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兵冲锋时,机枪在后方为什么不会打中自己人?

题主怕不是对班用机枪在战场上的预定射击位置与实施火力支援的原则有一定的误解?

得益于各种抗日神剧的熏陶,也一定程度上得益于大多数人都没有当过兵对班组以下的步兵战术并没有足够的了解,步兵班组/分队的进攻战术实际上大多数人都不懂,对步兵的进攻还停留在懵懵懂懂的冲锋号一吹响,步兵在前面冲,机枪在后面扫,然后还有更早层级的支援火力(那一般就是炮了)在冲击路线上炸出一朵朵烟云,靠烟火效果营造出足够的战场氛围这种水平——实际上这根本就不是实战中步兵班组的进攻场景。

一般来讲,步兵班组的进攻从作战阶段上可以分为临战准备——配置火力——进入攻击出发地——发起冲击——正面突破——扩大正面——收拢部队——防御反击——继续突破几个阶段。其中涉及到班组支援火力也就是班用机枪使用的阶段主要集中在配置火力与发起冲击与防御反击三个阶段。

在配置火力这一阶段中,步兵班长有责任向机枪射手与副射手下达战斗命令,命令要素包括部署位置,射击方式,射向射界等等。机枪射手与副射手受领任务后即刻进入预设位置做好战斗准备。这种预设位置一般要求具备一定的隐蔽性,同冲击路线形成一定的夹角避免形成阻挡,射界前方无遮蔽,且尽量部署在瞰制地形上以便于控制整个战场。也就是说机枪在部署的时候就是放在较高的位置、冲击部队的侧翼的;而在班组发起冲锋时,全体人员始终保持着低姿冲击,充分利用地形地物的掩护向前跃进。在跃进时机枪始终在侧翼掩护并在多个预设阵地间转换位置避免遭到敌军火力压制,如果出现偶发性的机枪射界同冲击路线重合的情况,机枪射手将迅速转换射击方式为超越射击,即抬高枪口保证子弹弹道高于冲击部队的人员身高,避免出现火力误伤的事故。随着冲击部队的前推,机枪也会伴随部队前进,便于随时为部队提供火力支援。

在搞清楚了班用机枪的配置与火力原则后,我们就会基本明白题主的担心其实是完全多余的了。

以上是《军武次位面》为您解答,赞同回答的话,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_^

步兵冲锋时,机枪在后方为什么不会打中自己人?

只有国内影视片才会无脑的拍出

这种……

实际上,就算是防守时,机枪阵地都不是直接设置在士兵身后的。而是要根据地形,找好掩护,甚至找好转移路线……然后与敌人阵营呈斜线夹角,是最佳的。进攻时也差不多,甚至要更加灵活。但是无论那种,都不是在士兵后面架设机枪阵地。

要理解这个,你首先要理解二战以来机枪的最主要作用,其实已经是压制而不是杀伤了……

步兵冲锋时,机枪在后方为什么不会打中自己人?

掩护是什么意思?

利用能够利用的东西把自己藏起来保护起来对吗?

机枪的优点是什么?

火力猛、伤力大,控制的面积广。

机枪时代就是利用机枪火力猛,杀伤力大的优点。

守时:大量杀伤敌人。攻时:尽可能的压制对方的火力,以保证已方人员能在最小牺牲下取得预想战果。

军神刘帅在给用生命拼出来的将军讲课时不得不用了一个有趣的生理现象来讲解子弹的运行轨迹,并解答了这个问题。

刘帅给问将军们;看过孩子比谁撒尿射的远没有?在将军们的哄笑中(将军们未尝没玩过),刘帅简单的画了个图说讲解到;身体好、肚皮挺得高(太高尿就到自己了)的孩子就尿的远。

将军们一下就明白了抛物线的原理!

步兵冲锋时,机枪在后方为什么不会打中自己人?

你闭着眼打枪吗,机枪主要是压制对方火力的,有时会因为需要封锁一个点,当然不会打到自己的,如果真打倒自己人了那太悲哀了,枪一般不会伤到自己人,如果是炮那可说不准,有时座标误差了,观察哨误报了那就真打到自己人了,中越战争中也有过误伤。

步兵冲锋时,机枪在后方为什么不会打中自己人?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这不是电视剧。

我们在电视剧上看到的场面,打仗尤其是进攻就是人海战术,人贴着人,一窝蜂的乱跑。

由于进攻的步兵太密集,大家当然会疑惑,为什么自己的机枪掩护射击时不会打中自己的士兵?

其实,不要说今天,就算二战的真实战斗也不是如此。

贴一段林彪元帅的三三制。

林彪说的很清楚,即便是一个步兵班也要分成三组,战略上集中兵力,战术上分散兵力,避免被敌人火力密集打击。

解放军步兵班在进攻时,其实步兵班兵力是很分散的,三人小组之间,相距一般保持15米。三人小组内部成员,也要保持至少5米的距离,最好也保持15米。

这主要是现代防御火力太厉害,以日军步兵班为例,有轻机枪、步枪、手榴弹,还有可以曲射的掷弹筒发射榴弹。

如果过于集中兵力,一下子就被敌人打掉了,进攻也就无从谈起。

所以三三制分散兵力,人都相距15米了,己方机枪想要打中自己人,也并不容易。

另外,其实二战期间解放军无论进攻还是防御,都非常强调步兵班机枪的作用。

在进攻时除了在敌人还没有发觉情况下的突袭,是整个步兵班保持单列长纵队急速行军,轻机枪也跟着走。

一旦进攻中同敌人交火,往往就是进入400到600米内。此时轻机枪对于进攻非常重要,通常它会部署在相对靠后的位置,对敌人进行射击。

为什么机枪位置靠后?

主要是它非常重要,一旦被敌人打掉了,步兵班基本就完了。

同时,机枪其实很多时候不进行精确射击,而是进行火力压制,也就是对准敌人进行覆盖性射击,迫使敌人暂停开火、减弱火力等等。

而在机枪进行火力掩护的同时,步兵班内三三制的步枪、冲锋枪分队则借助地形掩护前进,尽量靠近敌人阵地。

而通常步兵班的步枪兵,不会蠢到进攻保持同机枪射击在同一条直线,这必然会引来敌人火力的猛烈还击,而是会迂回作战。而经验丰富的机枪组,往往也刻意从侧翼进行射击掩护,而且还会不断转移阵地,防止被敌人消灭。

一旦步枪兵占领敌人阵地,机枪也要在步枪兵掩护下迅速跟进,准备下一次进攻。

那么,为什么机枪射不到自己的进攻士兵?

第一,进攻步兵是分散的,不存在人挤人的人海战术。机枪就是刻意去射,也不容易射中;

第二,进攻时机枪和步枪兵不可能在一条攻击直线上,双方都会避免出现误伤;

第三,别把当兵的都当做呆子,谁也不会傻到往自家枪口上去撞。

步兵冲锋时,机枪在后方为什么不会打中自己人?

第一种超越射,发射阵地选择在较高处,在平坦的地形一般不用这种方法,超越射击阵地离我方冲击部队不宜太近,冲击部队在机枪弹道下行动,稍有疏忽.就会造成不必要的伤亡,射手要牢记安全角,只要冲击部队在安全角内就没事,一但冲击部队到达安全界限立即停止射击

第二种间隙射和翼后射击,机枪在中间或旁边,冲击部队在两边或一边,机枪子弹从两边冲击部队间隙中穿过或冲击部队一边翼侧穿过,两边都留有一定的安全距离,机枪本身会用三脚架上的方向限制器固定住左右方向,不会晃动,副射手应注意观察弹着点和我方分队的行动及信号。当我方分队进到安全角界限主射手没发现时,应立即拉住弹链迫使机枪停止射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