能跑出博尔特般的速度,最高速度甚至可以达到每小时50千米,虽然没有华南虎快,但也能秒杀绝大部分动物了。
值得一提的是,大熊猫虽然奔跑速度比不上华南虎,但它们爬树的速度和能力都远超华南虎,虽然它们的体型很臃肿,但却可以在几十秒内,迅速攀爬到30米高的树冠上,天生就是一个爬树高手。
而华南虎的爬树能力就要差上许多了,它们一般爬到3-5米就爬不动了,因为华南虎的爪子并不粗壮,而且四肢力量也远不如熊猫,因此上树本领并不强。
3.防御力作为中小型老虎,华南虎的防御能力不是很出色,因为它们的皮肤比较薄,毛发也很稀疏,而且脂肪也很少,因此在和猎物搏斗的时候,很容易受伤。
与之相比,大熊猫的防御力可谓惊人,它们虽然看起来毛茸茸的,但其实毛发非常厚实,最厚处可达10毫米,而且皮肤下面还有厚厚的脂肪层,可以抵御绝大部分攻击,防御强大无比。
可以说,仅就防御力而言,皮糙肉厚的大熊猫更胜一筹,因为以华南虎的牙齿,想要短时间破开大熊猫的防御,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除此之外,大熊猫在的感知力也很强,它们一旦发觉到危险,就迅速的爬到树上,直到危险解除后,才慢悠悠的从树顶上下来。
4.杀伤力老虎是陆地上最凶猛的食肉动物,它们的杀伤力举世无双,尤其是它们的咬合力,更是强大无比,比如华南虎的咬合力就高达900多斤,可以轻松咬碎野猪的脊椎。
不仅如此,华南虎的掌力也跟强大,全力一击可以发挥出2000多斤的力量,简直就是无坚不摧,而且华南虎还会使用尾巴进行攻击,这种攻击手段让人防不胜防。
相比之下,大熊猫的杀伤力可就相对逊色了,它们的咬合力虽然很强,可以达到900斤,和华南虎差不多,但它们牙齿一点都不锋利,只适合啃竹子,而且大熊猫的爪子退化的也很严重,只适合攀爬和刨土,杀伤力有限。
大熊猫的天敌有哪些?
万物生生相克,每个物种都有自己的弱点,因此任何动物都有名义上的天敌,大熊猫也不例外,它们的天敌也有很多。
1.豹子四川的豹子有很多,比如金钱豹、云豹,它们都是很强的捕食者,虽然战斗力比不上大熊猫,但却是熊猫幼崽最强大的敌人和克星。
据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在1974-1981年,仅四川卧龙保护区,就有5只熊猫幼崽被豹子咬死,由此可见,虽然成年熊猫极为强大,但在幼年时,依旧会被天敌击杀。
2.豺豺被称为大熊猫最大的天敌,它们的体型很小,跟中型家犬差不过,但动作极其敏捷,原地可以跳到3米高,而且喜欢群居性生活,擅以围攻的方式捕食。
而且豺性格勇敢,无论面对多大的动物,都敢上前厮杀,很像非洲野犬,最重要的是,它们经常在夜间攻击大熊猫的幼崽,有时甚至连成年熊猫都不放过,十分残暴。
3.黄喉貂黄喉貂因前胸有明显的黄喉斑而得名,它们性格凶猛、体形细长、行动敏捷,而且善于爬树,主要栖息在林区,特别喜欢攻击中小型动物,在食物匮乏的时候,还会捕食山羊和麝鹿等,战斗力极其强悍。
值得一提的是,在2014年,数只饥饿的黄喉貂曾经将一头野生的熊猫打成重伤,这也让它们一战成名,成为了“凶狠”的代名词。
总之:四川曾经生活着许多华南虎,它们战力强悍,是极为强大的捕食者,但和它们生活在同一片区域的大熊猫,却没有成为它们的捕食对象,因为两者的栖息地并不相同,而且大熊猫的战斗也很强,又擅长爬树,华南虎很难击败它们,所以一直“相安无事”。
四川曾到处是老虎,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吃绝?
明末清初,我国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虎患,而发生的地点就是川渝地区,专家们根据当时的县志等资料估算,川渝地区至少有一万多头老虎,而这些老虎正是如今已经野外灭绝的华南虎,因此说四川曾经到处是老虎一点都不为过。
那么,问题来了,四川作为大熊猫的主要分布区,曾经老虎横行,为何没有将它们吃灭绝呢?我们一起来聊一下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华南虎华南虎曾经是我国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虎亚种,它的历史分布曾经遍布华中、华南、华东以及西南(详见上图红色部分),而从基因上说,华南虎是现存最古老的虎亚种,极有可能是其他虎亚种共同的祖先。
从体型上看,华南虎只能算中等,要比东北虎和孟加拉虎小很多,比现存最小的虎亚种苏门答腊虎略大,体长平均2.4米,体重平均130公斤。
与其他的老虎亚种一样,华南虎也是典型的山林动物,它们主要栖息在阔叶林、针阔叶混交林中,因为对于独居的老虎来说,这种环境更有利于隐藏自己,捕猎猎物。在华南虎的食谱中,野猪以及鹿科下的有蹄类动物是它的主要猎物,因此,在华南虎没有销声匿迹之前,野猪只能“苟且”地活着,不会像现在那样区域性泛滥成灾。
当然,分布广、数量多的华南虎与人的冲突也很明显,在历史上比较有名的两次“人虎大战”,一次就是我们开始提到的明末清初的虎灾,一次是发生在1957年湖南的“百虎围村”,也正是因为这样自古以来,虎在人们的心目中就是“瘟疫”一般的存在。
但其实,我们要透过现象看本质,曾经的“人虎冲突”其实是因为人口逐渐增加,对野生环境的开垦造成的,因为随着人的栖息地扩张,野生动物的数量减少,老虎的栖息地也在不断的减少,此时数量短时间内没有下降的老虎必然会成饿虎下山,寻找食物,此时人虎冲突就明显了。
不过,在这场人虎大战中,老虎显然是失败了,在人类的围剿小,华南虎从清朝时期的几万头,到20世纪40年的4000头。但是,人们并没有停止“打虎热”,这导致了在接下来的30-40年间,华南虎几乎消失了。
到了20世纪80年代,等到人们意识到老虎在生态中的作用要保护时才发现,全国范围内野生华南虎仅剩下不足20头了。由于栖息地人为的碎片化以及数量已经很难满足正常繁育了,所以到了1994年,华南虎野外灭绝。
目前世界范围内虽然有一百多头华南虎,但是均为人工饲养下的,而且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仍然没有一头华南虎被成功野化。
四川的华南虎为何没有将大熊猫吃光?在以前,华南虎确实与大熊猫同域分布过,而且在四川曾经有上万头华南虎,为何它没有将大熊猫吃光呢?其实,即便是华南虎泛滥成灾,对大熊猫的威胁也是微乎其微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从以下三个角度来分析一下:
第一:栖息地重合太少
华南虎想吃大熊猫有一个先决条件,那就是大熊猫在华南虎的活动范围内生存,这样二者才会发生捕杀的可能性。但是,曾经的华南虎即使在四川也是主要栖息在海拔3000米以下的森林之中,而大熊猫虽然栖息的海拔高度与华南虎有一定的重合(2600-3500米),但是大熊猫主要栖息在竹林之中。
大熊猫主要以竹子为食,而竹林的植被相对单一,而且粗纤维、低热量,所以这里很少有中大型的食草动物出没,这导致了华南虎即使数量多,也很少会出现在竹林中。
因此,野生大熊猫和华南虎的栖息环境不同,导致了二者的交集是比较少的。
第二:大熊猫不好惹
印象中,大熊猫憨态可掬,人畜无害,但不要忘了,它是熊,吃竹子只不过是它食性的变化而已,早在800万年前,它的祖先始熊猫可是纯正的食肉动物。只不过,后来猫科动物崛起,气候变化,所以为了生存大熊猫才一步步地变成了主要以竹子为食的动物而已。
虽然如今的大熊猫主食是竹子,但是它的牙齿和消化道并没有退化,这就代表着大熊猫不但能吃肉,还能很好地消化肉。
作为熊的一种,大熊猫有着350磅的咬合力(约合160公斤),而且一对前熊掌的爪子和拍击也不是闹着玩的,最关键的是大熊猫会“地躺拳”,也就是四脚朝天,当动物扑过来,迎接它的将会是一顿长达3厘米的爪子的抓击。
因此,华南虎即使遇到大熊猫,大熊猫也不是华南虎的理想捕猎对象(容易受伤,体重100公斤左右,还不如去捕杀头野猪或者野鹿来的划算)。
第三:大熊猫的濒危与华南虎无关
虽然华南虎与大熊猫在四川曾经是分布最多的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但是大熊猫的濒危与华南虎是没有关系的。大熊猫的濒危与华南虎的野外灭绝其实有一定的共同点,那就是都是人为导致的。
随着人口不断地增加,除了森林被砍伐,竹林也被大量的破坏,这使得曾经的大熊猫栖息地骤减,从而数量不断下降。在这个前提下,人口的广泛分布将原本数量就少的大熊猫栖息地彼此不互通(碎片化),导致繁殖率下降。
除此之外,人为的捕捉也是一个问题,由于大熊猫是我国独有的物种,所以从20世纪开始,国外就觊觎我们的国宝,据统计,1963年至今,仅在宝兴县捕捉的大熊猫就达113只以上,它们的最终归宿都是国外。
当然,随着我国对大熊猫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廊道和保护区的修建,大熊猫的数量在近几十年稳步的上升,这不在2016年,世界自然保护联盟就将大熊猫从濒危调整到了易危,这是对我国大熊猫保护成果的肯定。
总结一下在历史上,华南虎和大熊猫确实在四川有着庞大的种群数量,但是由于大熊猫与华南虎的栖息地重合度小、再加上大熊猫的战斗力相对较强,所以大熊猫从古至今都不是华南虎的猎物。
不过,从华南虎的野外灭绝和大熊猫的濒危来看,都与人类的活动有关,这也从侧面地印证了一个事实“人猛于虎”。而且大熊猫如果不是保护得比较早,它的命运很可能就跟华南虎一样。
由此可见,保护动物并没有什么优先级,不要等到物种快消失了再去保护,这样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四川曾到处是老虎,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吃绝?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9773条回答
四川自古就有虎患,尤其是明末清初最为夸张。
由于满清和张献忠在四川境内常年征战和屠杀,四川人口锐减百分之九十。
根据曹树基先生的《中国人口史(明代卷)》统计,四川人口有600万。
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朝基本统一中国,结束乱世,清朝进行了第一次户籍统计。
当时四川在籍人丁仅余1.6万户,此时清朝每户大约有的5,四川剩余人口8万人。
曹树基则推测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川还有50万人。
即便是50万人,也就是说四川人口锐减了百分之九十。
以四川盆地的面积,区区50万人几乎等于没有人,到处都没有人烟。
而四川的老虎平时主要生活在四川盆地外围的山上,很少到盆地活动。因为盆地里人类太多,老虎活动不便。况且所谓十座山养一头虎,老虎需要山上大量的野生动物才能生存,这些在平原盆地是没有的。
由于明末人口大减以后,盆地很多地方成为无人区,野生动物开始大量繁殖,老虎也很快来到平原捕食,形成了可怕的虎患!
康熙年间,四川人欧阳就在《蜀乱》一书中记载四川虎患:“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爬楼,此皆古所未闻,人所不信者。”
对于当时四川省内老虎成群结队、横行出没的情境,欧阳直在书中特地指出“此皆古所未闻,人所不信者。”他写道:“余途次草中,月下见四虎过前;又于叙南舟中,见沙际群虎如牧羊,皆大而且多。过泸州舟中见岸上虎数十逍遥江边,鱼贯而行。”
康熙时人赵彪诏就在所著《谈虎》一书中指出:顺治年间(1643-1661),四川“虎患,十百为群,或夜半扶椽瓦而下,尽啮室中老幼。”
刘石溪在《蜀龟鉴》中,对清朝初年四川死于虎患的人口作过粗略估计:“自崇祯五年(1632)为蜀乱始,迄康熙三年(1664)而后定”,30余年中,川南“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北“死于瘟虎者十一二”,川东“死于瘟虎者十二三”,川西“死于瘟虎者十一二”。
四川南充知县黄梦卜向上级汇报说,他原来在南充招徕了户口人丁506人,没想到这批人被老虎吃掉了228人,病死55人,“现存223人”;黄梦卜不死心,又招徕了74人到南充落户,没想到,这74人中,又有42人被老虎吃掉了。
不过,随着四川人口的恢复,很快老虎就又从平原消失了。
嘉庆二十五年(1820年),四川人口达到了2000万,四川盆地又到处是人群了。
虎患在四川维持了大概50年,很快就缓解了,老虎又退回山林。
随着中国人口的暴增,尤其是枪械大量普及,老虎干脆成为猎杀对象。
中国人对于虎皮、虎骨、虎筋都有需要,所以老虎越来越少。
在1950年代,当时全国大概约有4000多只华南虎,到了60年代野生华南虎就基本灭亡了。
问题来了,为什么老虎生活在四川大山上,却不吃熊猫呢?
原因如下:
第一,熊猫居住的地方,没有多少老虎。
野生的熊猫,主要居住在四川、甘肃交界的岷山地区、邛崃山系、大相岭、小相岭。
这些地方统一的特点是,有一定海拔,温度较低。
熊猫之所以生活在这里,是因为这里有大量的竹林,不愁食物。
但老虎则不同,这里的海拔和气候,导致野生动物稀少,难以提供足够的食物。
上面说了,十座山养一只虎,老虎需要大量的猎物才能维持生存。所以熊猫的栖息地,根本不适合老虎生存。
其实,在这些山区也是有零星的老虎,但因食物匮乏逐步灭绝,甚至冲入人类的村子。
报道这么写:大约在1963年,名山合江公社一大队三队(今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茅河镇合江村3组)有100多人在地里收割麦子,发现麦田中卧了一只老虎,立即喊邻队猎人李安清携枪来打。面对这只大老虎,有人怕一枪打不死老虎,反而导致老虎发狂伤及众人,故劝其不要打。众目睽睽下,老虎并不惊慌,晒一段时间太阳后,起身离开。目击老人带记者到发现老虎的青包嘴,此处如今已经辟为茶园。老人说:“那次发现老虎后,当地人再也没有见过老虎,或听说有人见过老虎了。”
一般认为,雅安是四川最后出现野生老虎的地方。
而老虎之所以冒着被人类枪支打死的危险,跑到村庄附近,主要是因为山里实在没有猎物可以捕捉,才冒险试图进村捕食牲畜。
第二,熊猫也不是好惹的。
很多人认为熊猫是呆萌的吉祥物,其实它是一种猛兽。
这几十年来,出现大量骚扰熊猫的游客,被熊猫咬伤甚至咬残的事情。
熊猫是熊,不是猫,它具有熊的一切攻击力。
就拿可以轻松咬断竹子来说,熊猫咬死动物甚至人都是小意思。
熊猫的爪子有很强的攻击力,可以轻易插入树木中,便于爬树。如果被熊猫的爪子攻击,任何动物都会受重伤。
另外,熊猫并不是缓慢的动物,它的奔跑速度可以达到每小时40公里,在山林中急速奔跑可能达到50公里的可怕速度。
别说人类,就算骑电动车也跑不掉。
不过这种奔跑非常消耗体力,熊猫平时都是以每小时5到10公里的速度活动。
而且成年大熊猫,体重大多超过100公斤,长1.8米。
老虎很少捕捉这么大的动物,哪怕对方是温顺的食草的牛、马,更别说熊猫了。
老虎也会计算得失,攻击熊猫没有好处。
四川曾到处是老虎,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吃绝?
大熊猫表示:别看我长得可爱,我一个打你八个,搞搞清楚,我是熊!
虽然大熊猫看起来软萌憨憨,但是战斗力却很惊人,毕竟也是熊的一种,如果不是因为吃素而且长得可爱,这种猛兽估计老虎看了都要绕道走。
通常,人们因为大熊猫的外表,很难将其与猛兽联系在一起,而说起猛兽,还是老虎。
作为百兽之王的老虎,如今在野外是很少见了,但是在百年前,南方很多地方甚至出现过大规模的虎患,四川一带尤其严重,可虎仅仅对人来说很可怕,但对大熊猫来说无所谓。
清朝康熙年间,四川的《蜀乱》当中记载,四川遍地皆虎,或一二十成群,或七八只同路,逾墙上屋,浮水登船爬楼,此皆古所未闻。
类似的记载,在很多的书籍当中都有,尤其如今的成都平原地区,虎患更甚。
说来也正常,因为从宋元时期开始,四川就因为战乱的缘故人口锐减,到了明末清初再次发生大规模的战乱,田地荒芜人丁减少,老虎这种动物当然也就多了起来。
清初曾开展大规模的移民运动,但一开始常有移民被虎袭击,损失巨大,直到上世纪前期,重庆四川一带仍旧还有猛虎触摸,在城市中出现虎,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话虽如此,但当时的虎患,是对于人来说,实际上老虎并没有到那种遍地都是跟路边的野猫野狗一样密集的程度,川渝一带森林茂密,还是足够老虎生存的。
通常来说,虎都生活在海拔两千米以下的森林地带,很少会出现在更高海拔地区,因为高海拔地区行动不便植被也不够茂密,很难提供充足的食物。
而四川地区的名产大熊猫,主要是生活在海拔两千六百米到三千五百米之间。
说白了,熊猫是一种生活在“高冷”地区的动物,与虎根本就是井水不犯河水,大熊猫与虎在野外几乎就没机会碰面,熊猫真正能遇上的猛兽,主要还是豹子之类。
到了繁衍的季节,熊猫会前往低海拔地区,这个时候可能就会与老虎遭遇,但就算碰上,谁躲着谁还说不准呢,熊猫长得可爱,但不代表熊猫好欺负。
传说中,熊猫曾是蚩尤的坐骑,唤作食铁兽,成年熊猫体长将近两米,体重150斤,咬合力方面并不逊色于狮子与美洲豹,甚至比大多数的熊都要强。
熊猫毕竟是熊,那一巴掌下去的力道,足够让其他动物喝一壶,非死即残。
在野外,大熊猫成年后几乎是没有任何天敌的,就算是碰上老虎双方硬碰硬,熊猫占下风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老虎也不会招惹熊猫这样的动物,双方都会避开。
当然这里有个前提,那就是成年大熊猫,如果是幼崽还是挺麻烦的,众所周知熊猫的块头虽然很大,可熊猫刚出生的时候如同小老鼠,非常弱小。
如果是幼崽时期,那熊猫的天敌可真的很多,高海拔的食肉动物几乎都是天敌。
原本的熊猫也是吃肉的,即便是到了现在,熊猫偶尔也会开荤,经常也发现有野外熊猫捕猎羚羊之类的,或者进入乡村吃肉、吃猪饲料什么的。
当年老虎很多的时候,虎与熊猫仍旧是生活在两个区域的动物,根本没交集,而且就算碰上熊猫也不是好惹的,熊猫的战斗力惊人,并不逊于虎,碰上了也根本没在怕的。
随着时间的变迁,如今野外的熊猫与虎的数量都远不如当年,这倒不是因为什么天敌,而是因为人口众多环境破坏,栖息地减少了,生态链被破坏了。
相较于吃竹子的熊猫,吃肉的虎生存更加艰难,像是野外华南虎、巴厘虎、新疆虎等都已经走向了灭绝,东北虎等也岌岌可危,大熊猫因为繁衍困难,也属于珍贵的动物。
自然界的万物都保持着绝妙的平衡,任何动物的消失都很少是因为天敌过多。
主要还是因为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影响,当年的老虎再多,也很难对大熊猫造成什么影响,更别说大熊猫那么厉害根本不怕老虎,虎要吃熊,几乎是不可能的。
四川曾到处是老虎,大熊猫为何没有被吃绝?
其实大熊猫这东西,完全是自己把自己整废的典型,要知道在夏朝及以前,熊猫叫罴、食铁兽,是种超级猛兽。而犬中的獒、虎中的彪、熊中的罴,都是指同类生物中更厉害的存在,可见古代的熊猫根本不怵老虎。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