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把关羽迁到成都,他能在北伐中打败曹操吗?

刘备要真的迁都南郡,把关羽调到成都去,那三国首脑都得颤抖。为啥这么说呢?因为这一调动不合常理,而且对三方都没有好处。

  1. 首先,曹操那边最先慌张。一个关羽就让曹操有迁都的念头了,如果刘备迁都南郡,势必要在这里集中更多兵力和文臣武将。而襄阳、樊城之后,便是一马平川的中原地带,你说曹操睡得着觉吗?
  2. 其次,孙权这边也慌了。孙权慌啥?刘备迁都南郡,我认为倒不是为了真的要北伐,更可能是要东进。因为相对于北伐来说,东进更加方便。北伐还得打下襄樊,可东进直接就一只脚跨进孙权的地盘了。你说孙权慌不慌?是不是得再把妹妹送来荆州?
  3. 再者,刘备自己也慌啊!这就奇了怪了,你迁都南郡你慌什么?其实最慌的就是刘备。首先他把老本都押在了南郡,这地方是四战之地,曹孙联盟合伙进军,那刘备很可能血本无归。

还有就是关羽镇守益州,这事儿怎么想都让人紧张。因为益州太容易让人联想到自立了。

一、刘备迁都南郡,的确更有利于北伐。

这一点是肯定的,从汉中北伐,肯定没有从南郡北伐来得方便。看看关羽北伐和诸葛亮北伐投入的成本和闹出来的动静就知道了。

关羽北伐的时候,只动用了手下几万兵马,就足以让华夏震动,让曹操想着迁都的事情。可见收益不小。

而诸葛亮北伐的时候,动用了整个蜀汉十多万大军,还有后勤力量,也没能撬动关中多少土地。由此可见,在南郡北伐,对曹魏的震动更大更直接。

在汉中北伐,想要打下关中十分艰难,而且就算你打下了关中,对曹魏的影响其实也是间接的。可是你打下了襄樊,意义就不同了。

襄樊北面就是曹魏的腹地,洛阳、许昌近在咫尺,而且前往这些重地的路上一马平川。可以说是朝发夕至,你说曹操慌不慌?

由此可见,刘备迁都南郡,的确更加有利于北伐。但是真的可以打败曹操吗?我看没那么容易吧。

二、曹操又不是纸糊的,到了他的主场,还是他说了算。

刘备之所以在汉中打了胜仗,不排除曹操无心占领汉中的可能。拿下汉中的确更好,可是如果要花费那么大代价去拿,曹操似乎觉得划不来,所以提前撤军了。

表面上看刘备的实力似乎盖过了曹操,可是要知道,汉中之地山路难行,不利于骑兵大规模进攻。也就相当于,一个有钱人来到贫民窟,他手里钱再多,其实也花不出去。

但是到了中原以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这里一马平川,骑兵的作用非常明显。这就相当于有钱人进了国际大都市,想怎么花钱就怎么花钱。

而刘备兜里的钱是有限的,在汉中之战中,或许看不出两人的差距,可到了中原地区再决战的时候,情况或许就不同了。

一方面来说,这里是曹操的主场,他在这里驰骋数十年,更加了解这里的地形。另一方面来说,曹操的骑兵实力雄厚,在这里更加容易发挥优势。

所以我觉得,刘备即使能打下襄阳和樊城,他到了北方也未必是曹操的对手。即使能打赢曹操,自己也得折掉半条命。到时候反而让孙权捡漏。

三、相对来说,从南郡出发进攻孙权更有优势。

为啥孙权日思夜想,都要得到南郡呢?其实他是从自保的角度来看待问题的。他知道,以江东集团当时的组织架构来说,想要问鼎中原是不可能的事情。

江东集团表面上是孙家的,实际上由大大小小的豪族们控制着。每家豪族手里都有一定的兵马和田地,让他们保卫家园那没话说,可是让他们进军天下,谁来打先锋?谁在后面坐享其成?这些都是问题。

没有人愿意为了你孙家的霸业,牺牲自己家族的利益。所以说江东集团一直以来都是以防守为主,真正进军北伐的时候,就全成了软柿子。

但是夺取荆州是江东集团各大豪族们都表示赞同的,因为从荆州出兵,想要到江东来就太简单了。为此孙权才有了夺取荆州的想法和行动。

如果刘备提前迁都南郡,屯兵荆州的话,对江东来说就是最大威胁,比曹操还要可怕。因为彼时的刘备,已经不是当年那个刚到荆州的刘备了,他是一头雄狮,随时会吃了江东。

与北伐比起来,刘备夺取江东基业,似乎就更加方便了。毕竟孙权的实力比较弱小,只要用足够的利益拉拢部分地方豪强,从内部瓦解他们的组织架构,也不是不可能。

四、刘备最担忧的,还是成都。

谁来成都谁都有称雄自立的想法,其实很容易理解这种想法,毕竟蜀中四面环山,想要入蜀只有那么几条老路。再说成都平原,沃野千里,完全可以自给自足。

把那几条路堵起来,一眨眼功夫你就可以在这里面做土皇帝了。西汉末年的公孙述是这么做的,东汉末年的刘焉、刘璋父子也是这么干的。

那么把关羽放到成都,难道就能保证他不这么干?即使关羽够忠心,那么能保证这种事情可以长久吗?关羽的手下能没有心思吗?关羽退休以后,又该如何处理蜀中的事情呢?

这都是刘备需要考虑的事情,跟南郡比起来,成都似乎更加重要。如果丢了南郡,刘备至少可以在成都做个土皇帝,可是如果丢了成都,那刘备可就只剩下荆州这么一点地盘了。

而这个时候的荆州,将会成为四战之地。北边有曹操,东边有孙权,西边有关羽或者其他军阀,你能保证荆州的长久吗?不能吧?

总结:定都成都,也体现了刘备的小心思。

整天打着恢复汉室的旗号,其实刘备自己心里也清楚,自己的底子太薄弱了。如果遇到的对手差一点也就算了,偏偏还是人中龙凤的曹操和孙权。

这事儿整的,要想在有生之年夺取天下,似乎是不可能的事情了。所以这事儿估计是要打持久战了。或许是两代人甚至更久才能完成夺取天下的大业,甚至完不成这一大业。

因此刘备定都成都,意义就重大了。既然他有生之年无法夺取天下,为什么不占着成都,先完成自己的帝业呢?

其实只要曹丕不篡汉的话,那能恶心死刘备。汉献帝只要还在,那刘备就没机会登基称帝。当然了,曹丕自己也等不了那一天,大家都是野心家,谁不知道谁啊!

参考资料:《三国志》

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把关羽迁到成都,他能在北伐中打败曹操吗?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刘备是不会做这种傻事的。

荆州叫做四战之地,也就是是四面受敌的地方。

当时荆州一共是7个郡,但北面的南阳,早就被被曹操牢牢控制,东面的南郡、江夏被孙权控制,刘备控制江南四郡武陵、长沙、零陵、桂阳。

表面上似乎刘备很牛逼,但其实江南四郡在当年并不发达。除了长沙郡人口较多以外,其余三郡都是偏僻、人口稀少的地区,没什么了不起。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占据了南郡的一部分,但南郡大部分还是在孙权手中。

当时刘备和孙权联姻,就提出希望孙权将南郡完全“借给”他,以便于他向西进攻四川。

而刘备说的确实有道理,他如果没有南郡作为立脚点,是无法进攻四川的。

在孙权看来,刘备强大对他只有好处,可以一起对抗曹操。况且,让刘备在荆州和曹军直接对峙,也可以牵制曹操的势力。当时曹操仍然控制南阳郡的襄阳,孙权就将南阳郡自己控制的部分,交给了刘备。

从此,荆州就是三分天下的局面。

曹操控制非常重要的南阳郡和南郡襄阳,从而形成一个非常有利的战略犄角。曹军可以沿着河南大平原,进入南阳盆地,然后经过自己的控制区,一直到长江边上,直接和孙权、刘备大军对峙。

尤其关键的是曹操控制襄阳,等于是扎入荆州的一根刺,还可以对长江进行战略封锁。

所以,关羽上任以后就尽全力试图占领襄阳(襄阳、樊城)。

而东吴控制的地盘也很要命,它的江夏郡就是今天武汉东部,紧紧靠着刘备的南郡,也通常占据一段长江。

古代大军作战,物资运输主要依赖江河,而东吴最强的就是水军。控制江夏以后,东吴就在荆州是一个战略进攻的势头。

相反,刘备稍后迫于东吴的强大压力,被迫将湘水以东的长沙郡、桂阳郡交给孙权,但拒绝归还南郡。

孙权得到长沙郡、桂阳郡并不满意,因为这两个郡对他并不太重要,这才有了后来攻击关羽夺取南郡的行为。

其实,关羽当时处境尴尬,北面有曹操大军驻守襄阳,而许昌的曹军随时可以增援襄阳。东面则是孙权强大的水军和陆军,跃跃欲试,随时可能发动进攻。

刘备入川带走了主要兵力,关羽可以用的不超过3万人,很多还是赤壁之战俘虏的曹军。

面对两大强敌,说实在的,关羽单纯防御也未必成功。

这种情况下,关羽认为东吴是盟友不会进攻,转而攻打襄阳也有一定道理。

一旦关羽占领襄阳,就封锁了曹军通往长江的路线。那么,曹军对于荆州的威胁就会大减,也不能封锁长江一段。

同时,隆中对中计划的从荆州北伐,也必然要选择襄阳作为出发地。

占领了襄阳以后,也会彻底打通从四川到江夏的长江航道,可以使用全部主力对付东吴。当时大军从四川沿着长江顺流而下,用不了多久就可以到达武汉地区。

所以,关羽只要占领了襄阳,就会改变在荆州防御的不利地位。

只是,面对两大强敌,以关羽区区兵力的进攻非常危险。虽关羽进攻襄阳比较顺利,但最终还是被东吴趁机炒掉了老巢,鸡飞蛋打,全军崩溃。

如果关羽守不住荆州,刘备一样也做不到。

退一步说,就算刘备守的住荆州,这里也太危险了,直接面对敌人大军的攻击下。

敌军动不动就攻到城下,哪个君主能安稳呢?

所以,荆州是不能作为都城所在地的,除非刘备不想活了。

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把关羽迁到成都,他能在北伐中打败曹操吗?

严谨去说,刘备并没有定都南郡过,只不过之前他作为荆州牧的治所在南郡的公安县。如果刘备在建国后选择定都南郡的话,那么刘备所面对的情势则会愈发尴尬,不仅无法在北伐中打败曹操,连立足都会成为很大的问题。到时候如果孙权发动袭击,恐怕战死的就不是关羽了,而是刘备自己。不论是出于安全,还是出于发展,定都于蜀郡都是最好的选择。

作为一国之都,京畿人口必须要有一定的数量,不然很难供京师贵族、大臣以及禁卫军的用度,那样的话就需要大量从四面八方调集物资,所耗费的人力物力之巨不言而喻。那么南郡有多少人呢?根据东汉政府统计,南郡人口有七十四万人,属于人口较少的郡,在荆州仅比武陵郡、桂阳郡人口多一些。汉末大乱以后,各地人口锐减,全国人口加起来恐怕不足千万。

南郡也是多战之地,南郡的情况情况可想而知。何况原属于南郡的襄阳已被曹操所占,还新建出一个襄阳郡,也就是说南郡的一半是不被刘备所掌控的。如果强行在南郡建都城的话,将耗费大量的民力,连维持宫廷运转都十分艰难,更别说再从南郡兴兵北伐了。蜀汉本来就很弱小,劳动力自然要用在刀刃上,由此来看,定都南郡本身就不是什么上选。定都后别说打败曹操了,能维持统治恐怕都很困难。

相比之下,蜀郡条件则优渥得多。蜀郡的成都县本就是古都,很早就被开发了起来,而蜀郡又是整个益州交通的中心地带。依靠成都平原产的粮食,蜀地被誉为“天府”。起码京师的贵族、官僚、军队的吃穿用度是不用太担心的。从经济角度上考虑,刘备确实更应该定都蜀郡成都,而不是南郡。

从安全角度去说,蜀地被各道屏障包裹着。东部有三峡之险,蜀汉布防永安就可保东线无虞。蜀汉灭亡后,蜀汉的孤臣罗宪仅靠永安数千人马就能抵陆抗数万大军便可见一斑。在北又有易守难攻的汉中天险,汉中地区曾被曹操称为“天狱”,蜀汉依托汉中打赢了多次战争。由此可见,蜀地是非常安全的,敌人很难打到成都。

相比之下,南郡就不怎么安全了,敌人可以很轻松打到南郡。后来孙权占有了南郡,南郡屡屡成为吴、魏交锋的前线,这种地方怎么能设成国都呢?而江陵城虽然坚固,可一旦后方被袭击的话,也会回天乏术。如果刘备在南郡兴兵北伐,又被孙权袭击的话,刘备该何去何从?不管是从经济角度,还是从安全角度,蜀地都远比南郡适合建都,刘备的建都安排并没有问题。

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把关羽迁到成都,他能在北伐中打败曹操吗?

不能,因为关羽实际上是最适合镇守南郡的人,而成都也只有刘备能镇的住,换成其他人都不行。

很多人就是半吊子,在那里瞎出点子,比如让张飞或者赵云来替关羽镇守南郡,认为这样就万无一失。这些人啊,就连看《三国演义》也不仔细看。他们就不想想,刘备为什么要安排关羽镇守南郡,难道就因为关羽自我骄傲不成?

不是的,而是因为在刘备集团中,最适合镇守南郡的就是关羽。因为关羽的资历、威信都足够,更重要是关羽精通水军!当刘备被曹操打的狼狈而逃时,正是关羽带着一万水军接应的刘备,而在周瑜攻打南郡时,也是关羽带着水军在执行“绝北道”的行动。襄樊之战时,关羽的荆州水军更是牢牢控制了制水权,不但水淹七军,并且还在抵御徐晃的进攻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可以说,整个刘备集团中能打水仗,并且能训练好水军的,也就只有关羽了。至于张飞、赵云、魏延这些人,也包括刘备,有谁带过水军吗?又有谁训练过水军呢?既然都没有,那关羽对于荆州就是不可或缺的,少了谁也不能少了关羽。因为南郡这地地处长江中游,水系发达,镇守的将军如果不通水军,那根本就无法与孙权方面一争雌雄,迟早得被孙权方面咬死。

至于让刘备去南郡镇守,这更是在瞎安排。因为成都这地远比南郡重要,关羽镇守的那块地虽然重要,但是地盘太小,只有三个郡,并且还面临着曹魏和东吴的夹击,远没有益州重要。如果说蜀汉没了荆州还能活,那如果没了益州,那刘备集团可就走到头了,三分天下也将成为妄想。既然益州最重要,那自然也就得集团的头头刘备亲自坐镇了,其他人都不行。

再说了,刘备这边刚拿下益州,曹操就带着大军南下攻打汉中,蜀中更是因此一日数惊,诸葛亮不得不每天靠杀人来压制这份恐慌,这种情况也只有刘备亲自坐镇,才能压服益州内的各种势力。

所以,对于成都来说,刘备就是不可或缺的,要让刘备去镇守南郡,除非刘备脑袋秀逗了,否则绝不可能。

至于关羽北伐失败,那是实力使然,换成谁都一样,刘备亲自坐镇南郡北伐,也是不可能成功的。因为哪怕是刘备从南郡北伐,只要刘备方面获胜,那孙权照样会偷袭荆州啊,到那时,就凭着荆州那三郡之地,要阻挡曹操和孙权的共同进攻,那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把关羽迁到成都,他能在北伐中打败曹操吗?

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指在未夺取汉中之前,但不能称迁都,只能叫治所,就是刘备跟关羽对调。刘备集团的人马重新配制,在两路北伐中想打败曹操,夺取中原,只有五成把握。刘备集团兵精将勇,但数量有限,主要缺战略谋划人才和战场指挥员。关羽当然可以镇定益州,与曹操争夺汉中能力相差甚远,军事战略指挥,关羽不能与曹操相提并论。马超久驻雍凉,与羌氐民族融合,把马超放在汉中方面,有利于夺取陇西,但关羽与马超性格不和,俩人孤傲不能团结,必须由诸葛亮统筹坐镇指挥,由赵云协助和牵制马超,魏延李严严颜等诸将共同攻取汉中。诸葛亮指挥这般庞大阵容,比刘备法正指挥汉中之战更容易成功。在汉中休养兵马,待吋与东线南郡一同北伐,复兴汉室不是梦想。。。刘备坐镇南郡,由法正马良等辅佐,武有张飞黄忠刘封等大将镇守,招兵买马,训练士兵,安抚百姓,发展经济,保障后勤。加强孙刘联盟,做好全面战备,等待汉中方面消息,再做汉中与南郡双方同时北伐的统筹规划。。。南郡方面北伐比汉中方面北伐更为艰难,曹操容易集中优势兵力对抗,还要防东吴方面随时反覆无常。刘备法正张飞到汉中方面指挥做战,诸葛亮关羽赵云李严严颜孟达关平调回南郡,吴懿、黄权、糜竺、糜芳等助刘禅镇守成都,汉中南郡方面同吋北伐,刘备攻取陇西,直下长安,出潼关攻占洛阳。诸葛亮攻取襄樊,进取宛城,占领许昌,会师洛阳。复兴汉室,还于旧都,再大军攻打冀、兖、青、幽、并等州,旨招孙权归顺,孙权无力抗拒,刘备实现全国统一。

如果刘备迁都南郡,把关羽迁到成都,他能在北伐中打败曹操吗?

这个假设安排不合常规。把关羽迁到南郡,而成都只有刘备驻守在镇得住,而二十年即到汉中之战刘备取得胜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