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何宁愿把车厂卖了,也不肯成全虎妞和祥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刘四爷不是什么好人,而且比女儿虎妞聪明得多。

第一,刘四爷本来就是坏人。

刘四爷是老混混出身:年轻时开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债;前清时候打过群架,抢过良家妇女,跪过铁索;民国以后,开了一个车厂子——人和车厂。

大家注意,其中有几条,一是买卖过人口,也就是贩奴。

这就是茶馆里面,刘麻子做的坏事,将乡下女孩以低价买来,高价卖给城里人做丫鬟或者小妾,其实就是性奴和生育工具。有的女孩,干脆就是被拐卖甚至绑架的。

这是缺德的事情,也就是今天的人贩子,正经人是不会做的,可见刘四爷当时就是一个混混。

还有,抢过良家妇女,就是将正经人家的女儿将回家做女人。这说通俗点,就是强奸了。只是当年的人要面子,女人被强奸以后往往选择忍气吞声,被迫和强奸犯一起过日子。自然,这也是下三滥做的事情。

就这两点,可以看出刘四爷绝对不是什么好人。

只是年龄大了混不动以后,他才改做正行。

但人是不会变的,刘四爷既然做过这么多坏事,还跪过铁索。

什么叫做跪铁索?就是双手被绑在一个木架上,膝盖跪在一团铁链上。

这个短时间跪一下,也许还能忍忍。但时间一长,膝盖就巨疼,甚至最终致残。

刘四爷年轻时候就如此刚烈凶恶,老了也好不到哪里去,本来就是老流氓,老恶棍。

第二,刘四爷是个极端自私的人。

一个稍微上道的父亲,只有略微有些人性,也不可能不为女儿打算打算。

而刘四爷却为了自己利益,从没考虑过女儿的死活。

刘四爷已经70岁,女儿虎妞三十七八岁。

在清末民初,快40岁女人还没出嫁,相当于今天快50岁没嫁人,基本一辈子就完了。

而刘四爷并不是没有让女儿出嫁的条件,毕竟只要有钱人的女儿,总是有人会抢的。

但刘四爷一没有让女儿嫁人,因为他需要女儿来管理车厂和家里,不然自己搞不定,他也不相信其他人;

二没有招女婿,让女儿女婿来帮他。其实这就是刘四爷极端自私,不愿意让女婿未来享受他创造的财富。

其实,刘四爷早就看出虎妞对祥子有意思,就算他认为祥子不合适,也可以给女儿再找一个丈夫。

但刘四爷什么都没做,只是一味让女儿和祥子分手,继续为他白打工,甚至养老送终。

至于女儿将来死活,他根本没考虑,所以直接和女儿闹翻了,不允许他就嫁给祥子。

而血浓于水,女儿就算忤逆嫁给祥子,终究是自己女儿。

刘四爷虽恼怒,将无法经营的车厂卖了,也应该留给女儿一笔钱。

毕竟女儿为她干了这么多年,就算是工人也该给钱。

然而刘四爷做事非常绝,直接带着钱走人跑路,让女儿根本找不到他。

这是啥意思?

女儿不听我的,不为我服务,就让你一分钱都拿不到。

可以说,这事做的太绝,也变相导致了女儿难产后自己拿不出钱手术,最终惨死。

第三,刘四爷比虎妞聪明。

其实刘四爷早就看出祥子不地道,靠不住,外表傻大个,其实内心奸邪狠毒,属于蔫坏。

刘四爷认为虎妞嫁给他,无论是虎妞和自己都不会有什么好结果。

这也是刘四爷直接跑路的一个原因,不愿意让祥子借机占便宜。

平心而论,刘四爷的想法也有一定道理。

虎妞和祥子结婚以后,几乎是用自己的全部积蓄在养着祥子,还给祥子买了车。

祥子等于是吃软饭的。

然而,在虎妞难产的时候,祥子明明还有一辆车可以卖至少六七十块大洋,他却就是不不愿意让虎妞去洋人医院看病。

最后还是小福子看不下去,主动跑去医院询问。

而当时虎妞已经无法自救因,为她没钱了,而她知道祥子也不会拿出钱来。

书中写:陈二奶奶非五块钱不来,虎妞拿出最后的七八块钱来:"好祥子,快快去吧!花钱不要紧!等我好了,我乖乖地跟你过日子!快去吧!"

看看,虎妞其实已经知道祥子真面目,已经无法可想了。

最终,祥子看着虎妞死掉,他本来就是被逼结婚。刘四爷跑了,虎妞没有利用价值了,当然死了最好。

祥子可以独霸一辆车子,还甩了包袱。

祥子如此狠毒的性格,虎妞是最后才发现的,但刘四爷早就看清楚了。

所以他才骂祥子“我女儿跟了你,还能他妈的不死?”

第四,刘四爷后悔但迟了。

刘四爷最后出现,很可能是良心发现以后,回北京来找女儿的。

但女儿已经死了,祥子不知去向,最终还是在街上碰到。

刘四爷询问女儿的坟在哪里,想去坟墓上拜拜。

然而,祥子也够狠,直接不说。

刘四爷最后也很凄凉,虽然还有钱,身边没有一个亲人,连唯一女儿的坟在哪里都不知道。

谁让你做事这么绝,现在后悔也迟了,带着这些钱下地狱去吧。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何宁愿把车厂卖了,也不肯成全虎妞和祥子?

虎妞擅自决定嫁给无钱无势的车夫祥子,当刘四爷得知这一消息后,他是极不情愿的。在他看来,祥子的确不错,但不论当女婿还是当儿子,都差得太远。

“一个臭拉车的!自己奔波了一辈子,打过群架,跪过铁索,临完教个乡下脑袋连同女儿带产业全搬走了?没那个便宜事!就是有,也甭想由刘四爷这儿得到!刘四自幼全是放屁崩坑的人!”

从刘四爷的语言和人生经历,可以看出,他是一个爱占便宜又好面子,且极度自私冷酷,唯利是图的社会老油条。

一个有“字号”的土混混

刘四爷自认为自己还是个了不起的人物,毕竟人生阅历摆在那儿。他是从晚清过度到民国的人物,在年轻时当过库兵,设过赌场,买卖过人口,放过阎王账。我们且看他的这些在前清时期的人生经历。

何为库兵,就是户部管银库的兵。晚清政治混乱,贪污横行,最肥的官就是户部的官,作为一名小小的库兵也跟着沾了不少光,他们发财的门路就是库银本身,手段就是“监守自盗”。

清律规定,库兵入库必须赤身裸体,以防发生偷窃行为。但库兵们有的是办法,他们把银子藏在肛门里。

为了偷盗银子,有的人从少年时代就开始做训练,先是把鸡蛋抹了麻油往里塞,慢慢找成鸭蛋、鹅蛋,最后是铁蛋,最多可以夹住8枚左右的铁蛋,也就等于可以偷50两银子了。

在冬天偷盗更简单,带着茶壶进去,把银子放在茶壶里,出去时即使把茶壶倒个底儿朝天,也倒不出银子,因为天冷,银子被冻上了。

再说赌场,晚清京城赌场遍布,由于向统领衙门交了保护费,一般没人抓赌,但也有例外。当满足三个条件时,衙役们就会行动了。哪三个条件呢?

第一,富贵子弟或者是外省入京的有钱官僚;

第二,在家里聚赌,不牵扯他人;

第三, 赌徒内部要有矛盾。

只要这三个条件满足,衙役门就会半夜行动。把聚赌的人员抓到班房里,并声称天一亮就要上堂,还要“大刑伺候”。一般被抓赌徒都会求饶,要么写欠条,要么当场行贿,寻求私了。

在清朝明令禁止买卖人口,但一些歹徒却大肆进行这项罪恶的活动。一般他们利用贫苦人走投无路的处境,与买主勾结,并且极力压低价格。

有些人贩子,还利用诱骗的手段,怂恿别人卖妻以从中渔利,或拐骗幼童。一些有组织的贩卖人口集团,甚至成帮结伙,或公开抢掠妇女,或勾结官吏贩卖人口。

在清末有许多不法之徒做这项“生意”,他们勾结洋人,将自己的同胞贩卖到海外去做“猪仔”。那些被拐卖的华人在海外做苦力,最后被榨干血汗,惨死异乡,而那些人口贩子却大发横财。

到了民国,这项“产业”不仅没有覆灭,而且更加猖獗了,发展成了一个分工明确的“成熟”行业,还有专门的行话,如贩男孩叫“搬石头”,贩女孩叫“摘桑叶”,杜月笙也曾在“买卖人口”中大赚这种丧心病狂的昧心钱。

阎王账也就是高利贷,无非也就是利用贫苦人所从事的一种利滚利的借款。

从刘四爷所从事过的“工作”种类来看,基本都是非法的“暴利”行业,而且基本都存在官商勾结的现象。刘四爷也曾在其中与人冲突过被抓过,按他所说,打过群架,跪过铁索。

刘四爷口中的“打群架”,不是三五个人看不顺眼发生的互殴,极有可能涉及民间械斗,

“跪铁索”是清朝的一种刑罚,”顾名思义就是跪在铁索上,如上图中的犯人双手被绑在一根木架上,膝盖则跪在一团铁链之上,这种刑罚会导致血液不畅肌肉酸涩,还有可能留下后遗症。

刘四爷提到此刑罚,不仅没有恐惧之色,而且还相当“享受”。当年他跪铁索,眉头都没皱一下,没喊一个饶命,硬是将吃官司的事儿给扛了过去,还因此在江湖上有了自己所谓的“字号”。

到了民国时代,他发现“土混混”明着抢劫的时代已经过去了,随着时代兴起的是军阀官僚的压榨,所以刘四爷发现“巡警的势力越来越大”了,这也是导致他开人和车厂的原因。

土混混出身的他,在乱世之中,依他干过一些非法营生的人生经历,对付穷人所应有的资格与本领,如力气、心路、手段,交际,字号等等,他都有。

所以,他懂得什么时候该松,什么时候该紧,他能把车夫拿捏得死死的,让他们纵有一身力气,也逃不出他的手掌心。

也就是说,一向习惯从贫苦大众身上捞钱的刘四爷,怎么可能让穷人给一锅端了?还要连本带利一齐收了?这对于混了一辈子社会的刘四爷来说,那简直是对他人生的一种“侮辱”,欺负了一辈子穷人,最后让穷人给欺负了。

就冲着这一点,抛开虎妞死了不说,即使虎妞活着,祥子和虎妞也别想从他身上捞半点油水。

有人说,他身上有一股江湖大哥的味道,抱歉,鄙人不能认同这种说法。车夫是可以免费住在人和车厂,但交不上车份儿,照样把你当个破水壶似的扔出大门外,连个铺盖卷都不给你。

祥子体力好的时候,还像个人的时候,即使买了自己的车,刘四爷还可以让免费住,那是因为祥子还有利用的价值,一闲着就去帮着打理车厂的车,擦车、打气、晒雨布,抹油······

院子与门口永远都是干净的,即使虎妞骂他,他也总是听着不去争辩,而且祥子知恩图报,还要给他一些小恩小贿,比如一盒洋火。

诸如此类的事件,只能说明他身上所谓的江湖气,无非是一时的权宜之计。在他那里没有免费的午餐,凡事以利为重。

所以,当虎妞在他的生日宴上,将她与祥子的婚事挑明了的时候,好比在面对穷苦人的挑衅,他绝对不会让步,而且连渣都不会给他们剩下。

冷酷自私的父亲不只一个刘四爷

《骆驼祥子》这部小说,可以说是一部人性的堕落史。在小说中,对于社会戾气极重的人物,如虎妞、刘四爷,给予的是报复性的结局。而对于贫苦的穷人,如祥子、小福子老马等,也没有一个好的结局。

从人性的角度讲,他们都从曾经的美好设想,最后堕落到了万丈深渊。

虎妞怀着美好的愿望,通过诱骗的手段,将自己嫁给了祥子。而且想着挥霍完手中的几百块大洋,还和祥子重回人和车厂,希望最终能继承刘四爷的饭碗。

然而现实却是,刘四爷并不希望她出嫁,希望她一辈子帮他打理车厂。但是虎妞执意要和祥子结婚,他不顾父女亲情,赶走了已经失去利用价值的虎妞,这也间接导致了虎妞人生命运的结局,惨死于贫民大院。

对于眼中只有金钱的刘四爷,把自己女儿逼死的结局,或许并不意外。但是对于曾经贫穷勤劳的二强子,最后也一样把自己的女儿小福子给逼死了。

二强子先是为了满足家庭需求,将小福子卖给了一个军官。当军官抛弃了小福子之后,他又催促让小福子去卖身,以满足他的日常需求。当卖身也不能满足二强子所需时,他干脆将她卖到了“白房子”做了妓女,直接导致了小福子之死。

同样是父亲,富也罢,穷也罢,虎妞和小福子的命运殊途同归。借用张爱玲的一句话,“在这兵荒马乱的时候,个人主义者是无处容身的”。

老舍对刘四爷和二强子的人物设置,都展现出了时代的残酷性。在那样一个冷酷混乱的时代下,几乎没有人能逃得出,到最后,谁也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

综上,从两方面说明了刘四爷不能把财产拱手让给虎妞和祥子的原因。仅供参考。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何宁愿把车厂卖了,也不肯成全虎妞和祥子?

其实刘四爷卖掉车厂,丢下女儿,并非是真的绝情到这般田地,而是源于一场父女俩的较量。

奇韵看很多答主都在分析刘四爷对女儿是如何狠心无情。

若是只看到刘四爷对女儿的狠心绝情可就太片面了。

但凡是读过原著小说的,仔细读过的,不会这么想问题。

下面奇韵就根据原著内容,来说说刘四爷卖车厂这事儿。

先简单说一下刘四爷卖车厂的原委。

《骆驼祥子》原著中,69岁的刘四爷,拥有一家规模很大的人力车行,膝下只有一个独生女儿,虎妞。

刘四爷早年间干过不少灰色甚至黑色的产业,比如贩卖人口,开赌场之类,说白了就是个混黑道的。后来开了人力车行,算是有了一个体面又正当的营生。

虎妞是个三十七八岁的老姑娘,一直在车行里帮着父亲打理生意,是车行实际的管理者。

后来虎妞看上了老实本分的车夫祥子,明里暗里追求祥子, 奈何虎妞太丑,祥子看不上她。

虎妞干脆使了个损招,做了个局,哄骗着祥子来了个生米煮熟饭,又假装一夜风流怀孕,揪着祥子让他负责,祥子老实禁不住吓唬,只好就范。

但婚事要想成,不是搞定了祥子就行的。

虎妞想嫁给祥子,两个难题需要搞定,一是让祥子同意,二是让自己爹刘四爷同意。

现在祥子是同意了,但是刘四爷那一关还没过。

最难的,也是刘四爷这一关。

于是,虎妞对自己爹制定了一个计划。

  • 这个计划就是:
  • 1.腊月二十七刘四爷过生日的时候,让祥子去恭恭敬敬拜寿,把老头儿哄开心了,趁机认干爹。
  • 2.自己继续装怀孕,月份大了,再故意让自己爸爸发现,主动询问。
  • 3.自己装模做样不肯说孩子爹是谁,就等老头儿真急眼的时候,再说孩子是乔二的。(乔二是刘四爷熟知的一个人,已经死了)
  • 4.未婚怀孕是家丑,完了孩子爹还死了,这就更棘手了。这时候刘四爷肯定急得没主意了,趁机提出,让祥子当冤大头娶自己,假装孩子是祥子的,把家丑遮掩过去。

虎妞很了解自己爹,知道他必定不支持自己和祥子的婚事,又深知他好面子,所以量身设计好了这个计划。说实在的,这个计划确实是比较可行的。

但,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刘四爷过生日那天,出了点意外,搞得虎妞的计划全都乱套了。

刘四爷过寿当天,一切本来还算顺利,祥子跑前跑后一通张罗,给加分不少。

但是到了晚上,席面散了,出了意外了。

账房先生盘这一天的礼金,发现寿宴办亏本了,来的客人普遍给的礼金都特低,还拉家带口来吃,算下来总共才收了20来块钱的礼金。

刘四爷一听,火气上来了,他就不是吃亏的主儿,办个69岁寿宴,竟然亏大发了,越想越来气。

有气就要撒气,但是当时虽然席面散了,还有一些关系近的客人没有走呢,在喜棚里打麻将呢,所以老爷子还不好直接发作。

于是,他这股邪火发到了虎妞身上。

虎妞的性子,比较像刘四爷,比较火爆。刘四爷一冲她发邪火,她就恼了。

其实若是换作别家姑娘,温温柔柔的,看自己爹心里窝火拿自己撒气,当时客人还在场,忍一忍由他骂几句撒撒气也就好了。

可虎妞不,她这暴脾气忍不了,立刻针尖对麦芒地和老爹吵起来了。

这一来二去,爷俩吵得越来越热闹,越来越不像话,所谓话赶话没好话。

刘四爷急火之下,就说了虎妞和祥子暧昧的事儿。

其实虎妞各种小动作追祥子的事儿,刘四爷这个人精是看在眼里的,虽然不知道俩人具体是什么情况,但是他明白虎妞和祥子之间有事儿。

刘四爷一当众点明虎妞和祥子的事儿,虎妞这脑袋一下子就蒙了,她本来就心虚,老爷子一提,她本来计划好的那些可就全乱套了。

结果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祥子这儿又出情况了。

祥子一听刘四爷把虎妞和自己的事儿点明了,而且还羞辱自己,当即就想走人。

虎妞一看,好不容易把祥子哄骗到手里的,又好不容易说服祥子配合自己的计划,俩人好努力把婚结了。可现在婚还没结成呢,祥子就要一赌气走喽。这一走婚事可就太玄了。

虎妞特别怕祥子跑了,于是情急之下做了一个非常仓促的决定。

虎妞叫住祥子,干脆一五一十,把俩人的事儿全都摊牌了,告诉刘四爷,自己和祥子已经生米煮成了熟饭,孩子都有了,婚是必须结的。

而且为了逼迫刘四爷点头同意,虎妞的态度很强硬,她表示,如果刘四爷认可这门亲事,俩人就在车行结婚,然后留在车行继续干,如果刘四爷不认,俩人就跑到外面结婚,刘四爷就没有女儿在身边了。

虎妞这一举动是情急之下,思维混乱之下,临时的决定,所以有很多不妥之处。

她只想到了抓住祥子,趁机逼迫父亲点头,可全然忘记了脸面二字。

刘四爷是谁啊,人家是混迹江湖几十年的旧社会袍哥式人物,一辈子顶顶在乎的就是“脸面”。

亲闺女在自己的寿宴当晚,当着众位客人的面,说出自己的闺阁丑事,还当众拿这事儿要挟刘四爷点头认女婿,这简直就算要了他的老命。

刘四爷当场是气得昏天黑地,怒不可遏,简直连杀人的心都有了。

“虎妞没想到事情来得这么快,把最后的一招这么早就拿出来。刘四爷更没想到事情会弄到了这步天地。但是,事已至此,他不能服软,特别是在大家面前。”

在剧烈的火气和维护脸面的自尊心驱使下,刘四爷也说了狠话,坚决不会认下这门亲事,并表示断绝父女关系。

老头子把外场劲儿又拿出来,请大家别走,还得喝几盅:“诸位放心,从此她是她,我是我,再也不吵嘴。走她的,只当我没有过这么个丫头。我外场一辈子,脸教她给丢净!倒退二十年,我把她们俩全活劈了!现在,随她去;打算跟我要一个小铜钱,万难!一个子儿不给!不给!看她怎么活着!教她尝尝,她就晓得了,到底是爸爸好,还是野汉子好!别走,再喝一盅!”

虎妞一看,爸爸发狠了,自己也不甘示弱,转过头去,就用自己的私房钱,在几天之内准备好了一切,和祥子完婚,住到了外面。

再然后,虎妞和祥子没有再踏入人和车厂一步,也没有和刘四爷有任何联系。

虎妞自己的小算盘,是不论如何,都要让爸爸认下这门亲事,自己跑出去结婚实际只是权宜之计,她是计划着等等再拉着祥子去见爸爸,服软求原谅。

可是还没等到虎妞去找爸爸服软,刘四爷就已经卖掉了车厂,揣着钱,上天津逍遥快活去了。

一场比勇斗狠之下的悲剧

从虎妞父女俩闹崩,到刘四爷卖厂走人,这条时间线很有意思。

我们看看原著中的时间线:

  • 腊月二十七:刘四爷过大寿,虎妞和父亲摊牌,扬言要和祥子结婚,父女俩闹崩。
  • 正月初六:虎妞和祥子结婚。
  • 正月十二:刘四爷和自己亲姐妹(虎妞的姑妈)辞行,表示要出门玩一玩,此时应该已经处理掉了车厂。

从腊月二十七晚上,虎妞父女闹了一场之后,一直到正月初六,整整8天的时间,父女俩愣是一句话都没说。

“初六,虎妞坐上了花轿。没和父亲过一句话......”

虎妞和父亲闹翻到筹备婚礼的这几天,应该还是住在人和车厂的,但是父女俩竟然8天都没有说一句话。

看看,这爷俩的脾气有多臭多硬?谁也不肯先服软,谁也不肯低头。

一直到正月十二,刘四爷和姐妹辞行,处理掉了车厂,而虎妞自从结婚之后,就没有回来过车厂了,没见过刘四爷的面。

这期间,虎妞也想过,回去找老爸服软认错,但是一直犹豫不决。

“祥子照常去拉车,她独自在屋中走来走去,几次三番地要穿好衣服找爸爸去,心想到而手懒得动。”

犹豫之间,最终是没有去成的。

之后还是祥子路过人和车厂,发现牌匾换了,打听后才知道,刘四爷已经卖了车厂去天津玩了,而虎妞从祥子嘴里得知了这一消息,一切都已经晚了。

这一段时间线,如果从刘四爷的角度来看的话,整整15天,半个月的时间,他是一直等着闺女来主动找自己认错服软的。

站在他的角度,闺女办了荒唐事,大逆不道败坏了他的脸面,该回来认错的,晚辈犯了错,就该主动找长辈认错,长辈就该端着架子,岿然不动。

结果他内心煎熬地等了15天,闺女愣是一点认错的迹象都没有,自顾自结了婚,就消失了。

他刘四爷是啥人啊?不是普通老头儿,是混北京城混到69岁的,是个大混混,是混黑道出身的,最擅长的就是比勇斗狠。

几十年的江湖浸染,导致他习惯了把比勇斗狠这一套江湖习气用在家里人身上。

自己闺女和自己比狠,自己哪能输啊?

你不是一句话不肯和我说,自己张罗着也非要出嫁吗?你不是宁可跟了个臭拉车的出去过,也不肯回家找爹低头认错吗?那我索性就来个更狠的,卖厂拿钱玩消失,我让你永远找不着你爹,肠子悔青。

我就等你自己明白,自己是眼瞎跟了臭拉车的,离开爹是错的。

刘四爷卖车厂拿钱走人离开女儿,这是一系列意外下,父女俩赌气斗狠的结果。

可以说,这是最坏的结果。

刘四爷确实是看不上祥子做女婿,不会同意这门亲事,可,但凡这件事换一种发展过程,也不至于闹到这种结局。

父女俩全都是强势的,赌气斗狠起来一个赛一个。这两个无法顺利沟通的人,偏偏,中间连个说和传话、和稀泥的人都没有。

最终,刘四爷赢得了这场斗狠比赛的胜利,却间接葬送了女儿。

刘四爷不肯成全虎妞祥子,是看透了人性

很多人认为刘四爷是极端自私的,从不在意女儿的幸福,只是把她当作一个工具,一个替自己出力管理车厂的工具,根本就不想让她嫁人。

可读了原著之后,我们会发现,虎妞到了三十七八岁还没结婚,是另有原因的。

虎妞本来长得就很丑,又黑又丑,身材垮大,甚至更像一个男人。

这样一个姑娘,哪个男人会真心喜欢呢,就连一穷二白的祥子都看不上她。

肯主动娶虎妞的,几乎就只有一种人,就是看重刘家财产的,冲着钱去的。

而这种小人,刘四爷又是看不上的。

书中写得很明确,刘四爷结亲是很功利很现实的,必得门当户对,而且还得比自家强。

书中写,虎妞对祥子说:

"他是拴车的,你是拉车的,他不肯往下走亲戚。"

可虎妞这样的丑姑娘,门当户对的少爷,哪个能看上她呢?

这就导致,肯娶虎妞的,刘四爷看不上,刘四爷看得上的,人家看不上虎妞。

人精刘四爷也早就看透了这个现实。

他宁愿姑娘不嫁,也不肯让她跟一个只图钱的小人,他觉得那样的男人根本靠不住。

不可否认,刘四爷确实是有自己的私心,想让虎妞留在自己身边打理生意,但这只是一方面而已,虎妞太丑找不到真心实意对自己的好姑爷,这才是根本原因。

刘四爷对虎妞,哪有那么冷血无情。

刘四爷早年丧妻,只有虎妞一个闺女,没儿子,他有充分的理由再娶媳妇,生儿子,可是30多年他都没再娶,只守着虎妞过日子。

可见,刘四爷还是挺把这个独生女儿当回事的。

他不肯让虎妞嫁祥子,只是看透了事情的本质,看透了人性,看透了祥子就算娶虎妞,也不是真心实意,是图钱,这样的婚姻不可靠,有还不如没有。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何宁愿把车厂卖了,也不肯成全虎妞和祥子?

我们很多人没有深入了解书中人物的真实情况!首先就是刘四爷,就是一个心狠手辣,眼光看人比较准确的老江湖。虎妞则是继承了父亲的心狠和泼辣,但没有学到识人定性准确的眼光,就看她找骆驼祥子这个怂人就知道太差了!而对自己父亲的脾气性格和做事的手段也没有搞清楚,可以说是完全搞错!最后就是骆驼祥子这个人,很多人因为看了电影里边张丰毅的形象,就被带偏了节奏,实际上仔细理解一下,就会发现祥子这个人优点很少,缺点缺非常多,并且很多是性格和心态上的问题,也就是说天生坏蛋一个!比如虎妞难产的时候,他做的那些事情简直就是个畜牲不如的玩意!他喜欢小福子又没担当,并且算计的尽是些不上台面的小肚鸡肠的行为和心态!唯一的优点就是在买车这件事情上的坚持,但也是没经济头脑,还不知道听亲人朋友的合理意见,总结一下这个祥子,就是恨钱如命,心肠毒辣不念旧情,遇到厉害的人又胆小如鼠。可以说完全就是一个又怂又贪又蠢的耍小聪明的人渣!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何宁愿把车厂卖了,也不肯成全虎妞和祥子?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刘四爷这种人,混混出身,逞强斗狠,会江湖手段。

在他看来,祥子这种人既窝囊又很蠢。他瞧不上的。

自己一辈子的家业,会败在他手里。

从祥子卖骆驼那件事儿,就可以看得很清楚。确实有点缺心眼儿。

祥子这种人,做下人肯定很好。但找来当老公,根本靠不住。事实也真的是如此。

《骆驼祥子》中刘四爷为何宁愿把车厂卖了,也不肯成全虎妞和祥子?

为了剧情而剧情,为将来祥子的悲惨命运伏笔。

实际上,这段剧情无论从人性还是利益上讲,都是不合理的。人性是,虎妞虽然是女人,但是虎毒不吃子,虎妞毕竟是自己唯一的亲人。利益上讲,刘四爷毕竟老了,得有人帮他管理车队,无论从能力,和外场,手段,还是那种狠劲,虎妞都是不二人选,实际上,虎妞已经是事实的二把手了,虎妞做老婆不是合格的,但是作为掌柜子还是有能力的。

至于虎妞嫁给谁,四爷绝对是多虑了,别说是祥子,就是换个混混,也不见得能压制虎妞,所以祥子能拐了四爷的家产?

祥子既没那野心,也没那能力。

四爷看人还是有一套的,他把祥子看透了,一个看透的人,有什么不放心的。

自己的车队不传给自己的女儿,还能传给谁。

他错了,他的养老只能只望虎妞,谁也指望不上。

所以,这段剧情是及其不合理的。

一句话,祥子窝囊不窝囊不重要,重要的是留住女儿。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