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征讨方腊之后,昔日的108将所剩不多,到朝廷接受封赏者只有27人,正好占四分之一。
宋徽宗很高兴,一一封赏,其中宋江加授武德大夫、楚州安抚使、兼兵马都总管,卢俊义加授武功大夫、庐州安抚使、兼兵马副总管。吴用做了武胜军承宣使,关胜封大名府正兵马总管,其余人也都各有封赏。
不过,由于高俅、蔡京等人奸臣嫉贤妒能,看着宋江等人立了功劳,得皇帝赏识,所以他们坐不住了。于是他们利用皇帝名义,谋害了宋江、卢俊义。
宋江和卢俊义死后,梁山还有不少好汉幸存。
比如武松,他在六和寺出家;李逵在镇江润州做都统制,呼延灼是御营兵马指挥使;花荣则做了应天府兵马都统制,而朱仝已经成了保定府都统制。也即是说,还有几位好汉做官,甚至还有兵权。
既然如此,为什么宋江死后,他们不给宋江报仇呢?
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原著里说得清楚明白,主要是三方面的原因。
第一点,幸存好汉力量不够
是谁害死了宋江、卢俊义呢?都知道是高俅、蔡京、童贯和杨戬。尽管他们是假托皇帝的名义,赐酒给宋江和卢俊义,但最终也还是能查到他们头上。
要想给宋江报仇,就是要除掉高俅。幸存的几位梁山好汉,有足够的力量吗?显然没有。
要知道,梁山鼎盛时期,多次大败朝廷的大军,甚至都敢跟朝廷讲条件,那会儿梁山也不能干掉高俅这些奸臣,就更别说现在这样了。
宋江最后时刻,跟李逵说朝廷赐了毒酒,李逵还说要造反,回到梁山泊。
李逵道:“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只是再上梁山泊倒快活,强似在这奸臣们手下受气!”
李逵做了都统制,也不过三千军马,这还是正将(天罡星)官职,副将基本没啥大权,更没有兵权。所以,就算其他人都反了,估计加起来也没有三万人马,只有梁山全盛时期的三分之一。
指望这点力量去给宋江报仇,恐怕非但报不了仇,最终大家也会被剿灭。
第二点,好汉不知宋江已死
宋江死后,幸存的好汉都知道吗?非也。事实上,宋江死时,只有李逵在身边。而宋江死后没多久,李逵也死了。
后面,宋江身边的人送信给宋清,宋江才知道哥哥已经死了。那时候,宋清已经辞官,且又生病,所以也没法去给宋江送葬。
其余的好汉,都不知道宋江已死。
只有花荣和吴用例外,因为宋江托梦给他们了。包括后来的宋徽宗,也是因为宋江托梦,他才知道宋江被害死了。而且后来花荣和吴用没告诉其他兄弟,他们双双吊死在了宋江坟前。
另外,戴宗、武松出家了,柴进、李应、阮小七等人辞官回家了,这些人更不知道宋江已经死了,否则至少会来吊唁。
第三点,宋江不让好汉报仇
宋江为什么要招安?不仅仅是为了报效朝廷,完成多数人梦想,更重要的是,他想给众好汉一个靠谱的未来。
梁山好汉没有造反之心,他们也不能一辈子打仗,多数人都是光棍,他们老了以后怎么办?打不动了是不是就只能任人宰割了?
而且,谁愿意被扣个“反贼”“强盗”的帽子,被人骂一辈子呢?谁愿意刀头舔血过日子呢?谁希望自己死后遗臭万年呢?那些还有子女的好汉,比如柴进、李应等人,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也被骂一辈子吗?一辈子窝在水泊里抬不起头吗?
如果不是被逼无奈,谁愿意上梁山呢?
宋江深知众人之苦,所以坚持招安,而且梁山108人中,只有李逵、武松、鲁智深暂时反对招安,后来他们也都接受了。
现在,好汉们接受了招安,攻打辽国,平定方腊,洗白了身份,还有了功劳,成了国家忠良,这是最好的结果。
如果他们再为宋江造反,那么招安以及后来的功劳,就全部归零了,还给了高俅、蔡京等人以口实,到那时候,非但不能为宋江报仇,连活着的好汉,以及死了的好汉,都受到连累。
所以,宋江临死前,骗李逵喝了毒酒。
宋江为何这么做?不是宋江心狠,而是他怕李逵起兵报仇,连累众人,让大家招安的功劳白白浪费。他不能让李逵为自己报仇,所以才出此下策。
幸存的好汉,如果知道宋江死了,应该能理解宋江的良苦用心,所以他们即便想报仇,也不会报仇。
比如卢俊义,如果宋江死在他前面,他肯定会报仇。高俅、杨戬等奸臣就看出来了,所以他先毒死卢俊义,再毒死宋江。
杨戬道:“我有一计,先对付了卢俊义,便是绝了宋江一只臂膊。这人十分英勇。若先对付了宋江,他若得知,必变了事,倒惹出一场不好。”
可见,如果他们先害死宋江,卢俊义必然会起兵,既是为了宋江,也是为了自己。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因为没有军队了,而且各头领都被分散开,没有造反的能力。
宋朝对于军队管理得很严格,军队的训练权、调动权、指挥权分属不同的单位。
也就是说,训练军队的人,无法调动部队,也无法指挥部队作战。
指挥部队的人,并不是训练部队的军官,这些士兵只会服从他进行战役目的作战,不可能去造反。
所以,宋江他们交出兵权以后,就没有造反的能力了。
虽然李逵说:我镇江有三千军马,哥哥这里楚州军马,尽点起来,并这百姓,都尽数起去,并气力招军买马杀将去!
其实,无论镇江和楚州的军马,都不可能听李逵或者宋江的命令来造反,百姓更不可能造反。
退一步说,就算这些军队愿意造反,区区数千人也成不了气候。宋军随便派个一二万人,就将他们剿灭了。
之前之所以宋军屡攻不克,主要是梁山地形过于特殊,影响了政府军发挥威力。
而宋江等人死后,有兵权的只有关胜、呼延灼、朱仝三个人。
这三人都是原来的政府军人员,当年都是不得已才为匪,现在好不容易被招安了,当然不可能再反叛了。
剩下可能为宋江出头的,只有花荣和吴用。
但吴用是文官,花荣也是不带兵的武官,都无法造反。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水浒》是不真实的,其次梁山活下来没多少人,宋江投降朝庭,去打方腊,镇压农民起义,这个就是作者故意修改的。
所谓农民起义,反对朝庭造反,这本书能问世吗?
作者必然是要坐牢的,因此,解铃还须系铃人,最后改成招安,去镇压方腊起义,作者才能出狱。
说什么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这个是鼓励造反吗?造谁的反,报谁的仇恨?
这个提问题的人想过没有?
谁是仇人?有没有搞清楚,弄明白?
宋江招安后打方腊,梁山寨的人是广大农民的仇人了。宋江还能上山去吗?
宋江一伙有什么仇恨要报?
梁山寨贼杀贼,本来就是作奸犯科之人,没有几个人是真正的农民出身。
一百零八将,你们一个一个人去看,大部分的人是吃皇粮的,或者是大户人家,达官贵人。
八十万禁军教头,鲁提辖,为什么杨志卖刀?宋江杀了人,卢俊义何人?武松是不是也杀了人?
不用多言,梁山寨的人并不是什么英雄好汉,杀了人上山,又去杀方腊他们,还杀谁呢?
宋江招安不错了,还去杀人吗?因此,根本不可能有什么报仇雪恨的事情发生了,朝庭也决不会让他们再上梁山寨的了。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以利相交,利尽则散。以势相交,势败则倾。以权相交,权失则弃。以情相交,情断则伤。唯有以心相交方能成功。那梁山好汉相交是什么相交的。无论怎样相交,都不是以心相交,当然其中极其个别单独的个体除外,如宋江,李逵,花荣和吴用。李俊和童威、童猛。但大多数是塑料花情谊。谈不上多有交情,彼此甚至更有仇恨。朱仝对李逵,杨志对阮氏三雄。
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人,因为各种理由而上了梁山,有被逼的,有无奈的,更多是杀人越货避难的,还有被骗的,宋江的招安是符合大多数利益的,而一旦进入体制,成为朝廷的一员,就必须守朝廷的规矩,再说,宋江本身应该是朝廷的人,因病而亡,正常去世,梁山好汉无感很正常,活着的梁山好汉为何要造反。就算是知道内情的又能如何。 是振臂一呼群起响应,能一定能够成功吗?再说,经过征讨方腊等事情,活着的梁山诸人已经看清了宋江的虚伪。根本不会为他报仇。征讨方腊回朝以后,梁山诸人也就散了,没有凝聚力了 ,宋江一死更是烟消云散。没人替他报仇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还有就是回朝以后梁山好汉朝廷征召的是13个人,这其中文职6人,武将7人。这7个人都不是宋江的嫡系。为宋江报仇几乎不可能。
被朝廷征召的梁山人里,具体兵权的有保定府都统制朱仝,大名府留守司关胜,御营指挥使呼延灼。这几个人里有谁是宋江的心腹,他们说不好盼望宋江早死。柴进、李应、戴宗、阮小七等人辞官,根本不能起到任何作用。还有一点就是,宋江一死,梁山就已经没有灵魂和凝聚力了, 不管我们如何诟病和指责宋江,无可否认的是,在梁山一百零八位好汉中,除了他之外,要再找出一个有如此威望、如此声誉黑老大几乎是不可能力,难道吴用和花荣不想报仇,但二人有宋江的领导力和凝聚力吗。吴用和花荣的自杀更多地是无望,无法替宋江报仇,除了自杀之外,二人已经没有其他道路可走了。宋江所做的一切事情是为所有梁山众人选择的唯一正确道路,当然也是为实现个人高官显贵,封妻荫子,光宗耀祖的想法。如果他一死,而梁山诸人二次造显然也是违背宋江个人意愿的。
从个人来看,既然已经招安,再造反这不是瞎折腾吗,现在他们能够安居乐业、已经是官员了。不说是荣华富贵也是衣食无忧。这种情况下再造反。实在是不正常。退一万步说,就算想替宋江报仇,也根本没那个实力。朝廷既然毒死宋江,也就做好了一切的准备,这群人是朝廷用来安定社会的面子工程。如果老实一切好说,如果有异动,杀他们也是易如反掌。这些人说不好还指望宋江早点死,指望他们给宋江报仇未免过于天真。
我是清水空流,历史的守望者,期待你的关注和点评。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我来回答这个问题。
宋江等人死后,活下来的人身份地位发生了变化
我们看看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还有哪些。
在朝为官的有:关胜、呼延灼、朱仝、黄信、孙立、安道全、金大坚、皇甫端、萧让、乐和、凌振。
回家为民的有:宋清、柴进、阮小七、李应、杜兴、蔡庆、蒋敬、孙新、顾大嫂、穆春、邹润、杨林、裴宣。
归隐的有:戴宗、公孙胜、朱武、樊瑞
浪迹江湖:燕青
乘船出海:李俊、童威、童猛。
从上面的情况可以看出,剩下的人在朝廷且有兵权的人也就是关胜、呼延灼、朱仝、黄信和孙立。但是他们原本就是朝廷人员,原先是被迫加入梁山的,现在好不容易重回编制,肯定不会再走老路。
这些人中能力比较强的几人如公孙胜、朱武、樊瑞、燕青等人早已看清当时社会现状,不愿再打打杀杀了。
而李俊、童威、童猛好不容易在外闯出一些名堂,断不会为了所谓的义气,舍弃自己的一切跳进火坑。
剩下的人就是有报仇的心,也没有东山再起的实力。
梁山在接受招安后,梁山上的所有设施都已毁坏
古代绿林归降朝廷都会把原先的山寨毁掉,这一方面表达自己归一朝廷的决心,另一方面,也防止以后再有人以此为据点,给自己带来麻烦。
梁山接受招安后也不例外,山上的物品尽数分还给了周边的村民。不能带走的,以及原来的防御设备都会烧毁。
即便是有人想再以梁山为据点,没有几年的经营是不可能有防御力的。
要知道原先梁山可是经历了王伦、晁盖等人好长时间的经营才达到当时的水平。
综上所述,宋江等人死后,剩下的人已经没有原先的江湖豪气,并且也过够了打打杀杀的生活。他们的能力也不足以为宋江等人报仇,重振梁山也是做不到的。
这就是今天我和大家分享的内容,如果大家喜欢记得关注和分享。
宋江等人死后,梁山活下来的人为什么不重回梁山报仇雪恨?
我从三个方面回答你的问题:
第一,水浒传本来就是一个依托于大宋宣和遗事中记载的宋江起义为蓝本撰写的小说,本身就不存在。
施耐庵老先生能够写出这么多的故事就已经让人赞叹了。宋江等人挂了,活下来的人你还让老先生写,你这不是难为老先生了么?你的这个问题不可取。
第二,活下来的人为什么要报仇?都活得好好的,失去了报仇的基础!
活下来的人的生活衣食无忧,已经没有了造反的前提条件,他们为什么要造反?难道是吃饱了撑的!好好的把自己的生活安排好比什么都强!而且这些人大多数栖身于官员阶级,这时候他们的价值观已经发生了变化,还是好好活着最好了,造反有风险,这些好汉是明白人!
第三,都是明白人,力量不够了!
其实北宋的军事力量还是很厉害的,梁山泊只是一个水泡子,当这些人见证了大宋的能力以后,才知道自己如井底之蛙,这时候他们也都是明白人,造反也是被镇压。
当然,小说就是小说,我们现在也只是调侃一下,水浒传还是非常值得读得一本文学著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