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说他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这两个女孩分别是谁?

红楼梦七十二回中;贾政因说道:“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这里是曹雪芹的一处重要隐笔,暗示贾政在宝玉婚事上对林黛玉和薛宝钗作出了取舍。

在红楼梦一书里,贾母、王夫人、王熙凤等重要角色,都对贾宝玉婚事有着自己的看法和立场,唯有贾政,从未在宝玉婚事上公开表达过任何倾向。

贾政

是贾政没有资格发言或者不关心这件事吗?

非也。

在贾宝玉正妻人选这件大事上,即使整个贾府中人绑在一块,也比不上贾政的发言权。

这和红楼梦成书时的时代背景有关。

明清时期的女子,日常行为准则的第一条就是“三从四德”,尤其是豪门大族中的女性,更是将此视为金科玉律,不敢越雷池半步。

所谓“三从”,即未嫁从父、出嫁从夫、夫死从子,所以无论贾母还是王夫人,无论她们怎样想,在宝玉娶妻一事上都只能听从贾政的最终决定。

王夫人

由此可见,贾宝玉的婚事,贾政才是那个能真正一锤定音的人。

正因他的作用如此重要,才不能在这件事上轻易表态。

但在赵姨娘和贾政这段有关姨娘人选的对话中,作者却巧妙地向我们暗示了贾政在林黛玉和薛宝钗二人中的倾向。

奥妙就隐藏在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三人的年龄上。

根据第三回林黛玉进贾府时说的“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可知贾宝玉比黛玉大1岁左右。

贾宝玉和林黛玉

而薛宝钗的年龄有些迷糊,主要有两种说法。

第一:薛宝钗比贾宝玉年长6岁左右

第四回薛蟠和宝钗出场,曾有过介绍。

甲戌本:这薛公子学名薛蟠,子表文龙,今年方十有五岁。

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小两岁,乳名宝钗

甲戌本是目前最权威的古本,从这里看薛宝钗进贾府时应是13岁,而当时林黛玉6岁,贾宝玉大黛玉一岁是7岁。

所以按这种考证方法,薛宝钗要年长贾宝玉6岁左右。

薛宝钗

第二:薛宝钗比贾宝玉大2岁左右

第二十五回,癞头和尚对贾宝玉说:

青埂峰一别,展眼已十三载矣!

而第二十二回中薛宝钗刚刚才过了15岁生日,从这里看,宝钗只比贾宝玉大2岁而已。

但无论按以上哪种说法,薛宝钗都比贾宝玉要年长,具体大2-6岁不等。

那贾政与赵姨娘在七十二回的这段对话就很有意思了,因为不久后的七十八回,书中对于贾宝玉当时的年龄有过侧面说明。

赵姨娘

这一回里,提到了贾兰的年龄,而贾宝玉比贾兰大2岁多。

众幕宾赞道:“小哥儿十三岁的人就如此,可知家学渊源,真不诬矣。”

所以七十八回时的贾宝玉应是接近了16岁,马上就要到婚配的年龄,那七十二回贾政与赵姨娘这番对话就隐有所指了。

贾政原话是“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贾宝玉此时已经近16岁,等的起,林黛玉此时15岁,再过“一二年”正好是适婚年龄,也等的起。

唯独至少大贾宝玉2岁的薛宝钗等不起。

贾政对贾母支持黛玉,王夫人支持宝钗的立场洞若观火,但他一方正君子,谁都不想得罪,所以只管使出这“拖”字诀,拖到宝钗年龄大了等不起自动嫁人,黛玉便顺理成章地成了自家儿媳妇。

贾政中意林黛玉也是有原因的,书中有过不少暗示。

林黛玉

譬如他与黛玉之母贾敏从小亲厚,譬如他将大观园最好的院子“潇湘馆”分配给了林黛玉,还有黛玉暗中给大观园的题字他一字不改全部留用,这些都表明了贾政对林黛玉地偏爱。

所以此处贾政的言语,正是曹雪芹在向我们暗示和交待贾政对宝玉婚事的人选倾向。

题主所问的两个女孩是谁,一个自然是黛玉贴身丫鬟紫鹃,林黛玉嫁了贾宝玉,紫鹃必定成为通房大丫鬟,日子长了,便升成姨娘,这一点贾府早有一整套的流程。

至于指给贾环的女孩是谁,坦言说,谁也不知道,也懒得去知道,他一个配角中的配角,谁嫁给他又有什么关系呢。

红楼梦清初开始流传,至今已三百余年,这过程中的历代研究者也好,红迷也罢,就没人关心过贾环日子过得好不好。

实话。

文/梦醒锦官城

文章推荐重磅深度大文:《红楼梦》的作者究竟是不是曹雪芹?

贾政说他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这两个女孩分别是谁?

文 / 揽秋实,不绝

说这句的时候,可以说连贾政这个人此时是否在贾府都值得怀疑。

书中三月初二收到贾政的来信,说是六月中准时进京。因而袭人提醒宝玉要温习功课,也因为如此,黛玉和众姐妹都帮宝玉临字贴。

但是因为近海一带海嘯,贾政就奉旨查看赈济,所以得冬低才回得来。可是同年中秋前,就写贾政已回了,正遇上贾母八月初二生日,这个时间就对不上了。

但是对不对得上,这个问题都得回答,不是吗? 贾政说这句话的时候是第七十二回:

王熙凤恃强羞说病 来旺妇倚势霸成亲。王夫人将身边的丫头彩霞放了出去,被王熙凤的陪房来旺看中了想讨来做儿媳妇,但是彩霞本人不愿意,又加上来旺的儿子不成材,彩霞的父母也不大愿意,所以第一轮没说成。

彩霞本是贾政的妾室赵姨娘看中想给自己儿子贾环做妾的,贾环虽然向来跟彩霞眉来眼去,但认为她不过是个丫头,能得手就好,不能得手也就算了,所以并不听自己母亲的话去向父亲讨要。

赵姨娘自己舍不得彩霞,就自己向贾政开了口,所以才有了贾政那番话:

“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因为贾政话刚说到这里,外面窗屉子有声音,就停下了。也因此才有了我们今天的问题:这两个丫头到底是谁?

贾政在贾府可以说是不管事的,连自己儿子那边有哪些丫头都不知道,所以第一次听到袭人名字的时候会问:是谁取的,太刁钻。

首席丫头他都不知道,那么宝玉房里的其她丫头他就更不了解了,也就谈不上看中了给谁。

贾母房里贾政是当不了家的,除了没可能之外,更是在这之前,林之孝的开过一个名单,外面共有八个二十五岁的小厮需要婚配。贾府中除鸳鸯拒婚,琥珀生病,彩云生病之外,只有凤姐和李纨有几个粗使丫头,其余的年龄都不足。

这两个丫头的可选择面就窄了,贾政熟悉的就是贾母、王夫人这里,贾母那边的人动不得,王夫人我们读者知道的就是金钏(已死)、玉钏、彩霞(已放出)、彩云。

这次讨要本来就是因为彩霞想跟贾环才找自己妹子小霞来打探的,贾政说不急,也就是没考虑彩霞。 那就只剩下彩云与玉钏了。

本来,在前面我们一直以为彩霞与彩云是同一个人,只不过是作者写错了,但是在后面,彩霞被放出去之后,王夫人身边跟着的还是彩云,到此,自是明白两彩是两人。

金钏儿投井后,王夫人因内疚,将她的妹妹玉钏儿提了起来,并且得了双份的月钱,同时,玉钏儿跟宝玉关系也不错,虽然因为姐姐的事对宝玉有看法,但作为奴才,又因宝玉一昧的赔礼作小,从她最后喂宝玉莲叶羮来看,也已在无法的情况下,原谅了他,同时也埋下了两人的关联。

贾政对两个儿子表面来看并没有喜厌之分,但是通部书中,他确实对宝玉更严格,也就是爱之深责之切。也更是因为将荣府的希望都寄予在宝玉身上,才会怕他不堪重任。

宝玉的正室夫人有贾母与贵妃的权衡,那妾室由贾政来定的话,这两个丫头,玉钏儿就更适合了,

一:她作为金钏的妹妹,由宝玉娶她安抚枉死的姐姐更合适。

二:作为王夫人的在丫头,她的出场频率体现了她的重要程度。

三:王夫人身边的丫头,只有彩霞、金钏儿、玉钏跟宝玉接触过,彩霞已走,金钏已死,最有可能给宝玉的就是玉钏了,剩下给贾环的就是彩云。

相伴不需要爱,爱不必常伴,我们路过的路过,是前者的风景,也是后者的风景。

贾政说他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这两个女孩分别是谁?

贾政是对着赵姨娘说的这句话。

因为当时赵姨娘想让贾政把彩霞给贾环。 但是贾政没有同意,他认为贾环还太小,不适合选通房丫头。

书中是这样写的:

没想到贾政听后却对赵姨娘说:“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给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念书,再等一二年再提。”赵姨娘听了,便问贾政说:“宝玉已经有了二年了,老爷不知道?”贾政忙问:“谁给的?”

就在这时,窗屉子掉了下来,打断了他俩的谈话,后来作者也没有交代贾政到底看中的是那两个丫头。

毕竟对贾政来说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正经事,不用放在心上。

那么我们来猜测一下,到底贾政会看中哪两个丫头呢?

我想这两个丫鬟一定是出类拔萃的,而且应该是以前在老太太屋里的。那么第一个有可能是鸳鸯。鸳鸯的优秀贾府任何人都看的很清楚,尤其是后来贾赦想纳鸳鸯为妾,曾经说过鸳鸯看中了贾琏,甚至是宝玉。

虽然鸳鸯比宝玉大几岁,但是也无所谓,而且谁都知道鸳鸯是老太太的心腹,老太太所有的财务都有鸳鸯掌握,娶了鸳鸯就相当于掌握了老太太的一切, 这也是当初邢夫人非常支持贾赦纳鸳鸯为妾的原因。

我们不能排除贾政也有这样的想法。

第二个丫头应该是晴雯,很多人都觉得晴雯如果将来成为妾的话,极有可能就是赵姨娘的样子,而我们知道赵姨娘深受贾政的喜爱。那么也许赵姨娘年轻的时候就是晴雯那个样子的。而贾政看到晴雯时,就会想起赵姨娘年轻时候的样子,所以他看中的第二个丫头,应该是晴雯。

贾政说他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这两个女孩分别是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沙第8799条回答。

这个事件起源于彩霞怕王熙凤逼婚,找妹妹恳求赵姨娘说服贾政,让她成为贾环的妾。

然而贾政却不同意,认为贾宝玉和贾环都还小,应该好好读一二年书,再去娶妻纳妾。

而且,贾政说自己已经物色好了两个女孩,准备给两个儿子为妾。

赵姨娘趁机告状,说贾宝玉已经有了妾(袭人),贾政急忙追问,但被木窗落下的巨响打断了。

那么,贾政物色的这两个女孩子是谁?

我们来缩小范围。

贾家荣国府的女孩子有上百人,数量很多。

但是,贾赦那边的女孩,贾政显然是无权给儿子做妾的,可以全部排除,这就少了接近一半。

剩下的女孩中,首先贾政认识的人是很少的。

古代有严格的礼法约束,男女需要避嫌。

原则上,贾宝玉结婚以后,贾政也要尽量避免和儿媳薛宝钗接触,要回避。

儿媳尚且如此,更别说其他人。

所以,贾政几乎不见迎春、探春、惜春,当然不认识她们的丫鬟。至于其他人,比如薛宝钗、林黛玉等人的丫鬟,他就更不认识了。

甚至,贾政也不认识贾宝玉身边的丫鬟,连袭人是谁都不清楚,更别说晴雯等人。

那么,贾政看中的女孩是谁?

很简单,无非就是贾母的丫鬟或者王夫人的丫鬟,要么就是赵姨娘、周姨娘的丫鬟,范围是很小的。

贾母有8个丫鬟,除了袭人以外还有7个,其中4人是有名有姓的:鸳鸯,鹦鹉,琥珀,珍珠。

王夫人的丫鬟呢?也有4大丫鬟:金钏,玉钏,彩云,彩霞。

至于赵姨娘、周姨娘身边都只有两个丫鬟,档次很低。不然,赵姨娘也不会要求王夫人的丫鬟,给自己做儿媳了。

所以,她们两人的丫鬟可以直接排除。

那么,王夫人的4大丫鬟中,谁符合呢?

金钏儿跳井死了,不可能是他。

而玉钏儿人品不错,但既然她姐姐的死同宝玉有关系,贾政再蠢也不可能将她给宝玉做妾。

剩下就是彩云,彩霞。

很多人认为彩云,彩霞是一个人,并不是这样。

这两个女孩,其实都对贾环有意思。

为啥?他们很清楚,贾府只有两个没有结婚的少年男主子,一个贾宝玉、一个贾环。

而贾宝玉身边就有很多大丫鬟,其他人的丫鬟显然挤不进去,也就只能考虑贾环了。

贾环不得宠还是庶出,好歹也是男主子,将来未必不会继承家业。

最初的时候,是彩霞对贾环好,彩玉则厌恶贾环:一时又叫彩云倒钟茶来,众丫鬟们素日厌恶他,都不答理。只有彩霞还和他合得来,倒了一钟茶来递与他。因见王夫人和人说话儿,他便悄悄地向贾环说道:“你安些分罢,何苦讨这个厌呢。”

而贾环和彩霞也有情谊,后来看贾宝玉缠着彩霞,就故意烫伤了他的脸。

显然,彩霞一心照顾贾环,赵姨娘也是知道的,非常希望她做儿媳妇能够帮自己一把,才去向贾政求婚。

不过,彩云则是后来者居上。

彩云很快就开始倒追贾环:金钏儿睁开眼,将宝玉一推,笑道:“你忙什么?‘金簪儿掉在井里头——有你的只是有你的。’连这句俗语难道也不明白?我告诉你个巧方儿:你往东小院儿里头拿环哥儿和彩云去。”

这句话什么意思?暗指贾环和彩云有不正当关系。

而后来贾环去向贾宝玉要蔷薇硝,也是送给彩云,而不是彩霞。

彩云投桃报李,曾帮助赵姨娘偷王夫人的东西。后来闹大了以后,贾宝玉出面为彩云遮掩。这却让贾环怀疑她和贾宝玉也有关系,闹翻了。

彩云因此气得半死:彩云因近日和贾环分崩,也染了无医之症。

所以,彩云和彩霞不是一个人,两人都对贾环有好感。

但是,贾政肯定知道彩云有病,不可能给两个儿子做妾,赵姨娘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只是要求让彩霞做妾。

贾政既然否定了赵姨娘提出的彩霞,就说明他看中的不是彩霞、彩云两个人,她们两人也可以排除。

那么,如果王夫人的丫鬟都不适合,贾母的呢?

看看鸳鸯,鹦鹉,琥珀,珍珠。

首先鸳鸯是不可能了,贾赦因为鸳鸯被贾母骂得狗血喷头,贾政不可能再去摸老虎屁股。

至于珍珠就是袭人。

袭人很多年前,就给史湘云后来又给贾宝玉了,贾政并不认识她,也可以排除。

况且,袭人酷似王夫人,而贾政对王夫人并没有什么好感,反而喜欢粗俗、美艳、头脑简单的赵姨娘,不可能选择这种女人给儿子。

一种说法,珍珠另有其人。

袭人给了贾宝玉后,贾母又补了一个丫鬟,也取名珍珠。

无论是这个新珍珠,还是那个鹦鹉(不是紫鹃原名鹦哥),在书里都毫无存在感,甚至还不如傻大姐。

贾政不可能将这两个平庸无奇的丫鬟,给儿子们做妾。

现在看来,最有可能的就是这两个丫鬟,一个是琥珀,一个是鹦哥也就是紫鹃。

琥珀是一直跟在贾母身边的大丫鬟,贾政接触很多。

而紫鹃则是林黛玉来了以后,才给她做丫鬟的,之前同贾政接触也多。

我们首先看看紫鹃。

紫鹃在荣国府应该是很有名气的,在于她曾经将贾宝玉吓傻,搞得贾母差点崩溃。

贾政知道这件事,也知道来龙去脉。

紫鹃是为了林黛玉和贾宝玉的婚事,才做出这种冒险的勾当。

这事闹得虽大,但在贾政等人眼里,紫鹃却是很好的。紫鹃是仆人,却不顾自己的危险和利益,一心一意为主子林黛玉考虑,这在当时是很优秀的品质。

而且,紫鹃和袭人这些心机婊不同,她为人正派,不做坏事,也很符合贾政的道德观。

所以,贾政可能看中的丫鬟,就是紫鹃。

另外比较可能的,就是琥珀。

琥珀出场不多,也是一个正直单纯的女孩。

刘姥姥来大观园的时候,因为道路狭窄,便让了道自己走到了泥土里。因为刘姥姥是来打秋风的农妇,地位低下,别人根本不管。

琥珀看见了,却说:“姥姥,你上来走,仔细苍苔滑了。”说明琥珀心细,而且很善良。

琥珀照顾人,也是很好的。

虽然贾母的生活秘书是鸳鸯,主要伺候工作则是琥珀负责。

贾宝玉吓傻以后一直喊着紫鹃,贾母不得不让紫鹃去伺候宝玉。

随后,贾母安排了琥珀去林黛玉身边照顾。可见,贾母对琥珀非常信任,认为她能力很高,可以照顾好黛玉。

而平儿被王熙凤酒后无辜打骂了一顿后,贾母也是派琥珀去安抚平儿。

除了琥珀和平儿关系不错以外,可见琥珀的人缘很好,而且头脑清楚,思维敏锐,才能做这种复杂的安抚。

总之,琥珀也是适合做妾的,即便不给贾宝玉,给贾环是没问题。

紫鹃也好,琥珀也罢,都符合贾政给儿子选妾的标准,第一人品端正,第二将主子伺候得很好,第三不是傻瓜,第四相貌都是不错的。

个人认为,紫鹃和琥珀就是贾政看中的两个女孩,紫鹃给贾宝玉,琥珀给贾环。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贾政还是很有眼光的。

贾政说他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这两个女孩分别是谁?

第72回,贾政说,为宝玉和贾环已看中了两个丫头,但一来年纪小,二来怕影响他们读书,所以没有公开为两个儿子纳妾。

我们知道,贾府里的丫环到了当嫁的年龄都是要拉出去配人的,从这一信息最起码可以推测出,贾政挑选的两个女孩应该与宝玉年纪相仿,还没到当嫁的年纪。

再者根据贾政本人对女性的喜好,基本每日歇息在赵姨娘家,而不去王夫人屋里。我们也可推测出,贾政不会喜欢像王夫人那样木头似的女人。

将以上两点推测信息作为基础,在这一基础上再去讨论,最有可能成为贾政看中的两个女孩儿是谁

贾政标准之一:百善孝为先

清朝女子的当嫁年龄一般满12岁之后,最佳在13-15岁为宜,当年的董鄂妃17岁已是二婚了。不过也有例外,红楼中的大龄女青年傅秋芳,23岁还未嫁人,一生算是被亲哥给耽误了。

首先,可以肯定贾政口中所说的两个女孩必是丫环,身份也仅限于做妾。丫环升级为小妾,赵姨娘就是一个例子,她最初为贾政身边的丫环,一来二去上位成姨娘,想必深得贾政欢心。

根据贾政自身经历,他极有可能对两个儿子也做这样的安排,就是挑选在宝玉和贾环屋时的丫环提升为姨娘。一来丫环熟悉主子的生活习惯,可以很好的照顾主子的饮食起居。二来丫环也熟悉主子的脾性,便于沟通。

贾政是个孝子,作为正统的儒学代表,他的挑选标准必定要参考贾母的喜好。宝玉屋里,袭人和晴雯都是从贾母屋里出来的丫环,依据贾母和贾政的喜好,他必定为宝玉选的是晴雯。

晴雯性格活泼,口齿伶俐,心灵手巧,贾政必是喜欢的。同时,作为贾母的儿子,对于母亲的想法还是有所了解的,贾母也曾表态看好晴雯。

有人可能会质疑,贾政不是连袭人是谁都不知道吗?贾府里丫环的名字可以随意改,袭人的原名叫珍珠,到了宝玉屋里才叫袭人的。袭人和晴雯原在贾母处,贾政自然要去贾母处请安。根据个人的喜好,袭人长相平庸,笨笨的有王夫人的特点,自然不会引起贾政的注意。晴雯相貌是很出众的,王夫人漂一眼都能记住她的特点,水蛇腰,削肩膀,眉眼间类似林黛玉。更何况贾政是个正常的男性,对漂亮女性不可能无动于衷。

再者说了,鸳鸯也是贾母身边的人,不是也被贾赦看上了吗?

那么,贾环呢?看贾政的第二个标准

贾政标准之二:要尊从最起码的人情味

贾环是一个内心阴暗缺爱的孩子,素与彩霞交好,但对于彩霞并不是十分上心。彩霞作为王夫人身边的丫环,私下却与赵姨娘相处融洽,还想着要做贾环的妾,这让王夫人情何以堪?说白了,彩霞基本可以划在赵姨娘的门下。

由于赵姨娘的关系,贾政必定知晓彩霞与贾环素有往来,再加上,贾政素来与赵姨娘接触要多过于王夫人,将彩霞配与贾环做小妾,这也是完全有可能的。对于贾环的小妾,贾母是不关心的,那么只要贾政向王夫人要人,也不是办不到。

但是72回,正值来旺家的仗着王熙凤的势力,想要硬娶彩霞,赵姨娘才向贾政求援,反倒贾环一副无所畏的样子。这样一来,贾政一旦出面,驳的是王家人的面子,他会直面还是退缩?

贾政虽有“假正经”的名号,但是他在红楼小说里的确算得上是少有的正人君子。对于预见得到的危机,他总是直面提出,比如,秦可卿死了,贾珍要用义忠亲王老千岁的墙木,给儿媳妇做棺材,家政就劝过,说“此物恐非常人可享者,殓以上等杉木也就是了。”

贾赦为五千块出卖了自己的女儿,将贾迎春要许配给中山狼时,贾政也有出面劝阻。他对孙家及其孙绍祖本人也颇为了解,为此不惜两次劝过贾赦,但于事无补,终还是从了儿女婚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贾环虽是庶出,但也是贾政的亲生骨肉,为儿子考虑,他必定也会出手。更何况,贾琏从林之孝口中得知,来旺家的儿子吃酒赌钱,无所不至,还劝贾琏莫不要糟蹋了彩霞。贾琏亦是恨得咬牙,说要好好教训一顿才是。

彩霞虽说到了婚嫁年龄,加上多病,要放出府去。如果赵姨娘恳求,贾政完全有可能答应。想必如他得知来旺家的儿子不成气候,也不会同意将彩霞随便打发出去。

贾政标准之三:弥补过失

我们知道金钏之死,与贾宝玉脱不了干系。由于这个原因,贾政骂宝玉淫辱母婢,再加上其他原因,宝玉最终挨了贾政一顿毒打。

金钏死后,其妹玉钏接替姐姐的职位,成了王夫人身边的丫环,并领着两份工资。这一则说明王夫人心里有愧疚感 ,二则表明贾府在弥补过失。我们从贾宝玉对玉钏的态度上也能看出来,同样也是在弥补。

作为一家之主的男丁贾政,必然也知道玉钏的存在,很有可能也是出于弥补的心理,将其许配给贾环做妾。

至于小说中所提及的彩霞与彩云两人,都与贾环交好。一般认为,此是小说在流传中,抄写者的笔误,原则上将彩霞与彩云当作一人看待。

贾政说他看中了两个女孩,一个给宝玉一个给贾环,这两个女孩分别是谁?

感谢悟空问答老师邀请回答问题!

《红楼梦》七十二回,围绕司琪与人相会,鸳鸯无意撞见,好心的鸳鸯,规劝正担心哭泣的司琪,开导了她。

贾琏和王熙凤之间,为下人的去向也在嚼口舌,强势的王熙凤,唯唯诺诺的丈夫贾琏,在这一回显示明显。也是贾府衰败的开端,皆因王熙凤“梦中一位娘娘问她索要绫布!”,出现了有宫中人欺凌现象。

下人来旺媳妇相中了,正准备被裁减的王夫人身边的丫头—彩霞,欲托王熙凤恃强说给来旺家赌徒好色的儿子。

因着要裁减丫鬟,贾政的妻妾赵姨娘也相中了彩霞,有意要留给儿子–贾环做妾。这天,趁着夜晚,看贾政不算忙,就去找贾政央求,才引出了原著中那番话: “且忙什么,等他们再念一二年书,再放人不迟。我已经看中了两个丫头,一个与宝玉,一个给环儿。只是年纪还小,又怕他们误了书,所以再等一二年。”

那么,贾政口中说的中意的两个丫鬟是谁?

这两个丫头到底指的是谁呢,原著中没有交代。却意外的让贾政知道了宝玉已经有了二年了。

看原著描述。赵姨娘道:“宝玉已有了二年了,老爷还不知道?”

贾政听了忙问道:‘谁给的?’”贾政话刚说到这里,外面窗屉子有响动,就停下了。

从原著中分析,贾政很孝顺。他又是整个红楼梦中的中心人物,正派人物,必定遵从贾母的意思,选择从贾母身边过来的,也被贾母看好的,又长相酷似“黛玉”的丫头“晴雯”;另一个,是从贾政原配夫人王夫人身边的丫鬟–“玉钏”。

也有说是袭人的,但是,从贾政暴打宝玉,骂他整日“花香袭人”来看,不大可能。

总之,正面人物贾政,维系一个家族的繁荣昌盛,必定有主见,有修养,有道德。从他的选择丫鬟思路来看,不管是嫡出,还是庶出,两个儿子同样对待,不偏不倚,都想到了。显示其不偏不倚、公平大度的性格,也符合曹雪芹倚重贾政这条主线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