襄阳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中有多重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 8896条回答。

襄阳确实在古代非常重要。

尤其是北方大军南征的时候,襄阳往往会爆发战略决战。

南方征服如果守住襄阳,就可以保住半壁江山,反之就亡国灭种。

为什么这么说呢?

萨沙简单讲一讲。

自古以来,北方大军南下,多会沿着平原道路。

为什么这么操作?因为北方大军肯定有很多骑兵,另外古代陆地物资运输主要依靠马车、牛车,需要平坦的地形。

而北方大军只要突破燕云十六州的山地地形,进入华北大平原以后,南方政权的军队就很难对付了。

因为华北大平原适合强者发挥威力,却并不是和弱者一方防御。

尤其骑兵在这里可以肆意横行,当年金兀术的骑兵先锋小队,换马不换人,一天可以奔袭100公里。

所以,一旦北方大军突破黄河方向,就涉及到一个如何突破长江防线的问题。

黄河由于古代的水量减少,很多地方宽度很窄,并不难突破,不再是天险了。

但是,长江却不同。

长江大部分流域的宽度很大,超过1000米,而且水流速度很急,必须通过渡船运输。

而既然是南方政权,不可能不在长江建设强大的水军,北方大军的水军肯定要弱不少,就必须想办法抵消水军的劣势。

那么,当时其实主要有两个进攻方向,第一就是渡过黄河以后,进入江苏安徽地区的淮河流域,随后继续向南攻打到长江。

这种攻击的优势是,可以借助京杭大运河来运输大量物资,但缺点也是极多的。

一来,江淮地区的地形比较复杂,山地丘陵众多,河流纵横,不适合骑兵作战,是标准的易守难攻的地方。后来新四军、八路军就是利用这些复杂地形,同日寇打游击整整七八年时间,还越打越强。

二来,这里南下以后进入的长江下游,恰恰是长江最宽阔,最不合适渡江的地区。不要说古代,就算民国时期使用发动机渡船度过长江,也需要至少30分钟时间,古代帆船或者划桨船至少需要1个小时以上。这么长的时间,一旦遇到敌人水军,运输船就死定了。

所以,其实江苏安徽这个方向并不适合突破。当年金陵王完颜亮的金国大军,就是在这类惨败的。

第二个方向,就是沿着华北大平原,向西进入南阳平原。这些都是一马平川的平原地区,最终攻破南阳平原最南端的襄阳,进而南下进入江汉平原,直接赶到长江边。

这条路线最大的优势是,从北到南,直到襄阳都是平原,便于行军和作战,南方政权很难阻挡推进速度。

而占领襄阳以后,距离长江也就近在咫尺,容易胜利。

另外,长江中游这一段,江面情况复杂,弯弯曲曲,一些地方水流平缓,江面狭窄,非常适合在这里渡江。

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古代大部分北方入侵者,都选择从襄阳突破长江防线。

比如蒙古人和南宋就在这里鏖战了接近40年!而岳飞上任之初,就不惜代价试图控制这一线,以确保长江防线安全,都是同一个道理。

另外,南阳盆地本身也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交通枢纽。

向西,有汉水可以进入富裕的汉中盆地;

向西北,经过伏牛山和秦岭山路,虽然比较险要,但仍然可以直接攻入关中平原,直逼长安;

向北,进入豫中平原,也就是进入华北大平原,不远处就是开封、许昌、洛阳。

向东,可以从桐柏山和大洪山中间穿越,经过随枣直接进入武汉地区,不需要翻越大山。

总之,南阳盆地本来也很重要,但南阳盆地不能等同于襄阳,这不是一个概念。襄阳只是南阳盆地一部分。

自古以来,南阳盆地和襄阳都非常重要。

战国时代,秦国不惜代价攻占楚国控制的南阳盆地后,楚国防御就几乎崩溃。之后秦军历次攻击,都是从南阳盆地为基地发起。

有意思的是,刘邦之所以能够抢先进入关中平原,也是首先抢占南阳盆地,进而抄近路攻入秦国心腹地区。

三国时期,曹操也是不惜代价夺取南阳盆地。结果和张绣的作战中,曹操损失了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大将典韦等,自己也差点完蛋。由此可见南阳的重要性。

而曹操占领南阳以后,就保持了对刘表的巨大压力。

搞笑的事,刘表让刘备驻扎新野,也就是今天的南阳市新野县,要求在南阳大平原遏制曹操继续向南推进到襄阳。

结果,刘备不是曹操对手,只能主动逃走,还在长坂坡被曹操骑兵杀得落花流水。

赤壁之战后,关羽花费巨大精力攻打襄阳,目的就是大同进入南阳盆地的进军路线。

一旦蜀汉大军可以进入平原,那么甚至距离不远的曹操首都许昌都会遭受严重威胁。

所以,曹操也是不惜代价保住襄阳,派出大将于禁增援,结果被击败。

曹操吓得差点要迁都,还是司马懿阻止了。

要不是关键时候东吴出兵偷袭,袭击了北上攻打襄阳关羽虚弱的后方,导致关羽大军崩溃,战争前景还很难说。

随后年代,南阳盆地和襄阳,始终是兵家必争之地。

上面说到的岳飞,就是首先夺取襄阳,接着北上收复颖昌、郑州、洛阳等地。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中有多重要?

实际襄阳只是属于南阳盆地的南部边缘,更别提下辖的县市很多都是丘陵山地。即使它在历史上和宛城被放在一起还没有和荆州多。襄阳除了最北一点其实和南阳地区风俗人情地理水文差别还是很大的!

襄阳最终划入湖广也是因为地理位置处于汉江主干道,与湖北联系更为便利,基本划分都是在南方片区,即使历史上短时间的划归北方,也很快就回归了南方,其好几个朝代其实管辖了湖北大部分地方。

而且基本是独立的府;南阳自宋金对峙后就一直与河南联系在一起,逐渐成为历史传统;而信阳光州一方面与湖北有大别山阻隔,另一方面因人口锐减而自元代开始就从属汝宁府,不再是独立的府、州,导致其难以回归淮河以南的省级行政区 。

这几个地方襄阳的位置最南,在古代水路很重要的情况下,其处于汉江流域主干道是实际上南船北马的分界线(南阳有黄河,淮河流域,信阳有大别山)。更不用提现在襄阳是除了武汉之外,和宜昌竞争的湖北前三的省域副中心城市了,就是在省内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行政划分充分考虑到了权力制衡。钱穆先生在其《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元明以下之省区制度>里谈到了这个分而治之的缘由。

行省制起于元朝,其目的就在于使得各个重要关隘分属不同的行省区划,从而分而治之,防御的重心也就由边关转向内地。明朝沿用,至今成定例。ps.老先生其实想取消省级单位来着,恢复以前的县-州郡-中央三级官员制度。

身为襄阳人一点也没觉得地理位置重要带来的好处,以前的铁路枢纽现在在高铁时代感觉也被取缔了。襄阳被边缘化了,好惋惜。当然,军事地理位置重要不代表经济地位也重要啊,现在路网和空海运发达了。

省级行政区域的划分基本都是这样,相同的地理文化环境一定要分开,不同的反而要捏在一起,苏南苏北、皖南皖北,自古以来就不是一回事。

襄阳南阳分而治之也不全然如此。我就是南阳人,开车去武汉,一过新野,河南最后一个乡镇,进入襄阳地界,立刻变成丘陵地形,立马很多大的高低坡,和南阳那种一马平川的地形完全不同。

襄阳人有自己的城市有高度认同感,因此在意识形态上从来都是和河南保持距离的,又由于南阳过去十几年来一直在挑起诸葛亮之争,加上南阳的发展又远远落后于襄阳,南阳的人均GDP连襄阳的一半都不到,因此襄阳人对于南阳的观感一直比较糟糕。

地理上,襄阳并不适合放在“南阳盆地”的表述中,襄阳地属襄宜平原,是南方最重要的关口之一,南宋襄阳之战是在襄、樊二城这里进行,而不是南阳盆地。而且襄阳人对盆地的概念也很陌生,自我定位都是一个由汉江穿城而过的北平原、南青山的南方城市。饮食上也是以米饭为主,和河南有很大区别。

襄阳百战之地,民风支离破碎,移民土著交混,回回砲轻取襄阳后,真主之光就开始照耀这个汉水两岸的著名城市。襄阳人念念不忘的牛杂面,就以教门街为正宗,是伊斯兰文明带给襄阳的礼物。樊城清真寺作为伊斯兰文明在荆楚的桥头堡,是湖北省四大古清真寺之一,历年来在维护穆斯林人民群众的权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中有多重要?

在三国时期,关羽为了夺取襄阳发动了襄樊之战。在这一战中,关羽水淹七军,威震华夏。可是即便如此,曹军依然死守襄樊不去。关羽也正是因为过于专注于夺取襄樊,被孙权袭取了荆州,最后落得败亡的下场。那么,襄阳究竟有多么重要,以至于让古代人如此重视呢?

一、发生在襄樊地区的著名战争。

发生在襄樊地位最著名的战争要数关羽的襄樊之战和元朝的襄阳之战。前者让曹操倾尽全力,联合孙权一起抵御关羽。后者直接决定了南宋朝廷灭亡的命运。这两场战役最能够说明襄樊在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率领荆州军队发动了襄樊之战。由于关羽所统帅的军队是准备北伐宛洛的精锐,对进攻襄樊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所以在战役初期,关羽就占据了上风。关羽利用自己的水军优势,封锁了汉水,将襄阳和樊城割裂开来,然后用主力攻打樊城。

因为襄樊两城隔水相望,有铁打的襄阳,纸糊的樊城之称。关羽如果将汉水北岸的樊城攻下来,襄阳就不战而下。曹军主将曹仁亲自镇守樊城,曹操也派来了于禁、庞德率领的七军援军。当时秋雨连绵,汉水暴溢,于禁的七军被洪水淹没,全部被关羽歼灭。一时间樊城危急,给曹操的统治带来了直接的威胁。

曹仁在部下满宠的劝说下,认清了当时的形势,死守樊城不去。关羽的主力被樊城牵制,双方进入了艰苦争夺。最终,在徐晃率领的优势兵力的救援下,再加上孙权偷袭荆州,关羽被迫撤军。曹操事后把这场战役与当年齐国被燕国打败死守即墨、莒相提并论,足见对此役的重视。

元朝攻打襄樊,是在忽必烈灭亡南宋的时期。当时元朝为了灭亡南宋,采取了多方向的进攻。甚至元朝大汗蒙哥也毙命在钓鱼城下。在经过多次失败后,元朝调整了进攻方向,把目标指向了襄樊。元朝采取围困战术,对襄樊进行包围,襄樊的宋军虽然进行了多次反击,也未能奏效。

元军在彻底切断襄樊与外地的联系后,又训练水军,击败南宋的援军。在经过长达六年的战争后,襄樊守军的力量消耗殆尽。在元军的回回炮的攻击下,樊城失守,随后襄阳也落入元军手中。元军在夺取襄樊后,从汉水直入长江,顺流而下直取临安,灭亡了南宋。

二、襄阳在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

襄阳之所以在军事十分重要,是与他的军事地理上的重要性相关的。首先,襄阳位于汉水之旁,与樊城隔水相望,能够互相支援,有效地封锁汉水。正是有了如此的有利条件,更增强了襄樊的防御稳固性。在元朝攻打襄樊的时候,襄樊两城间还有浮桥连接,能够互相调动兵力兵器,使得元军久攻不下。直到元军破坏了浮桥,才攻下了樊城。

其次,襄樊正位于中国南北交通的中线大动脉上。自襄樊向西,是大巴山和秦岭山脉,而自襄樊向东,则是桐柏山脉和大巴山脉。从北方通向南方的道路,大多都要在襄樊地区会合。再加上襄樊控制着汉水的水路交通,成为南北交通的水陆交通枢纽。

在三国时期,关羽之所以要夺取襄樊,就是为了下一步继续北伐宛洛做准备。关羽控制了襄樊,他就拥有了以长江、汉水环抱的军事基地。再加上长江、汉水与蜀中联系,关羽就将立于不败之地。正是由于关羽占领襄樊对自身威胁太大,曹操和孙权才会不约而同地联合起来,对他发动了进攻。

关羽北伐需要占领襄樊,元军南下更需要占领襄樊。当时元军想要突破长江防线,在淮南、蜀中都发动过攻势,可都无功而返。这是因为淮南直接威胁到南宋的统治中心,一直是南宋的防御重点。蜀中崇山峻岭,南宋大量修建城堡,让元军辗转于无用武之地。

因此,元军最后把突破方向放在了襄阳。如果元军攻占襄樊,就控制了南下的通道,将蜀中与长江下游割裂开来。随后元军从汉水直入长江,占据上游之利。南宋的长江防线就此被元军攻破,灭亡也就来临了。事实也是如此,元军按照这个战略,灭亡了南宋。

结语:

襄樊之所以成为兵家必争之地,是因为它的军事地理重要性决定的。因为襄樊控制汉水交通,并且正好位于中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上。自襄樊向西是秦岭和大巴山脉,向东则是桐柏山脉和大巴山脉。因此,襄樊作为南北水陆交通枢纽,在军事上十分重要。

南方的军队如果控制了襄樊,就等于打开了通向宛洛的大门。当年关羽如果夺取了襄樊,洪河以南地区就将落入他的手中,那样曹操就可能真的迁都了。而北方的军队控制了襄樊,就可以割裂长江防线,从汉水入长江,以上游的优势席卷长江下游。元朝就是依照这个战略,灭亡了南宋。通过这些战例,我们就不难理解襄樊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

我是历史笑春风,欢迎大家关注我,多提宝贵意见,谢谢。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中有多重要?

中国地理位置上的南北分界线是指秦岭-淮河一线,秦岭是华夏民族的龙脉,位于陕西汉中与关中之间,长达八百余里。淮河是华夏民族的风水河,位于长江与黄河之间,主要流经今河南、安徽、江苏三省。

基本上可以理解为:秦岭-淮河以南是南方,以北是北方,这就是南、北方划分的地理依据,如果你把秦岭与淮河这两个自然山水在地图上连接起来,那么正中间的地方就是襄阳,襄阳位于秦岭和淮河的中间位置,也可以理解为襄阳以南为南方,襄阳以北为北方。

如果从整个中国地图来看,以冷兵器时代为例,南方人北进或者北方人南下主要有三条大通道:

南北分界线是秦岭与淮河

第一大通道是西部通道,也就是从汉中翻越秦岭到达关中,或者从关中经过秦岭到达汉中,这一段秦岭在冷兵器时代,只有五条路可走,自西向东分别是:祁山道、陈仓道、褒斜道、傥骆道、子午谷道。

这五条道非常难走,可参见三国诸葛亮北伐或者明朝高迎祥北伐,诸葛亮一生五次北伐,无功而返,高迎祥一次北伐,身死被杀,因为这里的道路非常难走,无论是北方的骑兵,还是南方的山地兵和水军,在这里都不利于行军打仗。

这里也是传统意义上的蜀道,蜀道仅,难于上青天,指的就是这里的路非常难走,这里山高谷深,大多数时候是依靠建立在悬崖上的栈道而前进,一旦栈道被毁,就得在山中穿行,非常难走,大规模行军一般不走这里。

连接汉中与关中的路

第二大通道是东部通道,也就是淮河流域。除了淮河之外,还有长江和五大淡水湖之一的洪泽湖,这里水网密布、江河纵横,在冷兵器时代,很不方便大规模行军,而且还用到大量的船,北方人南下,一般来说,没那么船,而南方人北进,也只能行进到船所到达的地方,然后再改陆路行进。

第三大通道就中间的襄阳,华夏的政治中心之一在华北平原上,华北平原的最北边是今天的北京、天津及河北,最南边就是河南的南阳,华北平原继续向南的话就到了南阳盆地,南阳盆地是中原南下江汉平原的重要通道,而南阳盆地的南边就是襄阳。

从传统的中原地区南下江汉平原,最好走的路就是经南阳盆地到达襄阳,然后渡过汉水,就进入了江汉平原和长江流域,姑且把这条路称为南襄走廊吧,南襄走廊的两边都是山,这条南下的路线看起来就像一条走廊一样,连接了江汉平原与华北平原,而襄阳就是南襄走廊这条路上最重要的节点

襄阳的位置

从华北平原南下,并非只有南(南阳)襄(襄阳)走廊一条路,也有其他路可走,但是需要翻山越岭,只有南襄走廊最好走,并且可以通过骑兵、步兵、辎重,南襄走廊的西边就是秦岭,西北边是潼关和武关,西南边是荆山、武当山,东边是桐柏山和大洪山,更东边还有大别山,南襄走廊其实就是一座座大山之间的狭窄走廊,襄阳所在的位置就是南襄走廊的重要关隘。

再从整个中国地图看襄阳,中国地图的最中心位置是湖北省,襄阳在湖北省的最北部偏西一点的位置,是对接河南省与华北平原的交通要道,从整个中国地图来看,襄阳就在心脏偏上一点的位置,襄阳自古以来就有南船北马、七省通衢的说法,意思就是说襄阳是南北方交界的地带,并且是四通八达的战略要地,而且襄阳城自古就有华夏第一城池的说法

襄阳真正在中国历史上成为交通要道的历史是从东汉末年开始的,曹操在统一了整个北方之后,就选择了从中原经南阳盆地攻取刘表所占据襄阳的战略,之所以如此,就是因为从北方南下江汉平原及长江流域,襄阳是个最好的通道,适合大规模骑兵与步军作战,而曹操没有时间精力去长时间地训练水军,所以才选择了打襄阳。

襄阳周边地图

结果刘表去世,他的儿子刘琮即位,投降了曹操,然后曹操不费吹灰之力占据了襄阳及整个荆州,虽然在赤壁之战曹操大败,整个襄阳以南的荆州属地全部被孙权与刘备夺走,但是曹操死死地抓住了襄阳与樊城这个战略要点,因为曹操知道:襄阳是他统一天下的关键。如果曹操还有统一天下的想法,就必须控制襄阳,并且将来从襄阳进军,打败南方势力。

东汉末年关于襄阳最著名的战役莫过于公元219年关羽发起的北伐襄樊之战,这一 战,关羽以荆州三郡的兵力北伐,迅速打败了征南将军曹仁与襄阳太守吕常、汝南太守满宠,将曹仁、吕常、满宠全部困到城中坚守,然后关羽利用汉水暴涨的机会,俘虏了于禁及七军,斩杀了庞德,一时威震华夏。

但是整个襄樊之战,关羽虽然包围了襄阳与樊城,但是一直无法攻克城池,因为襄阳和樊城太难打了,一是城池坚固,二是汉水环绕,三是曹魏强关羽弱,关羽是从南向北打都没能攻下襄阳与樊城,如果从北向南攻则难度会更大。

关羽北伐襄樊地图

关羽为什么要北伐襄樊呢?

因为关羽想要打开进入中原的大门,只要拿下襄樊,再进一步攻下南阳(当时的宛城),就能从南阳盆地直接进入华北平原,华北平原可是无险可守了,一马平川,曹魏的核心城池许昌、洛阳、邺城都在华北平原,关羽想进入中原,最为关键的就是攻下襄樊,而这也是隆中对中诸葛亮的战略,同时也是蜀汉统一天下的战略。

想要统一天下,就必须拿下襄阳,因为从汉中北伐关中,难度太大了,刘邦能成功,除了天下局势的原因之外,还有运气和地理的原因,但刘备就没有这个运气了,所以刘备集团想要北伐中原、兴复汉室,最好的办法就是从襄樊北伐,所以襄阳的重要性就体现出来了。

古代的襄樊包括汉水南岸的襄阳城和汉水北岸的樊城,这两座城池互为犄角、遥相呼应,很难攻取的,看看公元1267年~1273年蒙古与南宋之间的襄阳之战就会明白,蒙古大军攻打襄阳城,整整打了六年,到最后蒙古人借来了阿拉伯人的大炮,再加上南宋没有援军,才被攻破了襄阳城。

襄阳城

当时蒙古采取的战略是从攻取襄阳,再沿着汉水进入长江,从长江一直向东水陆并进,最后更再进逼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打不下襄阳,就进不了长江,所以襄阳是蒙古人进攻南宋最重要的一战,南宋在这里进行了殊死抵抗,但因为权相贾似道当道,抵抗意志不强,还与蒙古人暗中勾结,导致襄阳前线援军不足,再加上不断有南宋将领投降,最终导致襄阳失守。

襄阳城失守仅仅2年之后,蒙古军就攻陷了南宋都城临安,南宋灭亡,由此可见,对于南方政权来说,襄阳一旦失守,南方政权就保不住政权,无论他的都城在南京还是在杭州都是保不住的,所以襄阳城的得失关系到整个政权的生死存亡。

如果华夏的南北方是个统一的政权,那襄阳城的便利也只在于交通和交流,如果南北方处于割据,那么襄阳城就关系统一天下的战略,中国历史上的三国、东晋、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南宋等非大一统时期,襄阳城都是重要的存在,关系到南北方争夺天下的重任,这也是襄阳被称为天下第一城池的原因。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中有多重要?

古代军事地理位置重要的有很多,防备游牧民族的关隘都重要,都是在历史某一刻显得重要,而襄阳也是某一刻光鲜亮丽些,并不是象某些人自嗨的哪样!历史中某一时刻,包括现今,每地都有可能成为世界的焦点!

襄阳的地理位置在古代军事中有多重要?

万丈红尘杯中酒

千秋帝业一壶茶

金戈铁马天下事

千年历史任人评

大家好,我是文史墨客,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古代战略要地——襄阳

位于湖北省境内的襄阳,现在是一个省属地级城市,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楚文化、汉文化和三国文化的主要发源地。在古代,素有“华夏第一城池”和“兵家必争之地”的称号,曾命名为襄樊市,在古代战略要地中是最被战略家们所看重的地方。我们从古代地理位置和几个典型的事例等方面来解读一下它的重要性。

首先从地理位置上看:中国的地理态势,东部和西部有明显区别:东部以平原为主;西部则是山脉、谷地和盆地混合。而襄阳,正处在西部山区与东部平原的结合部,南北方向是一望无际、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跨连荆豫,控扼南北”。襄阳距离中原战略要地武汉三镇和南阳都很近。襄阳在长江流域的北面,又在其支流汉江的南面,长江自古以来都是战略家依托的天险,历史上许多实力偏弱的南方政权或者流亡政权,都是依托长江天险而勉强维持。

中国历史上分裂局面的形成都与这长江天险有关,许多有一统天下壮志的仁人志士也因长江天险的阻隔而止步。汉江(汉水)是长江最大的支流。襄阳位于汉水的中部偏上,地势非常险要,从古代作战的方式上来看,此地易守难攻。汉水是长江八大支流中最特殊的一个。长江中下游主要支流都是从南向北。而汉江,是中下游唯一一条从北向南的支流,而且水道宽阔,水较深。陕西、河南等地进入长江流域,最好的水路,只能是汉江。最为重要的一点是,襄阳在汉江与邗沟、裕溪河的交叉口,控制了襄阳就控制了另外两条水道的航运,这两条水道向北都直接连接到淮河,古代没有铁路和公路,大规模的物资转运,主要依靠水路,由北向南进行作战,物资补给和兵员运送方面汉江成为了首选。而襄阳在汉江中上游,可以作为粮草兵员转运基地,可以屯兵扼制敌军的后勤补给。所有运输船只都能在襄阳顺流而下,对于控制整个长江流域的作战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扼守南北方的咽喉要道

而从整个中国全局来看,北方势力想要向南方突破、拓展空间,襄阳是一道坎,是中转补给站,也是绞杀对方的关键位置,从地形和地理位置上看,襄阳都是绕不过去的。只有控制了襄阳才会有南下的可能,在江汉平原上,襄阳是最佳的渡江地点。对于南方政权而言,襄阳是门户,是屏障,只要守住了襄阳城,整个长江中游便无北方敌军的渡河之地,在航运上也是扼制住了敌人的咽喉。

历史上多次战争都能说明襄阳战略地位的重要性。在战国时期就被军事家们所看重,楚国的国都当时在郢(今湖北江陵),秦军从咸阳方向出兵入侵,唯一的路线是沿着汉水东进,然后向南,而襄阳卡着汉水的出口。只要楚军能固守襄阳,不管秦军如何强大,都无法越过这道坎从而攻占楚国首都。说襄阳是楚都郢的北大门一点都不为过,襄阳失守,郢(江陵)必不保。公元前279年,楚国军队中秦军计,襄阳沦陷,秦将白起率秦军长驱直入,不久将郢攻克,随后退兵长期控制襄阳,从此以后楚国不再有能力与秦国抗衡,虽然国土面积和人口都比秦国大,但从此江河日下,最后被秦国所灭。

三国时期群雄争霸的主战场

三国时期,曹操很清楚襄阳的重要性,它是中原地区的安全保障。为此,曹操还专门设立了襄阳郡。曹魏定都于洛阳,襄阳更是成为洛阳南面的战略屏障。此时魏国控制了襄阳,东吴荆州岌岌可危,这也是刘备为什么能借到荆州的重要原因——孙权希望刘备能替他守住荆州。另外,襄阳西距刘备的汉中500多公里,蜀汉进攻洛阳,必须先打下襄阳,所以只要曹魏控制了襄阳,既可以阻止东吴北上进攻魏国,也能防止蜀军沿汉水东进、直逼洛阳。

东汉年间,襄阳作为荆州的首府,在经济上也是较强于别的地方,所以始终都是魏蜀吴三国争夺的主要位置。刘备借荆州,其主要目标也是襄阳。后来关羽从荆州出兵北伐,襄樊战役水淹七军擒于禁庞德之后,襄阳失守,此时曹操才真的慌了,襄阳丢失,洛阳危险,曹操曾打算迁都避关羽锋芒。如果不是东吴孙权捣乱,关羽攻占洛阳是肯定的,因为此时洛阳已失去屏障无险可守。

司马懿灭了蜀汉后,襄阳成为晋朝讨伐东吴必须牢牢控制的战略要地。由于有了名将羊祜在襄阳十年的经营,公元280年,晋国大军才能顺利灭吴。南北朝时期,南方朝廷取得襄阳,就为向北进军打下了基础。而北方势力一旦控制了襄阳,可以轻而易举向南进兵。到梁朝时,萧詧以襄阳为见面礼投降西魏,从此北方势力开始占据优势,很快实现了全国性的统一。南宋末年,南宋政权和蒙古军队在襄阳进行了长达38年的拉锯战,其间襄阳城多次易手,到公元1273年襄阳失守。在这场长达几十年的战斗中,南宋、蒙古双方死伤人数超过40万人,代价之惨重,只是为了争夺襄阳这个小地方吗?从侧面我们也可以看出襄阳的重要性。襄阳争夺战后不久,南宋被蒙古灭亡。

自古兵家必争之地——襄阳

不但是古代,就是到了近代,襄阳依然有重要的战略地位。1938年抗战期间武汉沦陷后,襄阳成为华南战场的重要争夺地。对中国军队来说,襄阳是坚持持久抗战的战略阻击点,阻止日军长驱直入;对日军来说,它是进攻川陕等中国西部及南下的重要关卡。中日两军在此地展开多次争夺,其中四次规模较大的会战(枣宜、随枣,老河口、豫西鄂北会战)的主战场都有襄阳。在襄阳双方投入的兵力超过20万。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在交通运输、武器配备以及作战方式都是以前所没法比拟的,立体作战已经没有了前方和后方的概念,所以襄阳似乎在战略位置上的地位有所下降,但是从经济发展上来看,在省会城市武汉的辐射下,经济发展取得了很大成就,在湖北的整体经济结构中有着重要位置。襄阳以后的发展必然非常美好,经济上的地位将会超过它在历史上的军事地位。

铭记历史,敬畏历史,带你走进最真实的历史,如果您觉得我说的有道理,请关注我。寻找志同道合爱好历史的朋友一起交流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