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
苏联(俄苏)的情报机构可追溯到沙俄时期,1863年沙俄就有了秘密警察,在俄军总参谋部设立有协调机构-军事情报机构,可说是俄国情报机构最早的雏形。
这个机构就是契卡。
从契卡的全称“(全俄 )肃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设委员会”可以看出,它的活动范围多局限于俄联邦。1917年十月革命后建立到1922年苏联成立时改组的契卡,在严格意义上讲,它还不能称为苏联的情报机构,一是苏联还没有诞生,二是契卡只是后来克格勃政治意义上的鼻祖。政治保卫是两者的主旨,克格勃沿用了契卡的标志:盾牌与剑,盾象征捍卫革命,剑则象征与敌斗争。后来克格勃力图挽回其坏名声,曾决定去掉标志上的剑。
契卡,是开宗明义的以革命的名义整肃社会。
1917年十月革命后,极度混乱,地主资产阶级分子采用各种手段进行破坏,企图颠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列宁也没有料到布尔什维克会遇到国内外反对势力这样的巨大问题。12月4日,曾经领导进行十月革命的革命军事委员会,成立了“(全 俄 )肃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设委员会”,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任主席。5天后,公务员总罢工给他来了个下马威,促使列宁和委员们命令捷尔任斯基建立一个专门委员会,对此类现象采取最有力的革命措施,由此,捷尔任斯基直接指挥的特设委员会,开始了对“反革命的清算”。
契卡不是以政府的司法部门出现,它不是执法它只有行动,是革命的利剑,契卡可以不经过法庭就可行使逮捕和处决的权力,它有权力消灭一切反对它的人。
出身于波兰地主知识分子家庭的捷尔任斯基,少年时就热衷革命,先后在波兰立陶宛从事政治活动,在监狱里渡过11年,流放若干年后,以波兰和立陶宛社民党员加入了布尔什维克,后被选入布尔什维克中央委员会,并参加了十月革命。
捷尔任斯基具有坚定的信仰(西方则称其狂热的布尔什维克),多次称自己是“民族主义的死敌”,也许正是这种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加上他几分传奇的经历,赢得了列宁和同僚们的信任。和列宁一样,捷尔任斯基也是一个正直、非常能工作的人,廉洁奉公。在契卡的第一年,吃住都在卢比杨卡的办公室,他工作起来废寝忘食,于是有了“铁费利克斯”绰号。与列宁不同的是,捷尔任斯基是为了理想,他既会牺牲自己也会牺牲他人的。
1918年列宁在莫斯科一个会场被刺身受重伤,同时彼得格勒契卡领导人尤里茨基遇刺,随后有布尔什维克的上层人物被刺杀。面对政治暗杀事件,9月5日,《关于红色恐怖》的法令出台,苏维埃政权宣布要以"红色恐怖"对付"白色恐怖"。
随之实施了一系列大规模的逮捕和草率的“清除”,社会革命党人、贵族、前沙皇军人以及和资产阶级有联系的自由职业者纷纷被捕。
契卡当仁不让地成为‘红色恐怖’的急先锋。据保守估计,从1917年到1921年期间,有二十五万多人成了肃反委员会的牺牲品。没有司法程序的革命行动,冤魂必然多多。
出鞘的剑,一把双刃剑,疯狂挥舞,伤及无辜是必然的。
到了1921年,由于俄国内战苏维埃已稳操胜券,契卡权力受到了限制,机构也进行了某些改组。1922年2月,隶属内务人民委员部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替代了肃反委员会。捷尔任斯基担任领导。同肃反委员会所拥有的权力相比,国家政治保卫局的权力已被削弱了很多,它的活动领域仅限于打击破坏活动,并且只有调查权。但是,不久后国家政治保卫局又重新拥有了肃反委员会的大部分权力。
捷尔任斯基1926年7月去世。从本质上讲,捷尔任斯基始终是一位革命者。
接替他的是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任斯基。与捷尔任斯基一样都出身于波兰富裕家庭。缅任斯基修长个头,戴一副金边眼镜,精通12种语言,还会汉语日语波斯语土耳其语,因此外界称他是“史上最有修养的克格勃领导人”。
与捷尔任斯基不同,缅任斯基对下属不是严厉命令而是口口声声的我恳请您,一副谦逊君子模样。外界也感到不解,这个秘密警察头目居然像个忧郁的诗人,且体弱多病,他常常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有气无力地向属下作出指示。托洛斯基嘲笑缅任斯基是“一个没完成的肖像画的粗劣的草稿”。1929年缅任斯基患哮喘病休两年,1933年复出后仍然虚弱,自此住进郊外别墅不再理事了。
不过,谦逊君子,对缅任斯基这个老资格的布尔什维克确实是从一而终的形象,至少他没再指挥“草率行动”了。
缅任斯基在职时无甚作为,在他病重期间,他的副手亨利希.格里戈里耶维奇.亚戈达,逐渐掌握了国家政治保卫局的实权。
这个野心勃勃的亚戈达,几年后被“双刃剑”所斩。
契卡作为一个机构仅存五年,作为革命的出鞘的剑,在自卫的同时也伤及到众多无辜者。十月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时期的雅各宾主义有相似之处。显然,雅各宾派的思想确实对布尔什维克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极其混乱动荡不安的年代,采取果断措施恢复秩序是必要的,然而一部分契卡“以这种残酷的权力为乐(捷尔任斯基语)”,则是不可原谅的。
2019.
为什么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
钢铁的菲利克斯,最开始的含义是指1958年在克格勃总部对面树起的菲利克斯的铜像。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时,做为苏联的象征之一,被当时的人民推倒了。
但是,菲利克斯此人给苏联民众留下了太多深刻的回忆,比如他六次被捕,三次被流放,比如他在创建契卡后进行的一系列肃反,他坚定的苏维埃信仰,冷酷的肃反手段,以及在内战结束以后,为苏维埃做出的巨大贡献,直致心脏病发死于岗位上。这是一个钢铁一般的苏维埃战士。
不如看看俄罗斯官方对他的评价:在阴谋和反革命行动接连不断的艰难岁月里,当苏维埃大地化成一片灰烬、当为自由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遭到自己的敌人的血腥包围之时,捷尔任斯基表现出了超人的精力,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人阶级的敌人憎恨他,但又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他高大的形象、大无畏的精神、敏锐、耿直和绝对的忠诚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
为什么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
费利克斯·埃德蒙多维奇·捷尔任斯基是苏联早期隐蔽战线的统帅,凭借他的实力和魅力建立了一个强大的苏维埃保卫系统!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西方国家、白俄、波兰等国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同时发动内外攻击:就连列宁本人也遭受刺杀!于是,苏联决定建立一个保安机构:1917年12月20日,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决定建立“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消除怠工特别委员会”(后来又改称“全俄肃清反革命和打击投机及权力滥用特别委员会”。ВЧК是前面三个不变的词缩写,简称全俄肃反委员会),以此同反革命和各种破坏现象作斗争,并任命捷尔任斯基为肃反委员会主席。肃反委员会的俄文缩写是"契卡"(Cheká),故而肃反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也被称为Chekist,意为在契卡工作的人。捷尔任斯基将契卡的任务概括为:“在全国范围内消灭和制止反革命和怠工行为,将其积极分子交由法庭处理,同时还进行前期侦查和预审。”
于是,面对数百万反对苏联政权的国内外敌人,契卡开始向它们反击——契卡的建立就始于捷尔任斯基建言:“别以为我会寻求革命的公道途径。我们不需要公道,是面对面的战争,是你死我活的战争。我建议并请求建立一个同反革命进行革命清算的机构。”所以,铁与血成为苏联国家安全机构对付企图毁灭苏联政府的敌人的原则!
契卡建立之初,苏联国内黑帮、流氓、反苏武装组织横行:它们大肆杀害苏维埃工作人员、破坏苏维埃基层组织、破坏基础设施、烧毁粮食仓库、鼓动暴乱、怠工,就连苏联红军团级单位也出现叛逃、暴乱;而西方国家不断支持反苏联军进攻苏联——苏联政府面临前所未有的生存危机!所以,契卡只有采用最快捷的方式消灭敌人!
为了尽快消除国内外威胁,捷尔任斯基说出了工作原则:“我们代表的就是自我组织的恐怖主义——这话要先说清楚。”如此果断、坦白让反苏分子胆战心惊!捷尔任斯基以罕见的热情投入保卫苏联的工作:他从来不看戏或看电影,甚至没有自己的家,只有办公室——吃住全部在办公室里面!成立初期,契卡的同志们没有制服,只弄到一些款式不一的皮衣,自此皮衣就是苏联内务部队的身份标识。捷尔任斯基的个人铁血风格将契卡塑造为纪律严明的党的战斗机构:契卡不仅打击反革命/黑帮/间谍/匪帮,同时打击投机倒把、消极怠工、小偷小摸——他和同事的努力工作下,苏联国内的不利局面得以扭转:反苏分子的动乱和破坏被契卡彻底粉碎!
在列宁同志和最高苏维埃的授权下,契卡拥有不经审讯就地枪决罪犯和抓捕人质以威慑反动势力的权力!不过,捷尔任斯基从来没有滥用过这种权利:1921年,苏维埃政权苏联国内斗争形式趋于好转,捷尔任斯基签发命令:“苏维埃不应把那些从事小偷小摸和投机倒把的工人直接送到监狱,而应留在工厂被好人感化;除非从事恐怖和公开的暴力活动,政治犯不再立即枪决。”1922年苏联建国,捷尔任斯基削减契卡的一半成员,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ГПУ)交由自己的亲密战友维亚切斯拉夫·鲁道福维奇·缅因斯基接管,而自己更多的投入到经济建设当中去: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下,他更多的依赖市场调剂而不是计划管制,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非常了不起!可惜,苏联没有彻底贯彻他的市场经济结合计划经济的理念!
捷尔任斯基没有为自己谋取经济利益、政治利益!他为早期的苏联国家安全/经济建设贡献自己全部力量!他用铁与血对付国家敌人和破坏分子!他忠诚于共产主义理想、保卫人民、打击敌人领导:他领导的契卡是独立的,不服务于个人意志的、为共产主义理想奋斗的组织。正是因为如此,哪怕是他的敌人,也不能不承认他是一把真正的“红色惩戒之剑”!事实上,列宁不喜欢他、斯大林也不喜欢他,但是都不能不尊敬他!他的地位并不比列宁低:布尔什维克建党选举中央委员时,红军的创建者托洛茨基得票第三,苏维埃政权的缔造者列宁同志得票第二,而得票第一者,正是捷尔任斯基!
捷尔任斯基在克格勃中的地位几近圣人:1958年,苏联政府在莫斯科卢比扬卡广场建起一座捷尔任斯基的铜像,并将广场更名为捷尔任斯基广场。铜像的位置正对着克格勃总部大楼,这座雕像完成后一度被莫斯科市民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而克格勃新成员必须在克格勃总部大楼对面的捷尔任斯基广场上向他的塑像宣誓,后来改为向大楼里的半身像宣誓!1991年,苏联解体前夕,捷尔任斯基的塑像被作为“苏联恐怖统治的象征”被推倒;2014年的9月11日,俄罗斯政府耗费资5000万卢布重塑他的塑像并且在莫斯科市中心的卢比扬卡广场上重新树立起来!
苏联官方对他的评价也被保留了下来:“在阴谋和反革命行动接连不断的艰难岁月里,当苏维埃大地化成一片灰烬、当为自由而斗争的无产阶级遭到自己的敌人的血腥包围之时,捷尔任斯基表现出了超人的精力,他不分昼夜、废寝忘食、孜孜不倦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人阶级的敌人憎恨他,但又不得不对他肃然起敬,他高大的形象、大无畏的精神、敏锐、耿直和绝对的忠诚为他赢得了人们的尊敬。”哪怕是他的政敌斯大林,也用“燃烧”来形容他的一生,承认他为苏联、为共产主义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他无愧于“钢铁的菲利克斯”的称号!
为什么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
KGB 契卡 肃反委员会的负责人。
捷尔仁斯基 就是克格勃 ,残忍无比,杀人无数,冷酷如钢铁。 犹太人血统! 苏共 24 个中央执行委员中, 16个犹太人血统。
为什么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
菲利克斯·捷尔任斯基(1877-1926年),苏联早期领导人之一,出生在【现在立陶宛的维尔纳省】,家庭属于波兰小贵族。尽管有着上层社会的血统,但是捷尔任斯基很早就参加革命运动,屡遭沙俄政府的逮捕和流放。
列宁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鉴于国内外反动势力的猖獗,推出一个专门打击破坏活动的暴力机关——契卡(全俄肃反委员会)。1917年,捷尔任斯基担任契卡首任主席,通过极端手段让敌人“闻风丧胆”,被称为是列宁手里的“一把真正的红色惩戒之剑”,而人们称呼他为“钢铁般的菲利克斯”。
捷尔任斯基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对反对苏维埃的敌人毫不留情,认为可以采用一切手段铲除,“实施恐怖政治,逮捕和消灭阶级敌人,消灭他们在革命前所扮演的角色,消灭他们的阶级联盟,消灭他们的肉体和精神。”
捷尔任斯基领导下的契卡,放在现在看来那是相当铁腕、相当残酷,在麾下成员眼里“没有比枪决的权力对契卡更重要的了”。毋庸置疑,在乱象横生的局势之下,契卡对维护新生的苏维埃政权立下汗马功劳。
但是,我们不能否认其冷血的一面,以及对无辜者的伤害。契卡既在恐怖的名义下镇压多起城市武装叛乱,处决数以万计的“反革命破坏分子”;又在缺乏法律约束的情况下殃及无辜,存在打击面过宽、乱抓人、刑讯逼供等等问题。
此外,契卡还有一些业余工作,打击投机倒把、打击消极怠工、打击小偷小摸、打击制造混乱,以及修复被破坏的铁路线、改善城市工人的贫困生活、救助社会上的孤儿等等。这些工作的大量成效,有效改善契卡的恶狠狠形象,让它得到广大底层民众的拥戴。
若乱世用重典,那么当不再需要威慑,烈犬也该退场。列宁对捷尔任斯基的工作,给予高度的肯定和赞许,也对其粗暴的作风有所察觉。等待局势稍微好转,列宁就开始收拾契卡,1921年第九次全俄苏维埃代表大会提出“苏维埃政权在国内和国外的巩固,使得我们可以削减肃反委员会的职能即其机关了。”
第二年,隶属内务人民委员会的【国家政治保卫局】替代契卡,捷尔任斯基放下滴血的屠刀。虽然契卡结束历史使命,但是其简单粗暴有效的风格,给苏联领导人留下深刻影响。之后兴起的【格勃乌】【克格勃】等国家安保部门,仍然拥有许多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并且制造出大量的冤假错案。
“钢铁的菲利克斯”,在当契卡老大的时候,有着严厉、无私、无情、冷血、恐怖的人设。由于其过于强调新政权的“强硬”,导致极端使用暴力手段,也使他成为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人物。离开契卡的捷尔任斯基,似乎失去政治上的生命力,1924年起担任联共(布)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2年后在党中央会议上猝死。
为什么苏联领导人捷尔任斯基被称为“钢铁的菲利克斯”?
毛子貌似喜欢类似的寓意坚硬的外号。至于具体是什么原因来的,不知道。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