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二战德军比苏军强,或者说苏联单挑德国就会被德国灭国?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事实证明,如果只是苏德单挑,德国是可以取胜至少是大战上风的。
第一,我们首先看看工业实力。
在二战中,德国的工业实力仅次于美国,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份额的13.2%。
德国工业有两个特点,一是技术含量高,可以说德国拥有当时世界上顶尖的科技技术,开战前苏联也要向德国大量学习;二是战争发展潜力大,德国是资本主义国家,工业侧重于民用,而不是苏联那样全国造武器,所以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德国工业最大问题是资源匮乏,德国本土缺少足够的战争资源,比如铁矿石和石油。
但随着战争初期德国夺取了罗马尼亚、挪威等国的资源产地,工业水平也突飞猛进,一度达到世界份额近30%,仅次于美国的38.7%
相反,苏联就差远了。
苏联的起点较低,本来沙俄是个农业国,工业水平在欧洲列强中只能算说得过去。
1939年,苏联工业产值约占世界总份额的10%,1941年之前又提高了一些,仅此而已。
以钢铁产量为例,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时,德国产钢3200万吨,苏联则是1700万吨,差距还是非常明显的。
关键是,战争爆发以后苏联工业受到重创,到1943年钢产量仅剩800多万吨,减少了一半。而德国仍
然保持3500万吨的产量,比苏联强了太多。
第二,其次我们看看双方军力。
1941年苏德战争爆发的时候,德国的兵力已经上升到了850万人。
相反,当时苏军仅有500万规模,战争爆发以后才疯狂扩军。
至二战结束时,苏军总兵力为1280万。
就武器装备上,两军也是差不多的。
苏德战争爆发前,双方陆军武器装备清单如下:
1941年6月德国武器装备:
5965辆各型坦克,20.325万挺各型机枪,1.4459万门37mm反坦克炮,1047门50mm反坦克炮,1.1767万门80mm迫击炮,4176门75mm步兵炮,867门150mm步兵炮,7076门105mm榴弹炮,2867门150mm榴弹炮,760门105mm加农炮,388门210mm重炮。
1941年6月苏联武器装备:
2.26万辆各型坦克,24.89万挺各型机枪,3.045万门45mm反坦克炮,1700门57mm反坦克炮,1.45万门82mm迫击炮,1.53万门76mm炮,1.03万门100mm-122mm炮,6600余门152mm榴弹炮及加农炮。
这里最大不同是苏军坦克较多,但其实都是老旧的轻型坦克,性能低劣,在战场上不堪一击。所以,即便坦克数量占优,苏军在最初几个月还是被德军坦克部队打的落花流水。
第三,我们看看实战。
可以这么说,苏德战争中,德军一直是压着苏军打的。
莫斯科会战胜利,只是暂时击退了德军的攻势。
斯大林格勒会战,双方持久战,最终德军反攻歼灭了第9兵团。
虽然消灭了大军大量有生力量,但斯大林格勒会战没有改变苏德战争局势,德军仍然展购物战场主动权。
真正扭转战局的,应该是库尔斯克会战。这次德军进攻失败以后,就只能完全转为战略防御,再也没有大规模反攻了。
但库尔斯克会战是1943年的事情,也就是说,苏联被德国压着打了整整2年多。
然而此次会战苏军是190万在防御中对抗德军80万,结果阵亡25余万,受伤60余万,被击毁坦克和自行火炮6799辆,被击落飞机2200余架,损失了85万。
而德军损失36万,显然比苏军少的多,客观表现了双方战斗力的差距。
其实苏德战争基本都是这样,苏军即便胜利,损失也大的惊人。
莫斯科会战中,苏军伤亡被俘高达160多万人,德军损失还不到苏军的三分之一。
第四,苏军胜利同盟军开辟第二战场有关系。
库尔斯克会战期间,德军明明还占据一定优势,突然就撤军了。
这是因为,英美联军突然在意大利登陆,墨索里尼政权随即垮台,意大利政府宣布向盟国投降。
而意大利同德国接壤,如果希特勒坐视不管,不到1个月盟军就会杀到德国边境。
由于后院起火,希特勒只能放弃库尔斯克会战,调动部队去意大利。
在盟军从意大利登陆开始,第二战场已经开辟。仅仅意大利战场也打的很激烈,盟军伤亡30多万人。
不过,此时苏德战争的苏军仍然没有占据什么上风,苏军进行了一系列局部反攻,收复了一些失地,但面积有限。
德军全面在苏联境内撤退、溃败,都是诺曼底登陆以后的事情。
由于诺曼底登陆很快就有300万以上盟军出现在法国,德军也就必败无疑,英美法苏总实力是德国3倍以上。
无论希特勒怎么想的,他只能将苏联境内德军向西线转移,由此德军基本崩溃。
从诺曼底登陆开始,苏军才开始获得辉煌的反攻胜利,德军节节败退,无力招架,最终彻底退回德国本土。
第五,苏军胜利同援助物资也有很大联系。
这点萨沙说过很多次,不多说了。
租借法案援助了苏军各种军事物资,包括大量坦克飞机军舰。
战争期间,美国共向苏联提供了几十万辆汽车,载重车辆包括吉普车47728辆,3/4吨卡车24564辆,1.5吨卡车148664辆,2.5吨卡车182938辆,少量2.5吨两栖卡车、5吨卡车和特种卡车,摩托车32200辆。
1945年胜利时,苏军的军用卡车有一半是盟国援助的。
而谁都知道后勤运输的重要性,可以看到租借法案对苏联的重要性。
如果只是德国和苏联单挑,最有可能的结果是,大家打个平手,但德军仍然占据上风控制着苏联不少领土,比如波罗的海三国、乌克兰、白俄罗斯等地。
以苏军的实力,想要收回这些领土非常困难,德国一旦扶持这些国家“独立”,怕是苏联也没有好的办法,只能听之任之了。
但换句话说,德国想要彻底打垮苏联军队和政府,在当时看来也是很难甚至基本不可能的。
最后还要说一点,即便苏军获胜了,也付出战死1000多万男性军人的代价,伤亡军人总数2700万。
要知道,苏联是个人口只有1亿多的国家,男性青壮年也只有几千万人,想再就伤亡了2700万,这是什么概念?如果苏联没有打赢二战,恐怕就要亡国灭种了。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二战德军比苏军强,或者说苏联单挑德国就会被德国灭国?
因为实质上苏联就是这水平。
德国在进攻苏联的过程中,苏联折损了45%的军工厂,而战前苏联和德国的工业实力基本相差不多,如果美国和英国都消失了,毫无疑问德军将会在东线投入更多部队,本就犹未可知的斯大林格勒战役,可能就会因为这根最后稻草的重量压垮。当然,这只是小问题。
对苏联来讲,更大的危机在于,德国人不再受困于欧洲的牢笼。二战时由于美英海军的封锁,德国无法在与外界的贸易中获取足够的战争物资,比如德军统帅部早就断定,一旦开战德国会丧失掉柴油供应线,所以只能以汽油为动力制造坦克。更可怕的是,德国不再迫切需要大量钢铁投入到潜艇建造,这些资源会转而生产坦克等物资,卫戍大西洋壁垒和北非战场的德军与指挥官也将被解放出来,仅这一点引发的后果,就足以导致苏联的覆灭。现代观点普遍认为,如果德军不急于拿下高加索油田,而是优先攻击苏联核心城市,苏联可能就会因为准备不够完善,新兵抽调不足而彻底失败。故此,没有美英,德国不再受限于石油和稀有金属资源,军事实力会膨胀到什么程度,这个很难仔细去辩证。但是足以彻底碾压苏联是毫无疑问的。
再有就是,苏联在二战中制造了6万辆T-34坦克,这个产量,已经超过谢尔曼的5万辆,要知道谢尔曼可是通用公司负责整合生产线,所有零部件均采用通用化设计,生产速度是极快的,苏联能造这么多T-34,是因为苏联对这款坦克实行优先生产。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一些其他必备战略物资,比如卡车、半履带车和摩托这些保证部队机械化水平的物资,苏联是全部依赖美国援助的,而且美国制造的卡车动力更足,性能非常好,适应俄罗斯多积雪的天气。很多人谈战争只看坦克,认为谁坦克多谁就是老大,实际上这是很幼稚的,战争最大的主体始终是步兵,而如何让步兵具备机动作战能力,能一夜之间横跨数百里集结,突然出现在对手的薄弱位置,是赢得战争最重要的保障。如果美国没了,苏联自己也要分出产能独自生产卡车,这样一来,苏联后期的钢铁洪流,恐怕就要大打折扣。更有甚者,当时苏联的航空燃油,几乎全赖美国援助,因为苏联缺乏提炼高纯度燃油的能力。而且制造战机必备的铝,美国援助的比例更是达到了苏联总量的70%,这还很可怕的数字,代表苏联在某些资源上极度依赖国际援助,这种依赖程度远超国民政府对于美国的依赖。可想而知,没有美援,此消彼长之下,苏德双方的差距可能无法弥补,毕竟当时德国一个照面已经近乎霸占了整个欧洲大陆,其囊括的资源人口根本不逊色于苏联,而苏联仅仅依靠一个西伯利亚临时组建的工业区,如何抗衡老牌工业强国组成的欧洲大陆。退一万步讲,即使德国段时间仍然没能灭亡苏联,没有美英,德国1943年开启全国总动员后,依旧是无法匹敌的存在,其科技实力,如果没有英国的干扰,很可能在1945年之前先一步制造核武器,到时候疯子希特勒会用来伺候谁?苏联没有英国的情报,如何能做充足准备?
事实上,1943年美国参战后,德国在东线调走了70%战斗机回到本土防空。这导致东线制空权直接拱手让给苏联人,德国轰炸机出勤率直接腰斩,要知道巴巴罗萨行动时苏联坦克数量质量都不弱德军,然而德国利用制空权死死压制了苏联装甲部队,可见,如果不是没有美英,东线将继续德军王牌飞行员的传奇,苏联的坦克根本不敢出现在旷野里集结推进。
之所以在我国很多人对苏联很有信心,主要得益于苏联老大哥与我国关系特殊,而美帝是敌对关系,而且美国对苏联的援助,苏联也是直接赖账了事,而英国知道21世纪才还清美国二战时的贷款。所以十个中国人,有九个人只知道美国援助给苏联接近两万坦克和一万架战斗机,不知道美国对苏联的资源扶持,远超成品装备的数额。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二战德军比苏军强,或者说苏联单挑德国就会被德国灭国?
如果苏联和德国单挑,苏联要被按在地上摩擦。苏联的主力部队会被消耗完,但德国想占领苏联全部领土,那个难度极大,也谈不上灭国。
苏德战争历时四年,从1941年6月22日到1945年5月9日。纳粹德国动员总兵力:1420万(兵力最多时780万) 苏联动员总兵力:3460万(兵力最多时1280万)
伤亡情况
德军:1180万(死亡及失踪380万、被俘160万、伤病约700万)
苏联:2960万(死亡及失踪915万、被俘446万、伤病1832万) 另有约1740万苏联平民及220万德国平民死于战争
。战损比上,苏联没占到便宜。
国与国之间,比的还是实力,工业能力上,德国军队拥有当时最先进的武器,看过电影《狂怒》的都有映像吧,美国的谢尔曼坦克怼上虎式坦克,一点办法都没有。这反应了德国的工业能力是在金字塔顶部的。就不说别的武器了,导弹的雏形,射程320km的V2弹道导弹也是德国人弄出来的。
在欧洲战场上,德国小胡子是在同时和美英法苏同时开战,虽然还有个队友意大利,但是意大利渣啊,只能当个拉拉队。就这样,德国占领了英国,法国,让欧美联军吃尽苦头。没有工业能力,没有经济实力,德国也打不下去。
而在战场的哪一边,德国三路进攻苏联,平均推进了苏联领土600公里。
如果不是严寒天气,如果不是意大利投降的因素,莫斯科都要被德国攻下来。
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列宁格勒保卫战,可以说把苏联年轻的血液都流干了,苏联总共才一亿人口,仅仅斯大林格勒保卫战,苏联就伤亡200万人。
德国走的是闪电进攻路线,坦克集群推进。苏联也有不少坦克,像T-34这些拖拉机工厂生产的牙签坦克,根本不是德国坦克对手,苏联为此创造出了狼群战术,以数量优势来弥补质量的不足。
在库尔斯克会战中,普罗霍洛夫卡坦克大战,双方直接参战的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只有约600辆。其中德军不到200辆,苏联红军约400辆。苏德双方几乎是同时发动了进攻,在战斗中德军“虎式”坦克的88毫米炮与四号坦克的75毫米坦克炮优势明显,而苏联红军T-34坦克的76毫米炮在同样距离下无法对德军造成威胁,大量的苏联红军坦克在交战距离以外就被德军击毁。
苏联红军近卫第5坦克集团军战报报告所属坦克军已经丧失了继续进攻的能力,已经将余下的坦克编入步兵部队。
虽然苏联有广阔的领土,但工业经济是硬伤。苏联其实是个农业经济国家,自身并没有太多的科技能力,经济上也落后于当时的欧洲国家。二战期间,美国就援助了苏联。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在回忆录中说,斯大林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美国不帮助我们,我们就不会赢得战争。我们就不能抵抗德国的压力,我们将会输掉这场战争。”美国向苏联提供了260万吨石油,是苏联战时总产量的1.5倍。
提供的汽车运输车辆42.75万辆,占苏联的军用车辆三分之二。轻型坦克1239辆,重型坦克4957辆,装甲侦察车2054辆,坦克运输车629辆。
还有其他的援助。当然美国人也不是白给你的,你他给你装备,你去和他的敌人拼命去。
在这些援助的情况下,苏联才能坚持下来,如果不是意大利的投降,德国腹背受敌,苏联结局很难说。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二战德军比苏军强,或者说苏联单挑德国就会被德国灭国?
毫无疑问,二战中苏军就是比德军强。为什么呢?很简单,因为苏军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德军遭受了可耻的失败。
1,政治。德军依靠的是狂热的法西斯主义、种族主义、反人类主义。而苏军依靠的是解放全人类的共产主义、高昂的爱国主义。正义pk非正义,高下立判。
2,经济。二战前,德国人口6600万人,苏联人口1.6亿。德国面积,苏联面积2240万平方公里。德国经济比苏联发达,但属于战时经济,全力生产军火。
3,军事。二战前,德国共有军队103个师,230万人。整个二战德国能够动员的军队数量为1700万,空军拥有2500架飞机,飞机的质量仅次与英国。
苏联拥有450万军队,作战飞机2万架,坦克2.4万辆,汽车27万辆(不含82万辆民用汽车)。在开战8天内就动员了530万军队,武装人数剧增到1000万,是当时世界上军队数量最多的国家。
4,外交。德国四面树敌,失道寡助。所谓轴心国,大多是遭受德军蹂躏的仆从,国内反抗力量风起云涌;而同盟国,苏联是全世界面积最大的国家、美国是最强大的国家、英国是老牌强国。
5,单挑。同样是苏联胜利。俄罗斯人强悍。几千年前的雅利安人,就是从阿尔泰山南麓出发,征服了欧洲,征服了印度,如果不是中华民族强力阻击,可以征服整个欧亚大陆;俄罗斯人聪明,除了牛顿、爱因斯坦,恐怕就算门捷列夫贡献最大。苏俄制造的ak47、喀秋莎、以及现在的傻而特马虎、屁手等等傻气,无不让欧美闻风丧胆。
事实上,在斯大林格勒、莫斯科,苏联人决死抵抗,德国法西斯无可奈何。
这使我想起以前一个小事。因为我在门前晾晒衣服,一个邻居跳出来反对,认为我影响了他家的风水,发生口角,他恶狠狠说,出去单挑。我说,没有问题,你拿一把刀,我拿一把刀,去单挑。他悻悻然作罢。我才不和他单挑呢,他身高马大,单杠九练习都随随便便完成;而我瘦瘦小小,单杠一练习都费劲。但拿着刀,谁也别想活,砍死我,他也活不了。意思是,强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
因此,德国一开始就注定失败。和日本类似,虽然在战争初期势不可挡,但是随着战争的继续、战线的拉长、战斗的消耗,最终都会失败。
为什么很多人觉得二战德军比苏军强,或者说苏联单挑德国就会被德国灭国?
从历史数据来看,这个结论起码是有失偏颇的。
说实话,真要掰斥掰斥俄罗斯和德意志的历史战绩,德国人倒是明显处于下风。
历史上德国祖宗与俄罗斯先人曾经大打五次:
第一次是条顿骑士团败给了亚历山大大帝;
第二次是名声显赫的腓特烈大帝被一个沙皇的无名之辈击败;
第三次是拿破仑大军中的普鲁士组团被库图佐夫揍的反水,而德国则因祸得福沾了不少光,初步有了立国的政治基础;
第四次是第一次世界大战,这一回威廉二世的德军确实不白给,他表兄尼古拉二世的沙俄军队基本崩溃;
第五次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战斗民族实至名归,生生拆分了德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