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禧的侄女,清朝最后一位太后临死仍是“黄花闺女”吗?为什么?

她是光绪帝的皇后,也是历史上著名的隆裕皇后。作为慈禧的侄女,她被安排到光绪身边监察光绪的一举一动。不过她到死是不是“黄花闺女”还真的不清楚,但是可以保证的是她一生都没有孩子,不过她死后全世界还为她降半旗。这位奇女子的一生到底如何呢?我们一起来讨论一下。

慈禧和恭亲王发动辛酉政变,夺取了政权,于是拥立了光绪皇帝,自己垂帘听政,掌握了真正的权力。当时的光绪一举一动都被她监视,但是她仍然害怕光绪有所行动,所以一直没有给光绪娶妻。

当时光绪最爱的是珍妃,所以她也是很想要立珍妃为皇后,但是慈禧怎么能够允许他胡作非为。为了控制光绪,她把自己的侄女许配给光绪,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

隆裕皇后长得真的算不上好看,她也是一个比较迂腐的女人,因此光绪特别的不喜欢她,可是迫于慈禧的压力,只好立她为后。

隆裕皇后自己也是很憋屈,自己本不想当上妃子,可是慈禧却是逼着她,只好成为光绪身边的一个监视人。她一方面要劝解光绪不要跟慈禧对抗,一方面又要服饰好慈禧太后,两边都不讨好。光绪对她特别的不满,把对慈禧的恨都发泄到她身上,她在两边可以说是举步维艰。

她本身就和光绪帝是近亲,加上光绪对她特别的讨厌,所以她一生也是没有孩子。不过她和光绪之间有没有夫妻之实还真的无法验证。

不过后来光绪和慈禧接连去世,她也顺势成了皇后,也就是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当时的皇帝是溥仪,由于溥仪太小,她也成了垂帘听政的太后,说实话是不是很像慈禧。不过她的做法和慈禧可是千差万别,她不太喜欢掌握权力,而是一心辅佐皇帝,也算是一位好太后。

后来军阀势力割据,整个大清朝无力抵抗,为了避免生灵涂炭,她做出了一个伟大的决定。她颁布退位诏书,正式宣布大清朝灭亡。

隆裕的决定虽然使得清朝灭亡,却是避免了战争的爆发,解救了很多的黎民百姓,使得百姓免于战魂的肆虐。在她去世后,为了表示对她的感谢,全世界为她降半旗表示哀悼。

打字不易,不喜勿喷。以上都是个人原创,希望能够得到各位的喜欢,如果你有不同的看法,请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我一定会在第一时间回复你。感谢各位的关注,谢谢。

慈禧的侄女,清朝最后一位太后临死仍是“黄花闺女”吗?为什么?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这当然不可能考证出结果,但隆裕太后却很有可能是处女。

原因如下:

第一,两人完全是政治婚姻,没有感情可言。

慈禧之所以让内侄女隆裕嫁给光绪,完全是政治手腕。

慈禧这个人心思狠毒,深谋远虑。

她看得出光绪志大才疏,并没有太多值得畏惧的地方。但是,如果光绪找了一个富有才能的皇后,对慈禧就有了威胁。

在光绪17岁结婚前一年,慈禧已经名义上将大权交给光绪。

虽然慈禧仍然操纵一切,但光绪如果有了一个很厉害的妻子,两人联手会给慈禧带来很大麻烦。

满清很重视传统,本来妇女是不能干政的,应该由顾命大臣掌权。

现在慈禧干掉肃顺一伙,本来就属于越权。现在垂帘听政已经这么多年,理论上应该交给光绪执政。

所以,如果光绪夫妻联手,慈禧在道理上就输了一截,很不利。

慈禧安排隆裕去给光绪做皇后,就是一招政治部署。隆裕不可能帮助光绪,退一步说就算愿意帮助光绪,隆裕的能力太差,也没有什么关系。

对此,光绪自然是知道的,他不是草包,对隆裕有一种极度的厌恶和不满,当作敌人。

光绪身边美貌宫女众多,有很大的选择权,没有必要选择隆裕这种女人同睡。

第二,皇帝结婚当晚一般不会和皇后有什么实质性接触。

溥仪描述过紫禁城皇帝结婚的专用屋子,是一件很小、很阴暗的怪异屋子。

人在这种屋子内,会感到很压抑,甚至紧张和恐惧。

所以,溥仪当天只是在这间屋子里略坐,就离开了,将皇后婉容自己甩在屋内。

况且,结婚头几天,皇帝和皇后都非常累,尤其皇后甚至三天不能正经吃饭,一天不能正经喝水,恐怕也没心情办那些事。

而光绪如果在新婚之夜不碰隆裕,后面当然也不会碰。

第三,隆裕相容丑陋。

隆裕的相貌是比较丑陋的,而光绪则是个美男子。

德龄公主说,光绪不但相貌英俊、举止潇洒、谈吐也颇为高雅,是男人中的极品。

相反,隆裕的相貌连及格都算不上。

正常来说,虽然满清皇后一般都不会很美貌,防止让皇帝留恋后宫,沉溺女色而荒废朝政。

比如咸丰的皇后慈安,长相就很一般。

但是,皇后既然母仪天下,怎么也要长得说得过去才行。

而以光绪这种帅哥,怎么可能去睡隆裕这种丑陋的女人?他身边美貌宫女极多,除非失心疯了。

第四,光绪也有肾亏症状。

光绪最后几年,患有遗精症。

也就是频繁遗精,远远超过普通男人的数量,是生殖系统有问题的一种表现。

而光绪之前只宠爱贞妃,而贞妃死后光绪就患有这种疾病,不可能同隆裕还有什么关系。

一般认为,隆裕太后一辈子不信,到40多岁死的时候还是处女,当然也没有任何孩子。

慈禧的侄女,清朝最后一位太后临死仍是“黄花闺女”吗?为什么?

她是一位奇女子。不仅因为她身为皇后死前仍是“黄花闺女”的传说,还因为死后中华民国政府以国丧规格处理丧事,并且于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为她致哀。

这位生荣死哀的女子就是光绪帝的隆裕(1868年2月3日—1913年2月22日)皇后,隆裕名叫叶赫那拉.静芬,是一等承恩公副都统叶赫那拉·桂祥之女,慈禧是她姑妈,光绪是她表弟。20岁时(1888年)被慈禧太后钦点与光绪成婚,次年被立为皇后。

不过,隆裕明面上是皇后,实际上是慈禧安排到光绪身边的眼线。身为国母,其主要任务不是为帝室开枝散叶、传宗接代,而是监察光绪的一举一动并上报给慈禧太后。但是,关于她到死时还是“黄花闺女”的说法,小编不敢苟同——虽然她46年的人生真的没有孩子。

1875年1月,光绪被两宫皇太后立为帝,起初由慈安、慈禧两宫太后听政。1881年,慈安仙逝后由慈禧太后一人垂帘。慈禧掌握了大清真正的权力,当时的光绪就是傀儡,自己做不了主,立静芬为皇后也是慈禧主意。

光绪并非同治帝亲子,能拥有九五至尊,完全得益于慈祥的“提携”。慈禧为她选皇后时,光绪已经19岁了。19岁的光绪有没有治国安邦之才不得而知,但是,19岁的光绪对慈禧应该充满了感恩之情。所以,对“阿爸”为她安排的婚事应该还不算反感。他不喜欢静芬,不代表他不孝顺慈禧——不要相信影视剧,要看真实的历史。

光绪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光绪登基时只有4岁,在登基后的12、3年里,他和慈禧的关系形同母子,最低是光绪比较听话。否则大权独揽的慈祥随时可以废旧立新。慈禧26岁就守寡了,唯一的儿子同治过世较早。对这个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男孩是当大清的接班人来培养和训导的,期间夹杂着浓郁的母爱成分。

慈禧对光绪疼爱有加,曾说光绪“实在好学,坐、立、卧皆诵书及诗”,慈禧个人在咸丰帝患病期间,协助他处理了很多国事,有了一定政务能力,也知道当皇帝需要什么样的知识与修养,她夸奖光绪应该是发自内心的。“载湉常卧我寝塌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虽然这有可能是慈禧为树立"慈母“形象而说的光鲜话,可在年幼的光绪皇帝和众大臣中间散发母爱情愫,显见了慈禧对光绪的特殊感情——不是戊戌变法后的严酷与狠毒。

光绪17岁亲政。慈禧恪守誓言,最低在程序上要让光绪亲政。不过慈禧是热衷权力的,随后还是以“遵王公大臣之请”为由继续干政、训政,没有完全交出权力。而且“凡遇召见引见,皇太后升座训政”,这与“垂帘听政”并没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光绪年幼,当时,并没有反弹。

慈禧安排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与光绪成亲时,也是走过明道的。奉迎隆裕皇后吉日,光绪头戴珠冠身着龙袍升坐太和殿,威武有加。百官三跪九叩,礼部官员宣读册封皇后的诏书。奉迎正、副使待光绪帝起驾回宫之后,率领众大臣前往后邸迎接皇后入宫。瑾、珍两嫔也由神武门被迎入后宫。

但是,隆裕长相确实困难,比姑妈慈禧年轻时差多了。隆裕皇后本是金枝玉叶,从小养尊处优,应该有点姿色与气质的。可是呢,依图片来看,真实的隆裕瘦弱还驼背,没有丁点青春少女健康、阳光、活泼的样子,比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的珍妃差远了,实在没有丝毫母仪天下的风范。不讨光绪皇帝的喜欢就可想而知了。

其实,慈禧安排侄女为皇后就是想让她在闺房密闱中探析并非亲生儿子的光绪皇帝的内情———毕竟,慈禧要控制大清江山,就要操纵皇帝。

虽然光绪不喜欢隆裕,不过皇家脸面要顾,成亲后入洞房的过场还是要走的。尤其是,在当时“阿爸”也有“归政之意,退隐之心”。饱读诗书的光绪对清廷规定也是清楚的——皇帝成婚后一定要亲理朝政。冲着这一点,光绪当时应该是有好心情的,也是不会敷衍了事、草率应付的。况且当时他的身边已经有了瑾、珍二嫔,哪里还会计较皇后的美与丑呢?让慈禧归政是当务之急。

光绪不可能不知道慈禧把侄女嫁给自己的真正用意,所以,虽然对隆裕有抵触情绪,还是要尽新郎之责的。因而 ,在大婚当晚,应该也是和颜悦色地完成了作为丈夫的义务——主要是做给慈禧看的。因而,隆裕不可能在死前还是“黄花闺女”!

说到她死后全国为她降了三天的半旗是另一件事,与“黄花闺女”无关。

1911年,爆发了辛亥革命,12月28日,全国各地要求清帝逊位的呼声空前高涨,垂帘听政的隆裕太后召集庆亲王奕劻、袁世凯等共商国是。她最后表态说:

“顷见庆王等,他们都说没有主意,要问你们,我全交与你们办,你们办得好,我自然感激,即使办不好,我亦不怨你们。皇上(宣传)现在年纪小,将来大了也必不怨你们,都是我的主意。”

显示了她作为太后的担当。说完她放声大哭,王公大臣也一同大哭。哭过之后,隆裕太后表示:“我并不是说我家里的事,只要天下平安就好。”,清帝逊位的大政方针,就是她确定,避免了生灵涂炭。

下诏逊位后,隆裕难以释怀,整日郁郁寡欢。袁世凯我见犹怜说:“要不是隆裕太后岁数太大,真想娶回家做姨太太。”,隆裕又惊又怒。

1913年2月22日,隆裕在长春宫薨逝,享年46岁。国民政府为她举行了哀悼大会,以表彰她为走向共和作出的功勋。驻京各国公使对隆裕太后的薨逝亦均表惋惜,于哀悼会期间,各使馆均下半旗为其致哀。

慈禧的侄女,清朝最后一位太后临死仍是“黄花闺女”吗?为什么?

清朝最后一位太后叶赫那拉.静芬,是光绪的皇后,宣统朝的太后。她在二十岁时嫁给光绪,却一直都只是一块“夹心饼干”,夹在了丈夫和姑姑之间。

隆裕皇后不受光绪待见是一定,但要说她临死还是黄花闺女,我认为那也是不太可能的。

光绪这时候对慈禧安排的婚事还不算反感

在光绪登基的前十二年时间里,他和慈禧的关系其实还算不错,他既是慈禧的侄子,又是慈禧的外甥,还和慈禧是名义上的母子。刚开始,慈禧对这个和自己有着千丝万缕关系的小孩子是疼爱有加的。

慈禧曾夸奖过光绪“实在好学,坐、立、卧皆诵书及诗”,以及“载湉常卧我寝塌上,时其寒暖,加减衣衿”等语。虽然慈禧有可能说的是场面话,可在年幼的光绪皇帝和众大臣之中,也确实是树立了一个“慈母”的形象。

光绪十七岁时亲政,十九岁时迎娶表姐叶赫那拉.静芬。而慈禧也没“违背”誓言,至少表面上没违背,她还是让光绪亲政了,只是以“遵王公大臣之请”的理由继续训政而已,“凡遇召见引见,皇太后升座训政”。这虽然和“垂帘听政”没本质上的不同,可光绪年幼,自然容易被这些“糖衣炮弹”所击中了。到了十九岁那一年,慈禧安排自己的侄女——叶赫那拉.静芬,和小她一岁的光绪皇帝成亲,也就是后来的隆裕皇后了。隆裕皇后长相实在不敢恭维,既瘦弱又驼背,性格还不好,实在不讨光绪皇帝之喜。慈禧安排隆裕皇后的目的也很简单,就是想在闺房密闱中探析皇帝的内情,控制和操纵皇帝。

光绪虽然不喜欢隆裕,但成亲洞房还是要办的,毕竟“母亲”也确实有“归政之心”,而更重要的是清廷规定:皇帝成婚后便一定要亲理朝政。鉴于这一点,光绪可能还巴不得马上成亲,哪里还会管她美与丑,善与恶呢?要是生了儿子的话,江山有后,慈禧想不归政都不行了。

可是隆裕也确实会让光绪下不了手,但为了亲政那怎么办呢?只好硬着头皮上了。不过我敢断定,光绪在大婚当晚,应该也是敷衍了事,做个样子给慈禧看看。之后的十几年内,他基本都没碰过隆裕皇后,而是把心思都放在了国家和喜欢的珍妃身上了。

本文作者/狐史首丘:主写三国,次写明清,其余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慈禧的侄女,清朝最后一位太后临死仍是“黄花闺女”吗?为什么?

颁布《退位诏书》后第二年,隆裕太后就在抑郁之中离开人世。

隆裕太后,也就是光绪帝载湉的孝定景皇后叶赫那拉·静芬,她的慈禧太后的亲侄女,虽然貌不出众,但毕竟出身在那儿,原本或许能有平安顺遂的人生。

慈禧太后为了所谓的亲上加亲,将光绪帝牢牢把持在自己手里,静芬在光绪帝选秀的时候爆冷中选,成为皇后,可光绪帝自始至终,都没有喜欢过她。

姑母做主,被当做棋子的婚姻

光绪帝载湉是醇亲王奕譞与其福晋婉贞所生,而婉贞是慈禧太后的亲妹妹,从血缘上来说慈禧太后是载湉的亲姨妈,而礼法上,慈禧太后是光绪帝的母亲。

慈禧太后的娘家,还有个男丁,也就是桂祥,他膝下有三个女儿,其中一个就是静芬。

随着载湉长大,眼看着大婚亲政的日子要到了,不甘权柄旁落分毫的慈禧太后,决定找个自己人当皇后,而作为她侄女的静芬,成为了不二之选。

静芬的父亲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但此人实在无才无能,烂泥扶不上墙,叶赫那拉家全都靠慈禧太后撑着,而八旗女子适龄参加选秀,也是当时的规矩。

在慈禧太后的威严之下,光绪帝违心的圈中了样貌不咋滴的表姐静芬为皇后。

虽说是表姐弟,但静芬与光绪帝之间并没什么情分,而且静芬为人木讷沉闷不苟言笑,长相也不怎么样,品学才华都不出色,光绪帝自然也并不喜欢这样的皇后。

光绪帝本身有问题,也不完全怪皇后

每当王朝走向没落的时期,皇嗣就逐渐凋零,这几乎成为了一种惯例,清朝从咸丰帝开始,后来的三位皇帝全都是绝嗣而终。

同治帝是英年早逝,而光绪帝与宣统帝则是身体出现了问题。

载湉的生父奕譞膝下子嗣繁盛,按理来说载湉也不应该没有孩子,唯一的解释就是载湉自幼在幽闭环境里成长,其精神与身体受到了很大的摧残。

光绪帝有一位皇后与两位嫔御,除了静芬,也就是珍妃与瑾妃姐妹,瑾妃与静芬皇后一样不被待见,而珍妃却格外受宠,只不过珍妃也始终没能生养皇嗣。

按照后来宫廷太医院的记录,光绪帝的确有阳衰之症,而且非常重。

即便是对于自己的宠妃,光绪帝很可能也是有心无力,更何况面对着自己并不喜欢的皇后,但这并不代表光绪帝从来没跟皇后同过房,这是另一回事。

并没有证据表明,隆裕太后是完璧离世

光绪帝与慈禧太后一前一后崩逝之后,溥仪登基,载沣成为摄政王,而静芬从皇后成为了皇太后,可这时的清朝,已经是朝不保夕,时日无多了。

公元1912年,隆裕太后静芬颁布《退位诏书》,清朝真的终结在了叶赫那拉氏手里。

太医院的档案记载,隆裕太后本身就有热症,而且她又很喜欢嗑瓜子,加上亲手结束清王朝的心中郁结难舒,隆裕太后不多久后就离开了人世。

在隆裕太后去世之后,人们照例为其入殓,但并没有任何关于隆裕太后当时仍旧是完璧的证据与说法,仔细想想,似乎也的确不太可能。

尽管光绪帝不喜欢,可按规矩,加上慈禧太后影响,即便不情愿,也不会完全不碰静芬。

光绪帝的身子真的不能生养,但未必是连合房都做不到的程度,隆裕太后当年是因为姑母的安排入宫,而载湉对其也是照例行事而已,虽然没爱,但未必没碰过她。

慈禧的侄女,清朝最后一位太后临死仍是“黄花闺女”吗?为什么?

慈禧的侄女儿隆裕皇后,1888年嫁给光绪帝。而光绪帝死于1908年,等于说这两个人有长达20年的婚姻。

从1898年到1908年,光绪帝被囚禁在瀛台长达10年之久。这期间隆裕和光绪帝在一起的时间,基本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他们俩有实质婚姻的时间,只有10年,也就是1888年到1898年之间。

而这10年里,光绪帝最宠爱的,只有珍妃一人。甭说隆裕皇后了,就连珍妃的姐姐瑾妃,其实也不得宠。

但是我们能说隆裕皇后就一直是个黄花大闺女吗?恐怕不能下这样的定论吧?毕竟人家是从太和门里抬进来的大清朝皇后,这地位杠杠的,哪能受到如此羞辱呢?

一、隆裕皇后应该是得到过光绪的宠幸。

有人会说隆裕太后一辈子没生过孩子,所以她是个黄花大闺女。其实这是没道理的,因为光绪整日宠爱的珍妃也没生出个孩子。

光绪的一后二妃都没给光绪留下个子嗣,因此基本上可以肯定,是光绪帝本人没有生育能力,不怪这一后二妃。

那么隆裕皇后有没有得到过宠幸呢?我想如果没有的话,那这事儿可就闹大发了!毕竟人家是正儿八经的大清朝皇后。

1888年,慈禧钦点21岁的隆裕和光绪帝成婚。这事儿不是小事,按道理皇后都得从太和门抬进来。结果在大婚前夕,太和门居然被一场无名火给烧掉了!那天还在下着大雪,这莫名其妙的一把火,实在是有点邪性。

太和门烧掉了,大婚是不是就不办了?慈禧可没这么好糊弄,她果断让人在太和门废墟处搭建了一道彩棚,以此代替太和门。

1889年2月26日,隆裕皇后就这么被抬进了皇宫。同时入宫的,还有瑾妃和珍妃姐妹俩。皇后居住在钟粹宫,你觉得大婚当晚,光绪帝会在哪儿过夜?

  1. 如果他敢直接去珍妃那儿过夜,我想珍妃是活不过第二天早上的。妃子相当于小老婆,那是皇帝和皇后的共同财产,是没有家庭地位的。所以说这天夜里,光绪帝必然是要跟隆裕皇后睡一个炕上的!
  2. 此外,隆裕皇后是慈禧的侄女儿,光绪帝身在屋檐下,不得给慈禧几分面子吗?要是隆裕第二天告诉慈禧太后,光绪没在她这儿过夜,你觉得光绪这小日子还能好好过吗?
  3. 还有就是,光绪在此之前,也不认识珍妃和瑾妃。就算光绪不去隆裕皇后那儿过夜,也未必会被这两位吸引过去吧?难不成他要去书房熬一宿?

所以说,没有任何理由可以证明,光绪帝会在大婚当晚,冷落自己的皇后,跑去别的女人宫中就寝,或者跑到书房熬夜。

难道因为隆裕皇后长得不好看?别扯了!再丑的媳妇儿,光绪帝也得接着!这可不是随着他性子的事情,谁让他是傀儡呢?因此,隆裕皇后大婚当晚,肯定就不是处子之身了。没必要纠结这一点。

二、隆裕皇后的婚姻,其实是相当悲惨的。

隆裕皇后的父亲桂祥,是慈禧太后的亲弟弟。有这么一层关系摆在这儿,那她入宫做皇后,基本上一点儿问题都没有。

而且光绪帝是慈禧太后妹妹婉贞的儿子,这么一来,也就是说隆裕皇后和光绪帝,其实也是表姐弟关系。

按道理说,表姐弟之间关系应该会好一点。可惜光绪帝和慈禧太后的关系十分紧张,而隆裕皇后跟慈禧的关系却倍儿好!

这就比较棘手了,等于说慈禧是把自己的一个亲信,安插在了光绪帝身边。你说光绪帝跟隆裕皇后的感情能好到哪儿去呢?

所以说大婚过后,光绪帝先后宠幸了其他两位妃子,时间一长,他发现珍妃实在是太可爱了,所以就整天跟珍妃在一起,相对来说冷落了隆裕皇后和瑾妃。

隆裕皇后长相一般,又是慈禧派来监视自己的人,光绪帝当然不会宠爱她。而且最关键的是,如果隆裕皇后怀了孩子,生下个男孩儿的话,那光绪帝的下场可就惨了。

慈禧找到了一个更好控制的傀儡,自然就不需要这个不怎么听话的光绪了。所以说光绪帝也不能让隆裕皇后怀上他的儿子。

你想想啊,隆裕皇后21岁入宫,也就最初得到过光绪的宠幸,此后跟守活寡没什么区别。再加上膝下无子,这日子别提多难受了。这婚姻生活算得上幸福吗?

三、隆裕皇后也想成为第二个慈禧,可惜没那个能力。

1908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前后脚走了。溥仪在这个时候登基称帝,隆裕皇后晋升为太后,成为了新一任垂帘听政的太后。

但是溥仪的生父摄政王载沣还活着,所以军国大事,并不是隆裕太后说了算,反倒是载沣更有实权。

相对来说,隆裕太后的手段就太笨重了,跟慈禧完全不是一个档次的。她也想过笼络大臣,比如说庆亲王奕劻。结果载沣却严厉地警告了隆裕太后,让她别瞎干政。

从那以后,隆裕太后就没了干政的想法。反正只要溥仪还能做皇帝,她这皇太后总归不会被人家给赶下台。

结果她想到的事情,人家全都给办到了!1912年,清帝退位,隆裕太后郁郁寡欢,第二年就去世了。

总结:隆裕太后只是慈禧的政治工具而已。

慈禧这个人很可怕,她为了手里的权力,几乎把家里人全都当成了政治工具。比如说她的妹妹婉贞,生了一堆孩子都夭折了,只有光绪帝这么一个儿子,还被慈禧弄到宫中做了傀儡皇帝,这直接导致婉贞后半生郁郁寡欢。

光绪帝作为慈禧的外甥,那日子也实在是不好过,一直被慈禧当成傀儡看待。什么时候都要看慈禧的脸色行事。最后还疑似被慈禧给带走了。

隆裕太后作为慈禧的侄女儿,也只是慈禧操控光绪帝的一枚棋子罢了。不管光绪爱不爱,皇后这位置,必须要先占着才行。最终造成了隆裕太后一辈子悲惨的婚姻。

参考资料:《清史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